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11 人体的营养与呼吸--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清单11 人体的营养与呼吸--中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1:44: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11 人体的营养与呼吸
考点一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供能供能物质
营养物质 作用 主要食物来源
糖类 主要的 供能物质 谷物
脂肪 主要的 备用能源 肥肉、油
蛋白质 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奶、蛋、鱼、瘦肉
非供能物质
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无机盐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钙 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 奶、豆
铁 缺铁性贫血 动物肝脏、菠菜、鱼、蛋
碘 地方性甲状腺肿 紫菜、海带、加碘食盐
维生素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 动物肝脏、蛋、奶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粗粮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儿童:佝偻病;老人:骨质疏松 蛋黄、鱼肝油
考点二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 消化道 和 消化腺
消化道包括② 口腔 ;③ 咽 ;④ 食道 ;⑥ 胃 ;⑧ 小肠 ;⑦ 小肠 ;⑨ 肛门 ,其中消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 小肠 ,它是主要的 消化和吸收 器官,原因是:
小肠 很长 ,可充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的内表面由许多环形皱襞,其上有大量小肠绒毛,增大了 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小肠中含有的消化液 最多 (胰液、胆汁和肠液),可彻底消化食物;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 很薄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消化腺:① 唾液腺 ;⑤ 肝脏 (最大的腺体);⑥ 胃腺 ;⑩ 胰腺 ;⑧ 肠腺 。
食物的消化
物 质 初步消化 彻底消化
部位及消化液 初步消化产物 部位及消化液 彻底消化产物
糖类 口腔(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小肠(肠液、胰液中的各种消化酶) 葡萄糖
蛋白质 胃(胃液中的胃蛋白酶) 多肽 氨基酸
脂肪 小肠(肝脏分泌的胆汁) 脂肪微粒 脂肪酸和甘油
食物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合理营养
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其中早、中、晚餐中能量的占比分别为 3:4:3 。
考点三 呼吸系统
一、组成与功能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呼吸道 和 肺 组成的:
呼吸道包括① 鼻 ;② 咽 ;③ 喉 ;④ 气管 ;⑤ 支气管 ,功能是 温暖、湿润、清洁空气 ;
肺是 主要的呼吸器官 ,其功能是 进行气体交换 ,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多 (肺泡很多)
贴 (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
薄 (肺泡与毛细血管壁都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二、呼吸过程
呼吸过程包括 呼气 和 吸气 两个过程,图甲中①模拟的是 气管 ,②模拟的是 胸廓 ,③模拟的是 肺 ,④模拟的是 膈肌 ;
图甲是 呼气 过程,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腔变小,肺部体积随之变小使肺内气压增大;(肋骨向下肌舒胸缩肺缩气压大废气去)
图乙是 吸气 过程,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腔变大,肺部体积随之增大使肺内气压减小。(肋骨向上肌缩胸扩肺扩气压小氧气来)
三、 气体交换类型
(1)如图,气体交换的类型有:①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② 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④ 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其中①气体交换的方式是 呼吸作用 ,②④气体交换的方式是 气体扩散 ;
(2) ②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结果是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
④组织细胞出的气体交换结果是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真实情境学生物
在2022年底,一次性机器人“磁控胶囊胃镜”出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人吞下“磁控胶囊胃镜”能短时间内无痛苦的完成胃部检查,约一天后它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磁控胶囊胃镜”与生活中我们口服的药物胶囊(用淀粉制成)不同,后者在 小肠内 被彻底消化,使药物通过 吸收 作用进入血液。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是具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 。
技巧1 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其中只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能量。
技巧2 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只有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而小分子有机物如维生素以及无机物如水、无机盐,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技巧3 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所以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1、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2、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学业要求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高频命题点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妈妈刚做完手术,小军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
【答案】B
【分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等。
【解答】解: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牛奶、鸡蛋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所以妈妈刚做完手术,小军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牛奶、鸡蛋。
故选:B。
2.我们吃的米饭和面包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A
【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
【解答】解: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我们吃的米饭、面包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物质是淀粉等糖类。
故选:A。
3.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
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
【答案】D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维生素既不构成人体组织细胞,也不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生病。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水果。
故选:D。
高频命题点2 营养物质缺乏时症状
1.下列疾病中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防治的是(  )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色盲
C.糖尿病 D.白血病
【答案】A
