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03 动物的主要类群
考点一 生物的分类
一、生物分类的依据
根据生物之间的 ( 和 ),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二、生物分类的等级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 ;其中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三、生物分类的特点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亲缘关系越 。
考点二 无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体是否有 ,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类群 特点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新教材取消) 身体呈 对称, ,体表有 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动物 (新教材取消) 身体扁平,呈 对称, 绦虫、吸虫、涡虫
线性动物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 ,体表有 丝虫、轮虫、蛔虫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柱形,由 组成,靠 呼吸,靠 运动 蚯蚓、沙蚕、水蛭
软体动物 (新教材取消)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河蚌、扇贝、鱿鱼、蜗牛
节肢动物 身体 ,体表有 和 ; 昆虫:指具有 的节肢动物 蝉、蝗虫、家蚕、蜘蛛
考点三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类群 特点 代表动物
鱼类 形态:身体呈 ,可分为 运动:通过 的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呼吸:用 呼吸(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感知:身体两侧有 (神经系统),可以 鲨鱼、鲫鱼、带鱼、海马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 呼吸,皮肤裸露, 青蛙、大鲵、蝾螈、蟾蜍
爬行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蛇、乌龟、鳄鱼、蜥蜴
鸟类 ; 适于飞行的特征: 鸵鸟、企鹅、鸡、鸭、鹅
哺乳动物 狗、猫、大象、海豚、鲸鱼、蝙蝠
真实情境学生物
血吸虫病是一种呈全球流行的热带寄生虫病,南方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血吸虫和钉螺分别属于 。
凉拌海蜇丝是北方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凉菜。海蜇经过凉拌后,肉质清脆而有韧劲,清凉爽口,海蜇 。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此外壳是 ,具有 的作用。
技巧1 线形动物(线虫动物)和环节的动物的区别
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而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
技巧2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爬行类
爬行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所以与鱼类、两栖类相比,爬行类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技巧3 名字带有“鱼”的不一定是鱼类
判断是否为鱼类的唯一依据是:鱼类的特征;不能根据名字是否有“鱼”字:如章鱼、鱿鱼、鲍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大鲵)是两栖动物;鳄鱼、甲鱼是爬行类。
技巧4 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所以环境污染以及水域污染导致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 “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学业要求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高频命题点1 生物的分类
1.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方法是( )
A.按生物生活环境 B.按生物用途
C.按生物个体大小 D.按生物形态结构
2.《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写道:“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属 D.种
3.如图为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与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北极熊 B.大熊猫 C.荒漠猫 D.兔逊
4.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如表是我国部分珍稀动物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分类单位 动物 纲 目 科 属
朱鹮 鸟纲 鹳形目 鹮科 朱鹮属
白鱀豚 哺乳纲 鲸目 白鱀豚科 白鱀豚属
藏羚羊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藏羚属
高频命题点2 无脊椎动物
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珊瑚礁形成的。珊瑚礁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C.体表有外骨骼包围,足分节
D.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分部
2.下列能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珍珠的生物是( )
A.螃蟹 B.河蚌 C.石鳖 D.蜗牛
3.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
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
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
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4.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而非环节动物,判断依据是( )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有外骨骼 D.有口有肛门
5.节肢动物起保护自己和防止水分蒸发作用的体表结构是(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鳞片 D.外套膜
高频命题点3 脊椎动物
1.有些动物名称里虽有“鱼”字,但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娃娃鱼 C.青鱼 D.鲸鱼
2.依据以下①~④动物的自述,小蝌蚪的妈妈最可能是( )
①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②终生用肺呼吸,体内受精,体表有甲
③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水中受精
④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A.④ B.② C.③ D.①
3.大熊猫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特征的是( )
A.体表被毛 B.体温恒定
C.在陆地产卵 D.有脊柱
4.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面是同学们在劳技课上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创作的剪纸作品,其中的动物不属于哺乳类的是( )
