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押题卷02(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押题卷02(原卷版+解答版+讲解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1 11:49:13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押题卷02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爱生活,爱语文”主题活动,下面是小语和小雯参与的活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任务。
1. (2分)在探究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小语发现“福”是最典型的吉祥文字。请参考下面图片中对“福”古
字形的解读,说说“福”字展现的画面。
【答案】 示 例:用双手奉持美酒祭祀。
2. (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勇”字的词语。
“勇”的本义 “勇”的引申义 含“勇”字的词语
力大胆大,敢作 敢担,无所畏惧。 胆量,胆魄,胆气,气魄 有勇有谋
强壮英武的壮丁,无所畏惧的士兵 ( 1 ) 散 兵 游 勇
无所畏惧地,坚决果敢地 ( 2 ) 勇 往 直 前
3. (2分)小语和小雯收集到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一副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雅士”和“诗人”值得反复吟 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晴岚耸翠,鱼逐清波迷雅士 烟柳增妍,桥开丽景醉诗人
4. (8分)小语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祖国山川如此多娇,文人墨客驻足折腰。岁月不会停止脚步,相信美好终会遇见,正所谓“①山 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李贺行雁门郡,立报国之志,“报君黄金台上意, ②提携玉龙为 ”;孟浩然望洞庭湖,览磅礴气势,“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许浑于咸阳城东楼,察晚唐 风雨飘摇形势,“溪云初起日沉阁,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上帆船归航,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草木 覆盖的鹦鹉洲发出了“⑤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柳宗元流连小石潭,写下“潭
中鱼可百许头.⑥ 皆若空游无所依” .赞叹潭水的清澈:平静的西湖,人禽互窥.“微动涟漪,⑦ 惊 起
”的画面令人陶醉;初入楚地,行舟江上,李白惊叹于“月下飞天镜,⑧ 云生结海楼 ”的 奇美之景。
5. (3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语认为现在数字技术成熟,何必要行万里路呢 小雯却认为 行万里路能更直观地看风景。对此你怎么看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示 例:我认为应该像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
6. (3分)小语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拾 (shí) 级 (2)容易写错的词:A.鸠占雀巢 (3)容易说错的话:A.今天我莅临母校,看望了小学老师。 B. 戛 (gā) 然而止 B.因地置宜 B. 他的家乡是湖北哪里人
【答案】(1)A.shí—shè B.gā—jiá
(2)A. 鸠占雀巢—鸠占鹊巢 B.因地置宜—因地制宜
(3)A. 将“莅临”改为“回到”。 B. 删去“的家乡”或“人”。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丹阳注送吴将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 丹阳:今属江苏的外城边。
7. (2分)请赏析诗中“秋”字的含义。
【答案】 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8. (2分)这首诗第三、四句中,望字写出思念的神态, 日晚 暗示思念时间之久。(用原文填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初,愈①至潮阳②,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 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咒之。咒之夕,有暴风雷起(B) 湫 中 。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C) 没⑧入出钱之家。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 俗法,不许隶人。
(节选自《旧唐书 · 韩愈传》)
【注】 ①愈: 韩愈。②潮阳:在今广东。韩愈因上奏惹怒唐宪宗被贬至此。③没:没收。
9. (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成语联想(实事求是) 探求
(2)以是民贫 课内迁移(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
(3)自是潮人无鳄患 查阅词典(①忧虑,担忧。②祸害,灾难。③生病,疾病。 ④毛病,弊病。) 祸害,灾难
(4)仍削其俗法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废除
10. (2分)请将“则”“于”“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哉 ) B.( 于) C.( 则 )
11. (2分)乙文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需要断开,请选出需要断开的两处 ( CE )
令判官秦济A 炮 一 豚B 一 羊C 投 之D 湫水国咒之。 12. (2分)把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
【答案】 几天后,水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里的地方去了。
13. (4分)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范仲淹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乙文中的韩愈是否也做到了这一 点 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
【答案】 示 例:韩愈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韩愈在潮阳一上任就关心百姓疾苦。潮 阳百姓为鳄鱼所苦,韩愈亲往视察,设法为百姓解除鳄患。改任袁州,废除陋俗,帮贫苦人家赎出子 女。尽管遭遇贬谪,韩愈仍为公为民尽心尽责,以天下为己任。
【参考译文】
【乙】当初,韩愈到了潮阳,一开始处理政务,就询问官吏有关百姓的疾苦,都说: “郡西面的水潭 里有鳄鱼,孵育而后化育,长成后有几丈长,百姓的家畜都快被它吃光了,因此百姓非常贫困。”过了 几天,韩愈前往(水潭)视察,让判官秦济烤好一头猪和一只羊,投进水潭里,然后祝咒鳄鱼。祝咒完 的当晚,有猛烈的风和雷从这水潭中兴起。几天后,水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 里的地方去了。从此潮阳人再没有鳄鱼的祸患。
袁州有这样一种风俗,(为了借钱)把子女抵押在出借钱的人家服役,过期无力赎回,(子女)就 被没收到出借钱的人家。韩愈到任后,想办法赎出被没收为奴隶的子女,送还给他们的父母,还废 除这种习俗法规,不允许蓄养奴隶。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6题。
手炉:古代的“暖宝宝”
周 乾
①手炉为我国冬季取暖用具之一 ,一般为铜质或珐琅质。其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 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②手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陕西茂陵汉墓出土的一件手炉,上面就有“阳信 家铜温手炉”的铭文。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③ 作为明清皇宫用品,故宫里的手炉不失皇家风范。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 年制,长约18.4厘米,宽约12.9厘米,高约14厘米(不含木质提梁)。
④从构造组成来看,此手炉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鬃以彩漆。 内胆为铜胆,架设于木胎的口沿上,用于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既可 以通风换气助力炭燃,又可以避免燃炭的火星溅出。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合,表面为描金回 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高温)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胎 (适温)。使用者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
⑤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其导热系数非常高,而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 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此手炉采用铜内胆、木外胎,既有利于保持炉内长时间供
热,又可避免手炉外表面发烫。
⑥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 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尽管炉内胆与外胎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 旺,炉的外表面也不烫手。
⑦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 踩踏。故宫藏有一款张鸣岐制作的手炉,以优质的红铜制作,底径7.5厘米,口径10厘米,高8.7厘米。 整个手炉通体一色,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此手炉不设提梁,为手捧式。篾箩状顶罩向上隆 起,使得炉内炭火的热量传到盖顶时,不会令人感到烫手。另底部有铭文:“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 张鸣岐制。”其篆书自然有度,运刀游刃有余,落款大方得体,颇具名家风范。
⑧综上可知,手炉作为古代“暖宝宝”,其艺术的造型及实用有效的功能,折射出古人的审美情趣和 生活智慧,亦为我国古代工匠卓越制造技艺的体现。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4. (2分)校刊《生活与艺术》栏目转载了这篇文章,转载时,编辑们认为文章标题很好,请你说说原因。
【答案】 因为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手炉”,并阐明了它的功能—— “古代的‘暖宝宝’”;运用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 (2分)小语读完第④段后,问道:“为什么还要用木材来制作手炉的外胎 ”请你为她解答困惑。
【答案】 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
(
1
6.
(
3

) (
)














)校刊转载选文后,还设计了 一 道体验题目,请你
参 与 。
如果你是古代 一 位卖手炉的小哥,打算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向顾客推销张鸣岐设计的手 炉,请参考选文内容,接着下面的开头,写下你的推销语。
【答案】 示例 一: 这手炉用优质的红铜制作,受热均匀,不烫手。这顶盖,细密严实,用多久也不松 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看着薄,您踩 一脚也没事!您再看这手炉上的花纹,多漂亮啊,细细看来又 觉得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带一个回家吧,“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买手炉就是买春天了! 示例二:这是一款用精炼红铜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炉壁厚薄均匀,双手捧着暖和又不烫手; 整个手炉纹饰精美,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刻有诗句。真是耐用又好看,买一个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我邻居的六眼飞鱼
伊 北
①我们小区的住户相互之间很少说话。可是最近我家楼下来了个另类。
②一天晚上,我家的门被敲开了。 一位老太太拿着一簸箕板栗站在门口,笑着说:“小伙子,我是你 家楼下的那户,这是我老家的板栗,你尝尝。”看样子,不要她这簸箕板栗,这事儿不算完,那就收着吧。 “您贵姓 ”我问。“江,江水的江,江桃花。”说完,老太太就走了。
③江桃花很快就出名了,但出的不算好名。她见人就扎堆,然后 一 通天南海北地畅聊。小区里的 很多人遇到江桃花,都采取同一个策略 — — 三十六计走为上。
④ 周六,我在阳台上晒衣服,迎面一 阵风刮来,我闻到一股臭味,随风而至的还有歌曲《勇气》。有 人接电话了,她说:“喂,在这儿过得挺好的,不过这地方小,养点儿东西不方便。”我朝窗外一看,天哪! 距离我家阳台不过五六米, 一楼的小花园一 角,七八只小鸡正走得欢快。江桃花在家门口养鸡!
