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7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整本书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课件(共7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0 17: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4张PPT)
新课导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所在,这位作家是谁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理想主义的旗帜
与人生的教科书
奥斯特洛夫斯基
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掌握其中的精彩片段,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2.体会意志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
3.初步培养自己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学习目标
作者介绍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革命家、布尔什维克战士。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1936年逝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性的小说,小说中的许多故事都来自于作者的亲身经历,因此读来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但作者又不拘泥于生活事实,对人物和情节作了大量典型化处理。
奥斯特洛夫斯基故居街景—奥斯特洛夫斯基前后在索契生活了8年,他大部分创作生涯都是在这个黑海岸边城市度过的,并在这里写成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题解
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作品简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可以说,在保尔·柯察金的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作品主题
小说通过保尔的奋斗、成长历程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战胜自己,只有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才会创造出奇迹,成长为钢铁战士。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①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
艺术特色
②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有血有肉;
④书中的环境描写也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阅读指导
2.还可以在作品的关键处、精彩处和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圈点、批注和做笔记。对作品中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警句,不妨摘抄、积累。
1.阅读这部小说,可以重点关注其中的重要事件、情节,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史、写人物小传等方式,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真正走近人物,感受其人格魅力和榜样力量。
主要内容
小说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童年,过的是最底层的苦难生活。年轻的保尔为拯救陷入敌手的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而遭逮捕,在狱中表现得坚贞不屈。出狱后参军,在柯托夫斯基骑兵旅和布琼尼骑兵团中转战疆场,浴血奋战,身负重伤后其惊人的忍耐力使医生们深为敬佩。
出院后保尔离开了部队,无论是做共青团工作、肃反工作还是参加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均表现出了坚持真理和不怕艰险的大无畏精神,并且在爱情问题上也有着严肃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残酷的战争、艰苦的劳动、繁重的工作使保尔病倒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最终获得了成功。
小说通过保尔的成长道路,告诉青年一代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如何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革命战士应当有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主要人物介绍
保尔·柯察金——一位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使自己越来越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病床上时,他仍不向命运屈服,而是以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着自己的生命誓言。他有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他是一位顽强、执着、刻苦、奋进、勇敢、奉献、宽容、诚实、不为命运所屈服的英雄人物。
冬妮亚:
保尔初恋对象,是一个林务官的女儿,纯洁善良,美丽动人。她曾把《牛虻》这部小说介绍给保尔看。这部书启发了他的思想。冬妮娅是偶然认识保尔的,由于他的倔强和热情,她不自觉地喜欢上他,但由于阶级出身的关系,她没有和当时许多的青年一样去参加保卫苏维埃政权的伟大斗争。保尔因此放弃了他们的感情。
朱赫来:共产党员,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善于领导和组织群众,他在革命斗争中很好地团结了广大的工人和教育了无数的青年,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阿尔焦姆:保尔的哥哥,一个火车司机、钳工、市苏维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阶级的高贵品质,和敌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是朱赫来最好的助手。
丽达: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是保尔深爱的对象,漂亮、机智,打扮简单而干练,心地善良而坚定。她酷爱工作,善于出谋划策,能够积极应对突发事件,不让私人的感情影响工作大局。她爱憎zēng分明,热爱自己所信仰的共产主义,与保尔志同道合,配合默契。
书中名言
①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②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③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④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名家点评
【阅读感受】这本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张洁
【主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散发着那个带传奇色彩的时代急风暴雨的气息,传达了那个时代的气氛,再现了当时的战斗、痛苦和希望。——叶尔绍夫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2)小题。
保尔顿时惊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内心斗争了片刻,但还是胆大包天地跳进房间,抓住枪套,从里面拔出那只崭新乌亮的手枪,又匆忙回到花园。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枪塞进口袋,又穿过花园,爬上了樱桃树。保尔像猴子一样灵活,飞快地爬上棚顶,又回头张望一下,只见勤务兵正若无其事地与马夫聊天,花园里静悄悄的……
(1)这段文字选自小说《 ________________》,主要用了________描写来刻画主人公保尔。
