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12章 简单机械 (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江苏连云港)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托盘天平
B. 钢丝钳
C. 筷子
D. 开瓶扳手
2、(2024年四川南充)下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送巨木的场景,通过杠杆、支架、悬绳、石块等,将巨木一端抬起,垫上圆木,将其移到其他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支架下垫的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横杆相当于一个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省距离
C. 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让杠杆右端的人远离支架,增大动力臂
D. 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间的距离
3、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示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至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拉力、做的功分别为、,功率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24年重庆A卷) 同学们模仿中药房的戥秤制作杆秤,用筷子做秤杆,用钩码做秤砣,用细线将秤盘系在A点。当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O点提起提纽,秤杆水平平衡;当秤盘放100g物体、秤砣移到B点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在O到B两条刻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制杆秤的每一格约表示2.08g
B. 称中药时B端翘起应减少中药恢复水平平衡
C. 如果秤砣磨损则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小
D. 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可以增大杆秤的量程
5、(2024江苏盐城)下列挪动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6、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7、(2024年四川眉山)如图是小龙“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将重6N的物体以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做功为3J
B. 物体受到摩擦力为1.5N
C.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 若以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
8、(2024年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在的拉力F作用下,用滑轮组将重为的货物匀速提升,在10s内货物竖直上升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B. 拉力F功率为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 此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机械效率越大
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与其他三个属于不同类型杠杆的是( )
A.钓鱼竿 B.开瓶器
C.核桃夹 D.钢丝钳
10、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都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
C.,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
D.,因为两种方法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2024年河南)人体中有很多结构可简化为杠杆。如图,手提起物体时,桡骨在肱二头肌的收缩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这是一种______杠杆,此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手移动的距离。
12、(2024年云南)如图所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匀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为_______N。
13、(2024年甘肃定西) 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B重,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___________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拉着重200N的水桶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了0.5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水桶上升的高度为 m,动滑轮的重力为 N。
15、(2024年天津) 利用如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________。
16、图甲是小明提升重物的装置,提升过程中,重物相对动滑轮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图乙是功和物重的关系图,小明在提升100N的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是 J,此时的机械效率是 %。
17.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请分析题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用时20s,此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是 ______m/s。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 ;
(2)如图乙所示,石头垂直作用在撬棒上C的力是700N,已知撬棒AD=1m, CD=BC=0.15m,若沿图中动力的方向恰好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F是 N。
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18题4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共22分)
18、(2024年湖北武汉)某同学利用若干个质量为50g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______,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2)在杠杆左侧15cm刻度线处挂上4个钩码,在杠杆右侧挂上6个钩码,移动右侧钩码到______cm刻度线处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动力或阻力是______(填“钩码受到的重力”“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或“杠杆对钩码的拉力”)。
(3)保持杠杆左侧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取下右侧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时,该拉力的作用点可能在杠杆______(填序号)刻度线处。
①左侧10cm ②右侧5cm ③右侧15cm
19、(2023年湖南怀化)提高机械效率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一组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 提升的高度 拉力 绳端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4 0.2 1.8 0.6 74.1%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计算出第3组实验的有用功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或“不变”);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得,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20、小明发现公共场所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这引发了小明对斜面的兴趣。他想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便与实验小组的小伙伴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把表格画在答题卡的方框里面)
