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情分析
课标解读
1.能够列举生物的相对性状,认识到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明确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能够说出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3.能够说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并认同禁止近亲结婚是预防遗传病的有效方法。4.能从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来解释生男或生女的原因;理解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5.说出变异的概念及类型,了解遗传育种在实践上的广泛应用。
全国中考近两年考查情况
核心考点
试题分布
分数
热度
相对性状
选择题:昆明市,27;乐山市,16
2分
☆☆
转基因
湘潭市,14
2分
☆
基因、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选择题;填空题:北部湾,18;湘潭市,40
2-8分
☆☆☆
人的性别遗传
选择题:河南省,14;淄博市,17
2分
☆☆
遗传系谱图的分析
选择题:九江市,20
2分
☆
变异的实例
选择题:海南省,14;填空题:晋中市,19
2-8分
☆☆
备考指导
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遗传和变异,并与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的结果。生物的性状表现,除受环境因素影响外,其根本原因是由携带遗传信息的基因控制的,生物的遗传就是生物通过生殖过程的基因传递。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或基因组成改变或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结果。
考情分析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小明的A型血和小红的O型血 B.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
C.狗的长毛和黄毛 D.衣服的黄色和红色
2.女性的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卵细胞中X染色体的总数是(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3.番茄果皮的红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纯种红番茄的枝条嫁接到纯种黄番茄的茎上,等成活开花后再授于黄番茄的花粉,那么,接穗上结出的果实颜色和种子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黄色;Dd B.黄色;dd C.红色;DD D.红色;Dd
4.利用模具可培育出“方形西瓜”,下列变异与上述变异类型相同的是( )
A.干旱环境中水稻结出的种子比较小
B.高茎豌豆的后代出现矮茎个体
C.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下色盲儿子
D.一片绿色的玉米地里出现了白化苗
5.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近亲结婚。该项规定的科学依据是( )
A.各地婚嫁风俗不同
B.近亲结婚后夫妇双方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C.违背社会伦理道德
D.近亲结婚所生后代患遗传病的概率增加
6.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性状控制基因
B.生来就惯用右手与生来就惯用左手(都不包括后天的矫正和练习)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孩子,由此可判断惯用右手一定是显性性状
C.父亲X染色体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几率为0%
D.南橘北枳是可遗传的变异
7.绵羊的卷毛(H)对直毛(h)为显性性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若它们再生一只小羊为直毛,其基因型及概率分别为( )
A.HH,50% B.Hh,25% C.hh,50% D.hh,25%
8.红绿色盲是一种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小茗的表哥是红绿色盲,下图是他父母的遗传示意图。若色盲基因用b表示,正常基因用B表示,请问小茗表哥的父母基因组成分别是( )
A.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9.亲子代传递之间,女儿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父亲,父亲的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概率是( )
A.0 B.25% C.75% D.100%
10.下图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的关系。①②③④依次是( )
A.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 B.细胞核、细胞、DNA、染色体
C.染色体、DNA、细胞、细胞核 D.DNA、染色体、细胞核、细胞
11.自然环境中,许多捕食者对蛇类存在本能的恐惧。乌樟凤蝶幼虫能通过拟态模拟蛇类吓退天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乌樟凤蝶幼虫拟态的形成与遗传无关
B.乌樟凤蝶幼虫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C.乌樟凤蝶幼虫为吓退天敌产生模拟蛇类的变异
D.拟态的形成是天敌对乌樟凤蝶幼虫选择的结果
12.图是果蝇生殖细胞中的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标示了果蝇眼色的4个基因 B.该生殖细胞为卵细胞
C.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D.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1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B.近亲结婚的后代一定会患遗传病
C.患遗传病的孩子的父母一定也患有遗传病
D.婴儿出生就有的病一定是遗传病
14.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 B.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
C.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 D.无耳垂为显性性状
15.人间四月,风吹稻浪,稻香十里,2023年海南的南繁试验田又迎来实验稻的采收季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高度重视杂交水稻育种推广工作,并为此奋斗一生,是我们敬仰、学习的楷模。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杂交水稻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B.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这里的优良是指性状的优良
C.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
D.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会遗传给下一代
16.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17.下图是人体男女性染色体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组成
B.图甲是女性性染色体组成,图乙是男性性染色体组成
C.甲能产生1种类型的生殖细胞,乙能产生2种
D.在每个细胞中性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18.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下图表示马蛔虫的几种细胞,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是体细胞,含有两条染色体
B.①是生殖细胞,其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C.①②为生殖细胞,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
D.一条染色体上只能包含一个基因
19.茄子果肉的绿白色和白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花的紫色和白色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为研究茄子果肉颜色和花色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做了如下杂交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茄子果肉和花的颜色与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花青素存在于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
(2)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服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3)实验一表明,茄子果肉颜色中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子代绿白肉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4)实验二中,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将子代紫花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
