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2)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3:1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2025届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突破
考情分析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主要有:分类的依据和意义、尝试对给定的一组生物进行分类等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分析不同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关注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认同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主动宣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生物多样性 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考查的命题点主要有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等
考情分析
1.以下分类等级中,所包含动物种类最少的是( )
A.动物界 B.食肉目 C.犬科 D.犬属
2.下列生物的分类等级中,生物个体间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纲 B.目 C.科 D.属
3.本溪动植物园里的牡丹园栽植有紫蓝魁、胡红、珊瑚台等百种近15000株牡丹,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这体现了(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活环境多样性
4.今年10月24日,第三次全国互花米草防治工作现场会在东台召开。互花米草原产于北美东海岸及墨西哥湾,有改良盐碱地等作用。引入国内后由于没有天敌,挤占了碱蓬、芦苇等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属于( )
A.环境污染 B.外来物种入侵
C.破坏栖息地 D.过度开发利用
5.根据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度进行分类,狼这一物种不会被划入( )
A.食肉目 B.猫科 C.哺乳纲 D.犬属
6.松鼠(Sciurusvulgaris),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动物。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松鼠身体被毛,属于哺乳动物
B.松鼠学名中Sciurus是其属名
C.啮齿目所含生物种类比松鼠科少
D.胎生和哺乳可提高后代成活率
7.屠呦呦因研制抗疟新药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奖。在分类学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上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科
B.分类单位的纲与科相比,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多
C.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近
D.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
8.在大熊猫、棕熊、荒漠猫、豹和狮5种食肉目动物中,大熊猫和棕熊属于熊科动物,其他均是猫科动物,荒漠猫为猫属,豹、狮为豹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豹和狮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B.荒漠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与大熊猫的远
C.在纲这个分类单位上,上述动物同属于一个纲
D.大熊猫和棕熊间的共同特征多于大熊猫和荒漠猫间的共同特征
9.2023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原生物多样性”。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
B.生物多样性仅指物种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对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D.为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10.今年二一九公园成立了新的动物园,如图为来自巴西的“新朋友”~松鼠猴的标识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体内有无脊柱将其列为无脊椎动物
B.黑猩猩、三彩松鼠和松鼠猴相比,三彩松鼠与松鼠猴的亲缘关系最近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卷尾猴科的动物不一定都属于松鼠猴属
11.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类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D.动物的分类要比较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生殖方式等
12.为了解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必须要对生物进行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被子植物分类的最重要依据是生理功能
C.共同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相似程度越高
D.动物的分类要以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为依据
13.“南有袁隆平,北有李振声。”袁隆平和李振声院士分别是水稻和小麦的遗传育种学家,他们的科研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产量,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等级 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分类关系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科 禾本科(禾亚科) 豆科(蝶形花亚科)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A.“属”是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
B.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少
C.表中所列的最小分类单位是门
D.花、果实和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4.生物分类等级可以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下列有关分类单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B.生物分类等级中,“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C.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低,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近
D.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15.某同学调查了校园内的树木,如图是依据树木主要特征绘制的分类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校园中有多种不同的树木,这体现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B.该同学对这几种树木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
C.杨树和柳树同属于“杨柳科”,杏树属于“蔷薇科”,说明杨树和柳树的共同特征多
D.校园绿化率高,空气湿润清新,夏季凉爽舒适,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16.加拿大一枝黄花被称为“恶魔之花”,属于危害很大的外来物种。某同学在公园里发现了加拿大一枝黄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与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行动
B.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移入学校进行观赏
C.向有关部门报告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情况
D.向周围群众宣讲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
A.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森林面积锐减
B.火山爆发、地震频发等自然灾害是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
18.近期,兰科调查队在西藏墨脱县发现一种绿色开花植物。该植物被鉴定为单子叶植物纲兰科异型兰属新种,被命名为墨脱异型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墨脱异型兰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墨脱异型兰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题干中涉及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纲、属、科、种
D.兰科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9.龙眼鸡是“恶贯满盈”的果园“大盗”,其若虫和成虫都以吸食龙眼﹑荔枝﹑番石榴、橄榄等多种果树的汁液为生,使枝条干枯,树势衰弱。下表为上述四种植物的分类地位,分析回答。
植物名称 属 科 目 纲
龙眼 龙眼属 无患子科 无患子目 双子叶植物纲
荔枝 荔枝属
橄榄 橄榄属 橄榄科
番石榴 番石榴属 桃金娘科 桃金娘目
(1)龙眼鸡不是鸡,它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___,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由资料可知,龙眼鸡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发育。
(3)橄榄是福州的特产,属于被子植物,与银杏(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橄榄的种子外层____________。
