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16课)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16课)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30 08: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导学案
【学习任务】
1、了解有关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文学常识。
2、识记并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3、明确记叙的顺序,理清故事情节。
4、通过体会文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来分析鲁提辖的性格特点。
5、学习和树立同情弱者、扶危济困、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确认识鲁达的行为。
【知识储备】
1、《水浒传》作家作品简介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施耐庵(1296–1371),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加工整理、创作而成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2、文中主要人物简介
鲁提辖,名鲁达,提辖是他所任的官职名。他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就不由得燃起怒火。为了搭救落难的金氏父女,见义勇为,三拳打死镇关西,因而丢了官职,被迫去作了和尚;真纯豪爽,蔑视一切清规戒律,大闹了五台山,只好到相国寺去看青菜园;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了野猪林,连和尚也作不成,只得到二龙山落了草,最终被逼上了梁山。《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他的第一次亮相。
3、小说的文体知识
(1)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3)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4)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5)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水浒( ) 唱喏( ) 聒噪( ) 恁地( ) 绰酒( )
绰号( ) 腌臜( ) 能彀( ) shē欠( ) 揸开( )
duō凳( ) 臊子( ) 眼棱( ) 迸出( ) 咄 ( )
磬、钹、铙( ) 肥biāo ( ) 按捺( )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句中的含义。
(1)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 )
(2)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 ( )
(3)郑屠笑道:“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 ( )
(4)整弄了一早晨,却得饭罢时候。 ( )
3、四人小组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
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 小说情节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方法:
4、“我眼中的鲁提辖”: 鲁提辖是一个 的人,我是从文中
看出来的。
总结方法:
【合作探究】
1、分析“三次消遣郑屠”(从鲁提辖的要求、郑屠的反应来分析)
第一次消遣: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第二次消遣: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第三次消遣:鲁达的要求: ,郑屠的反应:
2、鲁提辖为什么要三次消遣郑屠?表现了鲁达什么的性格?
3、分析“三拳痛打郑屠”(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得结果、郑 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几方面来分析)
第一拳:打前骂: ;打的位置: ;打得结果: ;
修 辞: ;描写角度: 。
第二拳:打前骂: ;打的位置: ;打得结果: ;
修 辞: ;描写角度: 。
第二拳:打前骂: ;打的位置: ;打得结果: ;
修 辞: ;描写角度: 。
4、这“三拳”的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这部分的内容用“拳打”两个字就可以概括,为什么作者却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呢?
5、分析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看到_________,店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店小二的三次反应有什么作用?这叫什么写法?
【巩固强化】
一、阅读“再说金老得了这一十五两银子……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径到状元桥来”。完成下列问题。
1、请按照选文情节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概述的内容的序号依次填入括号内。
①怒打店小二 ②径到状元桥 ③打发金老父女 ④坐守客店 ⑤劝说店小二
( )→( )→( )→ ( )→( )
2、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不超过15个字)
3、粗中有细是鲁提辖性格的特点,作品又是如何表现的呢?按照要求,找出相应的语句。
①对鲁提辖性格粗鲁的描写:
②对鲁提辖粗中有细的描写:
4、请根据上文内容,补充俗语: ,送佛送到西。
二、口语交际:
暑假期间,希望中学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读书活动,张家父子同读《水浒传》,当他们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对话。
