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巴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0.2 巴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5:3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巴西》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课标要求
课题名称:《析巴西海滩经济的发展优势》
教材版本与章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
教学知识点:巴西的地理位置、海滩经济的发展优势、人口与文化多样性、热带雨林保护与开发。
表1 课程标准内容要求与解读分析
内容要求 内容解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特征。” 通过地图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巴西如何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海滩经济,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合文化多样性和环境问题,培养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
二、设计理念
围绕巴西“海滩经济”这一核心主题,结合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引导学生探究巴西如何利用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多样性发展旅游业。通过案例和地图分析,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
三、教材分析
章节联系与地位分析::本节是区域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将自然地理知识(如气候、地形)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后续学习其他地区提供方法借鉴。
具体知识内容分析:本节教材通过自然发展优势:地理位置(半球、纬度、海陆)、自然条件优势(气候地形)、社会经济发展优势(人口分布、文化多样性、工农业基础)以及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矛盾知识的串联,以海滩经济为窗口了解巴西这一国家。
图1 第十章第二节内容结构
四、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经过七年级的"认识世界"的学习,学生对气候、地形等地理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学习困难:学生需要了解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特征、了解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培养地图阅读能力、地理数据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掌握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
五、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对海滩经济的影响。(区域认知)
2、通过案例探究巴西文化多样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
3、结合热带雨林案例,讨论环境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人地协调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巴西海滩经济的自然与社会经济优势。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开发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六、教法、学法与教学策略
1.探究教学法:以“为什么巴西海滩经济发达?”为主线,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自然与人文因素。
2.教法指导:教师准备学习材料清单、制作地图材料、提供教学设备等。
图2 教学思路
七、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巴西繁荣的海滩经济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材料】 (播放视频)巴西拥有众多世界知名海滩,如里约热内卢的科帕卡巴纳,海滩经济成为旅游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并衍生出多元化的产业链,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
·引入课堂 巴西发展海滩经济有何优势? 【材料阅读】 简单阅读材料。 展示相关材料,引出学习任务。
新课推进①:自然发展优势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地理位置 【布置任务】 从地理位置分析,巴西海滩吸引众多游客的原因。 1.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位于西半球
2.纬度位置
大部分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
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广的国家,阳光充足,有利于发展海滩经济。 3.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东部,
东临大西洋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五,拥有7400多公里海岸线,有利于发展海滩经济。 ·气候 【布置任务】 从气候角度分析,巴西发展海滩经济的优势。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温暖。
【拓展】 巴西海滩旅游的最佳时间是1月-次年4月,原因是 。
【布置任务】 1、结合地图,说出巴西前50的海滩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地形,分析巴西人口为何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读图总结】 根据教材文字和图表材料,总结得出答案。 【总结分析】 巴西位于南半球,该月份为南半球夏秋季节
巴西前50的海滩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因为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此处,市场广阔。
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北部是亚马孙平原、南部是巴西高原;巴西大部分处于热带,相较其他地区巴西高原气候凉爽,适宜人类居住;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达。 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新课推进②:社会经济发展优势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人种与文化 【布置任务】 1、为何巴西海滩上或者街道上的人民肤色如此多样? 15世纪末,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随着种植园的发展,大批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葡萄牙人、黑种人、原住民印第安人相互通婚,他们的后代便成为混血种人。 【拓展】 大量混血人种,使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发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有利于海滩经济多样发展,如海滩狂欢节、海滩足球等。 ·农业 2、海滩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人开始尝试做海滩商贩(如图),除了售卖纪念品,你认为巴西的摊贩还会售卖哪些产品? 巴西的咖啡、蔗糖、大豆、玉米、牛肉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品质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活动】 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并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1、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区种植大豆。结合图10.9,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巴西南部适合种植大豆的原因。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在大量引进大豆品种的基础上,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结合图10.16,说说育种技术对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影响。
3、结合下列资料,说明科技对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过渡】那是否可以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呢? 从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后,发现当地拥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和丰富的矿产等,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如大量砍伐森林,造成了巨大影响。【布置任务】 1、结合教材P104热带雨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分析热带雨林破坏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2、由于热带雨林的保护与开发关乎全人类的未来,关于热带雨林保护与开发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结合以下三位学生的讨论,谈谈你的论点并提出论据。 【思考】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说为什么亚马孙河能成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工业 【布置任务】 目前,巴西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居世界领先水平,航空航天业规模较大。圣保罗、里约等城市开通更多直飞欧美、亚洲城市的航线。 结合材料说明,巴西的工业优势部门给海滩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一方面的优势? 【拓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西已建成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东南沿海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贝洛奥里藏特是重要的工业中心。近几十年来,巴西侧重发展服务业,工业在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我国广西自2008年起推广乙醇汽油,最初在北海和贵港两市销售。2007年,广西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车用乙醇汽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从2008年起全区封闭销售使用车用乙醇汽油。 【总结归纳】 1. 巴西人口超过2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人口中,混血种人数量众多,约占总人口的2/5。2. 巴西咖啡
椰子水
巴西烤肉——牛肉
矿石
......
【读图总结】 1、巴西南部纬度较高,属亚热带,气候相对凉爽。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适合大豆种植。
2、育种技术提高了大豆对环境的适应性(耐热性),大豆主产区向热带地区扩张。 3、巴西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因此大豆的种植面积显著增加。采用高效的田间管理技术,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巴西的大豆产量显著提高。
【总结归纳】 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全球变暖加剧
【读图总结】 位于亚马孙平原 ,北、 西、 南 三面地势高,容易集水,支流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读图总结】 巴西的航天航空业给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促进海滩经济中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也缓解了巴西的能源问题。 通过分析西亚石油的分布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地理信息获取能力。
课堂检测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及人种统计图”,完成1-3题。
1.巴西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
A.北部平原 B.南部高原
C.西部内陆 D.东南沿海
2.巴西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不平 B.海拔较高
C.气候炎热潮湿 D.河流流量大
3.巴西人种复杂,主要人种是( )
A.混血人种和黑色人种 B.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
C.白色人种和黄色人种 D.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读“巴西人口、主要城市、矿产资源和部分农作物分布图”,完成4-5题。 4.贝洛奥里藏特、圣保罗、里约热内卢所在的三角地区主要工业部门是( )
A.钢铁工业、纺织工业
B.钢铁工业、石油工业
C.木材工业、纺织工业
D.石油工业、木材工业
5.与科伦巴地区相比,该三角地区发展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①矿产丰富②能源丰富③海运便利④人口众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