(4)如表所示的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四种植物中,荔枝和____________的共同特征最少。
20.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众多濒危动物物种和丰富的水鸟资源,累计记录鸟类313种,其中中华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等9种珍稀濒危水禽的数量均超过《湿地公约》1%的标准。请分析回答问题:
(1)鸟的身体呈___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__________,使其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鸟的呼吸方式独特,具有与肺相通的__________辅助呼吸。
(3)鸟没有齿,用坚硬的__________啄取食物。鸟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的__________起保护作用。
(4)请写出两个与鸟飞行时减轻体重有关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
(5)该湿地中的部分鸟类的分类等级如下图所示。
Ⅰ.图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__________。
Ⅱ.图中与勺嘴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21.兴趣小组参与当地有关部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物种保护”主题宣传活动,他们观察记录到了许多生物,并尝试对最先见到的五种生物按照一定的特征分类。
(1)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在形态结构和___________上的相似程度,把它们逐级分类。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___________、目、___________、属、种。
(2)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图1中的生物,与“活化石”水杉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___。
(3)如图2所示是小组绘制的关于图1中五种生物的分类表解,其中A为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
(4)水葫芦是我国100年前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植物,其花为穗状花序,果实为蒴果,能种子繁殖又能用根状茎繁殖。水葫芦曾一度用于净化污水,近几十年来在我国部分地方出现疯长。若依形态结构分类,水葫芦属于___________植物。你推测水葫芦迅速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两点)。
(5)朱鹮是国家珍稀野生动物,于1981年在陕西汉中首次发现,短短四十来年,世界上的朱鹮数量从仅有的7只发展到11000多只,中国朱鹮保护工作是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成功案例。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选项中所包含生物共同特征最多的是分类等级最小的“犬属”,动物界分类单位最大,包括的生物种类最多,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答案:D
解析: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题干中属的等级最小,共同特征最多。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本溪动植物园里的牡丹园栽植有紫蓝魁、胡红、珊瑚台等百种近15000株牡丹,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这体现了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4.答案:B
解析:A.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能够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而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是引入国内后由于没有天敌,挤占了碱蓬、芦苇等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不是环境污染导致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如果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往往缺乏天敌,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破坏本地生物的多样性,甚至造成生态灾难。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是引入国内后由于没有天敌,挤占了碱蓬、芦苇等本土物种的生存空间,这属于外来物种入侵,故B符合题意。
C.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乱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等,都导致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甚至消失,因此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不属于破坏栖息地,故C不符合题意。
D.过度开发利用能够导致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减少,甚至导致栖息地被破坏,使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的原因不属于过度开发利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狼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6.答案:C
解析:A.松鼠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利于保温,故A正确。
B.双名法:是指每一物种均应有1个学名,该学名由2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组成,其中第1个字代表属名,第1个字母大写;第2个字为种本名,第1个字母不大写。松鼠学名中Sciurus是其属名,故B正确。
C.动物的分类等级越大,动物的数量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动物数量越少,目比科的等级大,生物种类比科多,故C错误。
D.胎生、哺乳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故D正确。
故选C。
7.答案:D
解析:A.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如青蒿属于青蒿种,向日葵属于向日葵种,因此题中的分类单位中,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A错误。
B.分类单位中的纲比科要大,分类单位越大包括的生物种类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包括的生物特征越多,所以分类单位的纲与科相比,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少,B错误。
C.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分类单位科比属小,分类单位越小,亲缘关系越近,青蒿与棉花的亲缘关系比与向日葵的远,C错误。
D.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属,青蒿和棉花同纲不同科,分类单位科比属小,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青蒿与向日葵的共同特征比与棉花的多,D正确。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豹和狮都属于豹属,因此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
B.荒漠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与大熊猫的亲缘关系近,因为荒漠猫和豹都是猫科动物,而大熊猫是熊科动物,B错误。
C.纲这个分类单位指的是哺乳纲,上述动物都是哺乳纲的动物,C正确。
D.生物共同的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结合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大熊猫和棕熊同属于熊科动物;大熊猫和荒漠猫同属于食肉目动物。目大于科,因此熊猫和棕熊间的共同特征多于大熊猫和荒漠猫间的共同特征,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A正确。
B.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个层次,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不破坏生态平衡,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一切生物资源,C错误。
D.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由于缺乏天敌,会造成生物入侵,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D错误。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松鼠猴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属于脊椎动物,A错误。
B.黑猩猩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猩猩科;三彩松鼠的分类地位: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有分析可知,黑猩猩和松鼠猴同目不同科;三彩松鼠与松鼠猴同纲不同目。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越多,亲缘关系越近,因此,黑猩猩和松鼠猴的亲缘关系最近,B错误。
C.在分类单位中有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单位是界,最小的单位是种,种也是最基本单位,C错误。
D.在分类单位中有七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分类单位依次是从属关系,如每一个科包括许多属,所以,卷尾猴科的动物可以分为不同的属,因此D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AB.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C错误。
