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实验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毛巾
实验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改变物块的个数或摆放位置再用弹簧测力拉木块匀速前进,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3、把木板表面铺上毛巾(毛巾比木板粗糙),再测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实验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当物体间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练习题1: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上,其中甲、乙两图中长木板的接触面相同,丙图中长木板的表面更粗糙。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根据____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某同学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将甲实验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继续进行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他的探究过程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
练习题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圆圆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拉动木块,根据_________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图中___________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在图丙中,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图丁中A、B之间绳子的拉力为___________N。
练习题3: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A、B。实验在水平桌面上进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将弹簧测力计________(选填“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进行调零;
(2)图乙实验中,小明将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砝码在第1次实验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第________次实验中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静止 0.5
2 加速 0.9
3 匀速 0.6
4 减速 0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________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顺利完成甲、乙实验后,在进行图丙实验时,小明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木块仍没动,他将图丙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正确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图________实验进行比较。
练习题4: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甲、乙用的是相同的长木板,丙用的是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_________N。请画出图乙中砝码的受力示意图。
(2)分析比较_________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利用甲图的实验器材,进行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5N的拉力拉动长木板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填“1.6N““3.4N“或“5N“)。
练习题5:(2024新洲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甲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根据______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6:(2024江夏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_________两个图进行对比实验。
(2)小颍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___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宇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受到压强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选填“a“或“b“)。
a.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小强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然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那么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力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匀速拉动木块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当他沿水平方向由匀速拉动木块改为加速拉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可选择__________图的装置,将木块_________放在木板上,拉动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与丁图实验对比。
练习题7:(2024粮道街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方用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图甲实验中,小方首先拉动木块以4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接着,小方立刻拉动木块以8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将______,图甲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测力计示数将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3)小方继续找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a、b,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的大小,作出了如图丁所示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长木板______(选填“a“或“b“)的接触面更粗糙;
(4)小方发现,原来实验在操作中较困难,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实验中用力F向右拉着木板运动,当F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练习题8:(2024硚口区八年级下册期中)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乙图中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N。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下列生活事例中,可由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解释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B.下大雪后,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防止打滑
C.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4)丙图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9:(2024青山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实验操作时,应该______;
(4)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10:(2024武汉市武昌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运动,如图甲所示,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 N。
(2)在乙图上画出砝码受到的力。
(3)以下事例可由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解释的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B.下大雪后,有些北方城市常常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
(4)弹簧测力计沿图丁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比甲图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知识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
实验器材: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毛巾
实验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改变物块的个数或摆放位置再用弹簧测力拉木块匀速前进,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
3、把木板表面铺上毛巾(毛巾比木板粗糙),再测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实验结论:
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当物体间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摩擦力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
练习题1: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上,其中甲、乙两图中长木板的接触面相同,丙图中长木板的表面更粗糙。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 有关;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某同学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是否有关,将甲实验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继续进行实验,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他的探究过程 不正确 (填“正确“或“不正确“),原因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
练习题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圆圆利用完全相同的两块木块A、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 水平且匀速 拉动木块,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图中 甲、乙 两次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比较图中丙、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在图丙中,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0 N,图丁中A、B之间绳子的拉力为 0.6 N。
练习题3: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块木块、一个砝码、两块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A、B。实验在水平桌面上进行,过程如图所示。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应将弹簧测力计 水平放置 (选填“水平放置“或“竖直放置“)进行调零;
(2)图乙实验中,小明将木块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0.6 N;砝码在第1次实验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第 3 次实验中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1 静止 0.5
2 加速 0.9
3 匀速 0.6
4 减速 0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 接粗面粗糙程度一定 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顺利完成甲、乙实验后,在进行图丙实验时,小明发现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时木块仍没动,他将图丙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正确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图 甲 实验进行比较。
练习题4:某同学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甲、乙用的是相同的长木板,丙用的是表面更粗糙的长木板。
(1)如图甲所示,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 水平 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1.6 N。请画出图乙中砝码的受力示意图。
(2)分析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利用甲图的实验器材,进行如图丁所示的实验,用5N的拉力拉动长木板做加速运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1.6N (填“1.6N““3.4N“或“5N“)。
练习题5:(2024新洲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甲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根据 二力平衡 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压力有关;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6:(2024江夏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小宇要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A.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B.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物体运动的速度。接下来小宇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开展探究。
(1)要验证猜想B,需按照 甲、丙 两个图进行对比实验。
(2)小颍发现小宇上述实验操作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于是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改进后长木板 不一定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宇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受到压强的关系,他选择了一个长、宽、高不等且各表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块,设计了两种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b (选填“a“或“b“)。
a.木块平放在木板上,在木块上加不同质量的砝码,拉动木块,比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拉动木块,比较两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4)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小强开始拉木块时,他的水平拉力逐渐增大,但木块仍然静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那么这一过程中木块受力 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匀速拉动木块时,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当他沿水平方向由匀速拉动木块改为加速拉动时,木块所受摩擦力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为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可选择 甲 图的装置,将木块侧放 放在木板上,拉动木板,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与丁图实验对比。
练习题7:(2024粮道街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方同学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如图甲乙丙所示,测量滑动摩擦力时,小方用测力计拉动木块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在图甲实验中,小方首先拉动木块以4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如图中所示,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1.8 N。接着,小方立刻拉动木块以8c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力计示数将 不变 ,图甲中,如果水平拉动木块向右做加速运动,测力计示数将 变大 (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 大 ;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
(3)小方继续找来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a、b,通过改变木块上砝码的个数来改变压力,记录多组滑动摩擦力f及压力的大小,作出了如图丁所示滑动摩擦力f随压力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长木板 b (选填“a“或“b“)的接触面更粗糙;
(4)小方发现,原来实验在操作中较困难,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戊所示,实验中用力F向右拉着木板运动,当F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练习题8:(2024硚口区八年级下册期中)用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乙图中用弹簧测力计 水平且匀速 拉动木块,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1.5 N。
(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 压力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
(3)下列生活事例中,可由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解释的是 A (选填字母代号)。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B.下大雪后,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防止打滑
C.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4)丙图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9:(2024青山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方体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
(1)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二力平衡 原理可知,此时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 乙、丙 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有的同学提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有关。如果要做这项研究,你认为实验操作时,应该 将图甲中木块侧放,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读数,与图甲进行比较 ;
(4)丙实验中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此时木块对砝码作用力的示意图。
练习题10:(2024武汉市武昌区八年级下册期中)如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情景。
(1)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 匀速直线 运动,如图甲所示,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 1.8 N。
(2)在乙图上画出砝码受到的力。
(3)以下事例可由甲、乙两图的实验结论解释的是 A (选填字母代号)。
A.要让自行车更快地停下来,可以用力捏闸
B.下大雪后,有些北方城市常常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
(4)弹簧测力计沿图丁方向拉动时,也可以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相比甲图 变小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