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题为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本课包含三个子目: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本课选取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独立进程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通过简述二战结束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展现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世界殖民体系崩溃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通过介绍发展中国家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分析形成挑战的原因,阐释建立国际新秩序和进行内部改革的必要性。本课有两条线索与本册教科书其他内容相联系:第一,本课亚非拉国家独立浪潮是前一阶段民族民主运动的结果,与《中外历史纲要(下)》第 12 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第 13 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 16 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共同讲述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从建立到崩溃过程;第二,伴随冷战的发生和发展,国际格局逐渐从两极走向多极,新兴国家既受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又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演变的重要力量。
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亚非拉等国的民族民主运动,初步认识了民族解放运动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历史人物。但对战后亚非拉诸国取得独立的原因、独立后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了解较少。本课所涉内容时间上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下至21世纪初期,空间上包含了亚、非、拉三大洲,时空跨度非常大,涉及国家众多,每个新兴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独立与发展道路。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复杂情境下的复杂问题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但不善于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有限。这些都增加了本课的学习难度。有鉴于此,本课教学应尽可能以视觉化的地图、表格来呈现教科书知识,在必要的地方填补相关史料,创设适宜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学习目标确定
1.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教科书相关内容,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主要事件,叙述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独立后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水平1、2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指出殖民体系瓦解的必然性。分析新兴国家发展中遇到挑战的原因,概括新兴国家发展对国际形势的影响。(水平2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联系现实,论述保持改革进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水平2家国情怀)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取得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挑战。
学习评价设计
1.准确地在表格中按时间顺序标注出世界殖民体系崩溃过程中的典型事件。 2.用历史学科语言描述亚、非、拉美国家独立的过程和发展的表现。 3.从材料中准确提取关键信息,用历史学科语言概括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影响。 4.利用教科书中材料准确概括新兴国家面临的挑战。 5.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论述“挑战”的原因。论证建立国际新秩序和保持改革进取的必要性。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教师活动1 复述教科书132页“问题探究”中英国前首相艾德礼关于二战后殖民体系瓦解原因的论述,提出设问:二战后殖民帝国迅速瓦解真如艾德礼所说是殖民者自愿放弃的结果吗?为什么呢?学生活动1 回忆第13、16课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活动,结合本课内容,对艾德礼的归因提出怀疑。活动意图说明:利用材料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对殖民体系崩溃原因的思考,引导学生在下一环节的学习过程中通过搜集和解读史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环节二:第一目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教师过渡: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进入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西方殖民列强历时数百年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在原来的殖民地诞生了为数众多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 教师活动2 提出设问:阅读教科书,找出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中的重要的时间和事件,并绘制表格按时空顺序将独立的国家排列起来,并结合表格描述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 教师总结: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通过自己的抗争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教师活动3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殖民体系以如此惊人的速度瓦解。 教师总结: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20世纪伟大的变化之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学生活动2 学生通读教科书后,在笔记上简要绘制表格。 依据表格简述殖民体系崩溃过程。 亚洲:(1)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分别成为共和国;(2)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等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非洲:(1)1952年埃及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2)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3)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称为“非洲年”;(4)1961年南非联邦脱离英联邦,改名为南非共和国。1992年,黑人获得公民权,1994年新南非的诞生;(5)到20世纪60年代末,已有41个非洲国家独立,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 拉丁美洲:(1)1959年,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2)1999年,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学生活动3 根据第纲要下第12、13、16、18课知识进行总结:二战使宗主国国力衰落,无力维系海外殖民地统治;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美苏两大阵营对峙,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联合国非殖民化活动的推动……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完成新兴国家独立年表,梳理殖民体系瓦解过程,探寻殖民体系瓦解的真正原因。论证过程中完成了本课“叙述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过程”的重点任务,锻炼了用史料证明观点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又通过殖民国家和被殖民国家双方对殖民体系瓦解的归因差异认识历史解释往往存在特定立场,由此更加深刻地领悟唯物史观对历史学习的指导意义。环节三:第二目 发展中国家的成就教师过渡: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出现既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条件,也为亚非拉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与稳定的环境。新兴民族国家独立后承担起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任务,他们利用本国优势,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取得了一定成就。 教师活动4 教师设问:请根据教科书第2目内容,概括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及成就。 学生活动4 学生展示表格,并加以说明。 表1:20世纪发展中国家成就表 地区优势发展概况东南亚人口数量利用外资,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西亚 石油资源通过石油输出 实现“石油繁荣”非洲自然资源曲折向上拉丁美洲“中间道路”发展民族工业, 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提取信息,知道获得独立的民族与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迸发了强大的生命力,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发展规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环节四:第三目 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材料1:目前全球共有46个最不发达国家,其中非洲33个,亚洲太平洋地区12个,加勒比地区1个。 ——2023年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问题会议 教师过渡:根据报告,可见很多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 教师活动5 教师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及下列材料,尝试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对进行归纳。 材料2:“史料阅读”(略,见教科书第129页) 材料3:英国在准备移交政权的过程中,继续施展其传统的“分而治之”政策。它极力扩大国大党与穆盟之间的分歧,以及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蒙巴顿方案公布后仇杀达到高潮。据统计,约有50万人在相互殴斗、残杀中死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教师设问:为突破挑战,促进国家的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应该进行怎样的努力呢? 教师活动6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新兴独立国家的发展以及它们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三世界”国家阵营不仅冲击了旧的国际体系,而且在构建新的国际秩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之路艰辛曲折,复兴之路任重道远,只有保持改革进取,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才能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真正实现世界和平与发展。 学生活动5 殖民者承认殖民地独立,但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殖民利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依然存在。 旧的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矛盾和民族矛盾造成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等问题。如亚洲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非洲发展最不平衡、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拉美国家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巨额外债。 (4)新殖民主义、剪刀差、垄断现代科学技术、文化殖民…… 结合132页“学习拓展”《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并联系现实进行论述。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材料创设情境,直观的感受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发展水平,激起学生对发展中国家困境及困境产生原因的思考,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前景和人类命运。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材料4: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1961年,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不结盟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开始,不结盟运动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主要任务,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1964年第三世界国家组成“七十七国集团”,增强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谈判能力”。1982年,40多个国家部长级代表举行“南南合作”会议。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新兴独立国家的斗争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参考答案: 1.方式:武装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特点:抗争延续时间长;斗争区域广;彻底粉碎殖民体系,建立了近百个新独立的国家;建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社会制度的国家。 2.新兴独立国家逐渐走向联合的道路,通过建立区域性组织或国际组织利用和平手段反对霸权主义。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长,地理范围广,涉及国家多,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进行充分预习。可以在课前规划好相应的阅读材料。 本课与纲要下第12、13、16课共同够成对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从建立到崩溃全过程的讲述。这种设计有利于增强对殖民体系的整体认识。但限于课时要求,本课设计未能在课上对殖民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进行复习梳理。对一些问题的讨论也仅是浅尝辄止,尚待延伸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