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年级/册次 一年级/下 单元 5单元
单元主题任务:《识字》
单元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教材内容安排: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4篇课文,渗透了形声字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等识字方法。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特色鲜明,贴近学生生活。其中,《动物儿歌》是活泼生动的儿歌,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操场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学生的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在看图中识字、学词、学句;《古对今》和《人之初》则以通俗凝练的韵语带出识字内容,同时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4篇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内容丰富多彩,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单元主要内容: 《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用琅琅上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激发了小朋友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引导小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从细小的事物身上得到快乐。 《古对今》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配有一幅插图,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操场上》以体育活动为主题,由一幅图、6个词语和一首儿歌组成。词语都是体育活动的名称,第一行的活动与手有关,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与脚有关,词语中的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插图对应了6个词语中4项体育活动的名称,同时也对应了儿歌描绘的活动情景,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 《人之初》选取《三字经》的两个片段,共八行,四句。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三字经》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它以三字断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两个片段意思的理解,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意思,并熟读成诵,为今后更好地理解、领悟、印证打下基础。本课的学习,也应注意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语文园地五安排了5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以字族文的形式呈现了6个形声字,让学生在了解形声字构字规律的同时,感受字族文的趣味。“字词句运用”有三项内容:“选一选,填一填”,要求学生辨别形近字和同音字,能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出示三组按偏旁归类的声字,在提示下归类,了解同一偏旁的形声字往往表示同一类内容;查字典练习,让学生继续巩固音序查字法。“日积月累”安排了三句歇后语,积累并感受传统语言形式的生动、有趣。“口语交际”以“一起做游戏”为主题,让学生学会邀请别人做游戏。“和大人一起读”选编的是经典童谣《孙悟空打妖怪》,通过阅读,结合插图,了解童谣内容,分享阅读的收获。
课程标准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阅读与鉴赏: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表达与交流: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
人文主题 识字
语文要素 1.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2.查字典有一定速度。 3.读好小韵文,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韵文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学习目标 【单元核心目标】 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感受形声字音语形人义之间的关系。会读“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4.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5.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6.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7.了解儿歌的内容,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单元任务群目标】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发展型学习任务群1.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感受形声字音语形人义之间的关系。会读“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2.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3.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4.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5.了解儿歌的内容,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 1.正确读写本单元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用不同的节奏诵读儿歌、对子等不同形式的韵语;背诵《古对今》和《人之初》。 3.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学习运用这一规律自主识字,感受形声字音语形人义之间的关系。会读“蜻蜓展翅、和风细雨”等词语。 4.积累歇后语,了解歇后语的特点,初步感受歇后语短小、通俗、形象的特点。 难点: 1.介绍一个游戏时,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 2.了解儿歌的内容,分享阅读的收获,感受共读的乐趣。 3.了解身边小动物的习性和四季气候、景物的变化,保持探索自然的好奇心。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喜欢表达自己所想,思维活跃,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他们的思维也以形象思维为主,课堂上的注意力相较上学期有所进步,但也还是难以集中。 经过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学习,此阶段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初步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他们对汉字的构字思维有了初步的感知,并有一定的识字基础,良好的写字习惯也在逐步形成。在阅读上,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但是由于受到知识和思维水平的限制,他们掌握的识字方法有限,难以对识字保持持久的兴趣。 基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低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创设丰富的、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鼓励他们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识字、读文,并采用形式多样、活泼有趣的教学手段在指导识字中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同时要结合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在识字的过程中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教学思路 学习主题:识字 计划(10)课时
大任务:趣味游学,识字之趣
任务一 动物园日记——《动物儿歌》 (2)课时
任务二 自然调色板——《古对今》 (2)课时
任务三 挥汗运动场——《操场上》 (2)课时
任务四 一粒种子的成长——《人之初》 (2)课时
任务五 识字乐园——《语文园地五》 (2)课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