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了解印度——初中地理七下晋教版(2024)课堂同步
下图为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承接国外业务的印度公司白领,完成下面小题。
1.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下列有关印度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B.英语普及
C.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D.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2.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 )
A.新德里 B.班加罗尔 C.加尔各答 D.孟买
农业在印度占有重要地位。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3.从农作物的分布图可知,图例中的①②⑤分别代表( )
A.小麦、水稻、棉花 B.水稻、小麦、棉花
C.小麦、水稻、黄麻 D.水稻、小麦、茶叶
4.畜牧业在印度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牛是其主要信仰中的圣兽。印度人主要信奉的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024年入夏以来,持续的极端高温和干旱让印度的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陷入了空前困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孟买的气候类型与降水特点对应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多雨 B.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C.亚热带季风气候——旱雨两季 D.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多雨
6.造成南亚地区干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东南季风偏强 B.东北季风偏弱 C.西南季风偏强 D.西南季风偏弱
7.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同为“金砖五国”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而且都是人口大国。人口众多在经济方面的优势是(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世界主要农产品生产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地势南高北低
B.印度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C.印度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D.印度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2023年,印度在全球大型经济体中脱颖而出,经济增长率位居前列。图为“印度主要矿产和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孟买发达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加工业 B.钢铁工业 C.食品工业 D.棉纺织工业
10.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关于该工业区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矿产资源丰富 B.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
C.平原地区,环境优美 D.海运发达,便于产品出口
11.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英语普及
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老龄化社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的比重超过7%。图左为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图右为2020年中印两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
12.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数量增速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13.2020年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相比,中国( )
A.0~14岁人口占比大 B.15~64岁人口占比小
C.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大 D.15~64岁人口占比相同
14.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劳动力短缺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资源环境压力大
15.读印度农作物分布图和棉花产业链概况,完成下列问题。
资料卡 南亚棉花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为种植端,中游为制造端,下游为消费端,由于南亚部分地区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能耗高等问题,导致加工成本高,纺织品出口量波动较大。
(1)印度濒临_______洋,在种植棉花时易受季风影响,可能出现_______灾害。
(2)棉花采摘属于产业链的_______游,长期以来,南亚棉花采摘均以人工为主,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印度班加罗尔拥有一些大型的棉花加工企业,采用了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其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
(4)中游以制作棉纺织产品为主,举例说出生活中常用的棉纺织产品:_______、_______(任举两例)。
(5)请你为印度地区棉花产业发展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印度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印度是使用英语的国家,英语普及;印度一直以来很重视软件教育,信息技术发展较早,软件业发达,BCD不符合题意;煤、铁等矿产资源并不是发展软件产业的必要资源,A符合题意。故选A。
2.答案:B
解析:印度的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是班加罗尔,位于印度的南部,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综上,B正确。故选B。
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①分布于恒河下游及沿海地区,主要是水稻,水稻喜湿热的气候,生长期间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给,地势要求平坦,恒河下游及沿海平原地区降水丰沛,地势低平,适合水稻的生长;②分布在恒河上游地区、德干高原西北部,主要是小麦,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恒河上游地区及德干高原西北部海拔高,降水相对少适合小麦的生长;⑤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主要是棉花。综上,B正确。故选B。
4.答案:A
解析:印度是一个多信仰的国度,其中印度教占主要地位约占全国人口的80%,而牛作为印度教里面的圣兽,被印度教徒所崇敬,A正确。故选A。
5.答案:B
解析:观察孟买的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从气温上看,孟买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在20℃以上,符合热带气候的特点,而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气温一般在0-15℃之间,AC错误;再看孟买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差异,6-9月降水丰富,为雨季;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呈现出旱雨两季的特点,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特点就是旱雨两季分明,而不是全年多雨,D错误。故选B。
6.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影响南亚的主要是东北季风和西南季风,与东南季风关系不大,A错误;为南亚带来降水的主要是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当西南季风偏强时,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会偏多,可能会出现洪涝灾害;当西南季风偏弱时,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会偏少,而此时气温较高,蒸发强烈,可能导致干旱,C错误,D正确;南亚的干旱与东南季风偏弱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印度和中国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购买能力强,消费市场广阔,①③正确;人口众多,资源消费量大,是人口在经济方面的劣势,②错误;人口众多与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不存在必然联系,④错误。综上,A正确。故选A。
8.答案:D
解析:南亚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其中印度地势南北高,中间低,A错误,D正确;印度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B错误;印度三面环海,C错误。故选D。
9.答案:D
解析:读图,依据图例可知,孟买发达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工业,D正确。故选D。
10.答案:B
解析:由所学可知,班加罗尔号称“印度硅谷”,是在当地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上形成的,以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为主,B正确;该工业区工业的发展与能源、矿产资源无关,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也不丰富,A错误;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地形平坦、环境优美,C错误;班加罗尔位于内陆,高新技术产品的体积小、价格高,多采用航运运输,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主要有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以及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②③④正确;煤、铁等产业资源丰富不是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条件,①错误。综上,D正确。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在1951—2021年间整体是先加快后减慢的趋势,A错误;印度人口持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中国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到后面越来越慢,增长速度不一致,B错误;1951—2021年间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正确;在1951—2021年间,两国前期差距逐渐增大,后期差距有所缩小,D错误。故选C。
13.答案:C
解析:2020年中国0-14岁人口占比为17.9%,印度0-14岁人口占比为26.1%,印度0-14岁人口占比大,A错误;2020年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为68.6%,印度15-64岁人口占比67.3%,中国15-64岁人口占比大,BD错误;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3.5%,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6.6%,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大,C正确。故选C。
1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印度人口增长快,人口基数大,面临的问题是资源环境压力大,D正确;印度人口基数大,国防兵源较充足,劳动力充足,印度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6.6%,还未进入老龄化社会,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1)印度;旱涝
(2)上;南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部分地区科学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能耗高,成本高
(3)班加罗尔工业门类齐全,科技人才丰富;政府政策支持
(4)枕套;窗帘、毛巾等(任举两例)
(5)对棉花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加强全球棉花市场的动态预测;依托棉花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等。
解析:(1)由图可知,印度濒临印度洋,在种植棉花时易受季风影响,由于西南季风进退强弱不一,可能出现旱涝灾害。
(2)由材料可知,棉花采摘属于产业链的上游,长期以来,南亚棉花采摘均以人工为主,主要原因是南亚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使得人工采摘在经济上更为可行。南亚部分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科学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能耗高,成本高,缺乏先进的采摘设备和技术,导致难以大规模采用机械化采摘。
(3)班加罗尔作为印度的“硅谷”,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中心,吸引了大量科技人才,科技人才丰富;这为棉花加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也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由材料可知,中游以制作棉纺织产品为主,生活中常用的棉纺织产品:枕套、窗帘、床单、T恤、毛巾等。
(5)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棉花种植和加工的效率,对棉花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改善交通和物流设施,降低运输成本,促进棉花产品的流通和出口;加强全球棉花市场的动态预测;依托棉花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