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教科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教科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0 20:41: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
科学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60分,试卷总分:100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24分)
1.(本题2分)下列哪种行为是动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而采取的?( )
A.迁徙 B.冬眠 C.储水
2.(本题2分)在探究“植物体内是否含有水分”的实验中,加热法操作正确的是( )。
A.用火焰的内焰加热 B.用火焰的外焰加热 C.用火焰的焰心加热
3.(本题2分)下列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牛吃草 B.蜜蜂吃树叶 C.人吃鱼
4.(本题2分)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
A.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光照、水分、温度和空气 C.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5.(本题2分)季节的变化会导致动物的行为发生相应变化。下列动物行为的变化不属于季节变化引起的是( )。
A.大雁南飞 B.蛇冬眠 C.猫头鹰夜间活动
6.(本题2分)鱼生活的环境属于( )生态系统。
A.农田 B.海洋 C.草原
7.(本题2分)琦琦小组把蒸汽小船的船头部分设计成了“尖形”,主要目的是( )。
A.增大蒸汽小船货物的载重量
B.使蒸汽小船形象更加美观
C.减小蒸汽小船行驶的阻力
8.(本题2分)科研人员探测结束后要上浮到水面,可以利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通过( )来使得潜艇上浮。
A.增大艇身周围水的浮力 B.减小艇身重量 C.增大艇身重量
9.(本题2分)科研人员乘坐潜艇下潜到深海时,水舱阀门会打开,使水舱充水,增大艇身重量,此时,就会逐渐下沉。( )。
A.潜艇重力小于水对潜艇的浮力
B.潜艇重力大于水对潜艇的浮力
C.潜艇重力等于水对潜艇的浮力
10.(本题2分)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主人公曹冲就是巧妙地利用( )来给大象称重的。
A.浮力 B.弹力 C.摩擦力
11.(本题2分)土豆是否沉浮与( )有关。
A.水的含量 B.水的温度 C.水中溶解的物质
12.(本题2分)小明将制作的纸火箭进行试飞,试图让它飞得更高,但总是失败,请你帮他找找原因( )。
A.橡皮筋弹力太大 B.纸火箭颜色太亮 C.纸火箭头形状是方形的
二、填空题(共19分)
13.(本题1分)会捉害虫的青蛙是(填“绿色”或“红色”)的。
14.(本题3分)绿色植物的叶和根,吸收外界的_______和水,并通过吸收阳光,在绿叶中制造其生存所需要的_______,同时放出_______,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5.(本题2分)食物链是根据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的“_______”与“_______”的关系。
16.(本题2分)在干燥的土壤中往往找不到蚯蚓的踪迹,在潮湿的土壤中则很容易找到蚯蚓,这说明是影响蚯蚓生存的重要因素。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_______(填“氧气”或“能量”)。
17.(本题2分)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_______和_______。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18.(本题2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_______ 和_______ 有关。
19.(本题2分)沉在水里的物体(填“受到”或“不受到”)浮力。增大船的体积,(填“能”或“不能”)增大船的载重量。
20.(本题2分)常规的潜艇一般用_______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_______ 。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的航行。
21.(本题3分)设计我们的小船,我们需要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三、判断题(共12分)
22.(本题2分)动物只能通过迁徙来适应环境变化。( )
23.(本题2分)白天鹅和青蛙分别有迁徙和冬眠的习性来适应温度的变化。( )
24.(本题2分)夜间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不会释放氧气。( )
25.(本题2分)在古代,人们是利用天然材料来造船的。( )
26.(本题2分)在船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把船造得尽量大,装的货物也能更多一些。( )
27.(本题2分)在制作船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设计图进行,也可以随意更改。( )
四、连线题(共8分)
28.(本题8分)请把船的特点和对应的影响因素连接起。
船的大小_______ 船行驶的速度
船的材料_______ 载重量
动力系统_______ 船行驶的方向
船舵______________ 坚固程度
五、简答题(共25分)
29.(本题5分)请你说一说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根、茎、叶分别有什么作用?(合理即可)
30.(本题5分)为了维护本地的生态平衡,说一说你的建议和办法?(至少写三条)
31.(本题5分)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
32.(本题5分)一块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浮起来?请至少写出三种。
33.(本题5分)请根据下图中生物间的营养关系写出两条食物链。
六、实验题(共12分)
34.琳琳组用橡皮泥设计、制作小船(如下图)并进行了实验,他们发现。
(1)把一块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 ),把它做成空心的船型或碗型在水中可以( )。(填“下沉”或“漂浮”)
(2)把用橡皮泥制作的小船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水的( )。
(3)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制成的小船,体积越大,小船的载重量越( );体积相同的两个小船,用的橡皮泥越多,小船的载重量越( )。
(4)用橡皮泥制作的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比单个船体的小船更( ),这使得他们明白“赤壁之战”中曹操用铁索将战船连在一起的原因了。
(5)他们把船首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船在水中的受到的( );靠风力行驶的小船无法自行持续行驶,他们给小船装上了( )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