【分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解答】解:A、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因此食用加碘盐可以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A符合题意。
B、色盲是遗传疾病,B不符合题意。
C、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累,使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脚气病
B.适当多吃虾皮、虾米等新鲜的海产品——佝偻病
C.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夜盲症
D.适当多吃西红柿、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坏血病
【答案】C
【分析】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小,但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却很大。人体一旦缺乏无机盐和维生素,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且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A、黑米等粗粮富含维生素B1,而维生素B1的缺乏可能导致脚气病。因此,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预防脚气病是合理的,A正确;
B、虾皮、虾米等海产品富含钙质,钙质的缺乏是佝偻病(尤其在儿童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适当多吃虾皮、虾米等新鲜的海产品有利于预防佝偻病,B正确;
C、松蘑、菠菜等食物富含铁质,但铁质的缺乏主要导致的是贫血,而不是夜盲症。夜盲症主要是由于维生素A的缺乏,而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鱼肝油等食物中,C错误;
D、西红柿、猕猴桃等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C,而维生素C的缺乏会导致坏血病。因此,这个建议与疾病预防是匹配的,D正确。
故选:C。
3.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维生素D 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 D.神经炎——维生素A
【答案】B
【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A、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造成的,A错误。
B、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B正确。
C、维生素D会促进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或含钙的无机盐时,小孩易患佝偻病,C错误。
D、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食欲不振等,D错误。
故选:B。
高频命题点3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  )
A.咽 B.喉 C.气管 D.食道
【答案】A
【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解答】解:咽既属于消化道又属于呼吸道,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都要经过咽,故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的器官是咽。
故选:A。
2.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
A.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肛门
【答案】B
【分析】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如图:
【解答】解:具有消化作用的器官是口腔(将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胃(将蛋白质初步消化成多肽)、小肠(将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将淀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具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如图所示:胃、小肠、大肠。所以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是胃和小肠。
故选:B。
3.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
A.口腔→食道→咽→大肠→胃→小肠→肛门
B.口腔→咽→小肠→胃→食道→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D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解答】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故选:D。
4.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
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
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
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于图中的4、7、8
【答案】D
【分析】图中:1唾液腺、2肝脏、3十二指肠、4小肠、5口腔、6食道、7胃、8胰腺、9大肠、10肛门。
【解答】解:A、8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叫胰液,不含有胰岛素,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激素,A错误。
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小肠、7胃、9大肠,5口腔没有吸收功能,B错误。
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其中胆汁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C错误。
D、7胃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4小肠分泌的肠液和8胰腺分泌的胰液都含有蛋白酶,故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于图中的4小肠、7胃、8胰腺,D正确。
故选:D。
4.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答案】D
【分析】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特点有:小肠长约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小肠内有胆汁、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解答】解:A、某同学自选材料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皱襞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不是增加小肠的长度,A错误;
BC、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此模型未能模拟出消化液和毛细血管,BC错误;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生于环形皱襞上,通过观察图形可以看出此模型模拟了皱襞和小肠绒毛,D正确。
故选:D。
高频命题点4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一个人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体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唾液 胃液 肠液 胆汁 胰液
分泌量/毫升 1500 2000 1500 500 1500
A.唾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B.胃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彻底分解
C.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胆汁中含有能把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相关酶
【答案】C
【分析】消化腺的作用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肠腺分泌肠液、胃腺分泌胃液、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
【解答】解:A、在人的口腔中,食物中的一部分淀粉可以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胃液中的蛋白酶能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分解,在小肠中被肠液和胰液中的蛋白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错误。
