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初中生物考前适应性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初中生物考前适应性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2: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O二五年内江市市中区初中生物考前适应性训练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春色如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下列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阳光明媚 B.春风和煦 C.鸟语花香 D.高山流水
2.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结构和镜头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和e具有放大物像的作用
B.转动d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C.换高倍镜后需要调节c使物像更清晰
D.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
3.某同学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应放在生理盐水中,保持其生物活性
B.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碘液进行染色后,再盖上盖玻片
C.将低倍物镜转换为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结构
4.如图鸟类的各种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 B.大山雀偷喝牛奶
C.飞鸽传书 D.乌鸦筑巢
5.“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下列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购买食品时关注生产日期
B.蔬菜水果用清水洗净
C.不滥食野生蘑菇和野生动物
D.食用轻微变质的食物
6.某同学由于大口吞咽,进食过急,导致呼吸道被食物阻塞,危急情况下家人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如图)成功将食物排出。挤压导致该同学的(  )
A.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上升→肺内气体推动食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肺内气体推动食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上升→肺内气体推动食物向外移动
D.膈顶下降→胸腔容积减小→肺内气压上升→肺内气体推动食物向外移动
7.小林因咳嗽、呼吸困难,到医院就诊。医生对小林“把脉”后,再“指尖采血”化验、拍胸片,确定小林肺部被细菌感染,采用“点滴”抗生素进行治疗。以上过程中“把脉”、“指尖采血”、“点滴”分别利用的血管是(  )
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D.动脉、静脉、静脉
8.“淄博烧烤”火遍全国,喝啤酒撸烤串成为一种“新时尚”。但若经常喝啤酒撸烤串易导致尿酸过高,过多的尿酸会在肾小管处形成结晶,引起上皮细胞坏死。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到尿酸
B.尿酸排出体外的途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体外
C.肾小管处上皮细胞坏死,会引起尿量改变
D.通过尿液排出的尿酸不会流入肾静脉
9.如图是甲、乙两人吃完午饭后,每隔半小时测定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曲线图(人体内空腹血糖浓度的正常值为3.9~6.1mmol/L)。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的血糖浓度不正常,可能患有糖尿病
B.BC段血糖浓度下降与甲状腺激素有关
C.初期两人血糖浓度升高是因为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D.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10.“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梦想是禾下乘凉。如图分别是水稻的果实、植株、花蕊和根尖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所示结构是由图三中c发育形成
B.图一中的⑤发育成图二中的A、B
C.滴加碘液后,图一中的③变蓝
D.图四中的丙、丁使幼根不断长长
11.周末,彤彤帮妈妈做“豆芽炒肉”这道菜时,对豆芽的得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在老师的指导下,在4个培养皿的底部铺上吸水纸,分别放上黄豆种子,进行了下表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装置 条件 结果
一组 光照 23℃ 潮湿 发芽
二组 光照 23℃ 干燥 不发芽
三组 黑暗 23℃ 潮湿 发芽
四组 黑暗 23℃ 干燥 不发芽
A.一组和三组形成对照实验,说明光照影响种子萌发
B.每个培养皿中都随机选取了1粒种子进行实验
C.三组和四组形成了对照,说明黄豆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D.该实验结论是:黄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与光照无关
12.动物物种不会因为个体生命的短暂而消亡。各种动物都能以一定的方式繁衍后代,延续种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M可表示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B.图乙中,若D是受精卵,青蛙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可表示为D→A→B→C
C.若图乙表示家蚕的发育,D是受精卵,要提高吐丝量,应设法延长B期
D.图丙中,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③④
13.如图是婴儿的诞生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B.C在③中形成,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后形成D
C.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③,通过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D.进入青春期后,男性在A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一性征
1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品牌抑菌皂的抑菌效果进行监测,绘制了细菌对抑菌皂的敏感程度示意图。如图,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ab段下降的原因是抑菌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B.bc段上升的是不敏感细菌的过度繁殖的倾向
C.b点不为0是少数的不敏感细菌个体存活下来
D.bc段是抑菌皂导致细菌产生不敏感基因变异
15.清道夫鱼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观赏鱼被引入中国市场,其适应性和繁殖能力极强,能够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生存,甚至在高海拔地区也能存活。它们没有天敌,能够吃掉大量的鱼卵,导致其他本土鱼类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下列有关清道夫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缺乏天敌,清道夫鱼的数量会增加
