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科学100天冲刺(第2天)(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科学100天冲刺(第2天)(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16:26: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中考科学100天冲刺(第2天)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素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著竹的叶子,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2.玉米花为雌雄同株,其雄花、雌花如图所示,可以推断玉米的须属于花的哪部分结构(  )
A.雄蕊 B.花瓣 C.花萼 D.雌蕊
3.绿豆芽是常见的食材,制作方法据《易牙遗意》记载:将绿豆冷水浸两宿……以水洒湿,铺纸一层,置豆于纸上,以盆盖之。一日两次洒水,候芽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首先突破种皮
B.绿豆植株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有机物
C.绿豆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
D.“以水洒湿”提示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水分
4.如图①②③分别表示植物体生理活动,可以使公园内“空气湿润、清新”生理活动主要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
5.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食用竹子种类多样,而且还会根据季节的转换采食竹子的不同部位。下列有关大熊猫与竹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竹子的根、茎、叶被称为生殖器官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属于同一结构层次
C.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和立毛肌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6.如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
B.图甲中4表示花粉管,内有精子
C.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成
D.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5受精卵发育而成
7.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这些糖是(  )
A.由叶制造后,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B.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筛管运输来的
C.由茎的表皮直接制造获得
D.由根从土壤里吸收,通过导管运输来的
8.黄花风铃木花色亮黄明艳,花形如风铃。其幼苗对外界铅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可作为土壤铅污染地区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树种。图示中的甲、乙、丙分别为黄花风铃木的花、果实、种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示结构中有卵细胞
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珠
C.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内胚珠的数量
D.图丙所示的种子结构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9.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匹配正确的是(  )
A.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温度,促进种子萌发
B.蔬菜大棚中常增施有机肥——减弱蔬菜的光合作用
C.移栽幼苗在大棚上盖遮阳网——增强幼苗的蒸腾作用
D.蔬菜大棚中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增强蔬菜的呼吸作用
10.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如图甲是小麦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乙表示小麦一昼夜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变化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①②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图甲中④是叶脉,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
C.图乙中曲线I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曲线Ⅱ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D.图乙中要提高产量应尽可能增大a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如图为桃花结构,桃花花冠鲜艳,这是与     传粉方式相适应的。结构②和③组成桃花的     ,结构⑥胚珠将发育     。
12.如图,“耙耙柑”是桔橙和椪柑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酸甜适口,少籽或无籽,请回答:
(1)若1个“耙耙柑”中出现了1粒种子,可以推断,发育成果实之前子房中至少有1个     ;“耙耙柑”种子内新植物的幼体是     ,它是由     发育而来的。
(2)果农选择较甜的粑粑柑接穗嫁接到不甜的粑粑柑植株上的方式繁殖植株,这样做的优点是     。
13.2022年夏秋,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影响。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作用。
(2)为了应对旱情,水利部门科学调配,将江河水库中有限水源,分组分批灌溉农田,保障农业生产。引水灌溉农田这一措施,改变了水循环中     这一环节。
14.浙江余姚素有“杨梅之乡”的美誉,杨梅主要有西山杨梅和东山杨梅两个品种,其区别主要是果肉颜色不同,西山杨梅的果肉是黑色的,东山杨梅的果肉是白色的,这种性状是由     所决定的。杨梅味甜多汁,它是由花的结构中的     发育而来的。
15.豆制品因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下面是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     .
(2)参与豆制品中的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     ,吸收的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组成人体的特有的蛋白质,该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     作用.
