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八单元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一系列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旨在引导学生走进奇妙的想象世界。此次习作要求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其失去原来的主要特征,或是变得与原来完全相反后,会发生哪些奇异有趣的事情。教材通过一些示例,如母鸡能在天空飞翔、蚂蚁的个头比树还大等,打开学生的想象思路,让学生明白想象可以突破常规,创造出新奇有趣的情节。同时,引导学生在编写故事时,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想象带来的无限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新奇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接触过一些童话故事,对想象作文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然而,在实际写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想象不够大胆、情节不够丰富合理的问题。有些学生虽然能想出有趣的点子,但在组织语言、连贯叙述故事方面还存在困难,难以把想象的内容清晰、生动地呈现出来。此外,学生在故事的完整性和细节描写上也需要进一步指导和提升。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选择一种动物,设想它的特征变化后发生的有趣故事。
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情节要丰富有趣。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创作想象作文的兴趣。
文化自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创造能力,坚定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启发学生大胆、新奇地想象,构思出有趣的故事框架。
2. 指导学生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条理地叙述清楚,突出故事的趣味性。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的想象既大胆又合理,避免想象过于荒诞无逻辑。
2. 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加入丰富的细节描写,如动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使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教法学法
(一)教法
情境创设法、范例引导法、提问引导法、小组讨论法
(二)学法
想象联想法、合作交流法、读写结合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动物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动物的独特本领,如鸟儿飞翔、鱼儿游泳、猴子攀爬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这些动物的本领是不是很有趣?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动物失去了它们原本的主要特征,或者变得和原来完全相反,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
2. 教师总结:“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想象世界,写一写‘这样想象真有趣’的故事。”
(二)明确习作主题
1. 板书“这样想象真有趣”,向学生解释本次习作的主题:“我们要选择一种动物,大胆想象它的变化,然后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要能让读者感受到想象的奇妙和乐趣。”
2.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想象动物的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外形、习性、本领等方面的改变,如乌龟跑得飞快、蜗牛健步如飞、老鹰不会飞翔等。
(三)习作内容(激发想象)
1. 展示一些动物特征变化的有趣示例,如“会喷火的小绵羊”“胆小如鼠的狮子”“长着翅膀的猪”等,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示例后的想法,想象这些动物会经历怎样有趣的事情。教师引导学生从动物的生活环境、与其他动物的关系等方面展开想象,例如提到“会喷火的小绵羊”,可以让学生想象它在草原上因为会喷火,其他动物对它的态度,以及它如何利用这个特殊本领帮助自己或其他动物。
2.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到的动物特征变化及初步构思的故事,分享自己独特的想象。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想象,挖掘更多有趣的情节。
(四)习作指导
1. 确定动物及变化:
再次强调确定写作动物和明确其特征变化的重要性,确保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且有丰富想象空间的动物。针对特征变化,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选择的动物发生了什么特别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对它的生活产生哪些直接影响呢?比如写‘跑得飞快的乌龟’,它快速奔跑后,是在比赛中获得了冠军,还是因为速度太快而不小心迷路了?”引导学生进一步细化动物的变化及相关情节。
示例:
动物:会飞的蚂蚁
变化:原本渺小、只能在地面爬行的蚂蚁突然拥有了翅膀,能够在空中自由飞翔。
影响:它可以轻松地到达以前难以到达的地方,如高高的大树顶端、遥远的花丛;在遇到危险时,能迅速飞走躲避;还能和鸟儿一起翱翔,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动物:没有了长鼻子的大象
变化:大象失去了它标志性的长鼻子。
影响:它不能再用长鼻子吸水给自己洗澡、不能轻松地卷起食物放进嘴里,在与其他动物交流时也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工具,生活变得十分不便。
动物:胆小如鼠的老虎
变化:百兽之王老虎变得胆小怯懦,不再威风凛凛。
影响: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不再害怕它,甚至有些小动物还会捉弄它;它在捕食时因为胆小而屡屡失败,生存面临挑战。
2. 构思故事情节:讲解构思故事情节的要点,要设计清晰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可以是一次意外、一场魔法、一次基因突变等导致动物特征发生变化;经过部分要详细描述动物在特征变化后遇到的各种事情,如它如何适应新变化、与其他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互动;结果可以是动物成功适应变化,过上了不一样的快乐生活,也可以是它经历困难后又恢复了原来的特征。例如:“写‘会飞的蚂蚁’,起因可以是一场流星雨带来神秘力量,让蚂蚁长出了翅膀;经过可以是蚂蚁在飞行过程中被鸟儿追逐,后来与鸟儿成为朋友,一起探索天空;结果是蚂蚁成为森林里传递消息的小使者,受到大家的喜爱。”