B.可大量引入其原产地天敌进行防治
C.清道夫鱼体内存在大量的寄生虫,人食用后可能会影响健康
D.清道夫鱼的引入对本土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16.人们常用泡菜坛(图1)腌制泡菜。腌制过程中,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产生乳酸,使泡菜具有酸性风味;有些杂菌却会导致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增加,对人体可能有不利影响。酸性环境有利于抑制杂菌繁殖、分解亚硝酸盐。探究小组检测了泡菜中乳酸菌的数量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泡菜坛应加水密封,主要是防止杂菌污染
B.前3天亚硝酸盐含量增加导致乳酸菌数量上升
C.发酵第3天乳酸菌较多,此时的泡菜适于食用
D.发酵3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与乳酸菌有关
二、简答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2分。)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我和我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这是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小明同学在家人的支持下,想通过参观学习、实验探索等活动,去复习巩固水稻的相关知识,为2025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四周年献礼。
(14分)小明及家人的第一站是四川省农科院。据了解,四川省农科院选育的“玉龙优1611”等4个水稻品种入选2025年四川省10个水稻主导品种,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图一中的I和Ⅱ代表水稻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①和②代表对应的细胞结构;图二中的甲、乙代表水稻植株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内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I代表光合作用过程,则完成该过程的①应该是水稻细胞的 (填一种细胞结构),I对应图二中曲线 (填“甲”或“乙”)的活动。
(2)图二中甲曲线CD段上升,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增强,使甲活动增强;甲曲线DE段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入叶片的二氧化碳减少,导致甲的强度下降。
(3)袁隆平爷爷生前领衔进行了“海水稻”的研发。海水稻就是耐盐碱水稻,不能生长在海水里,但是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盐水灌溉。据此,小明同学与家人来到了“水稻研究所海南试验中心”,与科研人员一起完成了一个小实验。科研人员带领小明用若干个培养盒,每个培养盒放置30粒饱满的水稻种子,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氯化钠(一种盐)溶液,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①普通稻在该实验中起 作用。
②据图可知,该实验中当氯化钠浓度为 %时,海水稻与普通稻的萌发率差距最为显著。
③由曲线变化可知,在盐浓度高的环境中_____稻更容易萌发,萌发时耐盐能力强。
18.(12分)“稻虾共作”是一种既可生产无污染的水稻,又能收获小龙虾的生态模式。小明和家人还参观了内江市某“稻虾共作”示范区,下图是小明绘制的示范区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
(1)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短的是 。
(2)小龙虾和害虫之间存在捕食和 关系。若人类大量捕捞小龙虾,短时间内害虫的数量会 (填“增多”或“减少”) 。
(3)与传统农业模式(没有引入小龙虾)比,引入一定数量小龙虾的好处是: 。(至少答2点,4分)
19. (14分)小明和家人受到示范区工作人员邀请,中午一起吃了优质水稻做的米饭和小龙虾做的干锅龙虾,下午还一起进行了足球友谊赛。工作人员以此绘制了下图,图1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①~⑨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A、B表示与毛细血管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内填数字)
(1)图中①②③⑨表示人体的呼吸过程,过程②⑨都是通过气体的 作用实现的。脑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随血液循环一定会流经心脏的 心室。
(2)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最终消化为 。在胰腺的分泌活动中,过程⑥是一种内分泌活动,进入血管后的 (填一种激素)将来可以降低血糖的浓度。
(3)血液经过程⑦在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然后经过程⑧ 作用,形成尿液。
(4)足球是多人合作项目,锻炼机体协调配合能力。如图2所示,小明“看到队友射来的球后,迅速起脚射门”属于 反射,球在小明眼中的成像部位是[ ](填数字)。
20.(12分)研究发现:水稻有高茎与矮茎之分,该性状由一对基因(A/a)控制,选取高茎水稻和矮茎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组别 亲代组合 子代性状
甲 高茎×矮茎 全是高茎
乙 高茎×矮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丙 高茎×高茎 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水稻的高茎和矮茎在遗传学中称为一对 。
根据甲、丙组实验均可推断, 是隐性性状。丙组亲代的基因组成很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丙组子代中矮茎所占的比例约为 。
(3)实验发现甲组的子代水稻在缺肥时也会表现得较矮,由此说明 。
(4)育种人员将抗盐碱基因转入水稻细胞,培育出抗盐碱性状的水稻新品种,该技术称为
技术。
二O二五年市中区初中生物考前适应性训练题
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简答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52分)
17.(14分)
(1)
(2)
(3)
18.(12分)
(1)
(2)
(3)
19.(12分)
(1)
(2)
(3)
(4)
20.(14分)
(1)
(2)
(3)
(4)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C 2.D 3.C 4.D 5.D 6.C 7.A 8.B 9.B 10.A 11.C 12.D 13.A 14.D 15.D 16.D
二.简答题
17.(14分)
【答案】(1) 叶绿体 甲 (2) 光照 气温过高,部分气孔关闭
①对照 ②0.8 ③海水
18.(12分)
【答案】(1)3 杂草→小龙虾 (2) 竞争 增多
①加快物质循环②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高效流入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③控制害虫数量,保障水稻产量④抑制杂草猛长,保障水稻产量(合理即可,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
19. (14分)
【答案】(1)扩散 右
(2) 氨基酸 胰岛素
(3)(肾小管的)重吸收
(4) 条件(复杂) 2
20.(12分)
【答案】(1) 相对性状 (2) 矮茎 Aa、Aa(Aa×Aa) 25%(1/4)
(3)性状表现可能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即可)(4)转基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