(2)小说紧接着写了与“枪”有关的哪两个情节?请简要概括,每个情节不超过8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动作
保尔在砖瓦厂藏枪;中尉找枪。
2.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节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中的“他” 是指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 的心理历程。
保尔·柯察金
战胜自我(或:战胜懦弱、摆脱困境等)
3.名著阅读。
(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在怎样的情形下,历时三年才写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
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形下写成的。
(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选出错误的两项(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B C
4.名著阅读。
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1)选文出自前苏联小说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
主人公是 。
(2)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保尔)
写保尔艰辛创作的情形。
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这段文字中的“他”是指作品的主人公  。
(2)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答:
保尔(保尔·柯察金)
神父对他态度蛮横,经常体罚侮辱他,最后因他往面包团里撒烟末而被神父无情地从学校开除。
6.火车上,有位青年正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乘客据此推断道:“你在炼钢厂工作吧 ”这个笑话说明了某些人对文学名著的无知。请你简要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
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
7.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保尔身上体现出他敢于向命运挑战,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保尔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的态度以及明确的人生目标的精神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8.你是怎样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革命战士,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烁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钢铁”指的是以保尔为代表的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样炼成的”是指面对“童年的苦难、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工地上的磨练、伤病的折磨”等一切苦难, 但是面对人生的挑战,保尔这一类人最终战胜了精神上和肉体上的各种痛苦和磨练,炼就了钢铁般的意志,锻炼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9.作品中的“钢铁”指什么?结合作品内容谈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0.名著阅读。(3分)
保尔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写作就要受到阻碍。
选段出自《A________________》,作品中保尔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在母亲和B______(人名)的帮助下仍然顽强地进行文学创作。这也是作者C________________(人名)人生经历的写照。(3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达雅
奥斯特洛夫斯基
专题一: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史
专题探究
第一阶段:苦难的生活经历,逐步迈向革命道路
补考时往神父的面灰里洒烟末儿,被开除。
(辍学→做工→结友→初恋→仇恨→被捕→脱险→负伤→破裂)
十二岁去车站餐厅当伙伕,受尽凌辱和折磨。
之后去发电厂当学徒,认识了电工朱赫来,接受了许多革命的思想。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初识革命者(结友)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营救朱赫来(被捕)
保尔哥哥阿尔焦姆的朋友朱赫来住在保尔家(朱赫来留下来是为组织布尔什维克党联络工作),教会了保尔打拳,还时常给保尔讲一些革命道理。保尔偷了德国中尉的手枪,把它藏在老砖厂里。
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了很多革命道理,改变了保尔的人生观。保尔在街上看到朱赫来被一个士兵押解 jiè着,保尔用枪(偷德国中尉的手枪)袭击士兵解救朱赫来。维克多(保尔邻居,素有恩怨)告密,保尔被捕。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释放脱险
由于监狱里犯人太多,保尔谎编自己是由于割旧马鞍上的皮子做鞋底入狱,于是被释放,住在冬妮亚家。期间,冬妮亚为保尔与哥哥阿尔焦姆和谢廖沙传递消息。保尔和冬妮亚相恋,不愿意连累冬妮亚,就离开了冬妮亚的家。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战场上的搏杀(两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哥哥送到扎克京参加革命,成长为一名侦查员。他将《牛虻》所讲述的使他备受感动的故事朗读给战友,鼓舞每一个人。在战争中,保尔因大腿受伤和伤寒高烧不退暂时离开战场。之后主动要求加入骑兵,与战友们救出七千多名革命者。在与波兰白军战斗时,为替师长复仇,保尔英勇战斗,头部被炸弹炸成重伤。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痛苦的选择(第三次死里逃生)
保尔右眼失明,因容忍不了冬妮亚庸俗的个人主义思想而分手。繁重紧张的肃反工作击倒了本就有病在身的保尔,后被调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与波兰和平协约签订后,保尔暂与家人团聚,之后又重新投入工作。
保尔性格:
活泼、善良、机警、热情、勇敢,为朋友甘冒危险,热爱学习;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甘愿为革命事业牺牲的献身精神,爱憎zēng分明的阶级立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二阶段:漫长又充实的革命生涯
(剿匪→筑路→疗养→入党→成熟)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筑路
(第四次死里逃生)
保尔被调去修铁路。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仍忘我地工作。在这期间,保尔遇见了已婚的冬妮亚。看望保尔的朱赫来备受感动,临走时把自己的枪送给保尔,并说会给他捎双靴子来。任务还未完成,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使保尔倒下了。保尔被送回老家途中,有人误传保尔病死了。丽达知晓消息悲痛万分。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生命的意义
(疗养)
保尔回到家乡疗伤,悼念牺牲的红军时,说出了激励无数读者的话。保尔了解到大家都误以为自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团籍被撤销,于是到团省委恢复了团籍,又回到铁路厂上班。一天晚上,保尔陪安娜参加完会议回去的路上,开枪打死了一名杀人惯犯。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保卫苏维埃(入党)
