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句子练习
1.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仿照例句,写出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2.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再从“冷、吵”两个词语中任选一个,照样子写一写)
3.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4.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本书,书里有我们美丽的回忆;童年是一艘船, ;童年是 , ;
5.有胆、有识、有谋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缩句)
6.孙悟空神通广大。小朋友都喜欢孙悟空。(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7.用上词语“远比不上”写句子,表达你对某个心爱玩具的喜爱。
8.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用对比的手法写一写“我的旧书包”)
9.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用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人,表现出这个人的某个特点)
10.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改为感叹句)
11.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改为双重否定句)
12.李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的话,我们班将举行学雷锋义卖活动。”(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3.在纪念册的结束语部分,小组长陈丹写下自己的感言:童年是一首歌,谱写着欢乐的旋律;童年是 , 。我们赞美童年的美好与纯真,赞美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仿照画线句子的写法,把陈丹的感言补充完整)
14.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照样子,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用具体的情景写一写。
忙、冷、吵、快、静、辣
15.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仿照例句,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写一个表现“喜悦”的句子)
16.石猴说:“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改为转述句)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时回答问题很积极的小新,这次表现却与以往不同。
课堂上的小新与平时有怎样的不同?请写出小新当时的不同表现。
18.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缩句)
19.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改为疑问句)
20.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 , ;童年是 , 。(照样子,补充句子)
21.奶奶拉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在学校要好好读书,放假了记得回来看看奶奶啊!”(从下面选择一个情景,照样子,用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比赛落选 焦急地等人 被评为“三好学生”
22.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我可没逼他!”(改成转述句)
23.照样子描述一种情景。
例:亮——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24.读例句,再从所给情景中选择一种,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自己的内心。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愿望实现 获奖之后 忐忑不安
《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期中专项训练:句子练习》参考答案
1.平时不苟言笑的爸爸,今天却破天荒地跟我聊了很多关于我学习上的事情。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写出了“我”前后对待这件事的不同表现,仿写时,注意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同一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
示例:平日里平和宽容的他遇事冷静,可这次却被彻底激怒。他眉头紧皱,怒目圆睁,心跳如擂鼓,周身散发着难以抑制的怒火。
2.冷:北方的冬天真冷啊!冷得湖水结了重重的冰,冷得鸟儿不敢在枝头鸣叫,冷得人们裹着厚厚的棉衣还瑟瑟发抖。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和情景写话。
例句采用了“总—分”结构,先总述太阳光芒四射、很亮,再通过“亮得……亮得……”的并列句式,选取“使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地方飞出来”等不同角度、生动具体的事例,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太阳亮的程度。我们仿写时,也要先总起点明“冷”或“吵”的特点,再用并列句式,从不同方面夸张地展现“冷”或“吵”带来的影响。
示例:
冷:天气冷到了极点,冷得小鸟缩在巢里一动不敢动,冷得河水停止了流淌结成厚厚的冰,冷得人们裹着棉衣还直打哆嗦。
吵:农贸市场真吵啊!吵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吵得孩子们捂上了耳朵,吵得鸟儿都不从这里飞过了。
3.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或“她”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题中“说”后的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他”改为“诸葛亮”。
