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10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考点一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种类 作用
含 氮 的无机盐 枝繁叶茂
含 磷 的无机盐 硕果累累
含 钾 的无机盐 茎秆健壮
植物生长所需的的水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其上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运输部位:导管(输导组织)
运输方向:自下而上
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溶解无机盐的水→根尖成熟区的根毛→导管(根、茎、叶)→叶肉细胞→气孔→大气
考点二 叶片的结构
一、叶片的结构
结构 功能
①是上表皮 都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上分布着气孔
④是下表皮
②是栅栏组织(叶肉) 属于营养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等
③是叶脉 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⑤是气孔 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气孔
①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
②功能: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
③作用机理: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 关闭 。由此可知,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只要是由 保卫细胞 调节的。
考点三 植物的蒸腾作用
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水蒸气 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主要部位:叶片
“门户 ”:气孔
过程: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一部分用于维持光合作用等,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影响因素:温度和湿度
对自身的意义: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对生物圈的意义: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提高空气湿度
应用:阴天移栽植物、移栽植物时剪到一部分叶片
考点四 植物的光合作用
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氧气+有机物(储存化学能)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能量转换:光能 化学能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
意义: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考点五 植物的呼吸作用
表达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能量转换:化学能 其他能量
影响因素:温度、氧气浓度、水分
意义:为生长发育、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应用:①深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使根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及时排涝)
②温室中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的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③延长农作物的储存时间,应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
考点六 绿色植物的生物圈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能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真实情境学生物
绿色植物被称为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是因为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因为植物在夜间会进行 呼吸作用 消耗氧气。
在挂果初期,果农通常将部分枝条的树皮进行环割,目的是将韧皮部中的 筛管 切断,防止营养物质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产量。。
技巧1 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活动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受到气孔开闭的影响。
技巧2 植物全天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仅在夜晚进行,还在白天进行;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不进行。
技巧3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只存在绿色部位,非绿色部位没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它是活细胞,但没有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存在活细胞里。
技巧4 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来自它的呼吸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因此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1、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繁殖后代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高频命题点1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1.陆地上的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最终散发到大气中。那么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叶、导管 B.根、导管 C.叶、气孔 D.根、气孔
【答案】D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导管主要是将植物通过根部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往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解答】解: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除茎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中溶解的无机盐也就“搭着便车”运输了。叶片上有很多气孔,下表皮较多,气孔不但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
故选:D。
2.关于茎的输导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茎内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
B.“树怕伤皮”,是因为筛管被破坏后不能运输营养物质
C.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于呼吸作用
D.茎输导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答案】C
【分析】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很简单,就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组成筛管的细胞壁较薄,含有原生质体,细胞核消失,是活细胞。
【解答】解:A.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A正确;
B.“树怕伤皮”是因为树皮被破坏后,筛管被破坏,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B正确;
C.运输水分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于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所产生的拉力,C错误;
D.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到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储存起来,D正确。
故选:C。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 )
A.水 B.氧气 C.有机物 D.无机盐
【答案】D
【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而无机盐主要来自所施的肥料。
【解答】解: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施肥的目的就在提供植物生长必需的无机盐。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4.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几种无机盐的需求比重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生长期 几种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
氮 磷 钾
苗期 15 7 11
开花期 27 23 32
结果期 42 49 51
成熟期 16 21 6
A.施肥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植物萎蔫
B.花生生长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在花生结果期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
D.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答案】B
【分析】植物需要量最多的三种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繁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发,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解答】解:A、施肥时浓度过高可能发生“烧苗”,导致植物萎蔫。A正确。
B、花生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三种无机盐。B错误。
C、在花生结果期对无机盐的需求量增加,所以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C正确。
D、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D正确。
故选:B。
5.在天宫无重力情况下,拟南芥和水稻依然扎根于土壤,因为植物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氧气 D.氮气
【答案】A
【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解答】解:种子结构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植物体的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所以,在天宫无重力情况下,拟南芥和水稻的根依然长在土壤里,因为植物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故选:A。