崇拜英雄的儿子说: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
三、《水浒传》中的好汉,个个绰号响亮。你知道下列梁山好汉的绰号吗?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以人物绰号组合而成的一个章回目录,其中“及时雨”是 ,“神行太保”是 ,“黑旋风”是 ,“浪里白条”是 。
四、可用一副对联概括本文内容,请根据上联试对出下联。
上联:扶危济困义救金氏父女 下联:
附答案:
【自主学习】
1、水浒( hǔ ) 唱喏( rě ) 聒噪( guō ) 恁地( nèn ) 绰酒(chāo )
绰号( chuò ) 腌臜( ā zā ) 能彀( gòu ) shē欠( 赊 ) 揸开( zhā )
duō凳( 掇 ) 臊子( sào ) 眼棱( léng ) 迸出( bèng ) 咄 ( duō )
磬、钹、铙( qìng bó náo ) 肥biāo ( 膘 ) 按捺( nà )
2、只顾:尽管。 颜色:姿色。 消遣:戏弄,捉弄。 却得:直到。
3、 时间 地点 人物事件 小说情节
某一天下午 潘家酒楼 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 开端
第二天一早 鲁家客店 鲁达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 发展
送走金氏父女后 郑屠肉铺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 高潮
打死郑屠后 南门 鲁达奔出南门亡命出逃 结局
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小说主要写了鲁达解救金家父女、拳打恶霸郑屠的故事。
4、略
【合作探究】
1、第一次消遣:鲁达的要求: 十斤猪肉,切作臊子,不要半点肥的 ,郑屠的反应:自去肉案上捡了十斤猪肉,细细切作臊子。
第二次消遣:鲁达的要求: 十斤肥猪肉,也要切作臊子 ,郑屠的反应: 又选十斤实膘的肥肉,也细细的切作臊子,把荷叶来包了 。
第三次消遣:鲁达的要求:十斤寸金软骨,也要细细的剁做臊子,不要见些肉在上面,郑屠的反应: 却不是特地来消遣我,大怒,从肉案上抢了一把剔骨尖刀,托地跳将下来 。
2、为了激怒郑屠,使其主动动手,为打找正当借口;拖延时间,以便金氏父女安全脱离虎口;反映了鲁达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
3、略
4、这三拳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来写,全方位的既写出了感觉的苦痛、外形的狼狈,又写出了精神的昏厥。同时这三拳从次要部位到要害部位,一招比一招狠,一招比一招准,打得越厉害,人们就越解恨,叫他慢慢品尝他种的苦果,这叫“折磨”,也叫“罪有应得”。这里的详写突出作恶者狼狈的下场,如果略写,难解人们心头之恨。
5、略
6、反衬鲁达气豪胆壮,显示其力量的强大;侧面烘托的写法。
【巩固强化】
一、阅读 1、 ③ → ⑤ → ① → ④ → ② 2、潘家客店里,鲁达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 3、略 4、帮人帮到底
二、崇拜英雄的儿子说:鲁提辖真的好厉害啊!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真是大快人心啊!我好佩服他。
身为律师的爸爸说:但是儿子,法不容情,他打人已经触犯法律了,打死人是更要负刑事责任的。所以这种人没什么好佩服的,是个只懂得用暴力来解决问题的莽夫。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三、“及时雨”是宋江,“神行太保”是戴宗,“黑旋风”是李逵,“浪里白条”是张顺。
四、上联:扶危济困义救金氏父女 下联: 除暴安良拳打恶霸郑屠
附:第一课时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一(1-7)潘家酒楼上,鲁达倾听金老父女的控诉。(开端)
二(8-9)潘家客店里,鲁达亲自保护金老父女逃出虎口。(发展)
三(10-20)郑屠肉铺前,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高潮)
四(21) 鲁达奔出南门,亡命出逃(结局)
鲁达:粗鲁 豪爽 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 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
附:第二课时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三次消遣:激怒郑屠 有勇有谋
三拳痛打:骂、打、比喻
店小二 三次反应:反衬 侧面烘托
14.《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任务】
1、掌握“腆”、“踹”、“绾”、“星宿”等词语的意义及运用。
2、学习本文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度的讽刺艺术。
3、感知文中范进和胡屠户等人物形象及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范进人物形象的典型性。
4、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知识储备】
体裁: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人物是小说的核心,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和性格赖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环境创造人物,人物也创造环境。
作品及作者:《儒林外史》是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使他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儒林外史》不仅直接影响了近代谴责小说,而且对现代讽刺文学也有深刻的启发。
吴敬梓,清小说家,字敏轩。因其书斋署“文木山房”,晚年自号文木老人。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但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科举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下列词语。
带挈( ):
腆( )着:
商酌( ):
桑梓( ):
权变:
舍与:
2、在文中勾画出范进中举前后各方面的情况的句子。
3、按小说三要素知识口头复述故事。
【合作学习】
1、找出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及周围人对他的不同态度的文字,完成下面表格。
人物 中举前 中举后
范进
胡屠户
周围人
2、朗读课文第五到第八段,说说其中哪些地方是正面描写,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各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范进的,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3、评价范进、胡屠户、周围人的人物形象。
范进:
胡屠户:
周围人:
4、通过人物的评价,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这样的形象。
原因:
【巩固强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踹( ) 绾( ) 星宿( ) 行事( ) 兀自( )
2、阅读下面这段话,体会加点字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并请同学表演比赛。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
3、课文使用了一些俗语,写得诙谐而生动,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世宝”等,请你写出你课外知道的俗语,与同学们分享,比比看谁积累得多。
附答案:
自主学习:
1. qiè tiǎn zhuó zǐ 提携 挺着 商量斟酌 家乡 变通,灵活处理 施舍,赏给 2、略 3、略
合作学习:
1、2题参看《教师用书》;3、范进:醉心于功名入仕的穷书生,可屡考不中,连秀才也没捞上,但仍执迷不悟。中举前家贫如洗,无米下锅,饱受嘲笑侮辱。中举后,疯疯癫癫,丑态百出。被胡屠户打醒后,唯独“记得是中是第七名”。作者通过范进这个人物,深刻揭露; 科举制度腐蚀人的心灵和害人本质,讽刺了痴迷科举入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丑态。胡屠户:眼光势利,庸俗自私的市侩。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从侧面抨击了科举制度。周围人:势利,自私,虚伪,趋炎附势。(详见教师用书221---223页)
巩固强化:
1.chuài wǎn xiù háng wù2.这段文字是正面描写范进中举发疯的样子,分别从语言和动作来对人物进行生动的刻画。如他“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简直不敢相信,唯恐是梦)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得到确认后,极度兴奋,一拍,一笑,意味深长)忽然一跤跌倒,不省人事。醒过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长期的被人蔑视侮辱,二十多次落第的经历把他弄得十分脆弱,无论是巨大的欢乐或悲哀都已经承受不住了。“好”,几十年的屈辱和痛苦结束了!“中了”梦寐以求的功名富贵到手了!)作者通过对范进中举后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3、俗语:草包 老练 干瞪眼 巴不得 划得来 倒插门 土洋结合等
15.《选举风波》导学案
【学习任务】
1.积累课文字词 。
2.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
3.把握本文的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重点:把握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把握人物性格
【知识储备】
《选举风波》作者秦文君,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女作家之一。主要作品:《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天堂街3号》等。
她的作品被誉为“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灵之作”。 长篇小说《男生贾里》。书中描述了中学生贾里和他周围伙伴的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故事。贾里聪明机智、热情仗义。他的伙伴一个个也不同凡响,经常会有令人意想不到而又令人刮目相看的举动。
本文是从长篇小说《男生贾里》节选出来的。《男生贾里》是一部反映当代中学生精神风貌的小说,小说用生动活泼、轻松幽默的笔调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家庭、学校生活的各个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这部小说由若干小故事组成,各个故事既相对完整,又前后相连,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节选部分就是围绕一次学生会干部选举而展开的。
课文情节虽简单,但环环相扣,有章回小说的特点,多用心理描写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语言鲜活、幽默、俏皮,而且字里行间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成长的历程不总是晴空万里,不总是一帆风顺,必定会经历一些坎坷、挫折,只有经受住这些考验,我们才会变得成熟、坚强。
【自主学习】
1.课文选自《 》,作者是 , 代 家。
2.字词积累:
(1)借助工具书(字词典),结合课文下面注解,理解词义。(温馨提示:在相应文段中用横线划出这些词语,并把它抄到课文中。)
面目全非: 富丽堂皇:
不言而喻: 首当其冲:
心有余悸: 略胜一筹:
无精打采: 千丝万缕:
耿耿于怀: 茅塞顿开:
泰然处之: 慷慨激昂:
吆喝: 招徕: 贿赂:
忌讳: 惠顾: 巾帼: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温馨提示:在课文中相应的文段找到并作注音):
发酵( ) 招徕( ) 贿赂( )( ) 忌讳( ) 查( )老师
应酬( ) 巾帼( ) 忿忿( )然 噩( )梦 耿耿( )于怀
许诺( ) 茅塞( )顿开 泰然处( )之 慷慨( )激昂
3.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概括四部分的大意。
(1)这篇小说是讲的关于哪一类人群的生活?