⑤没过几天,楼上的大姐就对江桃花说:“ 一楼的,你养的鸡必须消灭掉,这是小区,整天鸡屎熏天 的,你让我们怎么受得了!”江桃花也不示弱:“你住十五层,这鸡拉的屎,能熏到你 ”楼道里围满了人, 我也站在旁边看。谁知那大姐眼尖,突然抓住我的胳膊,对众人说:“他离得最近,让他说说, 一楼的鸡 屎臭不臭!”
⑥ 我内心挣扎了几秒,立即演戏说:“什么鸡 我刚从外地回来,到底怎么回事 ”大姐显然信不过我 的表演,她冷笑道:“你不觉得这鸡屎臭 ”我说:“我有鼻炎。”江桃花笑了,那是胜利者的微笑。不过,群众 的力量是强大的,没出三天,居委会的人把她养的鸡拎走了。
⑦ 晚间,我又听到江桃花在门前接电话,来电音乐还是那首《勇气》,她抱怨道:“在北京真没法住 了,个个都不讲理。”早晨我去上班,遇见江桃花正拖着行李离开。
⑧ 再碰见江桃花是在第二年春天,她好像焕然 一 新。 一 天晚饭后,江桃花提着 一袋西红柿来到我 家,说:“给你的。”没几天,她又送来了黄瓜、丝瓜、芹菜。我说:“阿姨,您这是丰收啦!我给您钱。”江桃
花说:“不用,都是邻居。”也就一个月,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 种的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送。
⑨ 周六,我跟着江桃花去了她的菜地。 一块绿油油的地,种满了瓜果蔬菜。我说:“这样好,能吃上 放心菜,也省了钱。”江桃花没接话,忽然说:“人嘛,终究要有人情味。我种菜,就是要种出人情味来。”
⑩ 江桃花的手机响了,还是那首《勇气》。江桃花问:“你说我这手机铃声,到底唱的是什么 什么 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什么六眼飞鱼(流言蜚语) 什么是六眼飞鱼 ”我听了,忍住笑,认真地说:“六眼 飞鱼是一种有大神通的动物,只有勇气特别大的人,才敢面对它。”江桃花若有所思,认真地说:“我敢面 对六眼飞鱼。”
① 一年后,江桃花开始做鲜榨果蔬汁,我是第一位客户。我扭开瓶盖,忽然被什么东西晃了 一 下 眼。是商标!一个透明的塑料圆盖,上面画了一条鱼,长着翅膀,戴着眼镜,旁边写着:“六眼飞鱼”牌果 蔬 汁 !
( 有 删 改 )
17. (3分)文章用《我邻居的六眼飞鱼》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 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②总领全文,与文章结尾 呼应。③“六眼飞鱼”为“流言蜚语”的谐音,语言富有趣味,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 (3分)文章第①段中说江桃花是一个“另类”,请结合全文说说她“另类”的具体表现。
【 答 案 】主动上门自我介绍并强赠“我”板栗;见人扎堆畅聊,令众人避之不及;在家门口养鸡,引 发邻里争执;自己种菜,免费送给邻居;做鲜榨果蔬汁并起名“六眼飞鱼”。(每点1分。任答三点, 意思对即可)
19. (3分)本文用词颇有趣味。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种的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 送。(“席卷”一词是否过于夸张 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不夸张。“席卷”指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这里指整个小区的居民都收到了江 桃花赠送的自种蔬菜,从侧面写出了江桃花的热情和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我”对其的赞美和钦佩
之情 。
20. (3分)文中多次出现歌曲《勇气》,这首歌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歌曲《勇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前后照应,情节更加紧凑,让全文浑然一体;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为结尾江桃花为果蔬汁起名“六眼飞鱼”埋下伏笔;“勇气”体现了主人公江桃花的 主要形象特点,有力地突出了主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名著导读: 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
真假美猴王
他两个各踏云光,跳斗上九霄云内。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 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纵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宝杖,打近水帘洞外,惊散群妖,掀翻石凳, 把饮酒食肉的器皿,尽情打碎;寻他的青毡包袱,四下里全然不见。原来他水帘洞本是一股瀑布飞泉, 遮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水帘洞。沙僧不知进步来历,故此难寻。即 便纵云,赶到九霄云里,轮着宝杖,又不好下手。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 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沙僧见两个相貌、声 音,更无一毫差别,皂白难分,只得依言,拨转云头,回复唐僧不题。
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早惊动护法诸天,即 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来也。”那菩萨与木叉行者、善财童子、龙女降莲台出门喝 道:“那孽畜那里走!”这两个递相揪住道:“菩萨,这厮果然像弟子模样。才自水帘洞打起,战斗多时,不 分胜负。沙悟净肉眼愚蒙,不能分识,有力难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复师父,我与这厮打到宝山,借 菩萨慧眼,与弟子认个真假,辨明邪正。”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一遍。众诸天与菩萨都看良久,莫想能 认。菩萨道:“且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两边站定。这边说:“我是真的!”那边说: “他是假的!”