改为:周瑜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比不上诸葛亮。
4. 船里有我们欢乐的笑声 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句子中“童年是一本书,书里有我们美丽的回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童年”比作“一本书”,并围绕喻体展开描述。仿写时,需先确定合适的喻体,再结合喻体的特点,描述与童年相关的内容即可。
示例:童年是一本书,书里有我们美丽的回忆;童年是一艘船,船里有我们纯真的梦想;童年是一阵风,风里有我们自由的气息。
5.诸葛亮是政治家和军事家。
【详解】本题考查缩写句子。
缩句的方法:①去掉“的”字前面的词语。②去掉“地”字前面的词语。③删去“得”后补充说明成分。④删去数量短语。⑤句中否定词不要去。⑥抓住主干来缩简。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句。分析所给句子可知,句中的主语为“诸葛亮”,谓语为“是”,宾语为“政治家和军事家”,“有胆、有识、有谋的”和“一位杰出的”都是修饰成分,都去掉。
故可以缩写为:诸葛亮是政治家和军事家。
6.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所以小朋友都喜欢他。
【详解】本题考查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结合句子可知,“孙悟空神通广大”和“小朋友都喜欢孙悟空”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这个原因,所以产生了小朋友都喜欢他这个结果,可使用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故句子合并为: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所以小朋友都喜欢他。
7.商场里那些崭新的智能玩具车再酷炫,远比不上我小时候攒了三个月零花钱买下的铁皮小火车,它承载着我整个童年的快乐。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造句。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结合题干,用词语“远比不上”造句,并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出你对某个心爱玩具的喜爱,可结合生活中的事物,选定两个对比对象,突出自己对其中一个的喜爱之情即可。注意语句通顺。
如:朋友手中会唱歌、能跳舞的机器人玩具,远比不上我珍藏的木质七巧板,简单的七块木板在我手中变化出万千世界,充满独特的乐趣。
8.再华丽的新书包,也比不上我的旧书包。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中把“这里的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进行对比。“这里的桂花”代表别处、非家乡的桂花,即便香气浓郁(“再香”),但在情感层面,“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更胜一筹,突出对家乡桂花的偏爱。
借桂花的对比,传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家乡的事物被赋予特殊情感价值,是记忆与情感的寄托,即便外在条件不如别处,在内心中也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示例:商店里那些色彩绚丽、功能多样的新书包,再怎么吸引人,也比不上我的旧书包,它承载着我成长路上的欢笑与汗水。
9.只见他微微侧身,左腿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右脚后跟踮起,膝盖微微弯曲,上半身前倾,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紧接着,他双臂奋力后摆,肌肉紧绷,借着这股冲劲,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向前飞奔而去。眨眼间,便跨越了那道小小的沟渠,稳稳地落在了对面的草地上。落地时,他顺势下蹲,膝盖缓冲,双手撑地,动作一气呵成,尽显敏捷矫健之姿,周围的小伙伴们见状,纷纷鼓掌叫好。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例句运用了动作描写,“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展现人物进入瀑布泉时的动作连贯与敏捷;“睁睛抬头观看”则体现其进入泉中后的动作反应。
通过这些动作描写,凸显出人物勇敢无畏且行动利落的特点,仿佛能让人看到其果敢闯入瀑布泉的画面。
示例:他微微弓身,双腿蓄力,猛地一跃而起,如敏捷的羚羊般轻松跨过栏杆,随即稳稳落地,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10.圆明园的毁灭真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啊!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原句为陈述句,强调客观事实。改为感叹句需通过添加感叹词(如“真是”“啊”)和感叹号(!)强化情感表达。
示例:圆明园的毁灭真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奇耻大辱啊!
11.汉字不可能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
双重否定句是用两个否定副词来表达肯定含义的句子,其语气比肯定句更为强烈。常见的否定词有“不…… 不”“没有…… 不”“非…… 不可”等。
本题可在“蕴含”前加上双重否定词“不可能不”。
改为:汉字不可能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12.李四对小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们班将举行学雷锋义卖活动。
【详解】本题考查改转述句。
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
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引述句改转述句,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
二是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或“她”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句中的“说”后的冒号改逗号,引号去掉,“我”改为“他”。