A. B. C. D.
5.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其前肢和尾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适应海洋生活。在下列特征中,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B.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
C.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D.心率一般为9~10次/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03 动物的主要类群
考点一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依据
根据生物之间的 相似程度 ( 形态结构 和 生理功能 ),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等级
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 种 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生物分类的特点
生物的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 多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 少 ,亲缘关系越 远 。
考点二 无脊椎动物
根据动物体是否有 脊柱 ,将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类群 特点 代表动物
腔肠动物 (新教材取消) 身体呈辐射 对称, 有口无肛门 ,体表有 刺细胞 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
扁形动物 (新教材取消) 身体扁平,呈 两侧 对称, 有口无肛门 绦虫、吸虫、涡虫
线性动物 (线虫动物) 身体细长,呈线形,身体不分节, 有口有肛门 ,体表有 角质层 丝虫、轮虫、蛔虫
环节动物 身体呈圆柱形,由 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 组成,靠 湿润的体壁 呼吸,靠刚毛和疣足 运动 蚯蚓、沙蚕、水蛭
软体动物 (新教材取消)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外套膜 ,大多具有贝壳,用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河蚌、扇贝、鱿鱼、蜗牛
节肢动物 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 昆虫:指具有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的节肢动物 蝉、蝗虫、家蚕、蜘蛛
考点三 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类群 特点 代表动物
鱼类 形态:身体呈 流线型 ,可分为 头、躯干、尾部 运动:通过 尾和躯干 的摆动以及 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 呼吸:用 鳃 呼吸(从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感知:身体两侧有 侧线 (神经系统),可以感知水流的方向 鲨鱼、鲫鱼、带鱼、海马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 肺 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青蛙、大鲵、蝾螈、蟾蜍
爬行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 肺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外壳 蛇、乌龟、鳄鱼、蜥蜴
鸟类 体温恒定; 适于飞行的特征:①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小飞行时阻力;②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③骨骼中空、轻、薄、坚固;④具有硕大的胸骨和发达的胸肌;⑤各种系统比较发达,如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以辅助呼吸 鸵鸟、企鹅、鸡、鸭、鹅
哺乳动物 体温恒定,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分化,大脑发达 狗、猫、大象、海豚、鲸鱼、蝙蝠
真实情境学生物
血吸虫病是一种呈全球流行的热带寄生虫病,南方的血吸虫病是由日本血吸虫感染引起的,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钉螺。血吸虫和钉螺分别属于 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
凉拌海蜇丝是北方餐桌上常见的一道凉菜。海蜇经过凉拌后,肉质清脆而有韧劲,清凉爽口,海蜇 腔肠动物 。
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二候蝉始鸣,蝉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每年夏至,最后一次褪去外壳,此外壳是 外骨骼 ,具有 保护和防止水分蒸发 的作用。
技巧1 线形动物(线虫动物)和环节的动物的区别
线形动物的身体不分节,而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
技巧2 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爬行类
爬行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完全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所以与鱼类、两栖类相比,爬行类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技巧3 名字带有“鱼”的不一定是鱼类
判断是否为鱼类的唯一依据是:鱼类的特征;不能根据名字是否有“鱼”字:如章鱼、鱿鱼、鲍鱼是软体动物;娃娃鱼(大鲵)是两栖动物;鳄鱼、甲鱼是爬行类。
技巧4 两栖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的原因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所以环境污染以及水域污染导致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减少。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生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 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等级 “种”是最基本的生物分类单位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学业要求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高频命题点1 生物的分类
1.某同学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他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方法是( )
A.按生物生活环境 B.按生物用途
C.按生物个体大小 D.按生物形态结构
【答案】A
【分析】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可以按照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将生物归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等。
【解答】解: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芦荟、榕树、蜈蚣生活在陆地,属于陆生生物;锦鲤、荷花、蝌蚪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因此某同学将芦荟、榕树、蜈蚣归为一类。将锦鲤、荷花、蝌蚪归为另一类。他的归类方法是按生物生活环境。
故选:A。
2.《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4版》中写道:“本年度收录的动物部分隶属于18门、52纲、246目、1884科、14194属、69407种。”其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属 D.种
【答案】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解: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故选:D。
3.如图为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图中与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北极熊 B.大熊猫 C.荒漠猫 D.兔逊
【答案】A
【分析】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
【解答】解: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亚洲黑熊与北极熊同属,与大熊猫同科,与荒漠猫、兔逊同目,属<科<目,因此与亚洲黑熊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北极熊。
故选:A。
4.我国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鸟和哺乳动物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如表是我国部分珍稀动物在动物分类中的位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分类单位 动物 纲 目 科 属
朱鹮 鸟纲 鹳形目 鹮科 朱鹮属
白鱀豚 哺乳纲 鲸目 白鱀豚科 白鱀豚属
藏羚羊 哺乳纲 偶蹄目 牛科 藏羚属
A.表中“纲”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且生物间的共同特征最多
B.白鱀豚与藏羚羊的亲缘关系比它与朱鹮的亲缘关系远
C.保护藏羚羊等最有效的措施是将其移入动物园
D.保护各种珍稀动物的同时也保护了基因多样性
【答案】D
【分析】1、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也称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细胞内具有成千上万个基因,由于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遗传的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它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程度,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解答】解:A、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小,同等级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故表中“属”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且生物间的共同特征最多,表中“纲”是最大的分类单位且生物间的共同特征最少,A错误。