真假李逵
正走之间,只见前面有五十来株大树丛杂,时值新秋,叶儿正红。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 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看那人时,带一顶红绢抓髯儿头巾,穿一领粗 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 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 过去。”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厮是甚么人 那里来的 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 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 一朴刀,搠翻在地, 一脚踏住胸 脯,喝道:“认得老爷么 ”那汉在地下叫道:“爷爷!饶恕孩儿性命!”李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 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没老爷名字!”那汉道:“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 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因此小人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 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做李鬼,只在 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 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21. (2分)面对假冒自己的人,孙悟空和李逵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待他们
【答案】 孙悟空和假悟空打斗,并找各路神仙帮忙辨别真假,证明自己的身份;李逵拿起刀和斧子 便要砍杀假李逵。
22. (2分)选段体现了李逵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 李逵见到有人剪径便大声呵斥,体现了他脾气火暴的性格特点;发现李鬼冒充自己,李逵 打倒李鬼,要砍杀他,体现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3. (2分)假美猴王出现之前,孙悟空发生了什么事 请结合名著概括。
【答案】 孙悟空因打死了 一 伙贼人而被唐僧赶走。
24. (2分)小雯读完上面两个选段写了 一 条阅读心得: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结合整本书来看,《西游
记》和《水浒传》中还有哪些邪不压正的例子 请分别举一个。
【答案】 示 例:《西游记》中,白骨精三次接近唐僧,都被悟空识破,最终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水浒传》中,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家,武松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 (5分)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都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和新征程的开始。班 上拟开展“青春驿站与你同行”主题活动,请你从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 一: 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班上要制作一本班史,如果由你来策划编写流程,请条理清 晰地将你的策划写下来。(80字左右)
任务二:青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无怨无悔,那么的令人贪恋。恰同学少年的你,“青春”引
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请你写 一 首小诗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四行;如超出四行,诗行间用
【答案】任 务 一 示 例:书名征集、封面征集和内容征集;对征集的书名和封面设计进行择优选取,对
征集的内容分类筛选并进行文字编辑;装帧设计;排版成书。
任务二示例:我见过最美的词/它叫青春/它承载了曾经的年少痴狂/它见证了我们 一 点 一 滴的成 长/它带着我们奔向梦的地方
26. (50分)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 一 项,写 一 篇作文。
任务一:“一 花 一世界”包含浓厚的哲学意味。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你愿意成为哪 一 朵花 请将“我是那 一朵 的花” 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任务二:《统一》中说:“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它揭示了万物 皆有共性,和谐统一 的道理。请以“ 和谐统一也是美”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任务三:花会说话吗 叶会行走吗 … …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要求: 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下来;②作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 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 略 。/ 让教学更有效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押题卷02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爱生活,爱语文”主题活动,下面是小语和小雯参与的活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任务。
1. (2分)在探究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小语发现“福”是最典型的吉祥文字。请参考下面图片中对“福”古
字形的解读,说说“福”字展现的画面。
【答案】 示 例:用双手奉持美酒祭祀。
2. (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勇”字的词语。
“勇”的本义 “勇”的引申义 含“勇”字的词语
力大胆大,敢作 敢担,无所畏惧。 胆量,胆魄,胆气,气魄 有勇有谋
强壮英武的壮丁,无所畏惧的士兵 ( 1 ) 散 兵 游 勇
无所畏惧地,坚决果敢地 ( 2 ) 勇 往 直 前
3. (2分)小语和小雯收集到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一副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雅士”和“诗人”值得反复吟 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晴岚耸翠,鱼逐清波迷雅士 烟柳增妍,桥开丽景醉诗人
4. (8分)小语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祖国山川如此多娇,文人墨客驻足折腰。岁月不会停止脚步,相信美好终会遇见,正所谓“①山 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李贺行雁门郡,立报国之志,“报君黄金台上意, ②提携玉龙为 ”;孟浩然望洞庭湖,览磅礴气势,“气蒸云梦泽,③波撼岳阳城 ”;许浑于咸阳城东楼,察晚唐 风雨飘摇形势,“溪云初起日沉阁,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上帆船归航,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草木 覆盖的鹦鹉洲发出了“⑤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柳宗元流连小石潭,写下“潭
中鱼可百许头.⑥ 皆若空游无所依” .赞叹潭水的清澈:平静的西湖,人禽互窥.“微动涟漪,⑦ 惊 起
”的画面令人陶醉;初入楚地,行舟江上,李白惊叹于“月下飞天镜,⑧ 云生结海楼 ”的 奇美之景。
5. (3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语认为现在数字技术成熟,何必要行万里路呢 小雯却认为 行万里路能更直观地看风景。对此你怎么看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 示 例:我认为应该像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事要躬行”,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
6. (3分)小语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拾 (shí) 级 (2)容易写错的词:A.鸠占雀巢 (3)容易说错的话:A.今天我莅临母校,看望了小学老师。 B. 戛 (gā) 然而止 B.因地置宜 B. 他的家乡是湖北哪里人
【答案】(1)A.shí—shè B.gā—jiá
(2)A. 鸠占雀巢—鸠占鹊巢 B.因地置宜—因地制宜
(3)A. 将“莅临”改为“回到”。 B. 删去“的家乡”或“人”。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丹阳注送吴将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 丹阳:今属江苏的外城边。
7. (2分)请赏析诗中“秋”字的含义。
【答案】 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8. (2分)这首诗第三、四句中,望字写出思念的神态, 日晚 暗示思念时间之久。(用原文填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 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初,愈①至潮阳②,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 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咒之。咒之夕,有暴风雷起(B) 湫 中 。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C) 没⑧入出钱之家。愈至,设法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 俗法,不许隶人。
(节选自《旧唐书 · 韩愈传》)
【注】 ①愈: 韩愈。②潮阳:在今广东。韩愈因上奏惹怒唐宪宗被贬至此。③没:没收。
9. (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成语联想(实事求是) 探求
(2)以是民贫 课内迁移(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因此
(3)自是潮人无鳄患 查阅词典(①忧虑,担忧。②祸害,灾难。③生病,疾病。 ④毛病,弊病。) 祸害,灾难
(4)仍削其俗法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废除
10. (2分)请将“则”“于”“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哉 ) B.( 于) C.( 则 )
11. (2分)乙文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需要断开,请选出需要断开的两处 ( CE )
令判官秦济A 炮 一 豚B 一 羊C 投 之D 湫水国咒之。 12. (2分)把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
【答案】 几天后,水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里的地方去了。
13. (4分)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范仲淹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乙文中的韩愈是否也做到了这一 点 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
【答案】 示 例:韩愈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韩愈在潮阳一上任就关心百姓疾苦。潮 阳百姓为鳄鱼所苦,韩愈亲往视察,设法为百姓解除鳄患。改任袁州,废除陋俗,帮贫苦人家赎出子 女。尽管遭遇贬谪,韩愈仍为公为民尽心尽责,以天下为己任。
【参考译文】
【乙】当初,韩愈到了潮阳,一开始处理政务,就询问官吏有关百姓的疾苦,都说: “郡西面的水潭 里有鳄鱼,孵育而后化育,长成后有几丈长,百姓的家畜都快被它吃光了,因此百姓非常贫困。”过了 几天,韩愈前往(水潭)视察,让判官秦济烤好一头猪和一只羊,投进水潭里,然后祝咒鳄鱼。祝咒完 的当晚,有猛烈的风和雷从这水潭中兴起。几天后,水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 里的地方去了。从此潮阳人再没有鳄鱼的祸患。
袁州有这样一种风俗,(为了借钱)把子女抵押在出借钱的人家服役,过期无力赎回,(子女)就 被没收到出借钱的人家。韩愈到任后,想办法赎出被没收为奴隶的子女,送还给他们的父母,还废 除这种习俗法规,不允许蓄养奴隶。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6题。
手炉:古代的“暖宝宝”
周 乾
①手炉为我国冬季取暖用具之一 ,一般为铜质或珐琅质。其体积较小,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 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②手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陕西茂陵汉墓出土的一件手炉,上面就有“阳信 家铜温手炉”的铭文。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③ 作为明清皇宫用品,故宫里的手炉不失皇家风范。如故宫藏黑漆描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 年制,长约18.4厘米,宽约12.9厘米,高约14厘米(不含木质提梁)。
④从构造组成来看,此手炉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鬃以彩漆。 内胆为铜胆,架设于木胎的口沿上,用于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既可 以通风换气助力炭燃,又可以避免燃炭的火星溅出。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合,表面为描金回 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高温)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胎 (适温)。使用者双手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
⑤ 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其导热系数非常高,而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 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此手炉采用铜内胆、木外胎,既有利于保持炉内长时间供
热,又可避免手炉外表面发烫。
⑥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 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尽管炉内胆与外胎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 旺,炉的外表面也不烫手。
⑦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 踩踏。故宫藏有一款张鸣岐制作的手炉,以优质的红铜制作,底径7.5厘米,口径10厘米,高8.7厘米。 整个手炉通体一色,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此手炉不设提梁,为手捧式。篾箩状顶罩向上隆 起,使得炉内炭火的热量传到盖顶时,不会令人感到烫手。另底部有铭文:“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 张鸣岐制。”其篆书自然有度,运刀游刃有余,落款大方得体,颇具名家风范。
⑧综上可知,手炉作为古代“暖宝宝”,其艺术的造型及实用有效的功能,折射出古人的审美情趣和 生活智慧,亦为我国古代工匠卓越制造技艺的体现。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4. (2分)校刊《生活与艺术》栏目转载了这篇文章,转载时,编辑们认为文章标题很好,请你说说原因。
【答案】 因为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手炉”,并阐明了它的功能—— “古代的‘暖宝宝’”;运用打比 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 (2分)小语读完第④段后,问道:“为什么还要用木材来制作手炉的外胎 ”请你为她解答困惑。
【答案】 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
(
1
6.