高频命题点2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②④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
C.③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⑤只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答案】C
【分析】图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叶肉,④下表皮,⑤气孔。
【解答】解:A、⑤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A错误;
B、②上表皮和④下表皮统称为表皮,主要功能是保护,叶肉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B错误;
C、③是叶肉,内含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正确;
D、⑤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多分布在下表皮,D错误。
故选:C。
2.如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B.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C.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D.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答案】D
【分析】1、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中,①叶肉、②气孔。
2、在叶片表皮上分布有气孔,气孔由两个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可以张开或关闭,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由②气孔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A错误。
B、植物体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经②气孔散失到大气中,B错误。
C、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的,C错误。
D、①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①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D正确。
故选:D。
3.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片横切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是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 上表皮 和[③]具有避免叶片受到病菌侵害等功能,属于 保护 组织。
(2)该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在[②]叶肉细胞和 保卫 细胞中进行,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④] 叶脉 中的 筛管 向下运输,为茎和根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3)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⑤] 气孔 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答案】(1)上表皮;保护
(2)保卫;叶脉;筛管
(3)气孔
【分析】图示为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①是上表皮,②是叶肉,③是下表皮,④是叶脉,⑤是气孔。
【解答】解:(1)在叶片的结构中,①上表皮和③下表皮都位于叶片的最外层,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叶片内部的结构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如避免叶片受到病菌的侵害。同时,它们还能减少叶片内部水分的散失。由于它们主要由一层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都具有保护的作用,因此它们属于保护组织。
(2)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片的叶肉细胞中。在菠菜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中,[②]表示的是叶肉细胞,它们含有丰富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此外,除了叶肉细胞外,叶片中的保卫细胞也含有叶绿体,并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部分。在叶片中,这些有机物主要通过[④]叶脉中的筛管向下运输到茎和根等器官,为它们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有机物和能量。
(3)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进行。在菠菜叶片的横切面示意图中,[⑤]表示的是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当植物体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运输到叶片后,大部分水分会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就称为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不仅有助于植物体散热,还能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以及运输。
故答案为:
(1)上表皮;保护
(2)保卫;叶脉;筛管
(3)气孔
高频命题点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将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叶片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所以将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叶片的蒸腾作用。
故选:C。
2.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通道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答案】B
【分析】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解答】解:A、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植物叶片的气孔进行,故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通道,A正确。
B、水分在植物体内通过导管运输,故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导管运输的,B错误。
C、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故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C正确。
D、蒸腾作用为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提供动力,故蒸腾作用可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3.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答案】D
【分析】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解答】解:A、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为植物吸收水分提供了向上的动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跟着一起被吸收和运输,A正确。
B、气孔是由成对的半月形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B正确。
C、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C正确。
D、蒸腾作用有重要的意义,不是一种浪费,D错误。
故选:D。
4.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哪种情况下成活率最高( )
A.枝叶不做处理、阴天、无风
B.去掉部分枝叶、阴天、无风
C.枝叶不做处理、晴天、有风
D.去掉部分枝叶、晴天、有风
【答案】B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应该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幼苗移栽时,往往会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损,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树苗时,常在阴天或傍晚且无风时进行,并剪去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有利于移栽树苗的成活。
故选:B。
高频命题点4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水、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水
C.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氧气、水、二氧化碳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
【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所以,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二氧化碳、氧气、水。
故选:B。
2.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
A.光、叶绿体 B.无光、叶绿体
C.光、线粒体 D.无光、线粒体
【答案】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故选:A。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解答】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故选:C。
4.茶叶是乐山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
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
D.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
【答案】C
【分析】(1)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存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2)活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解答】解:A、合理密植既不过稀,又不过密,使植物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能达到提高茶叶产量的目的,A正确。
B、及时排涝能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可以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能达到提高茶叶产量的目的,B正确。
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会使植物的呼吸作用增强,由于夜间植物没有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增多,不利于提高茶叶产量,C错误。