C、小肠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C正确。
D、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故选:C。
2.胆囊切除后不宜吃红烧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是因为消化食物时缺少(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答案】C
【分析】肝脏的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
【解答】解:肝脏的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它分泌的胆汁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胆囊具有储存胆汁的作用,胆囊切除后胆汁的储存量减少,会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胆囊切除后不宜吃红烧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是因为消化食物时缺少胆汁。
故选:C。
3.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肝脏、胰腺 B.唾液腺、垂体、甲状腺
C.肝脏、汗腺、甲状腺 D.胰腺、垂体、性腺
【答案】A
【分析】(1)人体内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2)人体内的内分泌腺有多种,主要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解答】解:A、唾液腺、肝脏、胰腺都属于消化腺,符合题意。
B、唾液腺属于消化腺,垂体、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不符合题意。
C、肝脏属于消化腺和外分泌腺,汗腺属于外分泌腺、甲状腺属于内分泌腺,不符合题意。
D、胰腺是消化腺,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外分泌腺,垂体、性腺属于内分泌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河南省实施中小学食育工程,开启了“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人体的部分消化腺及其功能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功能
① ② 在口腔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腺 ③ ④
⑤ 胰液 可将脂肪分解为⑥
A.①和⑤都能分泌激素
B.②和③含有相同的消化酶
C.④为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⑥代表的是甘油和氨基酸
【答案】C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有①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⑤胰腺,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②唾液、③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
【解答】解:A、①唾液腺和⑤胰腺都是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但不能分泌激素,A错误;
B、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②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胃腺分泌的③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错误;
C、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C正确。
D、胰腺能够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能消化多种物质,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D错误。
故选:C。
高频命题点5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腊肉粽子是小翔同学的最爱,它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消化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上述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①处被初步分解,参与的消化液是唾液
B.蛋白质在②处被初步分解,起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
C.脂肪在③处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只有肠液和胰液
D.没有被③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有一部分被大肠吸收
【答案】C
【分析】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消化。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图中:①是口腔、②是胃、③是小肠。
【解答】解:A、淀粉最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参与的消化液是唾液,被消化成麦芽糖,A正确。
B、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正确。
C、脂肪的消化开始于③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
D、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D正确。
故选:C。
2.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粒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答案】B
【分析】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解:A、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A正确;
B、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B错误;
CD、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CD正确。
故选:B。
3.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b、c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代表口腔,此处消化淀粉的关键是含有唾液淀粉酶
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质
C.c代表小肠,此处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c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答案】C
【分析】图中:a是口腔,b是胃,c是小肠。
【解答】解:A、在a口腔中,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淀粉为麦芽糖,这是淀粉消化的第一步,A正确。
B、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盐酸为消化液提供了酸性环境,而胃蛋白酶则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B正确。
C、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它发生的物理消化不仅仅是指小肠的蠕动。小肠的蠕动确实有助于食物的混合和推进,但物理消化在小肠中还包括了食物的进一步破碎和混合,以及通过小肠黏膜的皱襞和绒毛结构增加食物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消化效率,C错误。
D、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通常长约5至6米,这种长度设计增加了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提供了更充分的机会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皱襞,这些皱襞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从而增大了营养物质的吸收面积;在环形皱襞上,还分布着大量的小肠绒毛,小肠绒毛的存在进一步增大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小肠绒毛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这种结构特点使得营养物质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小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D正确。