1.A
【详解】在干旱环境中,动物可能会采取储水的行为来适应水分的缺乏。例如,一些沙漠动物如骆驼能够在食物和水源丰富的时候储存水分和脂肪,以备干旱时期使用。迁徙和冬眠虽然也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策略,但它们并不直接针对干旱环境,而是针对更广泛的环境压力。故选A。
2.B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我们在给物体加热时一般使用酒精灯的外焰。故选B。
3.B
【详解】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比如牛吃草、人吃鱼等。蜜蜂吃花粉,而不是树叶。故选B。
4.C
【详解】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土壤和光照虽然对种子的生长有影响,但在种子发芽阶段,最关键的是水分、温度和空气这三个条件。故选C。
5.C
【详解】A.大雁南飞是一个明显的季节性行为,通常发生在秋季,因为大雁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从寒冷的地区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过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蛇冬眠也是一个与季节相关的行为,蛇在冬季为了适应低温和食物稀缺的环境,会进入冬眠状态。选项不符合题意;
C.猫头鹰是夜行性动物,它们在夜间活动主要是由于其生物学特性和狩猎习惯,而不是直接由季节变化引起的,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许多鱼类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海洋中有各种各样的鱼类,例如鲨鱼、金枪鱼等适应了海洋的高盐度、较大的水压以及复杂的海洋食物网等环境条件。海洋中的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这些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众多以浮游生物为食的小鱼是大型鱼类的食物来源,形成复杂的海洋生态关系。故选B。
7.C
【详解】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尖型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快,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流线型的物体在空气中和液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蒸汽小船的船头部分设计成了“尖形”可以减小蒸汽小船行驶的阻力。故选C。
8.B
【详解】潜水艇在水中排开的水量一定,也就是受到的浮力一定,当潜水艇压载舱里面加水,潜水艇的重量变大,大于受到的浮力时,潜艇下沉;同理,如果把压载舱中的水排出来,潜水艇的重量变小,浮力大于重力,则潜水艇实现上浮,故选B。
9.B
【详解】潜水艇的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量实现上浮和下潜。潜艇下潜时,水舱阀门会打开,使水舱充水,增大艇身重量。这时,潜艇的重力会增大,当潜艇的重力大于水对潜艇的浮力时,潜艇就会逐渐下沉。故选B。
10.A
【详解】曹冲将大象放在船上,船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大象加上船的重力。之后又放入石头,石头和船的重力等于大象和船所受的重力时,因为它们都在水中漂浮,重力等于所受浮力,所以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相等。可见聪明的曹冲利用船上的石头与大象受到的浮力相等,从而得出了大象的质量就等于石头的质量。可见A符合题意。
11.C
【详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土豆在水中的沉浮,与水中所溶解的物质有关,故选C。
12.C
【详解】火箭的头部形状对于其飞行性能有重要影响。一个尖锐的头部可以减少空气阻力,帮助火箭更好地穿透空气,飞得更高更远。而方形的头部会产生更多的空气阻力,这会减慢火箭的速度,降低其飞行高度。橡皮筋弹力太大可能会影响火箭的发射速度和稳定性,但这不是飞行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纸火箭的颜色对其飞行性能没有直接影响。故选C。
13.绿色
【详解】绿色的青蛙与周围环境中的植物颜色相近,这是一种保护色,有利于它们隐藏自己,既能躲避天敌,又能在不被害虫察觉的情况下接近并捕捉害虫。
14.二氧化碳养分氧气
【详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利用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而释放出氧气,合成植物需要的养分。它的叶吸收二氧化碳、根吸收水分,利用阳光,在叶片的叶绿素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生存需要的养分,同时放出氧气。
15.吃被吃
【详解】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植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由很多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16.水分能量
【详解】蚯蚓生活在潮湿的土壤中,因为它们需要湿润的环境来保持体表湿润,以便进行气体交换。因此,水分是影响蚯蚓生存的重要因素。动物通过消耗食物来获取能量,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
17.载重量稳定性
【详解】浮的材料(如木头、泡沫等)本身可以漂浮,但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如将材料做成中空、增大船底面积、设计流线型等),能提高船的载重量(可承载更多货物)和稳定性(船不易倾斜或翻沉)。例如,船体越宽大,接触水面面积越大,稳定性越好;船舱中空的设计能增加空间,提升载重能力。这些改进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运输、航行等需求。
18.排开的水量液体的密度
【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排开的水量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19.受到能
【详解】把小船或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有关,增大船的体积,能增大船的载重量。
20.柴油核能
【详解】潜艇是能够在水下航行的船,种类很多,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根据动力来源分为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常规的潜艇一般用柴油做动力,核潜艇的动力来自核能,它可以帮助潜艇在水下长时间的航行。
21.画图设计制定方案选择材料
【详解】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包括明确问题、指定方案、实施方案、评估改进。在设计小船图中,我们需要按比例进行绘制设计图,利于以后的备料和制作时,然后制定方案选择材料进行制作。
22.×
【详解】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多种多样,迁徙只是其中一种策略。