(
3

) (
)














)校刊转载选文后,还设计了 一 道体验题目,请你
参 与 。
如果你是古代 一 位卖手炉的小哥,打算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向顾客推销张鸣岐设计的手 炉,请参考选文内容,接着下面的开头,写下你的推销语。
【答案】 示例 一: 这手炉用优质的红铜制作,受热均匀,不烫手。这顶盖,细密严实,用多久也不松 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看着薄,您踩 一脚也没事!您再看这手炉上的花纹,多漂亮啊,细细看来又 觉得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带一个回家吧,“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买手炉就是买春天了! 示例二:这是一款用精炼红铜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炉壁厚薄均匀,双手捧着暖和又不烫手; 整个手炉纹饰精美,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刻有诗句。真是耐用又好看,买一个吧!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我邻居的六眼飞鱼
伊 北
①我们小区的住户相互之间很少说话。可是最近我家楼下来了个另类。
②一天晚上,我家的门被敲开了。 一位老太太拿着一簸箕板栗站在门口,笑着说:“小伙子,我是你 家楼下的那户,这是我老家的板栗,你尝尝。”看样子,不要她这簸箕板栗,这事儿不算完,那就收着吧。 “您贵姓 ”我问。“江,江水的江,江桃花。”说完,老太太就走了。
③江桃花很快就出名了,但出的不算好名。她见人就扎堆,然后 一 通天南海北地畅聊。小区里的 很多人遇到江桃花,都采取同一个策略 — — 三十六计走为上。
④ 周六,我在阳台上晒衣服,迎面一 阵风刮来,我闻到一股臭味,随风而至的还有歌曲《勇气》。有 人接电话了,她说:“喂,在这儿过得挺好的,不过这地方小,养点儿东西不方便。”我朝窗外一看,天哪! 距离我家阳台不过五六米, 一楼的小花园一 角,七八只小鸡正走得欢快。江桃花在家门口养鸡!
⑤没过几天,楼上的大姐就对江桃花说:“ 一楼的,你养的鸡必须消灭掉,这是小区,整天鸡屎熏天 的,你让我们怎么受得了!”江桃花也不示弱:“你住十五层,这鸡拉的屎,能熏到你 ”楼道里围满了人, 我也站在旁边看。谁知那大姐眼尖,突然抓住我的胳膊,对众人说:“他离得最近,让他说说, 一楼的鸡 屎臭不臭!”
⑥ 我内心挣扎了几秒,立即演戏说:“什么鸡 我刚从外地回来,到底怎么回事 ”大姐显然信不过我 的表演,她冷笑道:“你不觉得这鸡屎臭 ”我说:“我有鼻炎。”江桃花笑了,那是胜利者的微笑。不过,群众 的力量是强大的,没出三天,居委会的人把她养的鸡拎走了。
⑦ 晚间,我又听到江桃花在门前接电话,来电音乐还是那首《勇气》,她抱怨道:“在北京真没法住 了,个个都不讲理。”早晨我去上班,遇见江桃花正拖着行李离开。
⑧ 再碰见江桃花是在第二年春天,她好像焕然 一 新。 一 天晚饭后,江桃花提着 一袋西红柿来到我 家,说:“给你的。”没几天,她又送来了黄瓜、丝瓜、芹菜。我说:“阿姨,您这是丰收啦!我给您钱。”江桃
花说:“不用,都是邻居。”也就一个月,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 种的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送。
⑨ 周六,我跟着江桃花去了她的菜地。 一块绿油油的地,种满了瓜果蔬菜。我说:“这样好,能吃上 放心菜,也省了钱。”江桃花没接话,忽然说:“人嘛,终究要有人情味。我种菜,就是要种出人情味来。”
⑩ 江桃花的手机响了,还是那首《勇气》。江桃花问:“你说我这手机铃声,到底唱的是什么 什么 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什么六眼飞鱼(流言蜚语) 什么是六眼飞鱼 ”我听了,忍住笑,认真地说:“六眼 飞鱼是一种有大神通的动物,只有勇气特别大的人,才敢面对它。”江桃花若有所思,认真地说:“我敢面 对六眼飞鱼。”
① 一年后,江桃花开始做鲜榨果蔬汁,我是第一位客户。我扭开瓶盖,忽然被什么东西晃了 一 下 眼。是商标!一个透明的塑料圆盖,上面画了一条鱼,长着翅膀,戴着眼镜,旁边写着:“六眼飞鱼”牌果 蔬 汁 !
( 有 删 改 )
17. (3分)文章用《我邻居的六眼飞鱼》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 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②总领全文,与文章结尾 呼应。③“六眼飞鱼”为“流言蜚语”的谐音,语言富有趣味,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8. (3分)文章第①段中说江桃花是一个“另类”,请结合全文说说她“另类”的具体表现。
【 答 案 】主动上门自我介绍并强赠“我”板栗;见人扎堆畅聊,令众人避之不及;在家门口养鸡,引 发邻里争执;自己种菜,免费送给邻居;做鲜榨果蔬汁并起名“六眼飞鱼”。(每点1分。任答三点, 意思对即可)
19. (3分)本文用词颇有趣味。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种的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 送。(“席卷”一词是否过于夸张 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不夸张。“席卷”指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这里指整个小区的居民都收到了江 桃花赠送的自种蔬菜,从侧面写出了江桃花的热情和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我”对其的赞美和钦佩
之情 。
20. (3分)文中多次出现歌曲《勇气》,这首歌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歌曲《勇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前后照应,情节更加紧凑,让全文浑然一体;推动 故事情节发展,为结尾江桃花为果蔬汁起名“六眼飞鱼”埋下伏笔;“勇气”体现了主人公江桃花的 主要形象特点,有力地突出了主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名著导读: 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
真假美猴王
他两个各踏云光,跳斗上九霄云内。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 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纵身跳下山崖,使降妖宝杖,打近水帘洞外,惊散群妖,掀翻石凳, 把饮酒食肉的器皿,尽情打碎;寻他的青毡包袱,四下里全然不见。原来他水帘洞本是一股瀑布飞泉, 遮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水帘洞。沙僧不知进步来历,故此难寻。即 便纵云,赶到九霄云里,轮着宝杖,又不好下手。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 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沙僧见两个相貌、声 音,更无一毫差别,皂白难分,只得依言,拨转云头,回复唐僧不题。
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早惊动护法诸天,即 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来也。”那菩萨与木叉行者、善财童子、龙女降莲台出门喝 道:“那孽畜那里走!”这两个递相揪住道:“菩萨,这厮果然像弟子模样。才自水帘洞打起,战斗多时,不 分胜负。沙悟净肉眼愚蒙,不能分识,有力难助,是弟子教他回西路去回复师父,我与这厮打到宝山,借 菩萨慧眼,与弟子认个真假,辨明邪正。”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一遍。众诸天与菩萨都看良久,莫想能 认。菩萨道:“且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两边站定。这边说:“我是真的!”那边说: “他是假的!”