故选:C。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蛋白质可在④中初步分解
【答案】B
【分析】图中:①是口腔、②是肝脏、③是胃、④是小肠。
【解答】解:A.淀粉首先在①口腔内被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葡萄糖,A错误。
B.②所示的消化腺为肝脏,能分泌胆汁,起到乳化脂肪的作用,B正确。
C.③胃分泌的消化液含蛋白酶,不含脂肪酶,C错误。
D.蛋白质在③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④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D错误。
故选:B。
高频命题点6 注意合理营养
1.根据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为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下列食物中,摄入量最少的应该是(  )
A.油脂 B.水果和蔬菜
C.谷物等主食 D.瘦肉、蛋和奶类
【答案】A
【分析】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解答】解: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⑤层为谷物类,主要提供糖类;④层为瓜果蔬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③层为动物性食品,②层为奶制品,③②层主要提供蛋白质和钙质;①层为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为保证身体健康,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地吃这五类食物:食物多样、以⑤谷物类为主、多吃④瓜果蔬菜类、常吃③动物性食品和②奶制品、豆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因此要摄入量最少的应该是①油脂类,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某同学早餐吃了面包、牛奶和鸡蛋。据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变化的知识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早餐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最终在胃被消化吸收
B.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含量增加
C.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D.据图,建议该同学当天的中、晚餐应补充果蔬类
【答案】A
【分析】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如图:
【解答】解:A.早餐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错误;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含量增加,正确;
C.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正确;
D.据图,建议该同学当天的中、晚餐应补充果蔬类,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补充,正确。
故选:A。
3.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研究人员抽样调查人们的饮食偏好,确定了四种饮食类型,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心指标评估,分析饮食偏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与类型4对照)
类型1 喜欢水果、蔬菜和肉类,不喜欢淀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13% 焦虑风险升高9%
类型2 喜欢蔬菜、水果,不喜欢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 25% 焦虑风险升高26%
类型3 喜欢零食和肉类,不喜欢水果、蔬菜 卒中风险升高21% 焦虑风险升高23%
类型4 不挑食,合理膳食 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A.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不影响身心健康
B.类型2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及细胞修复更新
C.类型3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坏血病
D.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答案】A
【分析】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这样的膳食才能符合均衡膳食的要求。
【解答】解:A.虽然蛋白质和脂肪可以提供能量,但淀粉类食品(主要提供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长期缺乏淀粉类食品可能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影响健康,A错误。
B.类型2饮食中不喜欢肉类食品,可能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蛋白质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细胞修复更新的必需营养素,B正确。
C.类型3饮食中不喜欢水果和蔬菜,可能会导致维生素C摄入不足。维生素C对维持免疫系统功能和促进胶原蛋白合成非常重要,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C正确。
D.良好的饮食结构确保了各种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均衡摄入,这些营养素对维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D正确。
故选:A。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关于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叙述,科学合理的是(  )
A.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需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每日早、中、晚餐摄入食物能量的比例是3:3:4
C.用饮料代替水以增加营养
D.过期但没有霉变的袋装食品仍可食用
【答案】A
【分析】(1)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功能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据此解答。
(2)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解:A、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青少年在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正确;
B、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即早、中、晚摄取的能量比例为3:4:3,B错误;
C、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营养物质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运输。因此人体要及时获取充足的水分,不能用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饮料代替水,C错误;
D、袋装产品过了保质期,虽然没有霉变,但原有的细菌、真菌已开始大量繁殖,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A。
5.下列营养较均衡的食谱是(  )
A.米饭、炒青菜、清蒸鲈鱼、苹果
B.米饭、红烧肉、排骨汤、冰激凌
C.牛排、奶油蛋糕、炸鸡腿、牛奶
D.炸鸡、香辣鸡翅、炸薯条、可乐
【答案】A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解答】解:A、米饭、炒青菜、清蒸鲈鱼、苹果中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全面均衡,符合题意;
B、米饭、红烧肉、排骨汤、冰激凌中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缺少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C、牛排、奶油蛋糕、炸鸡腿、牛奶中营养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缺少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D、炸鸡、香辣鸡翅、炸薯条、可乐中营养物质有脂肪、糖类、蛋白质,缺少无机盐和维生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高频命题点7 关注食品安全
1.2024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关注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维护消费者权益。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切去水果腐烂部分后仍能食用
