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A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A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8:13: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12章 简单机械 (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山东临沂)2023年9月24日,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冠,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视为杠杆,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桨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瓶起子
C. 核桃夹 D. 榨汁器
【答案】A
【解析】
【详解】桨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A.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
BCD.瓶起子、核桃夹、榨汁器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4山东临沂)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下列关于人体中的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手托重物时,可视为省力杠杆
B. 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
C. 图乙:踮脚时,可视为费力杠杆
D. 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甲:手托重物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可视为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根据杠杆五要素可知,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动力,故B错误;
C.图乙:踮脚时,动力臂变短,但是动力臂仍然大于阻力臂,可视为省力杠杆,故C错误;
D.根据杠杆五要素可知,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故D正确。
故选D。
3、有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为90%,乙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B.两台机器做的总功相等时,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一定比乙更省力
D.甲做的功一定比乙做的功多
【答案】B
【详解】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它反映了机械在做功时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这个选项没有给出总功的信息,因此无法比较两台机器做的有用功。故A错误;
B.当两台机器的总功相等时,由于甲的机械效率高于乙,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甲的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更高,因此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多。故B正确;
C.机械效率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机械效率只反映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而不反映机械操作的难易程度或省力程度。故C错误;
D.机械效率的高低不能直接决定做功的多少。故D错误。
故选B。
4、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和动力的变化情况是(  )
A.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大
B.阻力臂不变,动力不变
C.阻力臂变大,动力变大
D.阻力臂变大,动力不变
【答案】C
【详解】由图可知,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不断变大,阻力不变,则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变大,动力臂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不断变大,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已知,在C点处挂一个重力为60N的金属球,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施加的最小力是(  )
A.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N
B.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N
C.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30N
D.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30N
【答案】D
【详解】据图可知,当金属球施加的力为阻力,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施加的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应使施加的力的力臂最大,据图可知,应将力施加在B点,阻力与动力在支点的同侧,因此方向与阻力相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
C. 拉力的大小为5N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m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A错误;
B.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
n=2
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故拉力的大小为
故C错误;
D.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故D正确。
故选D。
7、(2024年四川内江)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F1>F2 B. F3>F4
C. F1<F4 D. F1=F2=F3=F4
【答案】D
【解析】
【详解】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无论沿哪个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力的大小都相等。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4年河南)如图,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的有用功多 B. 乙做的总功多
C. 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 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有用功,故甲、乙做的有用功一样多,故A错误;
BCD.图甲使用的是动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甲=2h;图乙使用的是定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乙=h,不计绳重和摩擦,使用甲动滑轮时,拉力
拉力做功
使用乙定滑轮时,拉力F乙=G,所以拉力做功
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甲做的总功多,乙做的总功少,根据知,甲做总功的功率大;由A选项解析知有用一样多,但甲的总功多,根据知,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高,综上分析知,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9、(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小宇用动滑轮把重400N物体匀速提升了3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50N,方向竖直向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B.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50N
