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三下1.古诗三首
情景导入:
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诗刊》前副主编,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作者简介
rónɡ yàn yuān yānɡ
融 燕 鸳 鸯
“融”是
翘舌音。
提示:
“鸯”是后鼻音。
“燕、鸳”是前鼻音。
“提示:”要加上底纹。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鸳鸯:一种水鸟,雌雄成对生活在水边。
词语解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三两枝:指两三枝桃花。
鸭先知:群鸭好像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迫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去了。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后练习参考答案 题目: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古诗分别写了怎样的景象。
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诗中画面,可参考示例中的关键词。 (练习设计紧扣课标“想象画面”要求,兼顾语言表达与思维训练)
《绝句》(杜甫) 示例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明媚的春日景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壮丽的山河,春风拂过,花草的香气扑鼻而来。泥土变得松软,燕子忙碌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河边的沙滩被晒得暖洋洋的,成对的鸳鸯正悠闲地酣睡。画面中既有燕子飞翔的动感,又有鸳鸯安睡的宁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又充满闲适的美。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示例答案:
这首诗呈现了江南早春的生动画面:竹林外绽放着两三枝粉红的桃花,江水中鸭子欢快地游动,仿佛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暖意。
岸边满是嫩绿的蒌蒿和刚冒头的芦芽,此时正是河豚逆流而上的时节。诗人通过鸭子、蒌蒿等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春天悄悄来临的生命力。
《三衢道中》(曾几) 示例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山行的趣味场景:梅子成熟变黄的季节,天气格外晴朗。诗人乘船到小溪尽头后,又改走山路继续游玩。
归途中,山路上的绿树荫浓密如初,却比来时多了几声清脆的黄鹂鸣叫。鸟鸣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更添一份初夏的活泼与清凉。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