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2节: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1
生物进化的证据越来越多
目 录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2
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
多样性和适应性
第一部分
生物进化的证据越来越多
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 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地球上的当今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人和猿有共同的祖先。这一论断给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神创论”带来了巨大冲击,有人在漫画中把达尔文画成半人半猴的形象,以此发泄对达尔文的不满。直到今天,仍有人对“共同由来学说”“人猿共祖说”持排斥态度。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① 共同由来学说
② 自然选择学说
过渡
支持共同由来学说的证据有哪些呢?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两大学说
孔子鸟化石
孔子鸟化石复原图
孔子鸟的身体结构既和爬行动物相似,又有和鸟类相似之处
化石的概念
01
概念: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遗迹等。
化石的形成过程
化石的作用
02
从动物的牙齿化石
推测它们的饮食情况
从动物的骨骼化石
推测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
从植物化石推测其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
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细菌、蓝细菌
原始裸子植物
现代人类
对化石年龄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
03
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
生物的进化顺序:
已发现化石证据证实
04
简单→复杂
低等→高等
水生→陆生
过渡
当今生物在器官、胚胎发育、细胞和分子水平有何共同特征呢?这些特征支持共同由来学说吗?
生物的进化不仅在地层中留下证据,也在当今生物体上留下学多印记,这些印记可以作为进化的佐证
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可以为这些生物是否有共同祖先寻找证据。
比较解剖学证据
01
肱骨
桡骨
尺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蝙蝠的翼
鲸的鳍
猫的前肢
人的上肢
1、这四种前(上)肢骨骼是否都有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其种类有一致性吗?
2、从上到下看这四种前(上)肢骨路,文些骨的排列顺序一致吗?
3、这四种前(上)肢骨骼的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其内部结构模式为什么如此一致
4、这是否支持现有的脊椎动物有着共同的原始祖先?
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
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都有彼此相似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人和其他脊椎动物有的共同祖先观点。
胚胎学证据
02
鳃裂
人类
鸡
乌龟
蝾螈
鱼
细胞学:在光学显微镜水平上研究细胞的化学组成、形态、结构及功能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可以看出截然不同的当今生物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03
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03
结论1:
当今生物的细胞在结构上与古细菌有 、 、 、 和 ,这说明了 。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线粒体
古细菌
动植物细胞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糖体
DNA
二者有共同的祖先
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03
结论2:
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代谢中的酶类非常相似。
都有相同的能量“货币”——ATP,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等。
牛
山羊
马
驴
鸵鸟
鸸鹋
火鸡
羊
不同生物DNA碱基序列比较(片段)
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
03
结论3:
人和类人猿在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组方面高度接近,说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共同由来学说
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
比较解剖学证据
化石证据
胚胎剖学证据
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
自然选择学说
有力支持
坚实基础
内容
1.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运用证据和逻辑来推测。判断以下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的说法是否合理。
(1)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绝灭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点( )
(2)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可以用人与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
(3)比较解剖学发现,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的前肢在形态上差别很大,这说明这些哺乳动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
√
√
课堂检测
第二部分
生物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生物多样性
分歧进化
01
趋同进化
02
协同进化
03
① 种间互助
② 种间斗争
类型:
(1)
不同物种之间
(2)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概念:
资料1:世界上已知的榕树有800种,98%的榕树种类中,一种榕树只让一种榕小蜂传粉,而一种传粉榕小蜂也仅给一种榕树传粉,它们有着严格的一对一的关系。在漫长的岁月里,榕树和传粉榕小蜂为了彼此的种群繁衍,在结构、行为等方面做出适应性改变。
榕果
传粉榕小蜂
雄
雌
猎豹追捕羚羊
协同进化
03
① 种间互助
② 种间斗争
类型:
(1)
不同物种之间
(2)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概念:
资料2:自然选择有利于羚羊种群中肌肉发达、动作敏捷的个体,也有利于猎豹种群中跑得快的个体。这两个物种的进化过程宛如一场漫长的“军备竞赛”。
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1)捕食者的存在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理由是什么?
猎豹追捕羚羊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什么?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数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协同进化
03
① 种间互助
② 种间斗争
类型:
(1)
不同物种之间
(2)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概念:
资料3:地球形成时,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的,但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原始地球
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下列不属于协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
B.同学之间的竞争使大家学习都大幅度进步
C.某种长有细长花距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D.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而它们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
√
概念检测
2.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距(如图),花距底部储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B.花距变长是兰花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距变异的方向
D.口器与花距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46亿年前 地球形成
30多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
5.4亿年前 前寒武纪
寒武纪
2.45亿年前
6600万年前
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也就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
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①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②物种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变异的不定向性
蛋白质多样性
无机环境的多样性
根本 原因
组 成
导致
直接原因
组成
直接 选择
决定
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所在生态系统的总称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C.昆虫多以植物为食,它们的存在对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只能是一种威胁
D.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基因的多样性
√
概念检测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化过程中霉菌比细菌出现得早
B.进化过程中蓝细菌比好氧细菌出现得早
C.有性生殖生物比无性生殖生物进化得慢
D.哺乳动物必定生活在陆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