改为:李四对小明说,如果明天不下雨,他们班将举行学雷锋义卖活动。
13. 一幅画 定格着精彩的瞬间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及补充句子。
原句“童年是一首歌,谱写着欢乐的旋律”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本体“童年”与喻体“歌”形成明喻结构,后句以“谱写”这个拟人化动词引出喻体特征,构成“本体+喻体+动态描述”的三段式结构。韵律上“歌”与“旋律”形成语义呼应,“欢乐”与“美好时光”形成情感递进,整体营造出温暖向上的意境。示例1:童年是一首歌,谱写着欢乐的旋律;童年是一张画,晕染着缤纷的色彩。我们赞美童年的美好与纯真,赞美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示例2:童年是一首歌,谱写着欢乐的旋律;童年是一首诗,吟诵着无邪的篇章。我们赞美童年的美好与纯真,赞美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14.冷:腊月,天很冷。鸡冷得不叫了,狗冷得躲在窝里不出来,孩子们冷得穿上棉袄,直哆嗦。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情景写话。
例句围绕“亮”,描述了不同事物在强光下的反应,从人的感受、动物的行为等多方面把“亮”具象化,让人深切体会到太阳的亮。
仿照例句,从题目给的词语中选择一个,用具体的情景写一写。答案并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忙:爸爸下班回到家就忙起来,一边接着工作电话,一边打开电脑回邮件,还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要点,脚边的文件散落一地,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冷:清晨出门,寒风呼啸,耳朵瞬间被冻得生疼,呼出的气立刻变成白霜。路上的车都像被冻住一样,慢吞吞地挪动,骑车的人把脸藏在围巾里,只露出两只眼睛。
吵:菜市场里人声鼎沸,这边摊主大声吆喝着“新鲜蔬菜便宜卖啦”,那边顾客和摊主讨价还价,声音此起彼伏,再加上鸡鸭的叫声,乱糟糟一片。
快:运动员起跑后如离弦之箭,观众还没看清,他已冲出去老远,眨眼间就绕过弯道,把对手远远甩开。
静:山林里安静极了,偶尔有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却更衬出山林的静谧,小鸟都停止鸣叫,生怕打破这份宁静。
辣:她咬了一口辣椒,嘴唇立马像被火烧,舌尖刺痛,拼命喝水也缓解不了,眼泪簌簌地流下来,脸变得通红。
15.她开心地跳了起来,圆圆的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就就连小小的眼睛中透露着兴奋。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例句中通过“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等一系列动作以及“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的神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毛主席内心悲痛却又极力克制的状态。
“喜悦”的意思是愉快、高兴,是一种内心充满欢喜的情绪状态。
仿照例句写表现“喜悦”的句子,可从面部表情入手,像眼睛放光、嘴角上扬;再结合肢体动作,比如蹦跳、手舞足蹈;还可添加语言,欢呼呐喊之类,从这些方面把看不见的喜悦具象化呈现。
示例:小红得知自己被心仪的学校录取,瞬间眼睛睁得溜圆,眼中闪烁着璀璨光芒,紧接着她原地蹦了起来,双手在空中用力一拍,大声欢呼:“我考上啦!”
16.石猴说,他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
直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①改变标点符号。去掉双引号,改冒号部分为逗号。 ②改变人称代词。直述句改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改为第一人称。 ③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大部分情况下不变。 ④根据句子的内容,有的要相应改动句子中的个别文字,但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本题应将冒号改为逗号,删去双引号,把“我们”改成“他们”。
故改为:石猴说,他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
17.平时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新今天却“沉默许久”。无论老师抛出怎样的问题,小新还是平静地盯着黑板,看到同学举手时,自己也不为所动,似乎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本题关键在于根据 “平时回答问题很积极”与“这次表现却与以往不同”这一对比信息,通过描写小新在课堂上与平时积极状态相反的行为表现来作答。可以从动作、神态等方面入手刻画其不积极的样子。
例如:平时总是手举得高高的,眼神热切地望着老师,嘴巴微微张开,仿佛迫不及待要说出答案的小新,这次却低着头,眼神躲闪,不敢与老师对视。老师提问后,他的手像被胶水粘在桌面上似的,怎么也举不起来,整个人缩在座位里,一副紧张又怯懦的模样。
18.沃克医生双手颤抖。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的方法主要有:①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语、谓语、宾语。②删去“的”“地”“得”前的修饰语。③删去表示时间、地点、数量等的修饰成分。
本题中“一向从容镇定的”是“沃克医生”的定语,删去;“这次”是表示时间的修饰成分,删去;“有些”是 “颤抖”的状语,可删去,最后留下句子的主干“沃克医生双手颤抖”。
故缩写后的句子为:沃克医生双手颤抖。
19.外公,您回祖国去吗?
【详解】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原句是祈使句,表达一种带有请求、期望意味的语气。将其改为疑问句,把这种祈使语气转变为询问语气。方法是在句末添加疑问助词,同时把句末的感叹号改为问号。
“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改为疑问句时需将表示建议的句末语气词“吧”替换为疑问语气词“吗”,同时将句号改为问号。
故句子改写为: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吗?
