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预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预学案(表格式,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0 21:05: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重难点】课前通过预学案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并提出疑问和学习需求。课堂上结合导学案解决课前疑问,完成学习目标。课后通过固学案检测学习目标的完成效果。
【学法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预学案部分,在预学成果检测时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识校对。导学案部分按照学思议展评的方式展开,严格按照进行时间管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内容。3.根据学习目标的分层,明确自己要达到的层级,并努力挑战有难度的目标,以此实现提高。
【学习目标】一、基础性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地图,能够列举清朝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举措二、拓展性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史料,了解清代前中期政治、经济、疆域变化发展的表现与特点,理解康乾
盛世“鼎盛”的内涵
三、挑战性目标★★★通过阅读分析史料,了解清朝鼎盛之下潜藏的危机,并通过与同时期的世界发展潮流进行
对比,揭示清朝鼎盛下出现危机的本质,认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预学案【具体要求】1.学生利用8—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6—81页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2.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课基础识记知识,利用4—5分钟时间完成预习自测部分。
【自主学习】★新航路的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名词解释:康乾盛世——奏折制——特点:作用:二、军机处时间职责特点影响 阅读教材77-78页内容,归纳清政府在边疆上面临的威胁和采取的措施【预习自测】★1.右图为北京故宫内某机构,清末官员曾如此评价该机构,自设置以来“名臣贤相不胜指屈, 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由此推断该机构是 ( )
内阁 B. 军机处 C. 议政王大臣会议 D. 总理衙门 清初皇帝用奏折的形式与总督、巡抚这一级封疆大吏建立直接的统辖关系,后来总督、巡抚的属官布政使和按察使也有了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折的权利。这一改变( )
A.遏制了地方官僚腐败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限 下图是某同学整理的大事年表,这组大事集中说明了这一时期( )
A.清朝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康乾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清朝抗击外国侵略战绩卓著
D.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我的疑问】【学习需求】 【学习指导】阅读教材P37的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导学案【具体要求】1.根据目标引领,任务驱动,归纳重点内容并得出结论。2.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深度参与、学有所获。
【任务一】★★活动一:(一)结合图文史料,概括康乾盛世“鼎盛”的表现。“钦惟我国家,治化昌明,超轶三代,幅员之广,生齿之繁,亘古未有”。——(清)徐扬《盛世滋生图》题跋结合图文史料与教科书,探究康乾盛世政治之盛、经济之盛、疆域之盛、的原因。政治之盛的原因(1)奏折制图示直接反映的是清代的什么政治制度?雍正帝借奏折搜集情报……故虽深居大内,而于各地官僚之作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动态,无不了如指掌……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日本)佐伯富相较于明代,这一制度有何特点与作用?(2)军机处结合教材及材料,分析出军机处的职责,特点和影响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间。 ——赵翼《檐曝杂记》材料1:军机处内部陈设简单,只有桌、椅、炕、笔、砚等设施和物品。军机处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材料2:无论事情多复杂,一定在三句话内讲完。跪承旨意后,匆匆回军机处。拟旨完毕,再赶回养心殿报雍正批准。材料3:地处内廷,外官不得擅入,皇帝召见军机大臣时,太监也不得在侧。文字狱以上案件的犯罪证据有何共性?反应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的实质是什么?疆域之盛的原因【目标测评】评估一★:1.(2024·安徽皖东名校9月检测·5)在尼布楚谈判之时,中俄两国统治者都感受到语言隔阂带来的种种弊端,因此开始着手培养外交翻译人才。俄国既在国内兴办满蒙文学校,又向北京派遣东正教布道团和留学生,全面展开对华语言研究工作。清朝则拒绝派遣留学生赴俄,仅在国内开设学馆培养俄语人才。这反映出(  )A.沙俄政府钦慕中国文化而主动向清朝学习B.清朝的外交惰性催生出其天朝上国的观念C.清俄交涉初期即体现中国社会转型的阻力D.语言人才是国家外交政策成败的决定因素评估二★★:2.(2024·湖南长郡中学月考二·8)清代因康熙皇帝酷爱董其昌书法,遂出现了许多专学董字的书法家;后来因为乾隆皇帝喜爱赵孟頫的书法,朝野人士便从尚董其昌书法转为崇赵孟頫书法。据此可推知(  )A.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B.皇帝好恶决定艺术作品价值C.专制集权体制制约社会发展 D.经济繁荣安定导致社会颓废评估三★★★:3.(2024·贵州适应性联考一·8)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康雍乾时期的部分历史材料,如表1所示。清朝西方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时期英国圈地运动推动原始积累,农业生产率迅速提高军机处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英国发生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晚年乾隆皇帝自号“十全老人”,重用和坤攻占巴士底狱的炮火和莱克星顿的枪声宣告新时代的到来严酷推行文字狱,文化专制法国启蒙运动涌现出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杰出思想家继续经略宗藩体系,维护朝贡贸易工业革命开展,掀起殖民主义新高潮,英国加快对印度次大陆的征服历程表1他们要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A.清朝盛世下中西方交流与发展 B.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艰难转型C.衰退中的盛世与中西方的易位 D.资本主义崛起与殖民扩张加剧 【学习指导】 学:阅读材料及问题2分钟。思:独立思考2分钟。议:小组内讨论3——5分钟,并做好详细记录。展: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与分享(5分钟)。评:组间互评与教师点评(3分钟)。【补漏提醒】同学们,本节内容你得到几颗★呢 8颗★优秀6颗★良好
