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D
A
B
D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B
D
B
C
D
1.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该遗址的刻画符提示的信息表明当时的先民采用渔猎、养殖等多种方式获
得肉食米源,这说明当地先民生计米源存在着多样性,故选B项。材料无法说明整个淮河流域的情
况,排除A项:材料提及的是新石器时代,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排除D项。
2.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中后期礼会出现了标榜“孝”的行为,这种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是传统儒
家孝悌观念的异化,使本来出于血缘亲情的“孝”演变为“行为艺术”,借以获得现实中的利益,故
选D项。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描述的现象超出了传统孝宗敬祖的界限,带有明显的
功利化色彩,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西汉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排除C项。
3.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周时期的太祖以汉族故地为鲜卑人本望,明帝也以鲜卑人为关中人等,
这都表明北周统治者为维护统治,体现出历史长河中华夏认同观念的演进历程,故选A项。材料未
提及其措施推动了封建化进程,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未提及北方的统一问题,排除
D项。微信搜高三答案公众号》获取全科
4.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期对策论等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文章十分重视,这有利于选拔实用
人才,反映出科举选官的事功取向,故选B项。两宋时期,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但仍然以雕版印刷
为主,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强调人才的选拔,未提及文官制度的成熟,排除C项:D项与材料
主旨不符,排除。
5.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随若社会的变迁,社会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的取向,反映
在文坛上,则是如题干材料所述,故选C项。材料提及的文化样态丰富,不仅仅涉及市民文化,A、B
项排除:D项也无法说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觉腥,排除。
6.D依据材料提及的信息可以得知,洋务运动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借鉴了西方的经营方式,实行了“股份
制”、故选D项。材料提及股票、但无法说明资本规模的不断扩大,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
符:材料未涉及官商勾结和腐败问题,C项排除。
7.C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的言论基于当时中国的国情,对德意志帝国予以赞扬,其蕴含着明显
的国家主义顷向,其日的在于探索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独立自强,故选C项。梁启超的言论更多是从强
国的角度出发,未全面揭示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A项排除:梁启超的这些言论与戊戊变法的主张有
差异,戊戌变法更多关注政治改革,而梁启超此时更关注国家实力的提升,B项排除:材料主骨在于
梁启超赞扬的是德国的民族帝国主义扩张行为,而非单纯的君主立宪制度,排除D项。
8.A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红军长征期间巡视工作立足于革命斗争的需要,做选:项。其余选项均与
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9.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苏联和美国向中国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和其他物资,表明中国作为
东方主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故选B项。材料未提及中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问题,
排除A项:决定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走向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10.A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49一1953年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规模不断扩大,为后续的公私
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故选A项。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经恢复,B项与试题材料中的
时间不吻合,排除:“一五”计划从1953年开始,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11.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埃及祭司急切地迎接“新法老”,其意图在于维护自身特殊的地位和权
力,牧选B项。材料未提及希腊文化的传播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祭司集团的行为和做
法,未涉及政教合的体制,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文明的交流互鉴,排除D项。
2.D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法国国王的权力不依个人的能力为消长的凭借,这体现山君权的制
度化和体系化,说明君主制度的发展,故选D项。其余选项皆不符合题意,排除。
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乡卷·A10联盟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
历史试题
合肥八中巢湖一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学舒城中学太湖中学天长中学屯溪一中宣城中学
滁州中学池州一中阜阳一中灵壁中学宿城一中合肥六中太和中学合肥七中科大附中野寨中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3.周太祖宇文泰当政时,以关内诸州为入关鲜卑人的本望;北周明帝诏口:“三十六国,九十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九姓,自魏氏南徒,皆称河南之民。今周室既都关中,宜改称京兆人。”这体现出北周()
符合题目要求的)
A.华夏认同观念的演进1
1.安徽蚌埠某新石器文化遗址(距今约73006600年)发现了大量的“鱼、猪、鹿、蚕”等
B.封建化进程的加速
C.胡汉界限的逐渐消失
内容的刻画符号。其中猪的形象刻画符如图1所示:左侧猪头占比小,身体浑圆;中间猪
D.实现了北方的统一
的吻部突出,獠牙较长;右侧没有獠牙,但吻部较长。这可以说明当时(、)
4.南宋时期,相较于如《押韵》《歌诗押韵》《诗律武库》等诗赋类科场文章选本,强调历史
研究、政府决策和文章写作等能力的策论类文章选本则覆盖面更广,彩响力更深。这反映出
南宋()
A.活字印制的推旷
B.选官制度的事功取向
C.文官制度的成熟
图1
D.理学正统地位的巩周
5.明朝中后期的文坛,郎署官为主的中层士人升起济世情怀,擎复古大旗,力促雄浑古奥文风
A,淮河流域农畜经济发达
隆兴:受心学传播影响的部分士人由关注自我走向放纵自我,性灵说酝酿形成并影响文风:
B.先民生计来源的多样性
同时,受到市民欢迎的通俗小说更是蓬勃发展。这反映出明朝中后期(
C.石器打制技术大幅提升
A.文化下移趋势加强
B.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D.多元一体文明格局形成
C.社会价值的多元化
D.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2,西汉中后期,社会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以至于“糜破积世之业,尽于坟土”,而“子
6.盛宜怀在洋务运动时期内,曾总揽轮船、电报、铁路、煤矿诸大政,其死后的遗产主要是官
孙饥寒”的现象愈演愈烈,皇帝多次下诏禁止,却无济于事。于是侍生的“孝道”演变
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和汉冶萍公司的股桌。据统计,其所持有的股份占了两家公司股本的
为“显名于世”的侍死的“行为艺术”。这折射出这一时期()
四成之多。这从侧面反映出洋务企业()
A.事死如生思潮逐渐兴起
A.资本规模不断扩大
B.孝宗儆祖传统根深蒂固
B.实现了管理的近代化
C.商品经济影响力的加强
C.官商勾结腐败严重
D,功利追求侵蚀儒家伦理
D.借鉴了西方经营方式
∥号卷·A10联团2025届高三4月质检考·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号卷·A10暖盟2025漏高三4明质检考·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