20. 一曲动听的歌 歌里有我们纯真的梦想 一首欢快的诗 诗里有我们简单的快乐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给定的句子“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采用了“童年是……,……有我们……”的句式结构。前半句将童年比喻成一个具体的事物,后半句围绕这个事物阐述与童年相关的感受或特点,且描述的词语要贴合所比喻事物的特性。仿写时要思考与童年相关且能体现童年某种特质的事物,比如书籍、歌曲、风筝等。以“书籍”为例,书籍可以承载知识和故事,如同童年蕴含着丰富的经历。以“歌曲”为例,歌曲有旋律和歌词,能唤起情感,恰似童年能带来各种情感体验。确定喻体后,按照句式结构,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出与童年相关的感受或特点。
示例: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画里有我们的五彩缤纷;童年是一块美味的巧克力,里面有我们儿时的甜蜜;童年是一本书籍,书页间有我们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首悠扬的歌曲,旋律中有我们纯真的欢笑。
21.例:他急得满脸通红,汗珠不停地往下掉,他来回地踱着步,不时看表,不时向四周环顾,嘴里念叨着:“怎么还不来呢?是有什么事情吗?不知道现在时间很紧迫吗?”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例句中通过“拉着、走、叮嘱”能表现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词语来表现奶奶的不舍之情。选择题目中的一种情景,写出在这样的情景下,人物会有什么样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心情即可。如:
比赛落选:今天,我参加篮球比赛落选了,慢慢地走在小路上,我无精打采的边走边踢打着路边的小石子,心想:“妈妈肯定会批评我的。”
被评为“三好学生”:我被评为了“三好学生”,上台领奖时,我笑容满面,激动得双手都在微微颤抖。发表感言时,我大声说:“以后我还要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
22.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他可没逼诸葛亮。
【详解】本题考查句式变换。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一是标点符号的改变:去掉引号,冒号改为逗号。二是人称的变化: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当引述内容涉及第二人称,在改为转述句时就应根据语境将其改为第一人称“我”或第三人称“他”或“她”或者人名。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句中冒号和引号去掉,“我”改为“他”,“他”改为“诸葛亮”,感叹号改为句号。
故改为:周瑜对鲁肃说,诸葛亮自己说三天造十万支箭,他可没逼诸葛亮。
23.快——他的速度真快,快得像离弦的箭,快得像一阵旋风袭过,快得一眨眼就跑到了终点。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例句先给出一个核心描述词“亮”,然后围绕“亮”展开具体的情景描述,通过列举不同事物在这种“亮”的环境下的反应,也就是“使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蝙蝠不敢从黑暗地方飞出来”,运用夸张、侧面烘托的手法,把“亮”的程度具象化地展现出来,让人能深切感受到这种亮的极致状态。仿写时围绕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即可。
示例:
热——骄阳似火,热得小狗直吐舌头,热得树上的知了不停地鸣叫,热得柏油马路都快被晒化了。
24.获奖之后我双手捧着奖杯,喜笑颜开,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兴奋地喊道:“我做到了!”
【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写话。
分析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通过毛主席的动作(没说一句话、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可以体会到他内心的沉重、焦虑或悲伤。句子采用动作描写,通过外在行为反映内在心理。选择一种情景,也用上动作描写来写一写。
愿望实现 :指某人长期期盼的事情最终得以实现,内心通常充满喜悦、满足或激动。
如:小明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他激动地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笑容。
获奖之后:中了奖意味着你有机会获得奖金、礼品或其他福利,这通常被视为幸运的象征。
如:我紧紧攥着奖状,手指微微发抖,一遍遍抚过烫金的“一等奖”字样。突然咧开嘴笑出声,举着奖状蹦跳着冲进家门:“妈妈快看!我的画被贴在学校展览墙最中间了!”说完又低头用袖口偷偷蹭了蹭发红的眼眶。
忐忑不安 :指内心感到不安定,通常因为担心、害怕或不确定的事情而焦虑。
如:小明在等待面试结果时,坐立不安,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拿起手机看看有没有新消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