D.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如生殖方式等),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C.结合分析可知,生物分类单位由小到大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相似程度越高,AC错误。
BD.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可见,被子植物分类的最重要依据是形态结构;动物的分类要以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为依据,B错误、D正确。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故A错误。
B.水稻和小麦同纲,大豆和小麦同门,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所以3种植物中水稻和小麦的共同特征较多,故B错误。
C.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最小的分类单位是种,故C错误。
D.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故D正确。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B.结合分析可知: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AB正确。
C.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低,意味着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多,因此它们的亲缘关系也就越近。例如,同属的生物比同科的生物亲缘关系更近,C正确。
D.生物分类单位等级越高,实际上其中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因为高等级的分类单位包含了更多的生物种类,这些生物种类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所以它们的共同特征也就越少,D错误。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校园绿化率高,空气湿润清新,夏季凉爽舒适,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D错误。
16.答案:B
解析:A.加拿大一枝黄花作为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具有极大的破坏力。积极参与清除行动,有助于减少其扩散和危害,是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的正确做法,A正确。
B.将加拿大一枝黄花移入学校进行观赏,实际上是在无意中促进了其扩散和传播。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减少其危害,反而可能加剧其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B错误。
C.向有关部门报告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情况,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控和管理,是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积极行为,C正确。
D.向周围群众宣讲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可以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增强社会的整体防范意识,D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A.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毁林开垦、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会造成森林面积锐减,会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A正确。
B.造成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重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火山爆发、地震发生等自然灾害,不是使生物的栖息地丧失的主要原因,B错误。
C.人类对动植物资源的滥捕、乱伐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C正确。
D.人类活动缺乏环保意识,造成生物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的,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A.墨脱异型兰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故A错误。
B.墨脱异型兰作为兰科植物,具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面通常有果皮包被,这是兰科植物的一个特征,故B正确。
C.题干中提到的分类单位,正确的顺序是:纲、科、属、种,故C错误。
D.兰科植物的观赏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因为它直接满足了人类对美的追求。而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功能方面,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1)外骨骼
(2)不完全变态
(3)有果皮包被
(4)纲;番石榴
解析:(1)龙眼鸡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生有一对触角,为感觉器官;胸部一般着生有两对翅、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身体外有外骨骼,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2)结合分析和资料可知,龙眼鸡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3)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形成果实。橄榄属于被子植物,与银杏(裸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橄榄的种子外层有果皮包被。
(4)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所以,上表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的是纲。由表可知,与龙眼亲缘关系最远的植物是番石榴(两者共纲不同目)。
20.答案:(1)流线;翼
(2)气囊
(3)喙;卵壳
(4)骨有的很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充满空气;直肠很短,不存粪便
(5)纲;种;小青脚鹬;它们同属鸻形目鹬科
解析:(1)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鸟的身体呈流线型,这种形态可以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使鸟类能够更高效地飞行。同时,鸟类的前肢已经演化成翼,翼形状扁平且面积大,有利于产生升力,这使得鸟类能够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鸟的呼吸方式独特,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辅助呼吸。当吸气时,气体一部分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经过肺,再进入气囊,在气囊内储存;当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可见,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鸟的气体交换的效率,与鸟类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3)鸟类没有牙齿,而是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喙的形状和大小因鸟类的种类而异,适应于不同的取食方式和食物类型。鸟卵的外面具有坚硬的卵壳,起到保护内部结构的作用,还可防止水分的蒸发。
(4)鸟类为了减轻体重以适应飞行,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特点,例如:鸟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轻盈又坚固;鸟类的直肠很短,不存粪便,也有利于减轻体重。
(5)Ⅰ.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图中给出的分类等级中,最大的是“鸟纲”中的纲。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种是生物分类学中的最小单位。
Ⅱ.亲缘关系的远近通常通过比较生物在分类等级树中的位置来判断,位置越接近,亲缘关系通常越近。结合题图可知,图中与勺嘴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小青脚鹬,它们同属鸻形目鹬科。在图示的动物中,两者具有最小的共同分类单位科(鹬科)。
21.答案:(1)生理功能;纲;科
(2)油松
(3)卵生;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4)被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生长繁殖迅速等。
(5)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解析:(1)科学家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很多,如生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水杉是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题干中的油松也是裸子植物,因此它与水杉的亲缘关系最近。
(3)朱鹮是鸟类,生殖方式是卵生,油松是裸子植物,因此图中的A是卵生,D是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4)根据水葫芦“花为穗状花序,果实为蒴果。”可知,水葫芦具有花和果实,故属于被子植物。
依据上述水葫芦的特点,推测水葫芦迅速泛滥成灾的主要原因是生物入侵,水葫芦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生长繁殖迅速等。
(5)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可以为生物提供一个相对封闭且受保护的自然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从而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