20.请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人类有肤色之别。根据肤色特征可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棕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不同人种肤色的基因组成是不同的,但是长期晒太阳的非黑色人种,肤色也会变黑。
资料二: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肤色是一种性状,是由____________控制的。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____________。
(2)白化病是隐性遗传病,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孩子,若这对夫妇肤色的基因组成均为Aa,则这个孩子肤色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____________。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____________。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变异是________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的变异。
(4)资料二中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 ]____________构成。
(5)人的性别也是一种性状,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女性产生的卵细胞所含的性染色体是____________染色体。
21.苯丙酮尿症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精神异常和皮肤毛发异常。如图是某家族该病的遗传系谱图(相关基因用T,t表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表现正常与患苯丙酮尿症,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__________;从图中可知,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___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上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而子代Ⅲ-7患病,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
(3)若显性基因用T表示,隐性基因用t表示,则Ⅱ-4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Ⅱ-5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4)Ⅱ-3和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小明的A型血和小红的O型血,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A正确;
B.小麦的抗倒伏和抗锈病,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B错误;
C.狗的长毛和黄毛,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C错误;
D.衣服不是生物,因此衣服的黄色和红色,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女性的体细胞如口腔上皮细胞中有2条X染色体(XX)、卵细胞中有1条X染色体。一个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没有X染色体。所以,女性的一个口腔上皮细胞、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卵细胞中X染色体的总数是=2+0+2=3(条)。故选:B。
3.答案:D
解析:只有胚珠的卵细胞和极核接受了精子的遗传物质,而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其基因组成并没有改变,接穗上结出的果实颜色是红色。将纯种黄色番茄(dd)的花粉授到红色番茄(DD)的柱头上,接穗上所结番茄的种子的基因组称为Dd。
4.答案:A
解析:“方形西瓜”的形状改变是由于外部环境(模具)生物变异的概念及分类◎生物变异的概念及类型的影响,属于不可遗传变异。选项A中水稻种子变小也是由于干旱环境导致的,属于不可遗传变异,与题干变异类型相同。选项B、C、D都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可遗传变异。因此,正确答案为A。
5.答案:D
解析:我国民法典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A.转基因超级鼠体积增大(个体大小是一种性状)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作用的结果,由此得出基因控制性状,A错误。
B.父亲惯用左手,母亲惯用右手,他们生了一个惯用右手的孩子,不能判断惯用右手一定是显性性状。当惯用左手是显性性状,基因用A表示,那么隐性性状惯用右手的基因就是a。当父亲惯用左手的基因组成是Aa,母亲惯用右手的基因组成是caa时,所生孩子惯用右手的概率就是50%,B错误。
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受精甲生馆细魏×XX户牛精子⑨XY×XY产生师恼里×XX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的Y染色体一定遗传给儿子,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遗传给女儿。因此,父亲X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传给儿子的可能性是0,C正确。
D.“南橘北枳”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C。
7.答案:C
解析:绵羊的卷毛(H)对直毛(h)为显性性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直毛小羊的基因hh,其中一定有一个h来自卷毛公羊,推测出卷毛公羊的基因组成Hh,直毛母羊的基因组成hh,可见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直毛母羊交配,即Hh×hh生出直毛小羊的概率为50%,直毛小羊的基因组成为hh。
故选C。
8.答案:C
解析:红绿色盲是一种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茗的表哥是红绿色盲,基因型为XbY,小茗表哥的父母正常,则基因组成分别是XBxb、XBY,故C正确,ABD错误。
9.答案:D
解析: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父亲的X染色体一定传给女儿。因此正常情况下,父亲把他的X染色体传给女儿的机会是100%,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分析可知,①DNA,②染色体,③细胞核,④细胞。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乌樟凤蝶幼虫的拟态是一种适应性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变异为生物提供了进化的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则决定了哪些变异能够保留下来并传递给后代。因此,乌樟凤蝶幼虫的拟态形成与遗传是密切相关的,A错误。
B.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但它本身并不具有方向性。变异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甚至可以是中性的。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有利的变异会被保留下来,不利的变异则会被淘汰。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地说乌樟凤蝶幼虫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B错误。
C.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它并不受生物体本身意愿的控制。乌樟凤蝶幼虫产生模拟蛇类的变异不是它们为了吓退天敌而主动产生的,C错误。
D.在自然环境中,那些具有拟态特征的乌樟凤蝶幼虫更有可能吓退天敌并生存下来,从而将其拟态特征传递给后代。这样,经过多代的自然选择,拟态特征就在乌樟凤蝶幼虫种群中逐渐扩散并固定下来。因此,拟态的形成是天敌对乌樟凤蝶幼虫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图中标示了果蝇眼色的4个基因:cn、cl、v、w,A正确;
C.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雄性果蝇,也有可能来自于雌性果蝇,因此不能确定图中的生殖细胞的种类,C正确;
D.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D正确;
故选:B。
13.答案:A
解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A正确;近亲结婚的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高,B错误;假设决定智力正常的基因(A)是显性基因,决定智力障碍的基因(a)是隐性基因,因此患智力障碍的人的基因组成可表示为aa。一对智力正常的夫妇(Aa),生了一个患苯丙酮尿症(智力障碍)的孩子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故患遗传病的孩子的父母可能都正常,C错误;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如先天愚型、多指(趾)、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等,这些遗传病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并且出生一定时间后才发病,有时要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能出现明显症状,D正确。