B.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以吃,吃了没病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无害
D.听花酒可以抗癌、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不可信
【答案】D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解:A、水果有腐烂迹象时,削掉腐烂部分也不能食用,腐烂的水果产生的有毒物质已经蔓延到未腐烂的部位,A错误。
B、槽头肉是指猪头下端至猪脖子的一块肉,里面有大量淋巴结,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B错误。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有害,不能食用,C错误。
D、保健品没有药品的疗效,不能治病,故听花酒可以抗癌、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不可信,D正确。
故选:D。
2.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上,相关讨论正确的是(  )
A.可以随时吃,吃饱了就行
B.选喜欢吃的,搭配不重要
C.野外的蘑菇,可随意食用
D.购买食品时,关注保质期
【答案】D
【分析】(1)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2)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解答】解:AB、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并且荤素搭配合理、主副食合理搭配、粗细粮合理搭配,AB错误;
C、野外采集的蘑菇,有可能有毒,不能随意食用,C错误;
D、购买食品时要查看其生产日期、保质期,检查食品是否已过保质期,D正确。
故选:D。
(多选)3.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下列食品中不应在市场上出售的有(  )
A.带虫洞的小青菜 B.未洗带泥的萝卜
C.发芽变绿的土豆 D.未经检疫的猪肉
【答案】CD
【分析】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解:A、有虫眼的青菜清洗干净之后仍然可以食用,不一定有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A不符合题意;
B、未洗带泥的萝卜清洗干净即可,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市场上出售,B不符合题意;
C、发芽变绿的土豆有毒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应在市场上出售,C符合题意;
D、应该购买检疫的猪肉,未经检疫的猪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应在市场上出售,D符合题意。
故选:CD。
高频命题点8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⑥ ]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 ② ] 咽 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哮喘是[⑤] 支气管 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时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
(4)在寒冷的冬季,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  温暖 、湿润、清洁。
(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遇到雾霾、沙尘暴等空气状况不佳时,为保护自身的健康,请你写出适合的应对措施: 戴口罩、不外出等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⑥肺
(2)②咽
(3)支气管
(4)温暖
(5)戴口罩、不外出等(合理即可)
【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中,①鼻、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
【解答】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⑥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②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3)哮喘是⑤支气管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时支气管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现象。
(4)鼻腔内的黏膜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湿润作用,鼻腔中的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的作用,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对空气起清洁作用;所以,在寒冷的冬季,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
(5)呼吸道虽然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湿润、温暖,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遇到雾霾、沙尘暴等空气状况不佳时,为保护自身的健康,我们出门应该戴口罩,或尽量不出门。
故答案为:(1)⑥肺
(2)②咽
(3)支气管
(4)温暖
(5)戴口罩、不外出等(合理即可)
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不包括(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
【答案】D
【分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变换的场所。
【解答】解: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不是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所以,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3.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挡或黏住空气中的灰尘,说明鼻腔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答案】C
【分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呼吸道的畅通。呼吸道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且能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
【解答】解: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腔内的鼻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能粘住吸入灰尘和病菌,还能杀灭一些病菌,使空气变得清洁。
故选:C。
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
A.鼻、咽 B.口腔、肺
C.咽、喉 D.气管、支气管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
【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所以肺和口腔不属于呼吸道的结构。
故选:B。
高频命题点9 呼气和吸气
1.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曲线图,分析错误的是(  )
A.a→b→c段表示吸气,肋骨上升
B.c→d→a段表示呼气,膈顶上升
C.a点时,胸廓上下径(纵径)最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c点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答案】C
【分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图中a→b→c段肺内气压降低表示吸气。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解答】解:A、在吸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会收缩,导致肋骨上升和膈顶下降,从而使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外界空气进入肺部,图中a→b→c段肺内气压降低表示吸气,肋骨上升,A正确。
B、在呼气过程中,肋间肌和膈肌会舒张,导致肋骨下降和膈顶上升,从而使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升高,肺内空气排出体外,图中c→d→a段肺内气压升高表示呼气,膈顶上升,B正确。
C、观图可知,在a点胸廓的容积最小,胸廓的上下径(纵径)并不是最大而是最小,C错误。
