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欣赏的智慧》
课题 项目一《感受声音的每个瞬间》 单元 三 学科 音乐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多首经典音乐作品展开,通过欣赏笛子曲《鹧鸪飞》和合唱歌曲《春游》,引导学生感受声音的细微变化,体会中国音乐的韵味。让学生在聆听、分析、实践过程中,提升音乐感知能力,理解传统音乐文化内涵,为后续深入学习音乐欣赏筑牢基础。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鹧鸪飞》《春游》,感受中国传统音乐丰富音色、细腻情感与独特韵味,提升对音乐细微变化的感知力,培养审美情趣。2.准确分辨《鹧鸪飞》不同乐器演奏版本差异,用恰当语言描述音乐要素变化,通过演唱、演奏表现《春游》情感特点,增强表现力。3.了解作品背后文化背景,体会传统音乐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核心素养描述 审美感知:专注聆听《鹧鸪飞》《春游》,感知音高、音强、音色、音长变化,体会音乐美感。文化理解:探究作品文化背景,理解传统音乐与历史文化的联系,增强文化自信。艺术表现:运用音乐术语描述作品,通过演唱、演奏展示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专注聆听《鹧鸪飞》《春游》,感受音乐细微变化,提高欣赏能力。对比《鹧鸪飞》不同演奏版本差异,体会中国传统音乐韵味。引导学生为《春游》设计合适表现要素,理解其对作品的影响。
难点 让学生用准确、丰富语言表达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播放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片段,展示演奏二胡的画面。 学生思考:“听完这段音乐,你们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 让学生分享感受,锻炼其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已有认知。
新知讲解《鹧鸪飞》 运用多媒体展示《鹧鸪飞》的起源故事,展示陆春龄先生的照片,介绍他在笛子演奏领域的卓越成就。讲解笛子演奏知识,包括强弱记号、颤音、倚音等演奏记号,通过现场示范和播放对应音效,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记号的演奏效果。播放陆春龄演奏的《鹧鸪飞》动态谱音频,在播放过程中,适时提醒学生关注乐曲的强弱、高低、音色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营造的音乐氛围。4.引导学生积极分享聆听体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阐述乐曲展现的高超演奏技巧,以及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1. 认真聆听老师对《鹧鸪飞》起源和陆春龄先生的介绍,仔细观察展示的图片,了解相关音乐知识。2. 专注学习笛子演奏记号,对比不同记号的演奏效果,积极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感受演奏记号在音乐中的作用。3. 在欣赏音频时,跟随动态谱认真聆听,根据老师的提示,专注感受乐曲各方面的变化,沉浸在音乐情境中。4.学生思考并回答“听完这首曲子,你们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有没有感受到乐曲传递的情感?” 1. 介绍作品背景和作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2. 讲解演奏知识,为学生欣赏乐曲提供专业支撑,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3. 引导学生分享聆听体验,培养其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加深对乐曲情感的理解。4.学生分享聆听体验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其他同学的分享,拓宽自己的音乐理解视角。
新知讲解《春游》 通过多媒体展示李叔同先生的生平事迹,介绍《春游》在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朗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分析歌词意境,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这句歌词所描绘画面的想象,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心中的画面。播放合唱版《春游》音频或视频,提醒学生用心感受旋律与歌词的融合,体会歌曲中表达的情感。4. 发声练习,老师示范发音口型和发声方法,让学生跟着模仿练习;再进行二声部练习,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分别演唱 “mi” 和 “li”,老师现场钢琴伴奏,引导学生注意音高和配合。练习过程中,巡视各小组,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5.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每组代表发言,认真倾听代表的发言内容,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保持安静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1. 认真观看李叔同先生的生平介绍,了解他的艺术成就,感受其传奇人生。跟随老师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积极参与歌词意境的分析讨论,分享自己对每句歌词画面的想象。3.安静地聆听合唱版《春游》,用心感受歌曲的情感。4.积极参与发声练习,认真模仿老师的发音和口型,努力唱准每个音,在二声部练习中,集中注意力,与另一声部配合,不断调整自己的演唱。5.分组讨论“在音乐厅欣赏音乐时为什么要保持安静?” 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小组成员交流想法,共同探讨在音乐厅保持安静的原因。 1. 介绍作者和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2. 通过朗读和分析歌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想象力。3. 让学生聆听歌曲和进行发声练习,提升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4.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凝聚力。5.组织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欣赏礼仪,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展示知识框架,包括《鹧鸪飞》的起源、演奏技巧、音乐特点,《春游》的作者、歌词意境、音乐表现要素,以及在音乐厅欣赏音乐的礼仪要点等。 跟随老师的引导,一起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看着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