生理适应:动物可能会发展出特定的生理特征来适应环境,例如:长颈鹿的长颈帮助它们吃到高处的树叶。
行为适应:动物可能会改变它们的行为来适应环境,例如:昆虫在冬天会进入冬眠状态。
生态位转移:动物可能会转移到不同的生态位以避免竞争,例如:当一种食物资源减少时,动物可能会转而捕食其他类型的食物。
进化适应: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可能会发展出新的特征来适应环境。
23.√
【详解】白天鹅(通常是天鹅的一种,如大天鹅或小天鹅)是候鸟,它们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在冬季,白天鹅会从寒冷的地区飞往温暖的地方过冬,而在春季,它们又会返回繁殖地。这种迁徙行为帮助它们找到了适宜的温度和丰富的食物资源,从而提高了生存的机会。
青蛙,特别是某些温带地区的青蛙,会通过冬眠来适应低温环境。冬眠是一种节能策略,青蛙会在冬季进入一种休眠状态,其新陈代谢率大幅降低,体温、心跳和呼吸都会减慢。这样,青蛙可以在食物稀缺和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存活。在春天温度回升时,青蛙会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重新开始活动。
24.√
【详解】在晚上,由于没有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只能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25.√
【详解】独木舟是人们利用天然材料(木头)制造的最早的船。题干说法正确。
26.√
【详解】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所以在船自身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把船的体积尽量造大,船排开的水量才更大,装载的货物才更多。题干说法正确。
27.×
【详解】在制作船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但是不能随意更改设计图。这是因为设计图是基于前期的规划和计算得出的,随意更改可能会导致船的结构不合理,影响船的性能和安全性。题干说法错误。
28.
【详解】船的大小决定了它能够承载的重量,因此船的大小与载重量相关。船行驶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其动力系统的性能,因此船行驶的速度与动力系统相关。船的材料直接影响其坚固程度,因此船的材料与坚固程度相关。船行驶的方向由船舵控制,因此船行驶的方向与船舵相关。
29.(1)根的作用: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2)茎的作用:支撑植株,使叶片能够伸展,便于接受阳光;运输水分、养分和有机物,将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向上运输到叶片等部位,同时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部位供植株生长利用。
(3)叶的作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植株生长提供能量和物质。
【详解】根据对凤仙花的认识,根是须根(多而细)起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茎是直立茎,起支撑叶片、花和果实,运输水分和养料,同时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部位供植株生长利用的作用。叶是披针形,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0.答:大力宣传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不破坏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随意伤害动物。
【详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作生态平衡。从生态平衡及生物的多样性来看,任何一种生物的消亡,对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延续都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保护野生动植物必须保护它们生存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维护本地生态平衡的做法有大力宣传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不破坏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随意伤害动物等。
31.答:因为在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来自水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有一些物体就会漂浮在水面上。
【详解】在水中的物体有的浮有的沉,但都受到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如果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在水中上浮;如果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在水中下沉。
32.橡皮泥捏成船状;水中加盐;将橡皮泥和塑料泡沫粘在一起。
【详解】同重量的橡皮泥,做成不同形状后,排开的水量越大,就越容易浮。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做成船型或者将橡皮泥和塑料泡沫粘在一起,这样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同体积的橡皮泥比浓盐水要轻,所以水中加盐后,橡皮泥就可以浮起来。
33.草→兔→狐;草→兔→鹰。
【详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题干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
34.(1) 下沉漂浮
(2)浮力
(3) 大小
(4)稳定
(5) 阻力风力推进
【详解】(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橡皮泥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所以把一块实心的橡皮泥放入水中会下沉;但是把它做成船型后,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
(2)把用橡皮泥制作的小船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水的浮力。浮力的方向和重力相反,是竖直向上的。
(3)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和船的体积大小相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体积相同的两个小船,用的橡皮泥越多,自重越大,那么小船的载重量越小。
(4)船的底面积与船的稳定性有关,底面积越大船越稳定。所以用橡皮泥制作的两个平行船体的小船比单个船体的小船更稳定。
(5)流线型的船在水中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运动速度快;所以他们把船首做成流线型可以减小船在水中的受到的阻力。靠风力行驶的小船无法自行持续行驶,他们给小船装上了风力推进装置装置,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