D、杂草与农作物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D正确。
故选:C。
5.番茄又名西红柿,鲜嫩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ABC 。(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 二氧化碳 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 甲 (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C 。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 (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答案】(1)ABC
(2)二氧化碳;甲
(3)C
(4)>。
【分析】1、图1中:A是呼吸作用,B是蒸腾作用,C是光合作用。
2、图2中:甲和乙形成以二氧化碳为变量的对照,甲和丙形成以光照为变量的对照。
【解答】解:(1)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故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2)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故甲和乙除二氧化碳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二氧化碳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甲中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乙中叶片由于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甲中的叶片会变蓝。
(3)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
B、合理密植能增加光照面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B不符合题意。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增加产量,C符合题意。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由图3可知,曲线DE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大于0,说明此时间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故答案为:(1)ABC
(2)二氧化碳;甲
(3)C
(4)>。
高频命题点5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呼吸作用的原料、场所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
B.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
C.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
【答案】D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线粒体。
故选:D。
2.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最好是( )
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高温、潮湿
【答案】C
【分析】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含水量多,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含水量少,种子的呼吸作用弱;种子的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氧气多呼吸作用强,氧气少呼吸作用弱。
【解答】解:延长种子寿命,就有想方设法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因为只有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才能使种子中的有机营养物质被分解的慢,从而能长时间保存足够的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就要为种子提供干燥、低温的环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种子的呼吸作用才能受到抑制,同时又不会发霉变质。
故选:C。
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带土移栽 B.合理施肥 C.间作套种 D.农田排涝
【答案】D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
【解答】解:A、带土移栽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不是应用呼吸作用原理,A错误;
B、合理施肥可以避免肥料过多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大,造成植物的烧苗现象,B错误;
C、间作套种是运用植物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应用光合作用原理,C错误;
D、农田排涝,目的是排出农田中的积水,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促进根的呼吸作用,D正确。
故选:D。
4.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B
【分析】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堆在一起会出现发热现象,甚至腐烂,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5.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叶的蒸腾作用
C.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抑制根对水的吸收
【答案】A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
故选:A。
高频命题点6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图中a和b代表两种物质,①和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都可以进行①②过程
D.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
【答案】C
【分析】1.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a二氧化碳,b氧气。
2.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解答】解:AB、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可知图中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a二氧化碳,b氧气,A、B正确。
C、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所有活细胞都可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绿色植物利用光,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叫作光合作用,所以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所以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C。
2.在二氧化碳、水分等条件适宜且不变的条件下,测定某种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由0到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C.c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D.若长时间白天光照强度为b,则植物仍可以正常生长
【答案】D
【分析】图中曲线ab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曲线bc段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点表示光合作用停止,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达到峰值。
【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a点光照强度为0,故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
B、由图可知,光照强度由0~b,氧气释放量逐渐增大,说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B正确。
C、由图可知,c点后氧气释放量无变化,故说明c点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无变化,即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C正确。
D、b点氧气释放量为0,则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合成的有机物等于植物消耗的有机物,因此,若长时间白天光照强度为b,则植物仍不能正常生长,D错误。
故选:D。
3.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
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答案】C
【分析】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解答】解:A、图中a点氧气释放量是0,可见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
B、bc段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正确。
C、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下移,C错误。
D、正午时分,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摄入不足,导致cd段下降,D正确。
故选:C。
4.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关于玉米一天中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曲线Ⅰ为光合作用,Ⅱ为呼吸作用
B.玉米在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比较a、p、c三点,p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在b点玉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1)光合作用是在光照下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其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呼吸作用是指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的过程,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图中Ⅰ代表的是光合作用,Ⅱ代表的是呼吸作用。
【解答】解:A.Ⅰ代表的曲线只在白天进行,故表示的是光合作用,Ⅱ代表的曲线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故代表的是呼吸作用,A正确。
B.a、c点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交点,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B错误。
C.a~c段(不包括a、c点),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一直在积累有机物,故a、p、c三点,c点有机物积累最多,C错误。