(3)准备动手实验时,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则他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时,应当保持______不变,这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21.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此时,该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如图乙所示,使用该装置时眼睛应注意观察U形管两侧液柱的 ,从而比较出液体压强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 来判断 (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
(4)如图丁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实验时,应沿 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5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科学阅读题与简答题(共2小题,23题6分,24题4分,共10分)
23、如图所示,是电学实验常用的电工钳,它结构上应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三条:
例:胶套上有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①
②
③
2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国古代农具——桔槔(jié gāo)
桔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如图甲所示,直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一端用绳子与水桶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要汲水时,人用力向下拉绳子,使水桶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让水进入水桶.当水桶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提水的容器中的水提升。
(1)桔槔本质上是一种 (填简单机械名称);
(2)使用更大的水桶一次打取更多的水时,为了更省力,末端重物不改变其位置的情况下,其质量应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有同学说桔槔另一端绑上的大石头越重越好,你的看法是: ;
(4)图乙是桔槔的模型,若,,空水桶重,石头重,水桶最大装水量,则人向上提满桶水时所用的最小力为 N。
五、作图题(25题4分,26题2分,共6分)
25、(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水桶匀速提升,请画出连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2)按要求组装滑轮。
26.如图所示为学校垃圾桶的简化示意图,垃圾桶的桶盖可视为一个杠杆,O点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打开垃圾桶的桶盖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7、(2024江苏苏州)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t。起重机将3600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12章 简单机械 (B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
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章。
第Ⅰ卷 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江苏连云港)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托盘天平
B. 钢丝钳
C. 筷子
D. 开瓶扳手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符合题意;
D. 开瓶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4年四川南充)下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送巨木的场景,通过杠杆、支架、悬绳、石块等,将巨木一端抬起,垫上圆木,将其移到其他地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支架下垫的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增大对地面的压强
B. 横杆相当于一个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省距离
C. 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让杠杆右端的人远离支架,增大动力臂
D. 当巨木太重无法抬起时,可以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间的距离
【答案】C
【解析】
【详解】A.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支架对地面的压强,故A错误;
B.横杆相当于一个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可以省力,但费距离,故B错误;
C.让杠杆右端的人远离支架,增大动力臂,阻力臂、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小,更有利于将巨木抬起,故C正确;
D.增大横杆上悬绳与支架之间的距离,阻力臂变长,动力臂、阻力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变大,无法将巨木抬起,故D错误。
故选C。
3、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分别以图示两种方式,将重为G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匀速提至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甲、乙的机械效率分别为、,拉力、做的功分别为、,功率分别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详解】A.甲是定滑轮,乙是动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甲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即,而乙的拉力等于物体和滑轮总重的一半,即,故,故A错误;
BC.不计绳重和摩擦,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故甲做的有用功等于乙做的有用功;因为甲用定滑轮提升,乙用动滑轮提升,所以甲做的额外功为零,小于乙做的额外功,故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即;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可知,甲的功率小于乙的功率,即,故B正确,C错误;
D.因为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甲做的有用功等于乙做的有用功,甲做的总功小于乙做的总功,故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故D错误。
故选B。
4、(2024年重庆A卷) 同学们模仿中药房的戥秤制作杆秤,用筷子做秤杆,用钩码做秤砣,用细线将秤盘系在A点。当不挂秤砣、且秤盘不放物体时,在O点提起提纽,秤杆水平平衡;当秤盘放100g物体、秤砣移到B点时,秤杆再次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在O到B两条刻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制杆秤的每一格约表示2.08g
B. 称中药时B端翘起应减少中药恢复水平平衡
C. 如果秤砣磨损则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小
D. 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可以增大杆秤的量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O到B两条刻线之间均匀地画上49条刻度线,则共计50格,则每一格代表的质量为