C. 拉力F做的功为1200J 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答案】D
【解析】
【详解】A.使用动滑轮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3m=6m
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和摩擦,由
可得,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G动 =2F G=2×250N 400N=100N
故B错误;
C.拉力F做的功
W总 =Fs=250N×6m=1500J
故C错误;
D.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故D正确。
故选D。
10、(2024年甘肃兰州) 如图所示是塔吊吊起重物的情景,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的重物被竖直向上匀速吊起,已知动滑轮重200N,重物在8s内上升了10m,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F大小为400N B. 拉力F的功率为1250W
C. 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2000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拉力F大小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拉力F做的功为
拉力F的功率为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有用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2024年安徽)如图甲所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用力握紧手柄即可夹碎核桃。将上部的手柄ABC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F1=20N,l1=10cm,l2=4cm,忽略杠杆自身的重力,则F2的大小为______N。
【答案】50
【解析】
【详解】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则F2的大小为
1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安装滑轮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他安装的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其作用是 。
【答案】 动滑轮 省力
【详解】[1][2]如图所示,滑轮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时滑轮位置不断改变,为动滑轮,动滑轮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其作用是省力。
13.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如图乙,沿箭头方向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相当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 动滑轮 省力
【详解】[1]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在拉动时,A的树干和绳子一起运动,起到省力的作用,相当于动滑轮。
[2]沿箭头方向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的过程中,石碾子与台阶的接触点为支点,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1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物料,该装置中的滑轮为 滑轮。已知滑轮重80N,货篮重120N,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为 N。
【答案】 动 100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随物料一起运动,所以该装置中的滑轮为动滑轮。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两股绳,已知滑轮重80N,货篮重120N,不计绳重及摩擦,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
15、(2024甘肃白银)用如图所示的扳手拧螺丝时,一只手稳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用同样大小和方向的力在___________点(选填“A”“B”或“C”)更容易拧动螺丝,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C ②. 在阻力和阻力臂一定时,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解析】
【详解】[1][2]用扳手拧螺丝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在A点施力时,动力臂最小,动力最大,在C点施力时,动力臂最大,动力最小,所以在C点施力更容易拧动螺丝。
16.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B处用轻绳挂总重力为G的重物。如果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则该杠杆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其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则此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省力
【详解】[1]由图可知,杠杆可绕O点转动,则O点为支点,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B处受到重物的拉力,则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属于省力杠杆。
[2]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则有用功为
总功
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
17.如图a,小文用甲、乙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M,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b,则此过程中:
(1)甲滑轮组的有用功为 J,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
【答案】(1) 400 50%
(2)<
【详解】(1)[1]由图b可知,甲滑轮组的总功为W总甲=1200J,额外功为W额甲=800J,则有用功为
[2]由图b可知,甲滑轮组的总功为W总乙=800J,额外功为W额乙=400J,则有用功为
乙滑轮组机械效率
(2)甲滑轮组机械效率
则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18题5分、18题6分、18题4分、19题5分,20题6分,共26分)
18、(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总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O的______(填“左”或“右”)侧,若将右端的螺母调至最右端后,发现杠杆仍然左端低、右端高,则应再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如图乙所示,在B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为0.5N,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方向与杠杆的夹角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夹角为______度;
(3)上述实验过程,若实验前没有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就开始实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方向与杠杆的夹角仍然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______(填“2.9”或“3.1”)N。
【答案】 ①. 左 ②. 右 ③. 3 ④. 30 ⑤. 3.1