D.在b点,光照过强,为了减少水分散失,部分气孔关闭,二氧化碳进入减少,光合作用减弱,但并没有停止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
故选:A。
高频命题点7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焚烧秸秆 B.植树造林
C.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D.选用高产农作物
【答案】A
【分析】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历史峰值后不再增加,而碳中和则是指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方式,使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
【解答】解:A.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明显增加了大气中的碳排放,因此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A符合题意。
B.树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二氧化碳,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加碳存储,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有积极作用,B不符合题意。
C.化石能源的燃烧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其消耗能显著降低碳排放,有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C不符合题意。
D.高产农作物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固定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也有助于增加碳存储,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主要价值不包括( )
A.为其他的生物提供食物
B.供人类随意大量地砍伐
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多种重要角色,但不是供人类随意的大量砍伐。
【解答】解:A、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A正确。
B、植物可以供人类砍伐利用,但不是随意大量地砍伐,B错误。
C、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正确。
D、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正确。
故选:B。
3.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温室效应 。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一步实现“降碳”。
(3)“减污”是指减少污染物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水体污染 。
(4)请你提出一条“扩绿”的建议 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
【答案】(1)温室效应;
(2)光能;
(3)水体污染;
(4)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解答】解:(1)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合成有机物,这个过程被称为光合作用。
(3)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水体污染。
(4)一条“扩绿”的建议可以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例如,通过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不仅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故答案为:(1)温室效应;
(2)光能;
(3)水体污染;
(4)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化带和屋顶花园,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10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考点一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种类 作用
含 的无机盐 枝繁叶茂
含 的无机盐 硕果累累
含 的无机盐 茎秆健壮
植物生长所需的的水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其上有大量的 ,增大了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运输部位:
(2)运输方向:
(3)运输途径:
考点二 叶片的结构
一、叶片的结构
结构 功能
①是 都属于 ,表皮上分布着气孔
④是
②是 属于 ,能够进行 ,合成有机物等
③是 属于 ,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⑤是
气孔
①结构: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
②功能:
③作用机理: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 。由此可知,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只要是由 调节的。
考点三 植物的蒸腾作用
(1)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 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主要部位:
(3)“门户 ”:
(4)过程:根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叶肉细胞,一部分用于维持光合作用等,其余的绝大部分通过 散失到空气中;
(5)影响因素:
(6)对自身的意义:拉动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叶片表面温度
对生物圈的意义: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提高空气湿度
(7)应用:阴天移栽植物、移栽植物时剪到一部分叶片
考点四 植物的光合作用
(1)表达式:
(2)实质:
(3)能量转换:
(4)影响因素:
(5)意义:
(6)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考点五 植物的呼吸作用
(1)表达式:
(2)实质:
(3)能量转换:
(4)影响因素:
(5)意义:为生长发育、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应用:①深耕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的含量,使根的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根部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等养料的吸收;(及时排涝)
②温室中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可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的有机物的含量增多;
③延长农作物的储存时间,应降低呼吸作用强度,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以采用降低环境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
考点六 绿色植物的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绿色植物能为许多生物提供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
(3)绿色植物能参与生物圈的
真实情境学生物
绿色植物被称为自动的“空气净化器”,是因为绿色植物进行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卧室不宜摆放过多绿植,其原因是因为植物在夜间会进行 消耗氧气。
在挂果初期,果农通常将部分枝条的树皮进行环割,目的是将韧皮部中的 切断,防止营养物质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产量。。
技巧1 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活动
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受到气孔开闭的影响。
技巧2 植物全天都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仅在夜晚进行,还在白天进行;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夜晚不进行。
技巧3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只存在绿色部位,非绿色部位没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它是活细胞,但没有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存在活细胞里。
技巧4 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动力,来自它的呼吸作用,而不是光合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时放出能量的过程.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因此植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1、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繁殖后代进行物质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供植物利用,其中大部分水通过蒸腾作用散失 叶片产生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供植物其他器官利用 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获得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和能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 (2)细胞能通过分解糖类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4)植物可以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 (5)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学业要求 运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方面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变化的角度,阐明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探究关于植物生活的影响因素
高频命题点1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
1.陆地上的植物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并最终散发到大气中。那么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叶、导管 B.根、导管 C.叶、气孔 D.根、气孔
2.关于茎的输导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茎内的导管具有输导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方向是由下向上
B.“树怕伤皮”,是因为筛管被破坏后不能运输营养物质
