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八年级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1卷选择题(共30分)
本部分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一个崭新的历史纪元,将一个积贫积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国家转变为充满生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下列对“新纪元”的正确理解是
A.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G.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完成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
2.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
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
B.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C.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D.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下表所示目录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一书。据此判断,这一时期
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第2课抗美援朝……8
第3课土地改革…13
A新中国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
4.1959年同仁堂的生产数据显示:相比1948年解放前夕,职工人数从190人增至539人,
产值从16万元增至1251.9万元,秘制丸药产量从140万丸增至6864.2万丸,虎骨酒产量
从3万斤增至30.5万斤。这些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公私合营政策的实施
5.如下图所示的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共同展示的时代主题是
寺邂
中共八大会场
大跃进时期壁画
人民公社大食堂
大庆油田现场
八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A.社会主义探索的严重失误
B社会主义建设曲折中前进
C.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成就
D.社会主义工业化平稳起步
6.下图反映了1953一1978年我国国内生总值增速变化惰祝(数据源官国家统许局)。
其中导致AB段经济下滑和BC段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30.0
20.0
10.0
0.0
-10.0
20.0
-30.0
-2.3
195319g96119651968
1973
1978年
A.土地改革完成,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展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
7.下表反映了新中国两个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据此可知1953一1966年我国工业化建设
1953-1957
1957-1966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
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基础,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其
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
中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制造等各个
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领域快速发展。
A.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始终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C.完全解决了工业布局不平衡问题
D.基本实现对外贸易自由化
8.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某一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如图所示是他们收集的
资料卡,据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鉴赏:画面中,漫天风沙,一棵
株树与风沙抗争着,形成一种视觉
符号,表现的是焦裕禄亲民没民、
狠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
无私泰献的精神。劳动的人们扛在
肩上的树根,也以坚毅预强的形态
象征着焦裕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
扎根于兰考、扎根于人民的伟大情
怀。
八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历史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A D B D A D C D B D A D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70分)
16.(1)图一: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珍惜美好生活;(2分)图二:西藏和平解
放意味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2分)图三: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
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
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答出
任意一点得 2分)
(2)展板一:③⑦⑧(2分)展板二:⑤⑥(2分)展板三:①②④(2分)(多选、错选、
漏选均不得分)时代变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迈向了新时代,走出了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综合国力不断提
高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17.(1)特点:接受苏联援助;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侧重东北,兼顾内地。(答
出任意一点得 2分)意义: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结构;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工业
布局;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2)主要内容: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
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
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共 4分)主要作用:通过改革,企业有
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
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
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答出任意一
点得 2分)
(3)特点:点线面结合;由沿海到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逐步深入,稳步推进;
立足国情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共 4分)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
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
极为重要的作用。(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18.(1)现有土地制度不合理;农村土地占有不均,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广大农民迫
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 2 000
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2)变化:1953-1956年期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2分)变化原因: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全国开展三大改造,全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踊跃参加农业合作社等。(答出
任意一点得 2分)变化: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
(3)特点:由点到面,分批推进;(2分)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
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
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
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共 4分)
(4)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发展战略;农民的利益等。(答出任意一点得 2分)
19.(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的作用;(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分)1954年 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
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
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2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的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
了基础。(2分)
评分说明:分别从民主与法制角度作答各得 2分,两次会议,共 8分。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两个凡是”的
方针引起了普遍不满;(2分)1978年 5月,《光明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基础;(2分)
改革开放在推进过程中受到了姓“社”姓“资”的困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2
分)邓小平南方谈话打破了长期以来关于姓“社”姓“资”的困扰,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2分)
(3)③:邓小平理论;(2分)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分)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