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1.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共6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 1.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共6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4-22 11:1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4张PPT)
中期
后期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
前期


染色体复制 ,细胞分裂 。
特点:
结果:
染色体数目 。
一次
一次
保持不变
雌雄果蝇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一样吗 ?
雌性
雄性




染色体数目减半
【问题探讨】
体细胞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卵细胞
雌性
受精卵
母源染色体
父源染色体
精子
后代
雄性
有性生殖
细胞分化
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一节
构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含量及每条
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目标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染色体的变化)
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意义
理解减数分裂的有关概念及主要特征
通过分裂图像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名称
分析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初步解释配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
进行 的生物
染色体只复制 ,
而细胞连续分裂 。
发生对象:
发生时期:
分裂特点:
结果:
实质: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 。
在形成 的过程中
有性生殖
成熟生殖细胞
两次
一次
一半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无细胞周期
特殊的有丝分裂。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减数分裂发生在能够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②减数分裂发生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③减数分裂的特点是细胞中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④成熟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的一半
⑤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同样具有一定的细胞周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A
二、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
场所: .
睾丸
过程: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精原细胞
减数第一次
分裂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精原细胞是特殊部位的体细胞(通过 分裂增殖);
睾丸内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减数第二次
分裂
4个
精细胞
初级
精母细胞
间期
发育
有丝
变 形
4个精子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DNA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条染色体都含有 ,
由同一个着丝粒连接,染色体数目 。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2条姐妹染色单体
不变
0 8
4
4 8
DNA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间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
联会
四分体
交叉互换
概念辨析
①形态、大小和着丝粒位置一般都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⑴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
它们分别是: 。
⑵哪些互为非同源染色体?
2
1和3、 1和4、
2和3、 2和4
1和2、3 和4
同源染色体
( )
P33
能 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1
2
3
4
男性的两条性染色体X、Y是一对
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联会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为联会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因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又称为四分体
1个四分体
= 对同源染色体
= 条染色体
= 条染色单体
= 个DNA分子
1
4
2
4
(从染色单体的角度命名)
联会、四分体
1
2
3
4
(1)图中有 个四分体,
(2)哪些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3)1和2两条染色体中,哪些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
a和a’
2
b和b’
c和c’
d和d’
a和b’
a和b
a’和b
a’和b’
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对等片段的交换,称为交叉互换。
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P91
图像辨析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图中有 条染色体,分别是 ,
图中有 条染色单体,分别是 ;
同源染色体有 对,分别是 ;
互为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
四分体有 个;
图中姐妹染色单体指的是 ;
AB中非姐妹染色单体是 。
有丝分裂中有同源染色体吗?
4
A、B、C、D
a ,a',b,b',c,c',d,d'
2
A和B、C和D
A和C、A和D、B和C、B和D
2
a和a',b和b',c和c',d和d'
a和b,a和b',a'和b,a'和b'

8
有丝分裂中有联会现象吗?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M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
成对排列在
赤道面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MⅠ中期
非同源染色体的
组合一
自由组合
A  b
a  B
A B
a b
组合二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1个初级精母细胞
2个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数目 。
减半
MI:分 。
同源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4
8
8
4
8
8
4
8
8
4 2
8 4
减数第一次分裂(分同源)
8 4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
后期:
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前期:
非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
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排齐赤道面
非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最终分裂成4个精细胞
有丝分裂
(分 )
姐妹
染色体数 核DNA数 染色单体数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2
4
4
2
4
4
0
4
4 2
4 2
减数第二次分裂(分姐妹)
2 4
4 0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蝌蚪状的精子
变形
精子
精细胞
头部
(细胞核)
尾部
生殖细胞
染色体变化
DNA变化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间期
N
2N
4N
减数第 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变化相对值。下列关a~c段(不含a、c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
B.细胞中始终存在同源染色体
C.此时期表示初级性母细胞
D.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之比由1∶2变为1∶1
A
生殖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间期
2
减数第 一次分裂








