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19 23:3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延安中学
2024学年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1分)
1.按要求填空(6分)
(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咏而归。
(《论语·侍坐章》)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压下可运于掌。(《齐桓晋文之事》)
(3)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4)《侍坐章》中,曾皙的政治理想与其他弟子不同,所以当孔子刚开始询问他时,他回答
”。曾皙所述之志与孔子“少者怀之,朋友信之,老者安之”的愿望
不谋而合,这使得孔子不禁发出“
”的喟然长叹。
2.按要求选择(5分)
(1)以下对课文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庖丁解牛》中,庄子用牛的身体结构喻人世的错综复杂。不会操刀的人杀牛,往往“批大
郤、导大竅”,就像不懂道理的人,在世上横冲直闯,徒然地损耗形神。
B.《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以牛是农业社会重要的耕地工具来解释齐宣王为何会在衅钟时做出
以羊易牛的行为,这样的解释使得齐宣王“心有戚戚焉”。
C.庄子以“庖丁解牛”比喻人之养生,阐明处世、生活都要道法自然、顺势而为,而且要取其
“中虚”“有间”,从而让心灵从羁绊、矛盾中解脱出来。
D.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引用《诗经》中“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的句子,意
在引导齐宣王认识到确立家族规矩和制定国家律法之间的关系。
(2)校文学社设立“先秦史传散文专题”栏目,向全校师生征集选文,以下合适的一项是()
(1分)
A.《季氏将伐颛臾》B.《烛之武退秦师》
C.《鸿门宴》D.《齐桓晋文之事》
(③)某校高中生写有关《红楼梦》的读书笔记,会运用一些成语。以下成语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贾瑞经常有事没事去王熙凤处请安,王熙凤对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做法非常反感。
B.贾府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家族内部治理混乱不堪,终是祸起薤墙,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王熙凤在铁槛寺受贿后,忙将证据善刀而藏,生怕贾母察觉。
D.贾雨村补授应天府尹,因薛蟠案件而洞悉了“护官符”的奥秘,之后便踌躇满志地筹划起攀附
权贵来。
二.阅读(4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3一5题。(9分)
近年来,“情绪价值”作为一个现象级词语迅速走红,成功激发了年群体的共鸣并成为热
议底点。在《咬文嚼字》杂志公布的“年度十大流行语”榜单中,“情绪价值”位列其中,彩显
了其作为时代情绪认知与社会心态变迁代表性符号的重要地位。“情绪价值”一河起源于经济学
与市场营销理论中的“顾客感知价值”,以衡量顾客在消货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收益与情绪成本
之间的净效应。它超越了产品或服务的基本功能属性、实体属性,通过将抽象的情感体险转化为
产品或服务所能提供的非物质性附加价值,来凸显消费体验的重要性。当下,“情绪价值”在“Z
世代”青年群体中得到了全新阐释:“情钻价值”作为一种社会互动中的重要维度,特指个体在
人际关系中影响他人情绪状态的能力。该词语着重评估个体在社交互动中提佛正面情绪支持、营
造愉快氛围及情绪稳定的频度,并以此作为价值衡量。具体而言,若个人频繁且有效地使周围人
感到舒适与快乐,则被认为其提供了较高的“情绪价值”;反之,若经常引发不适或情绪波动,
则其“情绪价值”较低。
作为一个主观性强、难以量化的概念,关于“情绪价值”的解释是因人而异的。然而,一些
理解误区的出现,却让这个词走了样、变了味。如何避免陷入迷信“情绪价值”的泥沼,掌握
“情绪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传统社交环境中,亲缘和地缘纽带构成了社交网络的基石,呈现出一种“同心圈”的圈层结
构,即以个人为中心、亲疏有序,社交的紧密度随着关系的扩展而递减,形成多层次的社交图。
在乡村社群中,亲缘和地嫁的融合使得社交图谱更为密集和错综,加之深厚的伦理观念维系,诸
多联系演化为紧密且持久的强关系,从而形成了乡村社会交往的核心圈。过渡到城市单位体制阶
段,工作与居住环境的特定布局,加速着职业关系与地理位置的交织,业缘虽不及血缘那样天然
亲近,但因长时间的身体与情感“在场”,亦培有出稳定性强、具有一定深度的连接,呈现出强
关系的部分特质。在传统社交中,亲戚、同学和同事是人们的主要社交对象。
在“加速社会”中,随著社会流动性的提高、职业不稳定性的增加以及虚拟社交对传统社交
的替代与挤压,人们的交往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亲缘关系和业缘
关系社交的格局。而数字化社交则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寻求认同和情感支持的新平台。在虚
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轻易地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获得即时反馈和情感共鸣,这在某些情
况下可能替代了基于传统亲缘、地缘和业缘等关系中社交对象所能提供的“情绪价值”。“搭
子”因其更能顺应个人追求自由与舒适的愿望而在社交领域占据了显著位置。与亲缘、地缘和业
缘等关系明确且固定的强联系不同的是,“搭子”是以个人兴趣和爱好为圆心,辐射多个不同的
群体,构建起一种新的社交模式。这种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差序格局,转而趋向于一种花瓣式的布
局,每一片花瓣均为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它们既可各自为营,也可相互交织。“搭子社交”
的特性在于服务于轻松自由的社交需求,因此其关系的持久性较低,多体现为临时且灵活的弱关
系。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友情是兼具德行和良善的高尚品质。然而,“搭子”这种快速、即时的
情绪交流方式,往往偏重于浅层的情感刺激,正在持续消解着友谊的良善属性,容易让人沉迷于
短期的情绪高峰,而忽视了长期稳定的情感建设,其实质是社交降级。当个体在虚拟社区中找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