D、观图可知,在c点胸廓的容积最大,表示的是吸气过程中,此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和膈肌都处于收缩状态,以吸入更多的空气,D正确。
故选:C。
2.当儿童或成年人因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挤压会导致被救者(  )
A.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D.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答案】D
【分析】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平静呼吸),其动力来自于呼吸肌。与呼吸有关的肌肉叫呼吸肌。呼吸肌主要指的是肋间肌和膈肌。
【解答】解:挤压患者上腹部,使异物排出,相当于呼气过程,挤压患者上腹部,使膈肌上升,胸廓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变大,部分气体沿呼吸道冲出,同时将异物排出,基本程序: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如图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液面高度变化模拟肺内气压变化
B.若模拟膈肌收缩,则下拉橡皮膜,液面A会下降
C.若模拟呼气过程,则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D.若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则向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答案】C
【分析】(1)当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此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胸腔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此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
(2)图中:玻璃钟罩代表的是胸廓,分叉玻璃管代表的是气管,小气球代表的是肺,橡皮膜代表的是膈。
【解答】解:A、在这个模拟装置中,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的运动,液面的高度变化则反映了肺内气压的变化,A正确。
B、当膈肌收缩时,它会向下移动,胸腔容积增大,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低 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在模拟装置中,下拉橡皮膜就模拟了膈肌的收缩,导致液面B会上升、液面A下降,表示肺内气压降低,B正确。
C、呼气过程是肺内气体排出体外的过程,此时膈肌应该放松并向上移动,减小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在模拟装置中,应该对应上推橡皮膜,而不是下拉。如果下拉橡皮膜,会模拟膈肌收缩,导致肺内气压降低,与呼气过程相反。因此,液面B应该会下降,而不是上升,C错误。
D、为了模拟肺内气压减小的情况,我们需要下拉橡皮膜,液面B上升,D正确。
故选:C。
4.生命不息,呼吸不止。呼吸肌的收缩舒张会导致胸廓、肺内气压发生变化。图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时段,膈顶端下降
B.在AB时段,胸廓上下径缩小
C.在BC时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在BC时段,胸廓前后径增大
【答案】A
【分析】图中:曲线AB段表示吸气,BC段表示呼气,A、B、C点表示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解答】解:AB、在AB时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则AB段表示吸气。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膈顶端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A正确,B错误。
CD、在BC时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则BC段表示呼气。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膈顶端上升,胸廓前后径缩小,CD错误。
故选:A。
高频命题点10 气体交换的类型
1.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a、b表示气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气体a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图中气体a进入血液与气体b进入肺泡是同时进行的
C.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答案】C
【分析】(1)图中的a氧气、b二氧化碳。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解答】解:A、图中气体a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所以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氧气,A正确。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同时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图中气体a氧气进入血液与气体b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是同时进行的,B正确。
C、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C。
2.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答案】D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在人体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分成分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由表格可知,吸入的气体氧气含量较高,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故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组织细胞,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清单11 人体的营养与呼吸
考点一 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供能供能物质
营养物质 作用 主要食物来源
主要的 谷物
脂肪 主要的 肥肉、油
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离不开蛋白质 奶、蛋、鱼、瘦肉
非供能物质
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无机盐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钙 儿童: ;老人: 奶、豆
铁 动物肝脏、菠菜、鱼、蛋
碘 紫菜、海带、加碘食盐
维生素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主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干眼症 动物肝脏、蛋、奶
维生素B1 神经炎、脚气病 粗粮
维生素C 、抵抗力下降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儿童: ;老人: 蛋黄、鱼肝油
考点二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消化系统包括 和
消化道包括② ;③ ;④ ;⑥ ;⑧ ;⑦ ;⑨ ,其中消化系统最重要的器官是 ,它是主要的 器官,原因是:
小肠 ,可充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的内表面由许多环形皱襞,其上有大量小肠绒毛, 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小肠中含有的消化液 (胰液、胆汁和肠液),可彻底消化食物;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 ,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消化腺:① ;⑤ ( 的腺体);⑥ ;⑩ ;⑧ 。
食物的消化
物 质 初步消化 彻底消化
部位及消化液 初步消化产物 部位及消化液 彻底消化产物
糖类 (唾液中的 ) 麦芽糖 (肠液、胰液中的各种消化酶)
蛋白质 (胃液中的 ) 多肽
脂肪 (肝脏分泌的 ) 脂肪微粒
食物的吸收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合理营养
为了满足人体每天对能量和营养物质的需要,人们的营养必须合理,其中早、中、晚餐中能量的占比分别为 。
考点三 呼吸系统
一、组成与功能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和 组成的:
呼吸道包括① ;② ;③ ;④ ;⑤ ,功能是 ;
肺是 ,其功能是 ,肺泡适合气体交换的原因是:
(肺泡很多)
(肺泡与毛细血管壁紧贴在一起)