【解析】
【详解】(1)[1] 实验前,杠杆总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左端下沉,说明左端重,则杠杆重心位于支点O的左侧。
[2] 若将右端的螺母调至最右端后,发现杠杆仍然左端低、右端高,即仍然左端重,则应再将左端的螺母向右调节,给左端减重,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3] 如图丙所示,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N,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大小为3N。
[4] 设杠杆上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则有
解得拉力的力臂。根据数学三角函数知识可知夹角为30度。
(3)[5] 若实验前没有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就开始实验,左端下沉,说明左端重,相当于阻力变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需要的拉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3.1N。
18、(2023年江苏扬州)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1。
表1
实验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的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2.2 0.3 0.5 0.66 75.8
(1)分析表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2;
表2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 绳端拉力 钩码上升的高度 绳端移动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分析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__________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__________;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答案: ①. 错误 ②. 低 ③. 大于 ④. 机械所做的额外功 ⑤. 机械效率变低 ⑥. 减轻动滑轮的质量
解析:(1)[1]由表1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力的钩码时,钩码上升的高度以及绳端移动的距离相同,所得的机械效率不同,即机械效率是变化的,因此他的猜想是错误的。
(2)[2]由表2数据可知,当物重相同时,动滑轮个数越多,绳端拉力越小,即越省力,但机械效率也变低。
[3]根据额外功等于总功与有用功之差可知,在第6次实验中,额外功大于有用功,由此可知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大于有用功的情况。
[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机械所做的额外功。
(3)[5][6]由表2数据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增加动滑轮个数,机械效率变低,这是将会出现的困难。根据
可知,在提升的物体重力一定时,若要增大机械效率,应减小动滑轮重,因此改进方法是减小动滑轮的重力或减轻动滑轮的质量。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如下图),并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忽略物块大小)
实验次序 斜面长度 斜面高度 物块重力 拉力 机械效率
1 1 0.2 5 2.5 40.0%
2 1 0.4 5 3.4 58.8%
3 1 0.6 5 4.2 71.4%
4 1 0.6 5 5.0
(1)分析表中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 (选填“省力”或“费力”)。
(2)该小组的同学们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毛巾,目的是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斜面高和长与第3次实验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3)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答案】(1)省力
(2)60.0%
(3) 斜面的倾斜程度 斜面的粗糙程度
(4)大于
【详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物块重力相同,斜面的倾斜程度逐渐变大,拉力逐渐变大,说明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省力。
(2)他们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
(3)[1][2]分析第1、2、3次实验可知,斜面的长度、粗糙程度相同,高度不同时,计算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故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分析第3次和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斜面的倾斜程度相同时,粗糙程度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故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有关。
(4)根据可知,小于,即fs小于Fs,可得。
20、“小小秤碗压千斤”,可生活中没见过能称“千斤”的杆秤,小明对此存在疑惑。于是国庆假期他邀请物理老师去动物园,用自制“杆秤”称大象的质量。器材有铁笼、长钢管、卷尺、测力计、起重机等,g取。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先将空铁笼挂在钢管的B点,左右移动吊钩到O点,直到钢管水平静止,目的是 。
(2)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O、B点位置不变。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钢管上A点,使之 静止,目的是便于直接 。
(3)测得,,。则大象质量为 kg。
(4)经过活动,小明理解了“小小秤碗压千斤”的原理是: 。
(5)小明想用现有器材称出更重些的大象,做法是:将O点向右移动,减小阻力臂从而增加所测质量,老师觉得不对,原因是: 。
【答案】(1)消除钢管、铁笼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 在水平位置 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3)2000
(4)杠杆原理
(5)见解析
【详解】(1)先将空铁笼挂在钢管的B点,左右移动吊钩到O点,直到钢管水平静止,目的是消除钢管、铁笼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2)[1][2]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O、B点位置不变。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钢管上A点,使之在水平位置静止,这样拉力F1、F2的方向与钢管垂直,F1、F2作用点到O的距离即为相应的力臂,所以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
(3)甲图中,钢管重力作用在AB中点,重心到O点距离l,钢管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管×l=G铁笼×OB……①
大象引入铁笼后,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G管×l +F1×AO=(G大象+ G铁笼)×OB……②
②-①式得
F1×AO = G大象×OB
代入数值得
200N×800cm= G大象×8cm
解得G大象=20000N。 大象质量为
(4)由以上计算可知,用200N的力可以举起20000N即2000kg的物体,所以“小小秤碗压千斤”的原理是杠杆原理。
(5)将O点向右移动,减小阻力臂的同时杠杆的动力臂变大,杠杆的重力不变,铁笼的重力不变,杠杆不再平衡,没有考虑钢管、铁笼的重力对称量的影响。所以小明的做法错误。
科学阅读题与简答题(共2小题,21题4分,22题4分,,共8分)
21、如图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两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现在要用剪刀剪铁皮,你会选择哪把剪刀?为什么?