真假李逵
正走之间,只见前面有五十来株大树丛杂,时值新秋,叶儿正红。李逵来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 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裹!”李逵看那人时,带一顶红绢抓髯儿头巾,穿一领粗 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 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 过去。”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厮是甚么人 那里来的 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 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 一朴刀,搠翻在地, 一脚踏住胸 脯,喝道:“认得老爷么 ”那汉在地下叫道:“爷爷!饶恕孩儿性命!”李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 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没老爷名字!”那汉道:“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 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鬼也怕,因此小人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了 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自己的贱名叫做李鬼,只在 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 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21. (2分)面对假冒自己的人,孙悟空和李逵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待他们
【答案】 孙悟空和假悟空打斗,并找各路神仙帮忙辨别真假,证明自己的身份;李逵拿起刀和斧子 便要砍杀假李逵。
22. (2分)选段体现了李逵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 李逵见到有人剪径便大声呵斥,体现了他脾气火暴的性格特点;发现李鬼冒充自己,李逵 打倒李鬼,要砍杀他,体现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3. (2分)假美猴王出现之前,孙悟空发生了什么事 请结合名著概括。
【答案】 孙悟空因打死了 一 伙贼人而被唐僧赶走。
24. (2分)小雯读完上面两个选段写了 一 条阅读心得:假的真不了,邪不压正。结合整本书来看,《西游
记》和《水浒传》中还有哪些邪不压正的例子 请分别举一个。
【答案】 示 例:《西游记》中,白骨精三次接近唐僧,都被悟空识破,最终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水浒传》中,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家,武松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 (5分)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都意味着前一段旅途的结束和新征程的开始。班 上拟开展“青春驿站与你同行”主题活动,请你从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 一: 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班上要制作一本班史,如果由你来策划编写流程,请条理清 晰地将你的策划写下来。(80字左右)
任务二:青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无怨无悔,那么的令人贪恋。恰同学少年的你,“青春”引
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 请你写 一 首小诗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四行;如超出四行,诗行间用
【答案】任 务 一 示 例:书名征集、封面征集和内容征集;对征集的书名和封面设计进行择优选取,对
征集的内容分类筛选并进行文字编辑;装帧设计;排版成书。
任务二示例:我见过最美的词/它叫青春/它承载了曾经的年少痴狂/它见证了我们 一 点 一 滴的成 长/它带着我们奔向梦的地方
26. (50分)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 一 项,写 一 篇作文。
任务一:“一 花 一世界”包含浓厚的哲学意味。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你愿意成为哪 一 朵花 请将“我是那 一朵 的花” 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任务二:《统一》中说:“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繁多是个谎言。”它揭示了万物 皆有共性,和谐统一 的道理。请以“ 和谐统一也是美”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任务三:花会说话吗 叶会行走吗 … … 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
要求: 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下来;②作文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 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答案】 略 。(共77张PPT)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讲解课件
统编版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押题卷02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2025年中考语文 模拟押题卷讲解课件(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爱生活,爱语文”主题活动,下面是小语和小雯参与的活动,
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任务。
1.(2分)在探究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小语发现“福”
是最典型的吉祥文字。请参考下面图片中对“福”古
字形的解读,说说“福”字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用双手奉持美酒祭祀。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字源探究。图片用浅显的图画展现了“福”字的古
字形的构成。考生根据左侧图画的内容和文字提示,不难看出“福”字表示
双手奉持美酒祭祀。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勇”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
分别补充一个含“勇”字的词语。
“勇”的本义 “勇”的引申义 含“勇”字的词语
力大胆大,敢作敢 担,无所畏惧。 胆量,胆魄,胆气,气魄 有勇有谋
强壮英武的壮丁,无所畏惧 的士兵 (1)__________
无所畏惧地,坚决果敢地 (2)__________
散兵游勇
勇往直前
3.(2分)小语和小雯收集到武汉东湖清河桥的一副对联,觉得联末两个词
“雅士”和“诗人”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
晴岚耸翠,鱼逐清波迷□□
烟柳增妍,桥开丽景醉□□
【答案】雅士; 诗人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联知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
后一个字是平声。“雅士”中的“士”(shì)是仄声,“诗人”中的“人”(rén)
是平声。
4.(8分)小语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
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祖国山川如此多娇,文人墨客驻足折腰。岁月不会停止脚步,相信美
好终会遇见,正所谓“①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李贺行雁
门郡,立报国之志 ,“报君黄金台上意,②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
望洞庭湖,览磅礴气势,“气蒸云梦泽,③____________”;许浑于咸阳城
东楼,察晚唐风雨飘摇形势,“溪云初起日沉阁,④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
提携玉龙为君死
波撼岳阳城
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上帆船归航,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草木覆盖的鹦鹉洲发出了“⑤_______
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慨叹;柳宗元流连小石潭,写下“潭中鱼
可百许头,⑥________________”,赞叹潭水的清澈;平静的西湖,人禽互
窥,“微动涟漪,⑦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令人陶醉;初入楚地,行舟江
上,李白惊叹于“月下飞天镜,⑧____________”的奇美之景。
注意关键字“疑”“携”“撼”“暮”“皆”“禽”“结”等的正确书写。
日暮乡关何处是
皆若空游无所依
惊起沙禽掠岸飞
云生结海楼
5.(3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语认为现在数字技术成熟,何
必要行万里路呢?小雯却认为行万里路能更直观地看风景。对此你怎么看?
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答案】示例:我认为应该像古人说的那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有更深刻的认知。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谈看法。作答此类题,考生要先明确自己的观点,
结合自己平时的积累,围绕观点阐释自己的看法即可。若赞同小语的观点,
可以从数字技术信息量庞大,且具有逼真的效果,能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
制等角度谈看法。若赞同小雯的观点,可以从获得第一手资料,有直观的
感受,更能加深自己的印象等角度谈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6.(3分)小语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
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拾(shí)级 B.戛(ɡā)然而止
【答案】A.shí—shè; B.ɡā—jiá
【解题思路】考查字音。A.“拾”表示“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收拾”等意思时
读“shí”;表示“轻步而上”时读“shè”。B.“戛”只有在用于“戛纳”一词中时读
“ɡā”;表示“轻轻地敲打”的意思时读“jiá”。
(2)容易写错的词:A.鸠占雀巢 B.因地置宜
【答案】A.鸠占雀巢—鸠占鹊巢; B.因地置宜—因地制宜
【解题思路】“鸠占鹊巢”出自“维鹊有巢,维鸠居之”,“鹊”指的是喜鹊。
“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制”有
“拟订;规定”的意思。
(3)容易说错的话:A.今天我莅临母校,看望了小学老师。
B.他的家乡是湖北哪里人?
【答案】A.将“莅临”改为“回到”。; B.删去“的家乡”或“人”。
【解题思路】考查语言得体和病句。A.“莅临”是敬辞,用于称呼别人来到,
不能称自己。可将其改为“回到”。B.“家乡”和“人”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家
乡”或“人”。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
丹阳【注】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 丹阳:今属江苏的外城边。
7.(2分)请赏析诗中“秋”字的含义。
【答案】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炼字。“一别心知两地秋”的意思是“这一分别,使
得我们感受两个不同地方的深秋”。从字面意思来看,“秋”点明了时间是
秋天。结合自己的积累和整首诗的基调(离愁)可知,“秋”暗示了情感基
调是低沉的,即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8.(2分)这首诗第三、四句中,____字写出思念的神态,______暗示思念
时间之久。(用原文填空)

日晚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填空时,要抓住横线前后的关键
词。由“思念的神态”可知,第一空应填表示神态的字词,即“望”;由“思念
时间之久”可知,第二空应填表示时间的字词,即“日晚”。
诗歌 译文
丹阳送韦 参军 丹阳郭里送行舟, 我在丹阳城外送你上船,
一别心知两地秋。 这一分别,我们要感受两个不同地方
的深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 天色已晚我还站在江南遥望江北,
寒鸦飞尽水悠悠。 寒鸦已经归巢,江水依然无语东流。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不以物喜,不
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
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初,愈至潮阳 ,既视事,询吏民疾苦,皆曰:“郡西湫水有鳄鱼,
卵而化,长数丈,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居数日,愈往视之,令判
官秦济炮一豚一羊投之湫水咒之。咒之夕,有暴风雷起(B)湫中。数日,
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自是潮人无鳄患。
袁州之俗,男女隶于人者,逾约(C)没 入出钱之家。愈至,设法
赎其所没男女,归其父母,仍削其俗法,不许隶人。
(节选自《旧唐书·韩愈传》)
【注】 ①愈:韩愈。②潮阳:在今广东。韩愈因上奏惹怒唐宪宗被贬至
此。③没:没收。
. .
. .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1)予尝求古仁人之 心 成语联想(实事求是) ______
(2)以是民贫 课内迁移(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_____
(3)自是潮人无鳄患 查阅词典(①忧虑,担忧。②祸害,灾难。③生病,疾病。 ④毛病,弊病。) ____________
(4)仍削其俗法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______
探求
因此
祸害,灾难
废除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的意思。第(1)题,由成语“实事求
是”可推知,“求”的意思是“探求,追求”。第(2)题,由课文《送东阳马
生序》中“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可知,“以是”的意思是“因此”。第(3)题,
根据语境可知,“患”是名词,结合方法提示可判断,“患”的意思是“祸患”。
第(4)题,结合“俗法”及后面的“不许隶人”可推知,“削”的意思是“废除”。
10.(2分)请将“则”“于”“哉”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 ) B.( ) C.(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虚词的用法。由A处后的问号可知,此处应填句末
语气词,“哉”可用在句末表示疑问,适合填入A处。分析B处所在的句子
可知,“起”是动词,“湫中”是名词,故B处应填介词,“于”做介词表示“从”,
适合填入B处。“则”做连词表示“就”,填入C处恰当。
11.(2分)乙文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需要断开,请选出需要断开的两处
( )
令判官秦济A炮一豚B一羊C投之D湫水E咒之。
CE
名师教审题
乙文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提示了数量) 需要断开,请选出需要断开
的两处(判断出在哪儿断,填对应的选项即可)
. .