即自制杆秤的每一格约表示2g,故A错误;
B.称中药时B端翘起说明,此时可以减少中药即减小恢复水平平衡,故B正确;
C.如果秤砣磨损,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实际质量偏小,则长度偏大,则测量结果会比真实质量偏大,故C错误;
D.若将提纽移到O点右侧,则增大,减小,则变小,则杆秤的量程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5、(2024江苏盐城)下列挪动球形石墩的方法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A方法中有两段绳子挪动石墩,人对绳子的拉力为石墩与地面的摩擦力的一半;BCD方法中,人对绳子的拉力都等于石墩与地面的摩擦力,即不省力。
故选A。
6、分别使用图中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A.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承重绳子的段数n=3,则拉力
B.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承重绳子的段数n=2,则拉力
C.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D.动滑轮相当于省力杠杆,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则拉力
综上,四种装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则最省力的是A中的装置。
故选A。
7、(2024年四川眉山)如图是小龙“测量斜面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斜面粗糙程度相同。他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定拉力F,将重6N的物体以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测得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拉力做功为3J
B. 物体受到摩擦力为1.5N
C. 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D. 若以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
【答案】D
【解析】
【详解】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则拉力做功为
故A错误;
B.此过程中额外功为
有图可知,斜面的长度为
物体受到摩擦力为
故B错误;
C.在匀速拉动过程中,物体的质量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物体的机械能变大,故C错误;
D.若以的速度匀速拉动物体,此过程中摩擦力大小不变,则额外功不变,有用功也不变,总功也不变,因此斜面机械效率仍为75%,故D正确。
故选D。
8、(2024年黑龙江大庆)如图所示,在的拉力F作用下,用滑轮组将重为的货物匀速提升,在10s内货物竖直上升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B. 拉力F功率为
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D. 此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机械效率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滑轮做的有用功为克服货物的重力做功,故
故A错误;
B.拉力移动的距离
拉力做功
则拉力做功功率
故B正确;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C错误;
D.滑轮组提升的货物越轻,额外功不变,有用功越少,机械效率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9、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与其他三个属于不同类型杠杆的是( )
A.钓鱼竿 B.开瓶器
C.核桃夹 D.钢丝钳
【答案】A
【详解】A.钓鱼竿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开瓶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核桃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钢丝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所属的杠杆类型与其他三个不同的工具是A。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如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都均匀的长方体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将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
A.,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
C.,因为乙方法的动力臂长
D.,因为两种方法中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答案】D
【详解】长方形水泥板厚度、密度均匀,所以重心在其几何中心,把甲、乙都看作是杠杆,则有
由图可知,甲、乙两图中,动力臂均为阻力臂的两倍,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则动力为阻力的一半,两图中阻力均为水泥板的重力,所以两图中动力相等,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1、(2024年河南)人体中有很多结构可简化为杠杆。如图,手提起物体时,桡骨在肱二头肌的收缩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这是一种______杠杆,此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的距离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手移动的距离。
【答案】 ①. 费力 ②. 小于
【解析】
【详解】[1]桡骨在肱二头肌的收缩牵引下绕肘关节转动,该杠杆以肘关节为支点,肱二头肌对桡骨的拉力为动力,物体对手的压力为阻力,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这是费力杠杆。
[2]费力杠杆省距离,则此过程中肱二头肌收缩的距离小于手移动的距离。
12、(2024年云南)如图所示,美丽乡村建设的工地上,工人使用一个_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匀速提升重300N的建筑材料(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人的拉力为_______N。
【答案】 ①. 定 ②. 300
【解析】
【详解】[1]图中滑轮不随着物体一起运动,所以是定滑轮。
[2]定滑轮不能省力,所以人的拉力等于重力,为300N。
13、(2024年甘肃定西) 将物体A、B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已知A重,B重,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N;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刚好使A在原来的水平面上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大小为___________N。(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答案】 ①. 20 ②. 40
【解析】
【详解】[1]如图所示,物体A和B通过动滑轮相连,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已知B重10N,物体B恰好匀速下降,则A匀速向右运动,说明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则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与动滑轮的钩子拉A的力是一对平衡力,即
f=F拉=2GB=2×10N=20N
[2]若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则物体A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水平向右的拉力2GB, 水平向右的摩擦力20N,所以水平刚好使A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
F=f+F拉=f+2GB=20N+2×10N=40N