(肺泡与毛细血管壁都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二、呼吸过程
呼吸过程包括 和 两个过程,图甲中①模拟的是 ,②模拟的是 ,③模拟的是 ,④模拟的是 ;
图甲是 过程,膈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使胸腔变小,肺部体积随之变小使肺内气压增大;( )
图乙是 过程,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腔变大,肺部体积随之增大使肺内气压减小。( )
三、 气体交换类型
(1)如图,气体交换的类型有:① ;② ;④ ;其中①气体交换的方式是 ,②④气体交换的方式是 ;
(2) ②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结果是 ;
④组织细胞出的气体交换结果是 。
真实情境学生物
在2022年底,一次性机器人“磁控胶囊胃镜”出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病人吞下“磁控胶囊胃镜”能短时间内无痛苦的完成胃部检查,约一天后它会随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磁控胶囊胃镜”与生活中我们口服的药物胶囊(用淀粉制成)不同,后者在 被彻底消化,使药物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是具有科学道理的,原因是 。
技巧1 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蛋白质、糖类、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其中只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能为人类提供能量。
技巧2 并不是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呀经过消化才能被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只有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而小分子有机物如维生素以及无机物如水、无机盐,不需要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
技巧3 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所以咽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内容要求 1、人体通过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取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和维生素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系统能够将食物消化,并通过吸收将营养物质转运到血液中 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2、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3)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学业要求 说明生物的不同分类等级及其相互关系,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对于给定的一组生物,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高频命题点1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妈妈刚做完手术,小军为妈妈准备了以下食品,其中最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
A.苹果、香蕉 B.牛奶、鸡蛋
C.巧克力、橙汁 D.面包、饼干
2.我们吃的米饭和面包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3.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
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
高频命题点2 营养物质缺乏时症状
1.下列疾病中可以通过食用加碘盐来防治的是(  )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色盲
C.糖尿病 D.白血病
2.美食有道,健康为先。下列饮食建议与可预防的疾病对应不合理的是(  )
A.适当多吃燕麦、黑米等粗粮——脚气病
B.适当多吃虾皮、虾米等新鲜的海产品——佝偻病
C.适当多吃菠菜、松蘑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夜盲症
D.适当多吃西红柿、猕猴桃等新鲜果蔬类食物——坏血病
3.当人体缺乏某种必要的维生素时,往往会患上相应的缺乏症。下列缺乏症与其缺乏的维生素对应正确的是(  )
A.夜盲症——维生素D B.坏血病——维生素C
C.佝偻病——维生素B1 D.神经炎——维生素A
高频命题点3 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人饮入的水和吸入的空气都会经过(  )
A.咽 B.喉 C.气管 D.食道
2.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
A.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肛门
3.小强在吃枇杷时将核也吞了下去,枇杷核在体内的“旅行”经过的场所是(  )
A.口腔→食道→咽→大肠→胃→小肠→肛门
B.口腔→咽→小肠→胃→食道→大肠→肛门
C.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4.如图为人体的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胰岛素
B.有吸收功能的器官是图中的4、5、7、9
C.4中含有多种消化液,它们都含有消化酶
D.能消化蛋白质的酶来自于图中的4、7、8
4.生物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
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高频命题点4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一个人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体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唾液 胃液 肠液 胆汁 胰液
分泌量/毫升 1500 2000 1500 500 1500
A.唾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
B.胃液中的相关酶能把食物中的蛋白质彻底分解
C.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胆汁中含有能把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相关酶
2.胆囊切除后不宜吃红烧肉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是因为消化食物时缺少(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肠液
3.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以下属于人体消化腺的一组是(  )
A.唾液腺、肝脏、胰腺 B.唾液腺、垂体、甲状腺
C.肝脏、汗腺、甲状腺 D.胰腺、垂体、性腺
4.河南省实施中小学食育工程,开启了“知”食“慧”吃的健康生活新模式。人体的部分消化腺及其功能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消化腺 分泌的消化液 消化液的功能
① ② 在口腔中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胃腺 ③ ④
⑤ 胰液 可将脂肪分解为⑥
A.①和⑤都能分泌激素
B.②和③含有相同的消化酶
C.④为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⑥代表的是甘油和氨基酸
高频命题点5 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1.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腊肉粽子是小翔同学的最爱,它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丰富,含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如图是人体消化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上述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①处被初步分解,参与的消化液是唾液
B.蛋白质在②处被初步分解,起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
C.脂肪在③处被消化,参与的消化液只有肠液和胰液
D.没有被③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有一部分被大肠吸收
2.我们吃的食物进入消化道会发生各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部分淀粉在口腔内分解为麦芽糖
B.蛋白质在胃内全部分解为氨基酸
C.脂肪经胆汁作用形成脂肪微粒