(2)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填空)
第一部分(1-23段):选举学生会主席。 弄巧成拙,让同学误解了 ,致使 落选。
第二部分(24-52段):处理影响上课的校外噪音。关键时刻 挺身而出解决了问题,让 对 刮目相看。
第三部分(53-65段):治疗伤势。拆迁货铺中, 被砸伤, 受到指责,也因此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第四部分(66-81段):双喜临门。 在爸爸的鼓励下,带头资助 , 最后康复回校。
【合作学习】
1选定你喜欢的方式去读你们喜欢的一个情节,然后与大家分享你的收获。
2.谈谈你最喜欢与小说中的哪个人物成为好朋友?并说说你的理由。
(人物有:鲁艳青 贾 里 鲁智胜 陈应达 女班委 篮球星 贾梅)
【巩固延伸】
经过几次波折之后,贾里真正认识到“人生的滋味是多味的”,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举个例子和大家分享。
16.《山米与白鹤》导学案
【学习任务】
(一)A层次任务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3、把握本文的主题思想
4、体会文中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二)B层次任务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尝试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3、体会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4、学习本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三)C层次任务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了解本文的内容及结构
3、了解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知识储备】
贝特西·贝尔斯(1928一),美国儿童文学作家。生于北卡罗来纳。主要作品有儿童小说《午夜的狐狸》(1968)《天鹅的夏天》(1970年获1971年纽伯利奖)《山米与白鹤》(1972)《宾戈、布朗的难题)(1988年)等。
本文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山米与外祖父相处的一段经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使山米的情感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祖父对动物的挚爱之情,深深感动了孩子,使他从无知到成熟,由仇恨到充满爱心,跨入人生的一个新高度。他终于懂得了如何去爱别人,爱小动物,爱生命,爱一切值得爱的东西。”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ABC级皆完成)
①瞥( ) ②gān( )gà( ) ③诅( )咒
④豢( )养 ⑤倔( )强( ) ⑥ē( )yú( )
⑦咄咄( )逼人 ⑧鬼使神差( )
2、选词填空(ABC级皆完成)
老态龙钟 无动于衷 了如指掌 鬼使神差 阿谀奉承
李爷爷虽然外表一副( )的样子,但内心却如明镜一般。他是小区义务的治安联防员,对小区内的情况( )。不仅如此,他每天还坚持为大家打扫楼道,可遗憾的是,个别居民对此居然( ),依旧果皮纸屑乱扔乱放。
3、作家作品。(ABC级皆完成)
本文作者是 国儿童文学作家 。主要作品有《午夜的狐狸》《天鹅的夏天》《山米与白鹤》
【合作学习】
1、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AB级皆完成,C级量力而行)
① 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②给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各拟一个小标题。
2、本文在艺术上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为主要特色,作者准确地把握住了小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复杂而微妙的心理,并通过一些细节把它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找出文中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句子理解体会。(AB级皆完成,C级量力而行)
示例:①文中第4段“这是世上最落伍的诡计,把你骗过去,再突然从什么地方跳出来,一把抓住你”写出了山米对外祖父的不信任和儿童的狡黠。
②第5段中“山米顿时惊奇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很快舔了舔嘴唇,作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这个细节描写表现出


3、把握情感的转变,分析人物性格(AB级皆完成,C级量力而行)
①山米的行为和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概括。
行为变化: → →
对外祖父情感变化: →接近→ →
②通过分析山米情感世界的变化,山米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归纳一下山米的性格特点?
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是什么使山米情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④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主题探究。(AB级皆完成,C级量力而行)
①体味课后习题二的三句话(参见课后习题)
②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巩固延伸】
你有过与山米相似的经历吗?学了课文以后,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AB级皆完成,C级量力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