14、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拉着重200N的水桶沿竖直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了0.5m,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水桶上升的高度为 m,动滑轮的重力为 N。
【答案】 0.25 20
【详解】[1][2]图中为动滑轮,有效绳子段数,则水桶上升的高度为
动滑轮的重力为
15、(2024年天津) 利用如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________。
【答案】 ①. 省力 ②. 摩擦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中间垫的物块处为杠杆的支点,手在把手处向下摁动杠杆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
[2] 底座装有滚轮,在压力不变的和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
16、图甲是小明提升重物的装置,提升过程中,重物相对动滑轮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图乙是功和物重的关系图,小明在提升100N的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是 J,此时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 静止 100 50
【详解】[1]提升过程中,重物相对动滑轮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因此重物相对于动滑轮是静止的。
[2]据图可知,提升100N的重物时,做的有用功为100J,总功为200J,所做的额外功是
[3]此时的机械效率是
17.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请分析题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m,用时20s,此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是 ______m/s。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 ;
(2)如图乙所示,石头垂直作用在撬棒上C的力是700N,已知撬棒AD=1m, CD=BC=0.15m,若沿图中动力的方向恰好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F是 N。
【答案】(1) 0.1 大
(2)105
【详解】(1)[1]此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是
[2]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重物的重力大小、动滑轮重力大小、绳子重力、绳子与轮的摩擦力;当其它因素不变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故若增大提升重物的质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2)如图乙,若沿图中动力的方向恰好撬动石头,则D为支点,动力臂AD=1m,阻力臂CD=0.15m,由杠杆平衡原理知,即,解得F=105N
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18题4分、19题5分、20题6分、21题7分,,共22分)
18、(2024年湖北武汉)某同学利用若干个质量为50g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______,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2)在杠杆左侧15cm刻度线处挂上4个钩码,在杠杆右侧挂上6个钩码,移动右侧钩码到______cm刻度线处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动力或阻力是______(填“钩码受到的重力”“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或“杠杆对钩码的拉力”)。
(3)保持杠杆左侧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取下右侧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时,该拉力的作用点可能在杠杆______(填序号)刻度线处。
①左侧10cm ②右侧5cm ③右侧15cm
【答案】 ①. 静止 ②. 10 ③. 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④. ①③
【解析】
【详解】(1)[1]杠杆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便于测量力臂。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解得
L=10cm
则移动右侧钩码到10cm刻度线处时,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
[3]动力或阻力是作用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则动力或阻力是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3)[4]一个钩码的重力
若使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代入数据后有
解得拉力力臂
若竖直使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臂等于该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故①符合题意,若弹簧测力计倾斜,力臂小于该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则③符合题意,则符合条件的为①③。
19、(2023年湖南怀化)提高机械效率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一组同学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 提升的高度 拉力 绳端移动的距离 机械效率
1 2 0.1 1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4 4 0.2 1.8 0.6 74.1%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______(选填“匀速”或“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计算出第3组实验的有用功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时,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越高”或“越低”或“不变”);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得,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答案: (1)匀速 (2) 0.4 74.1% (3)越高 无关
解析:(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测力计示数比较稳定,便于读数。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第3组实验的有用功为
W有=Gh=4N×0.1m=0.4J
总功为
W总=Fs=1.8N×0.3m=0.54J
机械效率是
(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物体,被提升的物体越重,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高。
分析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在物重相同时,物体上升的高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说明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
20、小明发现公共场所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通道是斜面,且不同的斜面通道的倾斜程度有所不同,这引发了小明对斜面的兴趣。他想了解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便与实验小组的小伙伴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请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__(把表格画在答题卡的方框里面)
(3)准备动手实验时,有小伙伴提出,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则他们要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否与倾斜程度有关时,应当保持______不变,这里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______。
答案: ①. 弹簧测力计 ②. 刻度尺 ③.