D.脂肪在小肠内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某同学设计的“消化和吸收”流程图如图(a、b、c代表器官),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a代表口腔,此处消化淀粉的关键是含有唾液淀粉酶
B.b代表胃,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呈酸性,可消化蛋白质
C.c代表小肠,此处发生的物理消化是指小肠的蠕动
D.大部分营养物质在c处被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
4.如图表示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可在①和②中被分解
B.②所示的消化腺分泌胆汁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脂肪酶
D.蛋白质可在④中初步分解
高频命题点6 注意合理营养
1.根据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为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下列食物中,摄入量最少的应该是(  )
A.油脂 B.水果和蔬菜
C.谷物等主食 D.瘦肉、蛋和奶类
2.某同学早餐吃了面包、牛奶和鸡蛋。据营养物质进入体内变化的知识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见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早餐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最终在胃被消化吸收
B.血液流经小肠后其中葡萄糖等小分子有机物含量增加
C.组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并释放能量
D.据图,建议该同学当天的中、晚餐应补充果蔬类
3.饮食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研究人员抽样调查人们的饮食偏好,确定了四种饮食类型,并进行了一系列身心指标评估,分析饮食偏好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分类 饮食偏好 健康风险(与类型4对照)
类型1 喜欢水果、蔬菜和肉类,不喜欢淀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13% 焦虑风险升高9%
类型2 喜欢蔬菜、水果,不喜欢肉类食品 卒中风险升高 25% 焦虑风险升高26%
类型3 喜欢零食和肉类,不喜欢水果、蔬菜 卒中风险升高21% 焦虑风险升高23%
类型4 不挑食,合理膳食 身心健康状况良好
A.用蛋白质类和脂肪类替代淀粉类提供能量不影响身心健康
B.类型2缺乏蛋白质,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及细胞修复更新
C.类型3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坏血病
D.良好的饮食结构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关于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叙述,科学合理的是(  )
A.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需要多吃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每日早、中、晚餐摄入食物能量的比例是3:3:4
C.用饮料代替水以增加营养
D.过期但没有霉变的袋装食品仍可食用
5.下列营养较均衡的食谱是(  )
A.米饭、炒青菜、清蒸鲈鱼、苹果
B.米饭、红烧肉、排骨汤、冰激凌
C.牛排、奶油蛋糕、炸鸡腿、牛奶
D.炸鸡、香辣鸡翅、炸薯条、可乐
高频命题点7 关注食品安全
1.2024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关注了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维护消费者权益。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切去水果腐烂部分后仍能食用
B.槽头肉制作梅菜扣肉可以吃,吃了没病
C.人工香精勾兑的泰国香米对身体无害
D.听花酒可以抗癌、提高免疫力、保障男性功能等多种保健功能不可信
2.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主题班会上,相关讨论正确的是(  )
A.可以随时吃,吃饱了就行
B.选喜欢吃的,搭配不重要
C.野外的蘑菇,可随意食用
D.购买食品时,关注保质期
(多选)3.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下列食品中不应在市场上出售的有(  )
A.带虫洞的小青菜 B.未洗带泥的萝卜
C.发芽变绿的土豆 D.未经检疫的猪肉
高频命题点8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   ]   是呼吸道与消化道的共同通道。
(3)哮喘是[⑤]   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时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
(4)在寒冷的冬季,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    、湿润、清洁。
(5)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在遇到雾霾、沙尘暴等空气状况不佳时,为保护自身的健康,请你写出适合的应对措施:   (写出一条即可)。
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不包括(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肺泡位于支气管末端
3.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可以阻挡或黏住空气中的灰尘,说明鼻腔能(  )
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
4.下列器官中不属于呼吸道的是(  )
A.鼻、咽 B.口腔、肺
C.咽、喉 D.气管、支气管
高频命题点9 呼气和吸气
1.如图为呼吸时胸廓容积与肺内气压关系曲线图,分析错误的是(  )
A.a→b→c段表示吸气,肋骨上升
B.c→d→a段表示呼气,膈顶上升
C.a点时,胸廓上下径(纵径)最大,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D.c点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肋间肌处于收缩状态
2.当儿童或成年人因异物阻塞呼吸道时,可采取如图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急救。挤压会导致被救者(  )
A.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B.膈顶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C.膈顶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D.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向外移动
3.如图为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模拟装置。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液面高度变化模拟肺内气压变化
B.若模拟膈肌收缩,则下拉橡皮膜,液面A会下降
C.若模拟呼气过程,则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D.若模拟肺内气压减小,则向下拉橡皮膜,液面B会上升
4.生命不息,呼吸不止。呼吸肌的收缩舒张会导致胸廓、肺内气压发生变化。图示人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变化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B时段,膈顶端下降
B.在AB时段,胸廓上下径缩小
C.在BC时段,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在BC时段,胸廓前后径增大
高频命题点10 气体交换的类型
1.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a、b表示气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气体a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B.图中气体a进入血液与气体b进入肺泡是同时进行的
C.外界气体进入肺泡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利于气体交换
2.下表为人体吸入、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变化,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这些二氧化碳根本来自于(  )
气体的来源 不同气体的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包括水汽)
吸入的气体 78 21 0.03 0.97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2
A.肺泡 B.血浆 C.呼吸道 D.组织细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