. .
. .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解答时,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
弄清语句的基本意思;然后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
“让判官秦济烤好一头猪和一只羊,投进水潭里,然后祝咒鳄鱼”。据此可
知,判官秦济有三个动作——“炮”“投”“咒”。故可在动作之间断开,即C、
E两处。
12.(2分)把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日,湫水尽涸,徙于旧湫西六十里。
【答案】几天后,水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里的地方
去了。
本题中,注意“尽”“涸”“徙”的正确翻译。
13.(4分)无论自身处境如何,范仲淹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乙文
中的韩愈是否也做到了这一点 请结合乙文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韩愈做到了“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韩愈在潮阳一上
任就关心百姓疾苦。潮阳百姓为鳄鱼所苦,韩愈亲往视察,设法为百姓解
除鳄患。改任袁州,废除陋俗,帮贫苦人家赎出子女。尽管遭遇贬谪,韩
愈仍为公为民尽心尽责,以天下为己任。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勾连探究。探究韩愈是否做到了“以天下
为己任,忧国忧民”,首先要明白“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内涵,即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然后疏通乙文大意,判断韩愈的所作所为是否能体现“以天下为己任,忧
国忧民”的内涵。
【参考译文】
【乙】当初,韩愈到了潮阳,一开始处理政务,就询问官吏有关百姓
的疾苦,都说:“郡西面的水潭里有鳄鱼,孵育而后化育,长成后有几丈
长,百姓的家畜都快被它吃光了,因此百姓非常贫困。”过了几天,韩愈
前往(水潭)视察,让判官秦济烤好一头猪和一只羊,投进水潭里,然后
祝咒鳄鱼。祝咒完的当晚,有猛烈的风和雷从这水潭中兴起。几天后,水
潭里的水完全干涸,迁移到原水潭西面六十里的地方去了。从此潮阳人再
没有鳄鱼的祸患。
. .
. .
袁州有这样一种风俗,(为了借钱)把子女抵押在出借钱的人家服役,
过期无力赎回,(子女)就被没收到出借钱的人家。韩愈到任后,想办法
赎出被没收为奴隶的子女,送还给他们的父母,还废除这种习俗法规,不
允许蓄养奴隶。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16题。
手炉:古代的“暖宝宝”
周 乾
①手炉为我国冬季取暖用具之一,一般为铜质或珐琅质。其体积较小,
造型多以方圆为基准。炉内装有燃炭,炉顶有镂空罩盖。手炉可手提、手
捧或放入袖内用于取暖,类似于现代人用的“暖宝宝”。
②手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陕西茂陵汉墓出土的
一件手炉,上面就有“阳信家铜温手炉”的铭文。明清时期,手炉在宫中的
应用较为广泛。
③作为明清皇宫用品,故宫里的手炉不失皇家风范。如故宫藏黑漆描
金开光山水图手炉,为乾隆年制,长约18.4厘米,宽约12.9厘米,高约14
厘米(不含木质提梁)。
④从构造组成来看,此手炉由外胎、内胆、顶罩、提梁四部分组成。
外胎为木胎,外表面髹以彩漆。内胆为铜胆,架设于木胎的口沿上,用于
贮藏燃炭。顶罩为铜丝编织而成的镂空罩网,精致细密,既可以通风换气
助力炭燃,又可以避免燃炭的火星溅出。提梁为木制,形状与炉身巧妙融
合,表面为描金回纹。使用此手炉时,往炉内加燃炭,炭火产生的热量
(高温)传到铜内胆,铜内胆再将热量传给木外胎(适温)。使用者双手
捧炉,即可感到温暖舒适。
⑤铜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其导热系数非常高,而木材具有较小的
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
此手炉采用铜内胆、木外胎,既有利于保持炉内长时间供热,又可避免手
炉外表面发烫。
⑥明清时期手炉制作的巧匠,以张鸣岐为代表。他制作的手炉选用精
炼红铜,锻打却不加雕凿,炉壁厚薄均匀,纹饰精美。尽管炉内胆与外胎
均为铜质,但其热量处理却恰到好处,炉中炭火即使烧得很旺,炉的外表
面也不烫手。
⑦张鸣岐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久用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
虽然很薄,但是能够经得住踩踏。故宫藏有一款张鸣岐制作的手炉,以优
质的红铜制作,底径7.5厘米,口径10厘米,高8.7厘米。整个手炉通体一
色,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和。此手炉不设提梁,为手捧式。篾箩状
顶罩向上隆起,使得炉内炭火的热量传到盖顶时,不会令人感到烫手。另
底部有铭文:“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张鸣岐制。”其篆书自然有度,
运刀游刃有余,落款大方得体,颇具名家风范。
⑧综上可知,手炉作为古代“暖宝宝”,其艺术的造型及实用有效的功
能,折射出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亦为我国古代工匠卓越制造技艺
的体现。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4.(2分)校刊《生活与艺术》栏目转载了这篇文章,转载时,编辑们认
为文章标题很好,请你说说原因。
【答案】因为标题点明了说明对象“手炉”,并阐明了它的功能——“古代
的‘暖宝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标题作用。解答此类题可从内容、表达
效果等方面入手。
从内容上看,选文介绍的是古代手炉,据此可知题目点明了本文的说
明对象。“古代的‘暖宝宝’”则点明了手炉的功能——取暖。
从表达效果上看,“古代的‘暖宝宝’”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
象,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 .
. .
15.(2分)小语读完第④段后,问道:“为什么还要用木材来制作手炉的外
胎?”请你为她解答困惑。
【答案】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
广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文第⑤段介绍了木材的优
势,即木材具有较小的体积密度、较多的孔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广
泛用作隔热、保温材料。
16.(3分)新考法 体验类题目,形式新颖 校刊转载选文后,还设计了一道
体验题目,请你参与。
如果你是古代一位卖手炉的小哥,打算从实用性和艺术性两方面向顾
客推销张鸣岐设计的手炉,请参考选文内容,接着下面的开头,写下你的
推销语。
【答案】示例一:这手炉用优质的红铜制作,受热均匀,不烫手。这顶盖,
细密严实,用多久也不松动!顶盖上的镂空纹饰看着薄,您踩一脚也没事!
您再看这手炉上的花纹,多漂亮啊,细细看来又觉得素朴简洁,光泽淡雅
柔和!带一个回家吧,“不知寒积雪,但觉袖生春”,买手炉就是买春天了!
示例二:这是一款用精炼红铜制作的手炉,顶盖细密严实,炉壁厚薄均匀,
双手捧着暖和又不烫手;整个手炉纹饰精美,外观素朴简洁,光泽淡雅柔
和,刻有诗句。真是耐用又好看,买一个吧!
【解题思路】 本题借助具体情境考查信息提取与口语表达。文中对张鸣
岐设计的手炉的介绍集中在第⑥⑦段。考生围绕实用性和艺术性,从这两
段中提取该手炉的卖点即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我邻居的六眼飞鱼
伊 北
①我们小区的住户相互之间很少说话。可是最近我家楼下来了个另类。
②一天晚上,我家的门被敲开了。一位老太太拿着一簸箕板栗站在门
口,笑着说:“小伙子,我是你家楼下的那户,这是我老家的板栗,你尝
尝。”看样子,不要她这簸箕板栗,这事儿不算完,那就收着吧。“您贵
姓?”我问。“江,江水的江,江桃花。”说完,老太太就走了。
③江桃花很快就出名了,但出的不算好名。她见人就扎堆,然后一通
天南海北地畅聊。小区里的很多人遇到江桃花,都采取同一个策略——三
十六计走为上。
④周六,我在阳台上晒衣服,迎面一阵风刮来,我闻到一股臭味,随
风而至的还有歌曲《勇气》。有人接电话了,她说:“喂,在这儿过得挺
好的,不过这地方小,养点儿东西不方便。”我朝窗外一看,天哪!距离
我家阳台不过五六米,一楼的小花园一角,七八只小鸡正走得欢快。江桃
花在家门口养鸡!