实验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力G/N 拉力F/N 斜面高度h/m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
1
2
3
④. 斜面的粗糙程度 ⑤. 控制变量法解析:
(1)[1][2]测量机械效率需要知道做的有用功和总功,功的多少要通过公式W=Fs计算得出,所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长度的大小和力的大小,需要的测量工具为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3]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斜面的倾斜程度、物体重力、拉力大小、斜面高度和斜面长度,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有有用功和总功、机械效率,设计表格如下图所示:
实验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力G/N 拉力F/N 斜面高度h/m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
1
2
3
(3)[4][5]因为本实验中认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两个,所以在探究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时,要控制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21.亲爱的同学,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 N,此时,该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如图乙所示,使用该装置时眼睛应注意观察U形管两侧液柱的 ,从而比较出液体压强的大小。
(3)如图丙所示,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 来判断 (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
(4)如图丁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物体重6N,实验时,应沿 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物体上升高度为5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答案】(1) 0.1 1.5
(2)高度差
(3) 木块移动的距离 小球
(4) 竖直向上 62.5%
【详解】(1)[1][2]圆筒测力计0~0.5N之间有5个小格,则其分度值为0.1N,此时,该测力计的示数是1.5N。
(2)液体压强计是利用U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的大小,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因此使用该装置时,眼睛应注意观察U形管两侧液柱的高度差,从而比较出液体压强的大小。
(3)[1][2]在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时,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4)[1]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物体上升高度为5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3.2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科学阅读题与简答题(共2小题,23题6分,24题4分,共10分)
23、如图所示,是电学实验常用的电工钳,它结构上应用了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三条:
例:胶套上有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①
②
③
【答案】 钳口有花纹,增大摩擦 刀口很薄,增大压强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为了省力
【详解】[1]钳口有花纹,在使用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
[2]刀口很薄,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使用更方便。
[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使用时更省力。
24、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中国古代农具——桔槔(jié gāo)
桔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汲水工具,如图甲所示,直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一端用绳子与水桶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要汲水时,人用力向下拉绳子,使水桶下降到水面以下并让水进入水桶.当水桶装满水后,人向上拉动绳子,就可让绑重石端的位置下降,同时将提水的容器中的水提升。
(1)桔槔本质上是一种 (填简单机械名称);
(2)使用更大的水桶一次打取更多的水时,为了更省力,末端重物不改变其位置的情况下,其质量应 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有同学说桔槔另一端绑上的大石头越重越好,你的看法是: ;
(4)图乙是桔槔的模型,若,,空水桶重,石头重,水桶最大装水量,则人向上提满桶水时所用的最小力为 N。
【答案】(1)杠杆
(2)增大
(3)见解析
(4)120
【详解】(1)由题意可知,桔槔是一个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所以桔槔本质上是一种杠杆。
(2)桔槔B端悬挂一个重物,A端悬挂水桶,如果使用更大的水桶一次打取更多的水时,为了更省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B端重物在不改变其位置的情况下,其质量应该增大。
(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时,阻力越大,需要的动力也就越大,所以大石头越重,人向井内放送水桶时,向下的拉力更大,所以这个说法不正确。
(4)由题意可知,当人向上提桶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空桶×OA-F拉×L拉=G石×OB
因为G空桶、G石、OA、OB都不变,所以拉力的力臂越大,拉力越小,当人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力臂L拉最大,为OA,此时的拉力最小,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桶水-F拉)×OA=G石×OB
代入数据得
(200N+20N-F拉)×2m=200N×1m
解得
F拉=120N
则人竖直向上提满桶水时所用的最小力为120N。
五、作图题(25题4分,26题2分,共6分)
25、(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水桶匀速提升,请画出连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
(2)按要求组装滑轮。
【答案】(1)
(2)
【详解】(1)根据滑轮组省力特点,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股数最多,滑轮组最省力,图中滑轮组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股数最多是3,故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如图所示:
(2)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此时n=4,绳子的起点应该在定滑轮上,根据“动定交替”的原则,起点在定滑轮,开始绕线的第一个滑轮应该是最内侧的动滑轮,然后绕过最内侧的一个定滑轮,再绕第二个动滑轮,如图所示:
26.如图所示为学校垃圾桶的简化示意图,垃圾桶的桶盖可视为一个杠杆,O点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打开垃圾桶的桶盖时,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答案】
【详解】O为支点,动力作用在A点,以OA为动力臂是最长的力臂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动力最小;从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作用力,即最小的动力F。如图所示:
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7、(2024江苏苏州)某起重机的滑轮组结构示意如图所示,其最大载重为5t。起重机将3600kg的钢板匀速提升到10m高的桥墩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摩擦,g取。求
(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
(2)钢丝绳的拉力F;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2);(3)84.7%
【解析】
【详解】解:(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为
(2)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总功为
由图可知,有四段绳子承重,则钢丝绳的拉力为
(3)起重机的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
动滑轮的重力为
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为
答:(1)克服钢板重力做的功为3.6×105J;
(2)钢丝绳的拉力为1.125×104N;
(3)滑轮组满载时的机械效率为84.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