B、由表格可知,白鱀豚与藏羚羊同纲不同目;白鱀豚与朱鹮同门不同纲,故白鱀豚与藏羚羊的亲缘关系比它与朱鹮的亲缘关系近,B错误。
C、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常见的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故保护藏羚羊等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藏羚羊自然保护区,C错误。
D、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故保护各种珍稀动物的同时也保护了基因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高频命题点2 无脊椎动物
1.我国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珊瑚礁形成的。珊瑚礁由珊瑚虫的分泌物堆积而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A.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背腹扁平,左右对称
C.体表有外骨骼包围,足分节
D.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分部
【答案】A
【分析】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有:海葵、海蜇、珊瑚虫、水螅等。
【解答】解: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结构简单,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及中间无细胞结构的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能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珍珠的生物是( )
A.螃蟹 B.河蚌 C.石鳖 D.蜗牛
【答案】B
【分析】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解答】解: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异物的刺激时,会分泌大量的珍珠质把异物层层包裹起来,最后形成了珍珠。
故选:B。
3.雨后的校园里,常常会在靠近花坛的甬道上看到蚯蚓。关于蚯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喜欢雨后爬到地面觅食
B.靠身体腹面的刚毛收缩爬行
C.蚯蚓和沙蚕、马陆都属于环节动物
D.能疏松土壤、提高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答案】D
【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
【解答】解:A、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A错误。
B、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刚毛的配合进行运动,B错误。
C、蚯蚓和沙蚕都属于环节动物,马陆属于节肢动物,C错误。
D、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很多,他们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D正确。
故选:D。
4.蜈蚣属于节肢动物而非环节动物,判断依据是( )
A.两侧对称 B.身体分节
C.有外骨骼 D.有口有肛门
【答案】C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解答】解:蜈蚣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属于节肢动物,C符合题意。
故选:C。
5.节肢动物起保护自己和防止水分蒸发作用的体表结构是( )
A.外骨骼 B.角质层 C.鳞片 D.外套膜
【答案】A
【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解答】解:A、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能够包含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A正确。
B、线形动物多数营寄生生活,体表有角质层,能避免被寄主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侵蚀,B错误。
C、鳞片是鱼类体表的结构,C错误。
D、外套膜是软体动物具有的结构,D错误。
故选:A。
高频命题点3 脊椎动物
1.有些动物名称里虽有“鱼”字,但不是鱼。下列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 B.娃娃鱼 C.青鱼 D.鲸鱼
【答案】C
【分析】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解答】解:A、章鱼的身体呈卵形或卵圆形,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A错误;
B、娃娃鱼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
C、青鱼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属于鱼类,C正确;
D、鲸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是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D错误。
故选:C。
2.依据以下①~④动物的自述,小蝌蚪的妈妈最可能是( )
①一生都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②终生用肺呼吸,体内受精,体表有甲
③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水中受精
④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A.④ B.② C.③ D.①
【答案】C
【分析】①鱼类,②爬行动物,③两栖动物,④鸟类,小蝌蚪是两栖动物的幼体。
【解答】解:①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具有以上特点的是鱼类,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②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和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硬卵壳,真正的摆脱了水的限制,具有以上特点的是爬行动物,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③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中受精,具有以上特点的是两栖动物,是小蝌蚪的妈妈。
④陆地上产卵,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具有以上特点的是鸟类,不是小蝌蚪的妈妈。所以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大熊猫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下列属于二者共同特征的是( )
A.体表被毛 B.体温恒定
C.在陆地产卵 D.有脊柱
【答案】D
【分析】(1)爬行动物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和甲,用肺呼吸,陆地上产卵,卵外有坚硬卵壳,真正的摆脱了水的限制。
(2)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内有膈;大脑发达;胎生,哺乳。
【解答】解:A.扬子鳄皮肤干燥、厚实,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片;大熊猫体表被毛,A不符合题意。
B.扬子鳄的体温可以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变温动物;大熊猫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B不符合题意。
C.扬子鳄卵生,陆地上产卵;大熊猫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C不符合题意。
D.大熊猫和扬子鳄体内都有一条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4.剪纸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下面是同学们在劳技课上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创作的剪纸作品,其中的动物不属于哺乳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解答】解:图中A牛,C羊、D狗都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都属于哺乳动物,而B蛇属于爬行动物,不属于哺乳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5.鲸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其前肢和尾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适应海洋生活。在下列特征中,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B.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
C.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
D.心率一般为9~10次/分
【答案】C
【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
【解答】解:ABD、“食物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体温总是保持在36℃左右”、“心率一般为9~10次/分”,都不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因此都不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ABD不正确;
C、“鲸鱼通常每胎产一仔,以乳汁哺育幼鲸”,表明鲸是胎生、哺乳,因此最能说明鲸属于哺乳动物,C正确。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