保尔因病离开工厂,养好病后,他被派到一个边境小镇,紧张地做着苏维埃的建设工作,因工作能力卓越,保尔被选为边境各村庆祝十月革命节纪念委员会主任。保尔从公函上知道自己成了共产党正式党员,并可承担重要的共青团工作。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革命的烈火
(成熟)
保尔在工作中坚决和各种歪风邪气做斗争。列宁的逝世促使几十万工人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党,保尔哥哥阿尔焦姆也入了党。
保尔性格:
勇敢、坚毅,有为共产主义理想献身的精神、拥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道德品质;钢铁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艰难困苦、一往无前的革命气概。
第三阶段:疗养并与命运顽强抗争
(病重→车祸→抗争→重生))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第一次休假(病重)
在全俄代表大会上,保尔遇见了已婚的丽达,并向丽达解释自己因“革命高于一切”,不接受丽达感情的荒唐举动。保尔超负荷地工作、读书,身体逐渐衰弱,被送到中央委员会的“公社社员”疗养院。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钢铁意志(抗争)
①保尔逐渐与达雅产生感情。因失去战斗的能力,保尔一度想到了自杀。保尔向达雅提出结婚,达雅答应了他。
②保尔双腿完全瘫痪,只有右手还能活动。他提出要和达雅离婚遭拒,母亲过来照顾他,但保尔的病情继续恶化,最终双目失明。
主要人生经历:
相关情节:
新的战斗(重生)
保尔决定通过文学创作重新参加战斗。在妻子和母亲的支持下,保尔开始了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的创作。他将写完三章的小说寄给了一些老同志征求意见,但原稿在寄回来的途中被邮局遗失,只好重新开始写作。书稿完成后,大受赞赏,即将出版。保尔终于拿起新的武器,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
保尔性格:
深刻地自我反省、严于剖析自己,偶有消极思想,但最终战胜自我,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明确的人生目标。
专题二: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分析
人物性格简析——保尔·柯察金
(1)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而努力,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献身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
(2)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
(3)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中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
人物性格简析—朱赫来
保尔哥哥的朋友;布尔什维克党员、红军战士;保尔革命的引路人。
修铁路时把自己的枪送给保尔,并说会给他捎双靴子来。
相关情节:
联络电厂工人,组织工人活动。
给保尔传递革命思想和知识,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
组织士兵积极备战,平息沙皇残余分子的阴谋暴乱。
教保尔学拳击自保。
被士兵用枪抵着押送仍面不改色,并在看见保尔营救自己时与他一起打晕士兵、成功逃走。
面临市内即将陷入的木材不足(寒冷威胁)的境况,想出解决方案(即修筑铁路,运木材)。
积极组织工人运动。
积极参加革命战争,被流弹炸飞一只胳膊仍坚持革命。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朱赫来
关心、爱护他人;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遇事沉着冷静;革命信念坚定,革命热情高涨。
人物判断:
人物性格简析—冬妮亚
保尔的初恋;林务官的女儿
与保尔交流读书心得,一起赛跑,与保尔做朋友。
相关情节:
在保尔编造借口骗得狱官成功出狱后收留他,后与他相恋。
跟随保尔参加同志聚会时穿得很漂亮,用轻蔑的眼光看待保尔周围穿着破败的同志。
在保尔修铁路时与保尔重逢,对保尔的生活状况不理解,感到惋惜。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冬妮亚
善良、热情大方、善解人意、勇敢、尊重他人;贪图物质享受,小资产阶级情调。(天真、淳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
人物判断:
人物性格简析—丽达
保尔的第二个恋人;布尔什维克党员。
与保尔等革命战友相处,不拘泥nì男女教条束缚。
相关情节:
与保尔重逢后直接询问他当年疏远自己的原因。
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并帮助保尔进行思想学习。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丽达
热情、善良、爽朗、率直;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对工作兢兢业业。
人物判断:
人物性格简析—达雅
保尔的妻子。
第一次见到陌生的保尔羞红脸。
相关情节:
不离不弃、悉心照顾生病的保尔,靠给别人洗家什养家。
跟随保尔学习,积极加入妇女工会,走上革命道路。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达雅
内向、害羞;温柔体贴,勤劳;积极向上,勤奋上进。
人物判断:
人物性格简析—谢廖沙
保尔的朋友;革命战士。
与爸爸一起收留遭遇“大屠杀”的犹太人的家人。
相关情节:
在路上为保护犹太老人而被士兵打伤头。
积极加入布尔什维克党,投身革命。
上战场与波兰白军战斗,最终被流弹击中而死。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谢廖沙
善良、勇敢、有正义感;积极进取,富有热情,革命意志坚定。
人物判断:
人物性格简析—阿尔焦姆
保尔的哥哥。
不让年老母亲继续给别人当奴仆洗家什操劳。
相关情节:
给保尔买靴子、小刀
把殴打保尔的食堂工人揍了一顿后被捕入狱。
白天干钳工,晚上回家干庄稼活。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简析—阿尔焦姆
孝顺母亲,关心、爱护弟弟;吃苦耐劳、有毅力。
专题三:“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当一位英国记者问作者为什么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书名时,奥斯特洛夫斯基回答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成为坚硬的,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
通过保尔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小说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人的一生应当像保尔那样去度过,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主题。
①红色经典是精神力量的传递:红色经典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养分,面对挫折时的顽强不屈、追求理想时的永不言败、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②“红色”人物的示范作用:红色经典中的人物形象能够成为新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为他们的生活、理想指明方向。
③红色经典的独特艺术特色:形成一种壮美、进取、积极向上的美学风格,对现代文学创作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红色经典”的现实意义:
④红色经典突出集体主义精神:人既是个体的,又是集体的一部分,个人价值被重视是前提,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则是个体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超越。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但保尔身上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他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的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及明确的人生目标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