(3)在A到B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的哪个结构中的有机物?    (填序号)
16.莲是一种水生植物。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藕节、种子等都可入药。
(1)莲花种类繁多,花有单瓣、复瓣、重瓣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淡紫色等。这种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为      。
(2)人们在食用新鲜的莲子(图甲)时,通常剥去“莲子皮”(即莲子的果皮)再食用。新鲜的莲子是由图乙中的     发育而成。
(3)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发现了“沉睡”1000多年的古莲子。经人工处理、种植开出了荷花。古莲子含水量极少,外壳坚硬,内部有一小气室,可以贮存约0.2立方毫米的空气。据此推测泥炭层中的千年莲子不萌发但仍具有生命的可能原因是     。
17.在中国南极长城站,有一座建筑面积80平方米的温室(如图所示)。温室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由中控系统控制灯光、温度、通风以及营养液的注入,在寒冷的南极温室内可以常年保持25℃左右,通过定期采摘可以为队员们补充新鲜蔬菜。
(1)栽培所用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     。
A.水和葡萄糖
B.水和无机盐
C.水和脂肪酸
D.水和氨基酸
(2)栽培中需要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这样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     (选填“呼吸”“光合”或“蒸腾”)作用。
(3)栽培中,还需要适时补水,因为营养液的浓度     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导致蔬菜细胞内水分含量下降而发生萎蔫。
18.大豆在我国各地区广泛种植。图甲是大豆种子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大豆种子萌发后的示意图,图丙为大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吸收的氧气量和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的变化曲线。
(1)甲图中结构A的名称为     。
(2)图乙中的a是由图甲中的[    ]发育来的。(填序号)
(3)分析丙图数据,发现在24﹣36小时吸收的氧气量小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原因是种子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也进行了     。(有氧呼吸方程:C6H12O6+6H2O+6O2=6CO2+12H2O)
2025中考科学100天冲刺(第2天)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B A D A C A A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解答】解: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是器官。故包粽子所用的粽叶是著竹的叶子,粽叶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器官,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分析】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解答】解:玉米顶端开雄花,中部开雌花,因此玉米的花为单性花。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玉米的须是雌蕊的柱头和花柱,玉米的须细长,能够接受花粉,属于雌蕊的一部分。
故选:D。
3.【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2、种子萌发的过程:首先是种子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子叶里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然后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最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解答】解:A、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候芽长”的过程看到的是胚根首先突破种皮,A正确。
B、在绿豆植株生长过程中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而有机物是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B错误。
C、绿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绿豆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新植物的幼体,C正确。
D、“以水洒湿”能使绿豆获取适量的水分,D正确。
故选:B。
4.【分析】图中的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
【解答】解:图中的①呼吸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光合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使空气湿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所以可以使公园内“空气湿润、清新”生理活动主要是②蒸腾作用和③光合作用,ACD不正确,B正确。
故选:B。
5.【分析】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和叶被称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
B、从结构层次分析,大熊猫的眼睛与竹子的根都属于器官,B正确。
C、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熊猫的血管与竹子的茎都与物质运输有关,在结构层次上都属于器官,C正确。
D、熊猫皮肤中的神经细胞属于神经组织,立毛肌细胞属于肌肉组织,二者属于不同的组织,D正确。
故选:A。
6.【分析】一朵花的雌蕊和雄蕊是主要部分,如图为桃花的结构及果实形成示意图,图甲中1花药、2子房壁,3胚珠,4花粉管,5受精的中央细胞,6受精卵,图乙中①果皮,②种子。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发育情况为:
【解答】解: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A正确;
B、图甲中4表示花粉管,内有2个精子,B正确;
C、图乙中的①果皮由图甲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成,C正确;
D、图乙中的②种子由图甲中的3胚珠发育而成,D错误。
故选:D。
7.【分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
【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物)是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
故选:A。
8.【分析】图中①花药、②柱头、③子房。
【解答】解:A.①是花药,内有精子,错误。
B.当花完成传粉受精后,受精卵会发育成胚,错误。
C.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种子的数量取决于③子房内胚珠的数量,正确。
D.图丙所示的种子由薄膜状的翅膀,该结构有利于种子的传播,错误。
故选:C。
9.【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3)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解:A、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来提高地温,促进出苗早而齐。所以早春播种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能够促进早出苗的主要原因是提高土壤的温度,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
B、菜农向大棚中施加有机肥,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可适当提高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B错误。
C、移栽幼苗在大棚上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C错误。
D、蔬菜大棚中适当降低夜间温度,抑制蔬菜的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A。
10.【分析】1、图甲中①上表皮、②叶肉、③下表皮、④叶脉、⑤气孔。
