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1 11:1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课,主要叙述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以及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阐述了它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治理和资本主义的影响。其中,西方的文官制度受到中国科举制影响,承接了第5课,我国近代公务员制度又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衔接了第7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学习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比较陌生,高一的纲要教材对西方的文官制度也没有过多介绍,所以本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相关的科举制来引导,同时通过设置情景和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学习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背景、形成过程、特点和影响。
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阅读教材,多角度分析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2、通过阅读教材以及史料研习,说明工业革命和中国科举制对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影响。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说出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学习评价设计
1、通过研习历史材料,能够从不同角度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 2、通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阅读教材和材料,能够概括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教师活动1 新课导入 阅读教材35页《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封面书影,问学生:为什么当时英国会出现这份报告?它对英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师活动2 (1)出示,讲解“文官”和“文官制度”两个重要概念。 (2)进入西方的文官制度。 (3)展示材料 (一)历史因素:中古时期以及17-18世纪的旧官制存在严重弊端 (二)现实因素: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1、经济、政治因素 2、思想、教育因素 点拨学生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外部因素: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教师活动3 引导学生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科举制”的相关内容。 (四)催化剂:克里米亚战争 过渡: 看来,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英国如何解决的选官难题呢? 学生活动1 阅读教科书35-36页及材料,多角度分析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学生活动2 思考教材36页“思考点”,为什么说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的建立? 学生活动3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西方是如何借鉴中国考试制度的? 学生活动4 阅读教材36页了解相关内容。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分析和解读史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同时上升理论高度,培养了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环节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 其他欧美国家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材料关键信息。 过渡:西方文官制度与传统选官制度相比,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后“探究与拓展”,你如何看待西方的文官制度呢? 学生活动 阅读教材36页到37页,梳理英国建立文官制度的历程和其他欧美国家建立文官制度的概况。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使学生知道西方文官制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归纳能力。环节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教师活动 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 总结: (1)考试制度根除了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的弊端,有利于吸收精英人才,保证了文官队伍的素质。(2)用法律的形式禁止文官参加某些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使文官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以减少和避免政党更迭造成的政策中断以及行政工作效率下降。 学生活动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组合作探究: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了学生历史思维、分析材料的能力;再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学生更加深理解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积极影响。课堂小结:西方文官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仍在进行,社会不断发展,制度就要不断改革。中外文明在交流中互鉴,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基础练习: 18世纪,无论是英国还是欧洲大陆,社会上层和知识界都曾有人对中国的法律制度、科举选拔制度等称道不已,然而他们的赞赏之情,却始终未能转变为其本国的现实制度,根本原因在于( B ) A.赞赏者没有足够实权和影响力 B.这些制度不适合欧洲变革需要 C.欧洲人对中国的认知模糊不清 D.中西文化本身具有巨大的差异 2. 20世纪初,英国建立文官分类管理制度,采用品位分类的办法。品即官阶,代表等级、地位和报酬;位即职位,代表权力、职资和任务。官阶不随职位变动而改变。这反映了( D ) A.贵族传统的延续 B.官员地位的降低 C.党派干预的加强 D.政府职能的扩大 拓展学习: 请比较西方近代的文官制度和中国的科举制,完成表格。 角度科举制文官制 相 同性质方式标准趋势 影响 不 同根源范围制度阶级思想价值取向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