⑤没过几天,楼上的大姐就对江桃花说:“一楼的,你养的鸡必须消
灭掉,这是小区,整天鸡屎熏天的,你让我们怎么受得了!”江桃花也不
示弱:“你住十五层,这鸡拉的屎,能熏到你?”楼道里围满了人,我也站
在旁边看。谁知那大姐眼尖,突然抓住我的胳膊,对众人说:“他离得最
近,让他说说,一楼的鸡屎臭不臭!”
⑥我内心挣扎了几秒,立即演戏说:“什么鸡?我刚从外地回来,到
底怎么回事?”大姐显然信不过我的表演,她冷笑道:“你不觉得这鸡屎
臭?”我说:“我有鼻炎。”江桃花笑了,那是胜利者的微笑。不过,群众
的力量是强大的,没出三天,居委会的人把她养的鸡拎走了。
⑦晚间,我又听到江桃花在门前接电话,来电音乐还是那首《勇气》,
她抱怨道:“在北京真没法住了,个个都不讲理。” 早晨我去上班,遇见
江桃花正拖着行李离开。
⑧再碰见江桃花是在第二年春天,她好像焕然一新。一天晚饭后,江
桃花提着一袋西红柿来到我家,说:“给你的。”没几天,她又送来了黄瓜、
丝瓜、芹菜。我说:“阿姨,您这是丰收啦!我给您钱。”江桃花说:“不
用,都是邻居。”也就一个月,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
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种的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送。
⑨周六,我跟着江桃花去了她的菜地。一块绿油油的地,种满了瓜果
蔬菜。我说:“这样好,能吃上放心菜,也省了钱。”江桃花没接话,忽然
说:“人嘛,终究要有人情味。我种菜,就是要种出人情味来。”
⑩江桃花的手机响了,还是那首《勇气》。江桃花问:“你说我这手
机铃声,到底唱的是什么?什么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什么六眼飞鱼
(流言蜚语)?什么是六眼飞鱼?”我听了,忍住笑,认真地说:“六眼飞
鱼是一种有大神通的动物,只有勇气特别大的人,才敢面对它。”江桃花
若有所思,认真地说:“我敢面对六眼飞鱼。”
一年后,江桃花开始做鲜榨果蔬汁,我是第一位客户。我扭开瓶盖,
忽然被什么东西晃了一下眼。是商标!一个透明的塑料圆盖,上面画了一
条鱼,长着翅膀,戴着眼镜,旁边写着:“六眼飞鱼”牌果蔬汁!
(有删改)
17.(3分)文章用《我邻居的六眼飞鱼》做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①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对象和主要事件,流露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②总领全文,与文章结尾呼应。③“六眼飞鱼”为“流言蜚语”的谐音,语言
富有趣味,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分析时,首先根据文章内
容明确标题的意思,即“我邻居的六眼飞鱼=我邻居的流言蜚语”。然后从
内容、结构、表达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 .
. .
从内容上看,其交代了写作对象——我邻居(江桃花),点明了主要
事件(与“流言蜚语”相关)。“流言蜚语(六眼飞鱼)”指风传的话,没有
根据的话,这四个字暗含了作者的情感态度(积极、友善的)。
从结构上看,全文写了邻居江桃花被小区居民先排斥后欢迎的经过,“六
眼飞鱼(流言蜚语)”总领全文,且文末直接点题,标题与结尾互相呼应。
从表达效果上看,“六眼飞鱼”运用谐音,生动有趣,能充分激发读者
的阅读兴趣。
名师敲重点 要点归纳
分析记叙文标题妙处(作用)有诀窍
解答此类题,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常见的
标题作用如下:
(1)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点明故事发
生的背景;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暗示(点明、揭
示、凸显)文章主旨,对文章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3)表达效果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运用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用词新颖别致,吸引读者;引用古诗词(歌词、俗语等),富有
文学色彩(诗意)。
18.(3分)文章第①段中说江桃花是一个“另类”,请结合全文说说她“另类”
的具体表现。
【答案】主动上门自我介绍并强赠“我”板栗;见人扎堆畅聊,令众人避之
不及;在家门口养鸡,引发邻里争执;自己种菜,免费送给邻居;做鲜榨
果蔬汁并起名“六眼飞鱼”。(每点1分。任答三点,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题目的关键词是“另类”,
结合全文可知,作者之所以认为江桃花“另类”,是因为其所在的小区中人
们相互之间很少说话,人情淡薄,江桃花却热情似火,执着寻找、散播人
情味。据此可从第②~ 段具体概括其寻找、散播人情味的“表现”。阅读
文章可知,第②③段着重写江桃花对“我”这个邻居的热情似火和爱在小区
扎堆畅聊,让小区居民避之不及;第④~⑦段写江桃花在小区引发养鸡风
波;第⑧~⑩段写她免费送菜给小区居民,赢得小区居民好感;第 段写
江桃花的新变化——制作果蔬汁,并为之起名“六眼飞鱼”。据此概括即可。
19.(3分)本文用词颇有趣味。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江桃花的蔬菜“席卷”了我们小区。原来她儿子给她租了块地,她种的
菜多得吃不完,她就挨家送。(“席卷”一词是否过于夸张?请说说你的看
法。)
【答案】不夸张。“席卷”指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这里指整个
小区的居民都收到了江桃花赠送的自种蔬菜,从侧面写出了江桃花的热情
和浓浓的人情味,表达了“我”对其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的品析。作答的关键是紧密结合语境。分析
词语是否夸张,可首先明确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席卷”
一词指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全都卷进去(本义),声势浩大,这里用来形
容江桃花的蔬菜送及整个小区(语境义),虽稍显夸张,但具体直观地表
现了江桃花送蔬菜的范围之大,从侧面展现了江桃花的热情和人情味,同
时还透露出“我”对江桃花的钦佩和赞美。
20.(3分)文中多次出现歌曲《勇气》,这首歌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歌曲《勇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前后照应,情节更加紧
凑,让全文浑然一体;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结尾江桃花为果蔬汁起名
“六眼飞鱼”埋下伏笔;“勇气”体现了主人公江桃花的主要形象特点,有力
地突出了主题。(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文章线索的把握。分析全文可知,文章标
题中的“六眼飞鱼”与歌曲《勇气》有关,且这首歌分别出现在第④⑦⑩段
中,贯穿了全文的几个主要事件,第 段也与之有关。由此可知,这首歌
是全文的行文线索。分析行文线索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主题表达等方
面综合思考。
从内容上看,这首歌的内容与全文几个主要事件(养鸡风波、免费送
菜、做果蔬汁)均有关联,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也为结尾江桃
花为果蔬汁起名“六眼飞鱼”埋下伏笔。
. .
. .
从结构上看,这首歌作为行文线索,使文章内容前后照应,行文更加
紧凑,全文浑然一体。
从主题表达上看,“勇气”一词体现了江桃花不畏冷漠、直面人情味淡
薄的都市生活的形象,有力地突出了主题。据此作答即可。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1~24题。
名著导读:
名著当中有一些真假难辨的情节,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可以有更深
入的认识。
真假美猴王
他两个各踏云光,跳斗上九霄云内。沙僧在旁,不敢下手,见他们战此
一场,诚然难认真假;欲待拔刀相助,又恐伤了真的。忍耐良久,且纵身跳
下山崖,使降妖宝杖,打近水帘洞外,惊散群妖,掀翻石凳,把饮酒食肉
的器皿,尽情打碎;寻他的青毡包袱,四下里全然不见。原来他水帘洞本
是一股瀑布飞泉,遮挂洞门,远看似一条白布帘儿,近看乃是一股水脉,故曰
水帘洞。沙僧不知进步来历,故此难寻。即便纵云,赶到九霄云里,轮着宝
杖,又不好下手。大圣道:“沙僧,你既助不得力,且回复师父,说我等这
般这般,等老孙与此妖打上南海落伽山菩萨前辨个真假。”道罢,那行者
也如此说。沙僧见两个相貌、声音,更无一毫差别,皂白难分,只得依言,
拨转云头,回复唐僧不题。
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
声不绝。早惊动护法诸天,即报入潮音洞里道:“菩萨,果然两个孙悟空打将
来也。”那菩萨与木叉行者、善财童子、龙女降莲台出门喝道:“那孽畜那
里走!”这两个递相揪住道:“菩萨,这厮果然像弟子模样。才自水帘洞打起,
战斗多时,不分胜负。沙悟净肉眼愚蒙,不能分识,有力难助,是弟子教他回西
路去回复师父,我与这厮打到宝山,借菩萨慧眼,与弟子认个真假,辨明邪正。”
道罢,那行者也如此说一遍。众诸天与菩萨都看良久,莫想能认。菩萨道:“且
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看。”果然撒手,两边站定。这边说:“我是真的!”