3. 进行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让故事中的动物形象更加鲜活。描写动物语言时,要符合其性格特点,如勇敢的动物说话坚定有力,胆小的动物说话可能结结巴巴;描写动作时,要准确、细致地展现动物的行为,如鸟儿飞翔时翅膀的扇动、兔子跳跃时腿部的动作;描写神态时,要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动物的情绪,如高兴时眉开眼笑,害怕时惊恐万分;描写心理活动时,要真实地表达动物的想法和感受。如描写“胆小如鼠的老虎”看到小老鼠时的神态,可以说“老虎的眼睛瞪得滚圆,浑身的毛发都竖了起来,身体不停地颤抖,嘴里还发出微弱的呜呜声”。
4. 组织文章结构: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点明要写的动物以及它发生的特征变化,吸引读者兴趣;中间详细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突出有趣的情节;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动物特征变化后的奇妙生活,或者表达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五)交流修改
1.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习作,每个成员认真倾听,提出修改建议,如故事情节是否有趣、合理,细节描写是否生动,文章结构是否清晰等。
2. 小组交流结束后,每个小组推选一篇习作进行全班交流。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强调修改的方向和重点,如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对话使故事更生动,调整情节顺序使故事逻辑更顺畅等。
(六)习作示例
1. 会飞的蚂蚁
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小小的蚂蚁。这只蚂蚁和其他蚂蚁一样,每天都忙碌地寻找食物,在地面上辛苦地爬行。
有一天,森林里突然降临一场神秘的流星雨。一道奇异的光芒正好落在小蚂蚁身上,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蚂蚁的背上长出了一对透明的、闪闪发光的翅膀。
小蚂蚁试着扇动翅膀,竟然慢慢地飞了起来。它兴奋极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它飞过了高高的大树,看到了以前从未见过的风景。可是,当它飞到一群鸟儿中间时,鸟儿们都惊讶地看着它,其中一只老鹰还想把它当成猎物。小蚂蚁吓得拼命逃窜,就在它快被老鹰抓住时,一只善良的小鸟帮助它摆脱了老鹰。小蚂蚁和小鸟成为了好朋友,它们一起在天空中探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地方。
从此,会飞的小蚂蚁成为了森林里的小明星,它经常帮其他小动物传递消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欢乐。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羡慕它拥有这么神奇的本领。
2. 没有了长鼻子的大象
在美丽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头威风凛凛的大象。它有着长长的鼻子,这是它最得力的工具,可以轻松地卷起食物、吸水洗澡,还能用鼻子和其他动物交流。
然而,有一天,大象突然得了一场怪病,病好后它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长鼻子不见了。没有了长鼻子,大象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它想去河边喝水,却无法像以前那样用鼻子吸水,只能把脸埋进水里,结果弄得满脸都是水。吃饭的时候,它也不能再轻松地卷起树叶和果实,只能用嘴巴一点点地啃,非常费劲。
草原上的小动物们看到大象这个样子,都纷纷来帮忙。小兔子帮它找来了鲜嫩的青草,小猴子爬上树给它摘果子。在大家的帮助下,大象逐渐适应了没有长鼻子的生活。它也学会了用其他方式来照顾自己,比如用前脚去够食物,用身体去蹭树干来解痒。虽然生活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但大象感受到了朋友们的关爱,它明白了友情的珍贵。
3. 胆小如鼠的老虎
在一片古老的森林里,住着一只曾经威风八面的老虎。它是森林之王,所有的动物都对它敬畏有加。可是,有一天,老虎不小心吃了一种奇怪的果子,从此变得胆小如鼠。
以前,只要老虎一声怒吼,整个森林都为之颤抖。可现在,哪怕是一只小老鼠从它面前跑过,它都会吓得跳起来,浑身发抖。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现了老虎的变化,都不再害怕它。调皮的小猴子甚至会跳到它的背上,揪它的耳朵。
老虎因为胆小,在捕食时屡屡失败。它看到一只小鹿,刚想扑过去,却被小鹿的叫声吓得退缩了。就这样,老虎越来越瘦,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后来,老虎决定要克服自己的胆小。它每天都给自己加油打气,尝试去面对一些小的恐惧。慢慢地,它开始勇敢地去捕食一些小型动物。经过不断的努力,老虎终于找回了一些自信,虽然它还是没有完全恢复到以前的勇猛,但已经不再是那个胆小得连小老鼠都害怕的老虎了。森林里的动物们也对它重新产生了敬意。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在今天的习作课上,大家的想象力如同绚丽的烟花般绽放。从确定奇特的动物变化,到构思出充满趣味的故事情节,再到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完成习作,每一个环节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分享,像[同学名字1]笔下会飞的蚂蚁经历了奇妙的冒险,情节跌宕起伏,细节描写生动;[同学名字2]讲述的没有长鼻子的大象的故事,充满温情,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力量。通过这次习作,我们学会了突破常规思维,大胆想象,还掌握了编写有趣故事的方法。不过,部分同学在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细节描写的丰富度上还有提升空间。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保持这份想象力,多观察、多思考。相信只要不断努力,你们一定能创作出更多精彩的想象作文!
板书设计
这样想象真有趣
动物及变化:外形、习性、本领……
故事情节:起因、经过、结果(有趣、合理)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文章结构:总分总
教学反思
优点:通过情境导入和示例启发、小组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了许多新奇有趣的动物变化及故事构思。借助习作指导,大部分学生能够构建起较为清晰的故事框架,运用一定的细节描写展现故事的趣味性。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环节,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对自己的习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有助于提升作品质量。
不足:部分学生在想象时虽然大胆,但故事情节缺乏合理性,存在逻辑漏洞;在细节描写方面,部分学生仍然不够细致,未能生动地展现动物的形象和情感。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引导学生在想象的同时要考虑情节的合理性;增加细节描写的专项练习,提供更多优秀范例让学生赏析,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