【答案】见解析
【详解】由图片可知,A剪刀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B剪刀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由于剪铁皮需要的力较大,为了省力,需要选择省力杠杆,由图片可知,B剪刀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可用来剪铁皮,目的是省力。
22、阅读填空:
自行车的构造
自行车的基本部件有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自行车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具体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有:
(1)轮胎、把套、踏板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 。
(2)坐垫为马鞍形,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 。
(3)自行车的导向、驱动、制动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 。
(4)车把、踏盘是轮轴能 (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答案】 摩擦 压强 运动状态 省力
【详解】(1)[1]轮胎、把套、踏板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自行车的坐垫为马鞍形,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自行车的导向、驱动、制动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车把、踏盘都属于轮轴,在使用时都是力作用在轮上,所以能省力。
五、作图题(23题2分,24题2分,共4分)
23、如图,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和动力臂的示意图。
【答案】
【详解】在A点施加力,并且垂直OA斜向上,此时动力臂最大,而阻力、阻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最省力、用力最小;如下所示:
24.如图所示,画出使用图中所示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答案】
【详解】只有一个动滑轮,要求最省力,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绕过动滑轮,此滑轮组最多可由3段绳子承担动滑轮的重,如图所示: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5、(2024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10m,用时50s。求:
(1)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答案】(1)4000J;(2)100W;(3)80%
【解析】
【详解】解:(1)利用动滑轮提升货物,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10m=4000J
(2)动滑轮绳端移动的距离为
s=nh=2×10m=20m
则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20m=5000J
所以拉力F的功率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答:(1)有用功W有为4000J;
(2)拉力F的功率P为100W;
(3)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12章 简单机械 (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山东临沂)2023年9月24日,中国组合邹佳琪/邱秀萍在赛艇女子轻量级双人双桨决赛中夺冠,斩获杭州亚运会首金。如图所示,赛艇的桨可视为杠杆,下列工具正常使用时,与桨属于同类杠杆的是(  )
A. 筷子 B. 瓶起子
C. 核桃夹 D. 榨汁器
2、(2024山东临沂)骨骼、肌肉和关节等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人体中最基本的运动大多是由肌肉牵引骨骼绕关节转动产生的。下列关于人体中的杠杆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手托重物时,可视为省力杠杆
B. 图甲:手托重物时,肱二头肌对前臂的牵引力是阻力
C. 图乙:踮脚时,可视为费力杠杆
D. 图乙:向上踮脚的过程中,腓肠肌对足部骨骼的牵引力是动力
3、有两台机器,甲的机械效率为90%,乙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B.两台机器做的总功相等时,甲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做的有用功多
C.甲一定比乙更省力
D.甲做的功一定比乙做的功多
4、如图所示,用剪刀将一张纸片缓慢地一刀剪断的过程中,阻力臂和动力的变化情况是(  )
A.阻力臂不变,动力变大
B.阻力臂不变,动力不变
C.阻力臂变大,动力变大
D.阻力臂变大,动力不变
5、如图所示,轻质杠杆AB可绕O点转动,已知,在C点处挂一个重力为60N的金属球,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施加的最小力是(  )
A.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N
B.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大小为60N
C.在A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30N
D.在B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大小为30N
6、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物体,使其在10s内匀速上升4m。物体的重力为10N,动滑轮的重力为2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距离 B.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4m/s
C. 拉力的大小为5N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8m
7、(2024年四川内江)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物体上,另一端拴在弹簧测力计上,沿四个不同方向匀速拉起物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 F1>F2 B. F3>F4
C. F1<F4 D. F1=F2=F3=F4
8、(2024年河南)如图,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做的有用功多 B. 乙做的总功多
C. 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 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9、(2024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小宇用动滑轮把重400N物体匀速提升了3m,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250N,方向竖直向上。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3m B. 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150N
C. 拉力F做的功为1200J D.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10、(2024年甘肃兰州) 如图所示是塔吊吊起重物的情景,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为的重物被竖直向上匀速吊起,已知动滑轮重200N,重物在8s内上升了10m,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拉力F大小为400N B. 拉力F的功率为1250W
C. 克服动滑轮重力做功2000J 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1、(2024年安徽)如图甲所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用力握紧手柄即可夹碎核桃。将上部的手柄ABC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F1=20N,l1=10cm,l2=4cm,忽略杠杆自身的重力,则F2的大小为______N。
12、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安装滑轮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他安装的是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其作用是 。