14.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父母遗传给无耳垂(aa)孩子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父母有耳垂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下:
从遗传图解看出,再生有耳垂孩子的可能性更大。父母的基因组成均为Aa。有耳垂和无耳垂都受基因控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15.答案:D
解析:A.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并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杂交水稻的传粉方式为异花传粉,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A正确。
B.水稻的优良品种是指水稻的生理特性如抗倒伏、高产等性状优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因此“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水稻的优良品种—杂交水稻”,这里的是“优良”是指性状的优良,B正确。
C.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
D.由环境引起的变异没有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不能遗传的,高产的杂交水稻因为管理不善,导致产量降低,该低产性状不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
BD.通常,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D正确。
C.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正确。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人的染色体由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组成,故A正确。
B.根据比较图甲和图乙的染色体组成,可以发现最后一对性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甲中两条染色体大小差不多,为XX染色体,故为女性;乙中两条染色体大的一条为X染色体,小的一条为Y染色体,故为男性,故B正确。
C.甲能产生一种类型的生殖细胞,即X的,乙能产生2种,即X和Y的,故C正确。
D.在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成单存在,故D错误。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A.③含有两对染色体,是体细胞,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要么来自父方,要么来自母方,A错误。
B.②是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B错误。
C.①②都含有两条染色体,并且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不成对,属于生殖细胞,是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C正确。
D.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错误。
故选C。
19.答案:(1)液泡
(2)不是
(3)绿白肉(或绿白色);AA或Aa;变异
(4)BB、bb;隐性基因b能够遗传给子代,使子代中部分个体形成bb的基因组成,表现为白花或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Bb)是杂合的,它们在杂交过程中产生了基因组成为bb的类型
解析:(1)植物细胞的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见,茄子果肉和花的颜色与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
(2)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可见,茄子果肉的白色和花的紫色是同种生物的两种性状,不是一对相对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可见,实验一表明,茄子果肉颜色中绿白肉(或绿白色)是显性性状,白肉是隐性性状。
实验一中,绿白肉是显性性状,白肉是隐性性状,遗传图如下:
故子代绿白肉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子代与亲代的果肉颜色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所有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所以,根据题图的遗传规律(亲代:紫花×白花→所有子代:紫花),可推知紫花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或Bb),白花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bb),符合该遗传规律的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实验二中,亲本花色的基因组成是BB、bb。
将子代紫花植株(Bb)进行杂交,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的后代出现白花,原因是隐性基因b能够遗传给子代,在子代形成bb的基因组成,表现为白花(或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Bb),它们在杂交过程中产生了bb型)。
20.答案:(1)基因;相对性状
(2)aa;75%/false;近亲结婚
(3)不可遗传
(4)②DNA分子
(5)X
解析:(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肤色是一种性状,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因此肤色是一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人类肤色的黄色、黑色等,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
(2)“一对夫妇肤色正常,却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表明白化病是隐性性状,正常是显性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肤色正常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化病的基因型是aa。父母遗传给白化病(aa)男孩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正常父母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此男孩父母的基因型:父亲是Aa,母亲也是Aa,白化病孩子的基因组成是aa。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孩子肤色正常的概率是75%或false。
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为减少隐性遗传病出现的机会,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
(3)这对夫妇在沙漠地区勘探考察两年,皮肤晒黑了,这种肤色变异是由于环境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不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4)资料二中染色体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所以叫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分子和②DNA分子两种物质组成。
(5)女性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是XX,体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卵细胞,每对染色体要两两分开,所以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是成单存在的。故卵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
21.答案:(1)相对性状;隐性
(2)变异
(3)Tt;tt
(4)37.5%(或3/8)
解析:(1)人类的苯丙酮尿症与正常在遗传学上被称为相对性状,这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上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而子代Ⅲ-7患病,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故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上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而子代Ⅲ-7患病,这种现象被称为变异,变异是指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3)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而子代Ⅲ-7患病,是新出现的性状,说明表现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杂合体,即Ⅱ-3和Ⅱ-4的基因型均为Tt;Ⅱ-5患病,则基因型为tt。
(4)通过(2)分析可知,Ⅱ-3和Ⅱ-4的基因组成是Tt,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Ⅱ-3和Ⅱ-4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各50%。因此,Ⅱ-3和Ⅱ-4再生一正常女孩的概率是75%×5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