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9 22:19:26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像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汉高祖与光武帝 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朱元璋(明太祖) 国家初建,政局不稳,人心浮动,我当如何巩固统治,加强君权呢?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也有讲两三件事的,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请问: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是因朱元璋对“内外诸司”(中央、地方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设计理念:论从史出;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权不专于一司杀掉宰相胡惟庸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殿阁大学士,是明太祖朱元璋时设立的。开始时只是五品官,侍立皇帝左右,以备顾问。
“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1)、监视宋濂的是什么人?他们由谁直接指挥?
(2)、这段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
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命题特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答题观点:文体特点: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科举考生看榜图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曾抨击过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回答
(1)、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科举制度何时创立和完善的?
(2)、图中“焚书和咸阳之郊”指的是秦朝的哪一件事?此事是哪一位皇帝所为?
(3)、“八股之害”指的是明朝的哪一措施?实行这一措施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做法有何危害?材料一 明初分封诸王形势图材料二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及子孙的统治,便大封宗室二十五人为藩王,驻守全国各地。这些藩王虽然没有封地的管治权,但拥有护卫军队,少者有三千人,多者至一万九千人,驻守北方边境的九位边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军权更大,如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材料三 1399年(建文元年),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史称“靖难之役”战争持续三年。1402年(建文四年)燕军攻下帝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明成祖朱棣,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你知道明政府为何要迁都北京吗 1420年(永乐十八年)明成祖迁都北京,立即在东安门(今东厂胡同)设置了东厂,用它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好大恶”的事。朱棣怕外臣徇情面,不能及时把实况向他汇报,于是特命他的亲信太监做东厂的提督。从此由太监提督东厂,就成了明代特设的制度。东厂设立后,太监有了随意逮捕、刑讯朝野臣民的特权。 为了平衡厂和卫的权势,朱棣一面令东厂所属的人员,由锦衣卫调充,同时又赋予提督东厂的太监,有监视锦衣卫的权力,使厂卫相互倚赖,不敢有违朱棣的意旨,成为他实行特务统治的工具。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开发思维、
探讨天地  谈一谈是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越
加强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呢?

地方 废行省 设三司
1.行政机构 中央 废丞相 设六部
明朝强化君权 2.厂卫特务 明太祖 锦衣卫
机构 明成祖 东厂
3.八股取士
4.削藩 迁都北京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