2、图乙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a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和c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解答】解:A、植物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才有叶绿体,故图甲中①③不含叶绿体,②含有大量的叶绿体,A错误。
B、图甲中④是叶脉,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B正确。
C、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则光合作用在黑暗条件下会停止;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条件下都能进行,故图乙中曲线I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曲线Ⅱ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C正确。
D、由图乙可知,a区域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得以积累,小麦的产量增加。因此图乙中要提高产量应尽可能增大a,D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分析】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
【解答】解: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方式。桃花的花冠鲜艳,它依靠昆虫进行传粉,这是与异花传粉方式相适应。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桃花的雄蕊。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⑥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答案为:异花;雄蕊;种子
12.【分析】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
【解答】解:(1)绿色开花植物的子房外为子房壁,子房内有胚珠,其数量是一个或多个。受精后,由胚珠形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一个胚珠发育成一粒种子,多粒胚珠就发育成多粒种子,果实内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中胚珠的数目,一个粑粑柑中有1粒种子,说明子房中至少有一个胚珠。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是新植物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2)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如嫁接就属于无性生殖。无性生殖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故答案为:
(1)胚珠;胚;受精卵;
(2)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13.【分析】(1)为了减弱蒸腾作用,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据此分析;
(2)根据水循环的环节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蒸腾作用;
(2)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几个环节。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例如修水库,跨区域调水等,都是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故答案为:
(1)蒸腾;
(2)地表径流。
14.【分析】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解答】解:杨梅是绿色开花植物,其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西山杨梅的果肉是黑色的,东山杨梅的果肉是白色的,这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故答案为:基因;子房
15.【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种子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植物的根,①胚轴伸长,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②胚芽发育成茎和叶,④子叶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如图A是菜豆种子的结构,B是正在萌发的种子,C是一株幼苗,D是花,E是果实,结合题意,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由图可知,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种子、D花、E果实都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
(2)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够溶于水中,被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吸收的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组成人体的特有的蛋白质,该过程属于新陈代谢的同化作用.
(3)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子叶.
故答案为:(1)器官
(2)胃液、肠液和胰液;同化
(3)④
16.【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解答】解:(1)莲花种类繁多,花有单瓣、复瓣、重瓣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淡紫色等。这种性状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
(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新鲜的莲子是种子,由图乙中的胚珠发育而来。
(3)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古莲子含水量极少,外壳坚硬,内部有一小气室,可以贮存约0.2立方毫米的空气,使种子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萌发。
故答案为:(1)变异
(2)胚珠
(3)缺乏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处于休眠状态
17.【分析】(1)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让植物根系直接接触人工配制的培养液,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技术。
(2)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解答】解:(1)无土栽培不用天然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和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地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所以,蔬菜的无土栽培用的营养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B正确。
故选:B。
(2)植物的根需要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蔬菜的根进行呼吸作用。
(3)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植物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植物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植物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水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渗透,即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所以营养液浓度大于蔬菜的根细胞液浓度,会造成蔬菜细胞失水发生萎蔫。
故答案为:(1)B。
(2)呼吸。
(3)大于。
18.【分析】图甲中:1是胚轴,2是胚芽,3是胚根,4是子叶,A是胚,5是种皮;
图乙中:a是叶,b是子叶;c是根和茎的连接部分,e是根。
【解答】解:(1)菜豆种子由胚和种皮组成,甲图中结构A的名称为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
(2)a为叶,由2胚芽发育而来的。
(3)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是相等的,现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多于吸收的氧气量,说明还在进行无氧呼吸。
故答案为:
(1)胚;
(2)2;
(3)无氧呼吸。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