C.植物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动力来自于呼吸作用
D.茎输导的有机物是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
3.“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生长提供( )
A.水 B.氧气 C.有机物 D.无机盐
4.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几种无机盐的需求比重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生长期 几种无机盐需求量占一生的比重(%)
氮 磷 钾
苗期 15 7 11
开花期 27 23 32
结果期 42 49 51
成熟期 16 21 6
A.施肥时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植物萎蔫
B.花生生长只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
C.在花生结果期应加大氮、磷、钾的施肥量
D.花生不同生长期对同种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5.在天宫无重力情况下,拟南芥和水稻依然扎根于土壤,因为植物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 )
A.水和无机盐 B.有机物
C.氧气 D.氮气
高频命题点2 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1.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B.②④的主要功能是储存营养物质
C.③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⑤只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2.如图①②是葡萄叶的不同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②进入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原料
B.葡萄进行蒸腾作用,少量水分经②散失参与水循环
C.葡萄贮存的糖类物质由①细胞中的细胞核制造
D.①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碳氧平衡
3.如图为显微镜下菠菜叶片横切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是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 和[③]具有避免叶片受到病菌侵害等功能,属于 组织。
(2)该叶片的光合作用主要在[②]叶肉细胞和 细胞中进行,其合成的有机物通过[④] 中的 向下运输,为茎和根的生长提供有机物和能量。
(3)绿色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主要以水蒸气的形式由[⑤] 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
高频命题点3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1.将塑料袋套在植株上,不久发现塑料袋内壁上有大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来自叶片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2.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通道
B.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是通过筛管运输的
C.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可降低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可促进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关于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B.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大量地散失掉了,这对植物来说是一种浪费
4.在移栽树苗时,下列哪种情况下成活率最高( )
A.枝叶不做处理、阴天、无风
B.去掉部分枝叶、阴天、无风
C.枝叶不做处理、晴天、有风
D.去掉部分枝叶、晴天、有风
高频命题点4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某植物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①②③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A.二氧化碳、水、氧气 B.二氧化碳、氧气、水
C.氧气、二氧化碳、水 D.氧气、水、二氧化碳
2.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和场所分别是( )
A.光、叶绿体 B.无光、叶绿体
C.光、线粒体 D.无光、线粒体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
A.二氧化碳和水 B.有机物和水
C.有机物和氧气 D.有机物和二氧化碳
4.茶叶是乐山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提高茶叶产量,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B.及时排涝,保证根的呼吸
C.搭建大棚,提高夜间温度
D.适时除草,避免杂草竞争
多汁、酸甜可口,深受同学们喜欢。达州市某校生物学社团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采用大棚种植番茄,在种植过程中,进行了大量探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番茄叶片在上午9时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填字母)
(2)为探究影响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因素,该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选择甲乙进行对照,可探究 这一因素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经过暗处理、光照几小时后摘叶、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等操作,发现只有 (填图中所示标号)中的叶片会变蓝。
(3)社团的同学在大棚种植番茄的过程中,为提高产量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与应用光合作用原理来提高产量无关的是 。
A.白天适当升高大棚内温度
B.合理密植
C.晚上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在温室大棚中安装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仪器
(4)如图3为24小时内番茄叶片释放或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经分析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填“>”、“<”或“=”)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量。
高频命题点5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一般情况下,呼吸作用的原料、场所分别是( )
A.二氧化碳和水、叶绿体
B.二氧化碳和水、线粒体
C.有机物和氧气、叶绿体
D.有机物和氧气、线粒体
2.水稻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储存水稻种子的条件最好是( )
A.高温、干燥 B.低温、潮湿 C.低温、干燥 D.高温、潮湿
3.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带土移栽 B.合理施肥 C.间作套种 D.农田排涝
4.夏季末,农民从田间刚收获的新鲜稻谷,由于下雨不能晾晒而堆积到屋内形成谷堆,一段时间后谷堆内出现发热发烫的现象。这是由于新鲜稻谷有较为旺盛的( )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5.栽花或种庄稼,都要经常松土,其目的是( )
A.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B.抑制叶的蒸腾作用
C.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D.抑制根对水的吸收
高频命题点6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1.图中a和b代表两种物质,①和②表示绿色植物的两种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代表二氧化碳,b代表氧气
B.图中①代表光合作用,②代表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的每个活细胞都可以进行①②过程
D.①利用的能量是光能,②产生的能量可用于生命活动
2.在二氧化碳、水分等条件适宜且不变的条件下,测定某种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氧气的释放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B.光照强度由0到b,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
C.c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D.若长时间白天光照强度为b,则植物仍可以正常生长
3.夏季晴朗的某天,科研人员测定了大豆一昼夜氧气释放量,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a点大豆不进行光合作用
B.bc段光合作用逐渐增强
C.阴雨天时,c点会因光照不足而上移
D.cd段变化主要与二氧化碳摄入不足有关
4.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况,可以帮助提高作物产量。关于玉米一天中生理过程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曲线Ⅰ为光合作用,Ⅱ为呼吸作用
B.玉米在a、c点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C.比较a、p、c三点,p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D.在b点玉米停止进行光合作用
高频命题点7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增加碳存储和减少碳释放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下列不利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是( )
A.焚烧秸秆 B.植树造林
C.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D.选用高产农作物
2.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主要价值不包括( )
A.为其他的生物提供食物
B.供人类随意大量地砍伐
C.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D.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降碳”是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不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进一步实现“降碳”。
(3)“减污”是指减少污染物排放,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若排放到河流中,会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4)请你提出一条“扩绿”的建议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