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走进美国——初中地理七下晋教版(2024)课堂同步
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双方决定推动商业、经济、金融、出口管制等各领域的机制性磋商。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美国支柱产业
②带动了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③应用广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④形成新的工业部门,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美两国经济商谈中,美国的主要优势产品是( )
①小麦、大豆、玉米
②家电、日用产品
③大型客机、芯片
④钢铁、水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近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火频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加利福尼亚州山火多发生在7、8月。那么,当地山火多发的自然原因可能有( )
A.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众多 B.森林覆盖率低,可燃物少
C.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大 D.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
4.山火频发对当地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护生态平衡 B.提高空气质量 C.危及生命财产 D.缓和水土流失
读美国本土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体现了美国农业的突出特点是( )
A.区域专门化 B.高度工业化 C.高度商品化 D.高度机械化
6.乳畜带分布在五大湖附近的原因不包括( )
A.气候冷湿 B.人口密集 C.适合牧草生长 D.热量充足
美国工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地区。东北部工业区,因工厂大量倒闭,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被称为“锈带”。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众多。下图示意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及其工业扩展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 )
A.优越的气候条件 B.肥沃的黑土资源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充足的粮食供应
8.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9.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因为南部( )
A.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B.原料充足,农业发达
C.水源丰富,水运便利 D.地价低廉,污染较小
寒潮是指使气温在一天内降低10℃以上,且当天最低气温在5℃以下的冷空气。当地时间2022年12月23日寒潮入侵美国本土(如箭头所示),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本次寒潮( )
A.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大 B.经过了西部高原大部分地区
C.主要来自太平洋 D.受山脉阻挡,纽约气温高于匹兹堡
11.此次寒潮影响较广,导致( )
A.中部地区的农作物增产 B.甲处需做牲畜保暖措施
C.当地风沙天气频繁发生 D.当地居民出行次数增加
读某年美国人口、经济与陆地面积占世界的比重和位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美国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产值占世界比重最大的主导产业是( )
A.工业 B.信息技术产业 C.农业 D.工业和农业
13.发展该主导产业得益于美国( )
A.优美的自然环境 B.丰富的自然资源
C.便利的交通条件 D.先进的技术与人才
14.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
①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
②新增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部门
③广泛应用于生产,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④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下图是美国本土地形图和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区生产专门化】
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
(1)结合美国的自然环境特征,完成下面对美国实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分析。
地形 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平原面积广大,耕地多 因地制宜 地区生产专门化
中部:①________
西部:落基山脉等
热量 本土位于地球五带中的②________ 热量较充足
降水 超过一般地区,年降水量大于③________毫米 灌溉水源充足
河湖 中部有世界第四长河——④________,东北部有五大湖
【农业生产机械化】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农场规模在几十到上千公顷之间,都配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以大功率拖拉机为主,效率高,产量大。
(2)这体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________化程度高,得益于美国科技发达。
(3)根据美国农业成功的经验,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属于支柱产业,①正确;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影响不大,②错误;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广泛,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③正确;信息技术产业形成新的工业部门,增加就业机会,④正确。综上,C正确。故选C。
2.答案:C
解析: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主要出口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产品,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达,主要出口大型客机、芯片等产品,①③正确;家电、日用产品、钢铁、水泥不是美国的主要优势产品,②④错误。综上,C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北美洲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山火多发生在7、8月,主要是因为此时高温少雨,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所以多发山火,D正确;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众多不具有季节差异,A错误;夏季森林覆盖率高,气候较高,BC错误。故选D。
4.答案:C
解析:山火频发会破坏当地地表植被,破坏生态平衡,树木燃烧释放大量烟尘,污染空气,同时严重危及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AB错误,C正确;山火发生后,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重,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图中是美国的农业带,有小麦带、玉米带和棉花带等,体现了美国农业的区域专业化生产特点,A正确;高度工业化没有体现出来,B错误;商品化是不自用,用于出口,也体现不出来,C错误;机械化是少用人工,多用机械,图中体现不出机械化,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美国五大湖附近由于纬度高,气候冷湿,A不符合题意;人口和城市密集,B不符合题意;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C不符合题意;美国五大湖附近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D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C
解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早期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主要优势是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C正确。故选C。
8.答案:A
解析:美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硅谷”位于甲所示的旧金山,这里高等院校集中、人才众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A正确。故选C。
9.答案:D
解析:美国工业由东北部“锈带”向南部“阳光地带”发展,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开发较晚,地价低廉、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好,D正确;美国本土东北部人口稠密、市场广阔、水源丰富、原料充足,ABC错误。故选D。
10.答案:D
解析:本次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主要途经美国中部平原,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小,ABC错误;寒潮受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挡,纽约受寒潮影响小,因此纽约气温高于匹兹堡,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寒潮会带来低温冻害,导致中部地区的农作物减产,A错误;甲位于五大湖沿岸,主要发展乳畜业,因此要做好牲畜保暖措施,B正确;寒潮不会导致当地风沙天气频繁发生,C错误;寒潮导致气温下降,可能带来降雪,影响交通,当地居民出行次数可能减少,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产值占世界比重最大的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B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美国主导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属于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得益于美国先进的技术与人才,D正确。故选D。
14.答案:C
解析: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支柱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是新增就业机会最多的产业部门,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其他产业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明显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价值。①②④正确。综上,C正确。故选C。
15.答案:(1)大平原;北温带;500;密西西比河
(2)机械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等。
解析:(1)美国中部是大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平原面积广大;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热量充足;超过一半的地区年降水量大于500毫米;中部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东北部有五大湖,灌溉水源充足,各地区因地制宜,实现了地区生产专门化。
(2)读材料可知,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农场规模在几十到上千公顷之间,都配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以大功率拖拉机为主,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高,主要得益于美国科技发达。
(3)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地区专门化和高度机械化,我国农业发展可以借鉴的经验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平原地区可集中化经营,实现专门化生产,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