那边说:“他是假的!”
真假李逵
正走之间,只见前面有五十来株大树丛杂,时值新秋,叶儿正红。李逵来
到树林边厢,只见转过一条大汉,喝道:“是会的留下买路钱,免得夺了包
裹!”李逵看那人时,带一顶红绢抓 儿头巾,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
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
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
钱并包裹,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逵大笑道:“没你娘鸟兴!你这厮
是甚么人?那里来的?也学老爷名目,在这里胡行!”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
奔那汉。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
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 ”那汉在地下叫道:“爷爷!饶恕孩儿性命!”李
逵道:“我正是江湖上的好汉黑旋风李逵便是!你这厮辱没老爷名字!”那汉道:
“小人虽然姓李,不是真的黑旋风。为是爷爷江湖上有名目,提起好汉大名,神
鬼也怕,因此小人盗学爷爷名目,胡乱在此剪径。但有孤单客人经过,听得说
了黑旋风三个字,便撇了行李奔走了去,以此得这些利息,实不敢害人。小人
自己的贱名叫做李鬼,只在这前村住。”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
夺人的包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
夺过一把斧来便砍。
21.(2分)面对假冒自己的人,孙悟空和李逵分别采取了什么方式对待他们?
【答案】孙悟空和假悟空打斗,并找各路神仙帮忙辨别真假,证明自己的
身份;李逵拿起刀和斧子便要砍杀假李逵。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概括。作答本题,考生只要结合选
段中的内容,概括相关情节即可。由选段中的“你看那两个行者,且行且斗,
直嚷到南海,径至落伽山,打打骂骂,喊声不绝”“才自水帘洞打起,战斗多
时,不分胜负”“菩萨道:‘且放了手,两边站下,等我再看。’”可知,孙悟空和假
悟空打斗,并去寻求菩萨的帮助,辨别真假,还自己清白。由选段中的
“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李逵道:‘叵耐这厮无礼,却在这里夺人的包
裹行李,却坏我的名目,学我使两把板斧,且教他先吃我一斧!’劈手夺过一把
斧来便砍。”可知,面对冒充自己剪径的李鬼,李逵毫不手软,拿起刀和
斧子便砍。
22.(2分)选段体现了李逵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案】李逵见到有人剪径便大声呵斥,体现了他脾气火暴的性格特点;发
现李鬼冒充自己,李逵打倒李鬼,要砍杀他,体现了他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
特点。作答此题,考生要从第二个选
段中找出描写李逵的情节,然后分析
李逵的性格特点。
23.(2分)假美猴王出现之前,孙悟空发生了什么事?请结合名著概括。
【答案】孙悟空因打死了一伙贼人而被唐僧赶走。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概括。结合名著情节可知,假美猴
王之所以有机会乘虚而入,是因为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考生答出孙悟空因
为什么被唐僧赶走即可。
24.(2分)小雯读完上面两个选段写了一条阅读心得:假的真不了,邪不
压正。结合整本书来看,《西游记》和《水浒传》中还有哪些邪不压正的
例子?请分别举一个。
【答案】示例:《西游记》中,白骨精三次接近唐僧,都被悟空识破,最
终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水浒传》中,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
家,武松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名著整本书阅读。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邪不压
正”的内涵,即正义的一方取得最后的胜利。考生据此从两部名著中分别
找出一个例子即可。《西游记》中出现了各路妖魔鬼怪,他们大多是非正
义的一方,考生从中选择一个例子概括即可。《水浒传》中梁山的一百零
八将也做了很多除暴安良的好事,考生从中选择一个例子概括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5.(5分)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都意味着前一段旅途
的结束和新征程的开始。班上拟开展“青春驿站与你同行”主题活动,请你
从下列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为了纪念精彩的初中生活,班上要制作一本班史,如果由你
来策划编写流程,请条理清晰地将你的策划写下来。(80字左右)
任务二:青春,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无怨无悔,那么的令人贪恋。
恰同学少年的你,“青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请你写一首小诗与
同学们分享。(不少于四行;如超出四行,诗行间用“/”标示)
【答案】任务一示例:书名征集、封面征集和内容征集;对征集的书名和
封面设计进行择优选取,对征集的内容分类筛选并进行文字编辑;装帧设
计;排版成书。
任务二示例:我见过最美的词/它叫青春/它承载了曾经的年少痴狂/它见证
了我们一点一滴的成长/它带着我们奔向梦的地方
【解题思路】 任务一考查策划编写流程。作答本题,要注意编写的是班
史,考生将编写流程写清楚即可。一般情况下,编写一本书,需要设计封
面、书名、内容,最后制作成书等。任务二考查拟写小诗。小诗要有诗歌
样式,语言要力求精练,有一定的感染力,还应有一定的韵味,可整可散,
不强调押韵。注意围绕主题“青春”拟写即可。
26.(50分)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
任务一:“一花一世界”包含浓厚的哲学意味。所有的花都有自己独特
的个性。你愿意成为哪一朵花?请将“我是那一朵____的花”补充完整,写
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任务二:《统一》中说:“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繁多是个谎言。” 它揭示了万物皆有共性,和谐统一的道理。请以“和谐
统一也是美”为题,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任务三:花会说话吗?叶会行走吗?……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
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下来;②作文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命题解读】 任务一考查半命题作文。引语提示每一朵花都是独特而唯
一的,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色彩、形态和生命历程。题目“我是那一朵___
__的花”以花喻人,以花的特点来写人。考生补题时,可以补写“多彩”“凌寒
独自开”等,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补写“坚强”“不服输”等。写作时,要
围绕补写的词语来立意。如通过写自己不怕困难,坚持完成训练,表现自
己是一朵坚强的花;通过写自己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表现自己是一朵多
彩的花。无论补写什么样的词语,都要使所选的素材与之相契合。可以在
开头点出花的特点,进而引申到“我”;在结尾处再次点题,强调“我”这朵
花的独特之处。
任务二考查命题作文。题目引用了《统一》中的一句诗,意在启发我
们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那些看似不同的元素如何通过和谐统一的
方式展现出美的特质。立意时,首先要明确“和谐统一”的概念。它指的是
不同事物、不同元素之间通过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达到一种平衡、和谐
的状态。在自然界中,和谐统一表现为生物多样性的和谐共存;在社会生
活中,和谐统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阐述“和谐
统一也是美”这一观点时,可以列举自然界中的例子,如生态系统的平衡
与和谐;也可以引述社会生活中的例子,如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和谐。这些
例子都能证明,和谐统一不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美的体现。可以进一
步探讨如何实现和谐统一。这需要我们具备包容的心态、开放的视野和合
作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不同事物之间找到共同点,实现和谐统一。
任务三考查想象类作文。首先拟定文题,在创作这篇作文时,应理解
题目的核心要求——发挥联想和想象。题目中的“花会说话吗?叶会行走
吗?”引导考生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给予世间万物生命和情感。构思时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花、叶等自然元素拟人化,设想它们具有人
类的情感和行为,比如花朵可以通过颜色、形状和香味来“交谈”,树叶可
以借助风力进行一种独特的“行走”;塑造一个幻想的世界,其中植物和动
物拥有超自然的能力,比如植物能够移动位置,动物能够进行复杂的交流;
引入现实中的生态环保议题,比如通过花的“话语”来传达自然环境受到的
威胁,借由叶的“行走”象征自然的变迁和适应。在写作时,可以适当运用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时,确保作文有清晰的主
题和寓意,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想象的奇妙,又能引发对更
深层次话题的思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