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感受澳大利亚——地理七下晋教版(2024)课堂同步(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3 感受澳大利亚——地理七下晋教版(2024)课堂同步(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11:0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3 感受澳大利亚——初中地理七下晋教版(2024)课堂同步
图为澳大利亚牧羊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这里牧场规模很大,一般可达几千公顷,多为天然牧场,但牧草品质差、产量低。平均每公顷可放养0.2只羊,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上述材料描述的是( )
A.北部沿海地区 B.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C.粗放牧羊带 D.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
2.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气候 B.劳动力 C.地形 D.市场
澳大利亚的混合经营是一种将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综合性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小麦主要生长期正值澳大利亚(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牧场放牧农闲时,正是小麦种植的( )
A.育种期 B.播种期 C.生长期 D.收割期
5.采用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业模式,可以( )
①增加农民闲暇时间
②改善当地牧草品质
③利用小麦秸秆作绵羊饲料
④利用绵羊粪便作小麦的肥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某研学小组计划在澳大利亚西部开展研学旅行。如图为“该团队初拟的四条活动线路图(甲图)”及“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图标注的四个城市均位于( )
A.东半球 B.内陆 C.北半球 D.沿海
7.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湿润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8.四条线路中,沿途可欣赏到硬叶林、草原、荒漠三种典型自然植被景观的是( )
A.①线路 B.②线路 C.③线路 D.④线路
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历史因素等多种因素影响。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沿海 B.内陆地区 C.西部沿海 D.北部地区
10.甲地区人口分布稀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矿产 C.河流 D.气候
11.乙区域人口分布相对密集,其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开发历史悠久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同学们以澳大利亚铁路运输为例,探究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分布与发展的因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以下是同学们对澳大利亚铁路分布格局的概括,合理的是( )
A.呈网格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沿海比内陆稠密 D.西部比东部稠密
13.对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同学们做出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①地形
②河流
③人口、城市分布
④经济发展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澳大利亚铁路大多与沿海港口相连,同学们对此有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便于矿产资源出口 B.有利于均衡人口分布
C.主要是为了方便人员出国旅行 D.主要是为了农牧产品进口
15.【优势互补 区域合作】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氢能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澳大利亚、日本优势互补,合作研究褐煤制氢。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褐煤分布。
褐煤的“前世今生”
(1)褐煤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的_______(填方位)部沿海地区。根据海陆变迁的相关理论,结合澳大利亚褐煤含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这一事实,推断这里曾经是_______。
褐煤的“涅槃重生”
(2)褐煤制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资金、技术等。在合作研究褐煤制氢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主要提供褐煤,日本主要提供_______。
褐煤的开发争议
“褐煤制氢”项目为澳大利亚创造了400多个本土工作岗位,可产生80亿澳元的经济价值,但制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
(3)当地居民强烈要求澳大利亚政府停止“褐煤制氢”项目。你是否赞同,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区不是牧羊分布区,A错误;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人工草场广布,牧草品质好,产量高,以肉用羊为主,生产稳定,每公顷3—6只羊,B错误;粗放牧羊带,牧草品质差、产量低,以毛用羊为主,生产不稳定,C正确;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平均每公顷可放养3至4只羊,肉用羊和毛用羊并重,生产稳定,D错误。故选C。
2.答案:A
解析: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气候,A正确;劳动力、地形、市场对农牧业的分布影响小,BC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小麦主要生长期为6-9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正值澳大利亚冬季,D正确;春季10-12月为收割期,夏季、秋季1-5月为犁地播种期,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牧场放牧农闲时(1-4月),正是小麦种植的播种期(1-5月),B正确;小麦育种期为整个生长过程,生长期为6-10月,收割期为10-12月,AC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采用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农业模式,增加了农业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会增加农民闲暇时间,①错误;混合经营可以通过轮作、休耕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改善牧草的品质,②正确;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充分利用了废弃材料,提高了小麦秸秆的利用率,还解决了绵羊的饲料,利用绵羊粪便作小麦的肥料,同时也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③④正确。综上,C正确。故选C。
6.答案:A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可判断,甲图标注的城市均位于东半球,A正确;有位于内陆,也有位于沿海的城市,BD错误;全部位于南半球,C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南回归线穿过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C正确;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东部,地中海气候没有被南回归线穿过,ABD错误。故选C。
8.答案:C
解析: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呈半环形分布形态,所以对应植被类型也呈半环状;根据纬度位置可知,③④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典型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森林景观;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为荒漠带,荒漠带周围为热带草原带,路线②只能看到荒漠景观,B错误;路线①④可以看到草原景观和荒漠景观,AD错误;线路③沿途可以欣赏到三种自然植被景观,C正确。故选C。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多为大于100人/千米和10—100人/千米2,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人口密度多1—10人/千米2及其以下的,A正确。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甲地地处内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是澳大利亚大沙漠,河流少,人口稀少,矿产资源少。综上,D正确。故选D。
11.答案:A
解析:乙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处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开发历史早,人口稠密,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1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澳大利亚铁路分布格局不呈网格状分布,也不呈放射状分布,主要特点是沿海比内陆稠密,东部比西部稠密。综上,C正确。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影响澳大利亚铁路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和城市稠密,经济发达,运输量大,铁路网密集,③④正确;跟地形和河流关系不大,①②错误。综上,B正确。故选B。
14.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铁路大多与沿海港口相连,主要是便于矿产资源出口,澳大利亚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矿产资源大量出口,A正确;主要目的不是均衡人口分布、农牧产品进口,BD错误;澳大利亚距离很多国家遥远,而且四面临海,主要依靠航空运输外出旅游,C错误。故选A。
15.答案:(1)南;海洋
(2)资金、技术等
(3)赞成关闭,因为制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身体健康。
(或反对关闭,因为该项目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解析:(1)根据澳大利亚褐煤分布图可知,褐煤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的南部沿海地区。澳大利亚褐煤中含有大量的海洋生物化石,据此可以推断出这里曾经是海洋。
(2)由题可知,澳大利亚、日本优势互补,合作研究褐煤制氢,在合作研究褐煤制氢的过程中,澳大利亚主要提供褐煤,日本主要提供资金、技术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赞同或反对两方面作答,理由充分、合理即可。例如:赞成关闭,因为制氢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身体健康;反对关闭,因为该项目促进了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