1
a
b
c
d
e
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①a~b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DNA的复制
②c~d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
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含有1个四分体 B.基因A、a所在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 C.图甲可对应图乙中的bc段 D.图乙cd段形成的原因与同源染色体分离有关
C
染色单体
核DNA
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含量变化柱形图
精细胞
精原细胞G1期
MⅡ
前、中期
MⅠ
MⅡ
后、末期
下图Ⅰ~Ⅳ表示某动物体内某器官中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四个细胞,①~③可能代表核DNA、染色体或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核DNA数目的是③
B.只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内染色体具有染色单体
C.由图能判断该动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D.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Ⅱ、Ⅲ
D
【归纳总结】
1个精原细胞(染色体数:2N)
1个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N)
4个精细胞(染色体数:N)
体细胞(染色体数:2N)
有丝分裂
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
前期:联会、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2N )
4个精子(染色体数:N)
变形
MⅠ
MⅡ
精子的形成过程
【典例】已知A、a;B、b为两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
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
A. Ab、Ab、aB、aB B. AB、AB、aB、Ab
C. aB、aB、Ab、AB D. Ab、Ab、ab、aB
精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A
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 ( )
A.间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 C.减数第二次分裂 D.四分体时期
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⑨,
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
B.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①和③,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点②相连
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④和⑦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含同源染色体
C
D
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在减Ⅱ前期时出现了联会现象
C.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大小不同的染色体
D
D
A
B
C
D
E
F
G
H
I
排序:
G
C
H
E
F
A
D
B
I
识图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精细胞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通过图像判断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及细胞的名称
卵原细胞是特殊的体细胞;
卵巢内既有有丝分裂又有减数分裂。
场所: .
过程:
三、哺乳动物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卵原细胞
减数第一次
分裂
1个次级
卵母细胞
+
极体
减数第二次
分裂
1个卵细胞
+
3个极体
初级
卵母细胞
间期
卵巢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
精原细胞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卵原细胞
细胞
细胞
初级精母
初级卵母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初级精母
初级卵母


结合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分裂图像探究以下问题:
(2)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次级精母
次级卵母

极体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场所
是否变形
细胞质分裂是否均等
生殖细胞数
睾丸
卵巢
变形
不变形
均等
不均等(极体是均等分裂)
4个
1个(3个极体退化消失)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有一些不同之处,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精原细胞、卵原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
B.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4个精子,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精细胞经变形成为精子,而卵细胞的形成没有变形过程
D.在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有极体产生,而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无极体产生
A
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分裂后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
C.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D.该生物正常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
D
四、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实验原理
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位置、数目的变化,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实验选材
分裂旺盛的雄性个体生殖器官。如动物精巢、植物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永久装片
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同源配对形成
螺旋结构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荧光染色法制片:
染色体数目较少,染色体较大,易于观察。
不是,细胞已被杀死并固定
为什么选蝗虫精母细胞作为观察材料?
视野中的细胞减数分裂是动态变化的吗?
观察减数分裂实验为什么不选择雌性个体?
(1)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数量;
(2)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不连续。
五、通过图像比较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
有丝分裂
前期:
减Ⅰ
减Ⅱ
判断依据: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
无:
是否联会
是:
否:
有丝分裂
减Ⅱ
减Ⅰ
染色体(四分体)散乱分布
有丝分裂
中期:
减Ⅰ
减Ⅱ
判断依据: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
无:
着丝粒排列
赤道面上:
赤道面两侧:
有丝分裂
减Ⅱ
减Ⅰ
染色体排列在中央
有丝分裂
后期:
减Ⅰ
减Ⅱ
判断依据:
着丝粒是否分裂
是:
否:
有无同源染色体
有:
无: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姐妹分家看一极)
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一看





奇数
偶数
二看
有无同






三看







有丝分裂
联会、两侧、分离
(Ⅰ前、Ⅰ中、Ⅰ后)
减Ⅱ
减Ⅱ
“三看”识别法:
(四分体)
(姐妹分家看一极)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一次
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中期
减数第二次
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 后期
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
下列图像分别是什么分裂的哪个时期
(姐妹分家看一极)
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象,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把有丝分裂排序: ;
把减数分裂排序: .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一般有__个DNA.
3、染色体数比正常体细胞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___.
4、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
5、每条染色体上只含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_____.
6、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是在图________.
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
46条
46条
46条
46条
23条
23条
增殖分化
六、受精作用
阅读课本P12第二、三段,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叫受精作用?受精作用的过程如何?
在结合时是否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
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来源?DNA的来源?
受精作用的意义是什么?
受精作用
精卵识别,
精子头部的细胞质膜与卵母细胞质膜融合,
精子的头部(细胞核)进入卵母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卵母细胞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精卵细胞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作用实质
1、概念:
2、过程:
3、特点:
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进入卵细胞的只是精子的头部(细胞核)
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都来自卵细胞。
受精作用
精卵识别体现了细胞间的什么功能?其物质基础是什么?
信息交流
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来源?DNA的来源?
精卵细胞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什么特点?
一定的流动性
糖蛋白
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NA:母方多于父方
遗传物质
母方
父方:细胞核
细胞核
细胞质(线粒体)
受精作用
每一种生物在繁衍过程中,既保持遗传的稳定性,又表现出遗传的多样性。试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方面进行概括。
遗传稳定性 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雌雄配子染色体数目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雌雄配子结合,染色体数目 恢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恒定,也实现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作用。
4、意义:

2N
4N
时期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
DNA
染色体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显示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有丝分裂过程
B.C~H、I~M段可分别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
C.A~I段表示减数分裂
D.E~F段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A
七、有性生殖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下图表示进行有性生殖的高等动物的三个生理过程,
其中①②可以分别表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B.有丝分裂、受精作用C.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