固学案【学以致用】1.(2023·湖南名校联盟高二下联考·5)清朝时期,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的压迫和奴役,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首领渥巴锡毅然率全族克服重重困难,历时半年,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乾隆帝亲自接见了渥巴锡,将其部众安插在准噶尔盆地一带游牧,由伊犁将军管辖。土尔扈特部的回归(  )A.推动了蒙古地区畜牧业发展 B.孤立了噶尔丹分离主义分子C.体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D.使我国避免了大分裂大动荡2.(2023·江苏苏州高二下期中·5)郑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师提督施琅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故奏请康熙帝派兵一万分守台湾、澎湖。上述主张在当时有助于(  )A.捍卫东南海疆安全 B.加快统一台湾进程C.强化闭关自守政策 D.驱逐荷兰殖民势力3.(2023·贵州“三新”联盟高一上月考(三)·11)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康熙帝曾下令开放海禁,次年正式公布开放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省通商。然而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其中的三个口岸被关闭,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一变化(  )A.使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逐渐衰落 B.表明中国海权意识不断强化C.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使得中国对外交流完全断绝4.(2024·浙江嘉兴9月测试·6)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A.英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中国 B.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英使访华C.清朝处于农耕文明的顶峰 D.中英两国的文明分野端倪已现5.(2024·河北9月月考·7)一位在1793年访问中国的英国使臣对当时的中国倍感疑惑,在他看来,中国已经到了必须雇佣外国人来订正历法和照料钟表的地步,达官贵人也对每年收到各种各样欧洲精巧机械趋之若鹜,但中国人却仍然认定域外民族与中国人相比都是野蛮人。这位使臣的“疑惑”(  )A.充斥着欧洲人的傲慢与偏见 B.折射出清朝盛世背后的危机C.隐含了扩大对华侵略的企图 D.表明闭关自守政策漏洞百出6.(2023·北京海定区高一第二学期合格性模拟考试·13)下列年代尺所列历史事件反映了清王朝(  )强化边疆治理 B.抵御外来侵略 C.加强君主专制 D.监察地方吏治7.(2024·重庆巴蜀中学月考二·10)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噶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 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二、非选择题11.(2023·内蒙古包头高一下期末·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唐朝政府与边疆地区的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都保持着良好关系,唐蕃之间和亲,还数次会盟,唐朝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元朝在岭北、辽阳、甘肃、云南等地区设置行省,实行与中原一样的管理体制,与内地一样征收赋役。邻近内地的藏汉区,仿内地制度设立路、府、州、县。西域设置了宣慰司,普遍任用土官,可管理由地方民族组成的土军,但朝廷也可调用土军。在南方,委任少数民族首领,肯定其利用资源的合法性,同时官府掌握收回资源占有的权力。——摘编自周平《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材料三表1清朝前期开拓和巩固边疆的举措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蒙古、藏族等民族事务。东北打击沙俄,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城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北方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后在蒙古地区设盟旗、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西北打敗漠西蒙古准噶尔叛乱,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西藏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设立驻藏大臣,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西南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东南打败郑氏政权,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包括唐朝与元朝边疆治理的异同之处。(8分)(2)根据材料三,归纳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的特点。(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同古代边疆治理的意义。(4分)
《盛世滋生图》
PAGE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