13.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 (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如图乙,沿箭头方向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相当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14、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物料,该装置中的滑轮为 滑轮。已知滑轮重80N,货篮重120N,不计绳重及摩擦,工人用该装置匀速提升空货篮时的拉力为 N。
15、(2024甘肃白银)用如图所示的扳手拧螺丝时,一只手稳住扳手的十字交叉部位,另一只手用同样大小和方向的力在___________点(选填“A”“B”或“C”)更容易拧动螺丝,原因是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在B处用轻绳挂总重力为G的重物。如果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杠杆,使杠杆水平平衡,则该杠杆为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其缓慢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用刻度尺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则此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 (用已知和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17.如图a,小文用甲、乙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物体M,此过程相关数据如图b,则此过程中:
(1)甲滑轮组的有用功为 J,乙滑轮组机械效率为 ;
(2)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
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18题5分、18题6分、18题4分、19题5分,20题6分,共26分)
18、(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总静止在图甲所示位置,则杠杆的重心位于支点O的______(填“左”或“右”)侧,若将右端的螺母调至最右端后,发现杠杆仍然左端低、右端高,则应再将左端的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时,如图乙所示,在B点悬挂4个钩码,每个钩码重为0.5N,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斜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方向与杠杆的夹角为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夹角为______度;
(3)上述实验过程,若实验前没有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就开始实验,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对杠杆的拉力的方向与杠杆的夹角仍然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为______(填“2.9”或“3.1”)N。
18、(2023年江苏扬州)在学习了机械效率的相关知识后,课外研究小组有同学猜想: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为了验证猜想,他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改变钩码个数,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着细绳,使钩码匀速向上运动,测得的数据如表1。
表1
实验次数 钩码重 钩码上升的高度 绳端拉力 绳端移动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1 2 0.1 1.0 0.3 0.2 0.30 66.7
2 3 0.1 1.4 0.3 0.3 0.42 71.4
3 5 0.1 2.2 0.3 0.5 0.66 75.8
(1)分析表中的数据,他的猜想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实验小组又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改变滑轮的个数组成不同的滑轮组,仍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测得的数据如表2;
表2
实验次数 动滑轮个数 钩码重 绳端拉力 钩码上升的高度 绳端移动距离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4 1 6 3.6 0.2 0.4 1.2 1.44 83.3
5 2 6 2.4 0.2 0.8 1.2 1.92 62.5
6 3 6 2.2 0.2 1.2 1.2 2.64 45.5
分析数据可知:物重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当滑轮组越来越省力时,它的额外功越来越大,甚至会出现额外功__________有用功的情况,所以设计一个机械模型时,既要考虑省力,还要考虑__________;
(3)根据表2中的数据,如果增加动滑轮个数继续实验,将会出现的困难是__________,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如下图),并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忽略物块大小)
实验次序 斜面长度 斜面高度 物块重力 拉力 机械效率
1 1 0.2 5 2.5 40.0%
2 1 0.4 5 3.4 58.8%
3 1 0.6 5 4.2 71.4%
4 1 0.6 5 5.0
(1)分析表中第1、2、3次实验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倾斜程度越小越 (选填“省力”或“费力”)。
(2)该小组的同学们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毛巾,目的是增大斜面的粗糙程度,保持斜面高和长与第3次实验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3)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 和 有关。
(4)当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时,物块所受的拉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20、“小小秤碗压千斤”,可生活中没见过能称“千斤”的杆秤,小明对此存在疑惑。于是国庆假期他邀请物理老师去动物园,用自制“杆秤”称大象的质量。器材有铁笼、长钢管、卷尺、测力计、起重机等,g取。步骤如下:
(1)如图所示,先将空铁笼挂在钢管的B点,左右移动吊钩到O点,直到钢管水平静止,目的是 。
(2)将大象引入铁笼,保持O、B点位置不变。用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钢管上A点,使之 静止,目的是便于直接 。
(3)测得,,。则大象质量为 kg。
(4)经过活动,小明理解了“小小秤碗压千斤”的原理是: 。
(5)小明想用现有器材称出更重些的大象,做法是:将O点向右移动,减小阻力臂从而增加所测质量,老师觉得不对,原因是: 。
科学阅读题与简答题(共2小题,21题4分,22题4分,,共8分)
21、如图是生产生活中常用的两种类型剪刀的示意图。现在要用剪刀剪铁皮,你会选择哪把剪刀?为什么?
22、阅读填空:
自行车的构造
自行车的基本部件有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自行车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系统:由脚蹬、中轴、链轮、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具体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情况来看它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有:
(1)轮胎、把套、踏板上有花纹,是为了增大 。
(2)坐垫为马鞍形,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 。
(3)自行车的导向、驱动、制动利用了力能改变物体的 。
(4)车把、踏盘是轮轴能 (选填“省力”或“省距离”)。
五、作图题(23题2分,24题2分,共4分)
23、如图,请在图中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动力和动力臂的示意图。
24.如图所示,画出使用图中所示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8分)
25、(2024江苏扬州)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400N的窗玻璃,所用的竖直拉力为250N,窗玻璃上升的高度为10m,用时50s。求:
(1)所做的有用功;
(2)工人所用拉力的功率P;
(3)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