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2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15:29:29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1课时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浓度、压强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2.从浓度、压强角度分析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或情况)。
一、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移动的原因:化学平衡状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
(3)改变的外界条件通常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4)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2.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按表中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原理 +2H++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滴加NaOH溶液的试管溶液由______变为______
实验结论
(2)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②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用平衡常数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浓度商: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如aA+bBcC+dD,在任意时刻____________称为浓度商,用______表示。
(2)以平衡常数的值为标准,可以通过比较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将向哪个方向进行最终建立新的平衡。
若Qc<K,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v正____v逆;
若Qc=K,体系处于______状态,平衡不移动,v正____v逆;
若Qc>K,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v正____v逆。
(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的解释
①Qc______,则Qc____K,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②Qc______,则Qc____K,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用v-t图像分析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已知反应:mA(g)+nB(g) pC(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1 t1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正增大,而v′逆瞬间不变,则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2 t1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逆减小,而v′正瞬间不变,则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3 t1时刻,增大生成物浓度,使v′逆增大,而v′正瞬间不变,则v′逆  v′正,平衡向    方向移动。
4 t1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正减小,而v′逆瞬间不变,则v′逆  v′正,平衡向    方向移动。
5.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上用适当增加相对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的方法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1)合成氨反应中,增大N2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  )
(2)C(s)+H2O(g) 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C(s),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
(3)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v逆增大,v正减小(  )
(4)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  )
(5)C(s)+H2O(g) 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分离出H2,浓度商变小(  )
1.检验Fe3+的存在,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FeCl3+3KSCN3KCl+Fe(SCN)3
(浅黄色) (无色)  (无色) (血红色)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入Fe粉 ③加入FeCl3固体
上述物质能使该可逆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水溶液中的反应Fe3++SCN-Fe(SCN)2+达到平衡时,c(SCN-)=0.10 mol·L-1,c(Fe3+)=0.04 mol·L-1,c[Fe(SCN)2+]=0.68 mol·L-1。思考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2倍,平衡将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T ℃时,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 mol NH3(g)和0.2 mol H2(g),发生反应2NH3(g) N2(g)+3H2(g)。20 min时达到平衡,N2的体积分数为20%,则T ℃时,平衡常数K=________;达到平衡后再加入1.0 mol NH3(g)和0.2 mol H2(g),此时体系中v正________(填“>”“<”或“=”)v逆。
1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中的“浓度”是指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或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
2 对于离子平衡体系,注意离子浓度的改变方式,排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的干扰。
3 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平衡不移动。
二、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压强改变与浓度商(Qc)、K以及化学平衡移动间的关系
2.请分析讨论在恒温下,压缩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下列三个反应的浓度商Qc的变化和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写下表:
化学反应 Qc值 变化 Qc与K 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N2O4(g) 2NO2(g)
N2(g)+3H2(g) 2NH3(g)
FeO(s)+CO(g) Fe(s)+CO2(g)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1)对于可逆反应:aA(g)bB(g) K=
①若a>b,增大压强,Qc____K,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动。
②若a=b,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Qc____K,平衡________移动。
③若a(2)用v-t图像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ⅰ.对于反应mA(g)+nB(g) pC(g) m+nt1时刻,增大容器容积,压强______,v′正、v′逆均减小,缩体方向的v′逆减小幅度更大,则v′正____v′逆,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t1时刻,缩小容器容积,压强______,v′正、v′逆均增大,缩体方向的v′逆增大幅度更大,则v′逆____v′正,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ⅱ.对于反应mA(g)+nB(g) pC(g) m+n=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t1时刻改变压强,图像如③所示:
t1时刻,若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平衡____移动,如图中上线
t1时刻,若增大容器容积,压强减小,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平衡____移动,如图中下线
(3)总结: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时: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b.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向移动。
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________移动。
(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
(2)增大压强可使平衡2SO2(g)+O2(g)2SO3(g)正向移动,原因是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
(3)对于反应:2HI(g)H2(g)+I2(g),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体系的颜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动(  )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③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
④a>b
2.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在t1时刻改变某一个条件,建立新的平衡,其v-t图像如下:
(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t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填字母,下同),平衡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移动。
(2)对于反应:2NH3(g) N2(g)+3H2(g),t1时刻增大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______,平衡____________移动。
(3)对于反应:H2(g)+I2(g) 2HI(g),t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____,平衡__________移动。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z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若保持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则平衡__________移动。
(3)若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氦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y、z的关系为________。
(4)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____移动。
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1课时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一、
1.(1)原有的平衡状态 新的平衡状态 (3)浓度 压强 温度
(4)正反应 逆反应 不
2.(1)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橙色 黄色 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NaOH溶液使c(H+)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①正反应 ②逆反应
3.(1) Qc (2)正反应方向 > 平衡 = 逆反应方向 < (3)①减小 < 正反应 ②增大 > 逆反应
4.(1)> 正反应 (2)> 正反应 (3)> 逆反应 (4)>
逆反应
正误判断
(1)√ (2)× (3)× (4)× (5)√
思考交流
1.②③ ① 该可逆反应的实质为Fe3++3SCN-Fe(SCN)3,加入KCl固体,只增加了c(K+)、c(Cl-),未改变c(Fe3+)、c(SCN-)、c[Fe(SCN)3],平衡不移动
解析 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Fe+2Fe3+===3Fe2+,Fe3+浓度减小,使平衡逆向移动;加入FeCl3固体,则Fe3+浓度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
2.(1)1.7×102 (2)逆
解析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7×102。
(2)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2倍,各离子的浓度均为原浓度的,Qc==3.4×102>K,平衡逆向移动。
3.6.86 >
二、
2.增大 Qc>K 逆向移动 减小 Qc<K 正向移动 不变 Qc=K 不移动
3.(1)①< 正向(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少的方向) ②= 不发生 ③> 逆向(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少的方向) (2)减小 > 正反应 增大 > 逆反应 不 不 (3)①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少(即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小) 气态物质分子数增大(即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 ②不发生
正误判断
(1)× (2)× (3)×
思考交流
1.①②④
2.(1)D 向正反应方向 (2)C 向正反应方向 (3)A 不
3.(1)正反应 (2)不 (3)x+y<z (4)不(共74张PPT)
专题2 第三单元
<<<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1课时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1.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浓度、压强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
2.从浓度、压强角度分析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理解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浓度、压强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浓度商的关系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或情况)。
内容索引
一、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二、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课时对点练
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1.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       ,建立起____________
的过程。
(2)移动的原因:化学平衡状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
原有的平衡状态

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新的平衡状态
(3)改变的外界条件通常是   、   和   。
(4)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v正>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v正v正=v逆,平衡  移动
浓度
压强
温度
正反应
逆反应

2.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按表中实验步骤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将有关实验现象及其结论填入表中: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NaOH溶液的试管溶液由   变为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橙色
黄色
c(H+)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
NaOH溶液使c(H+)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规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①c(反应物)增大或c(生成物)减小,平衡向    方向移动。
②c(反应物)减小或c(生成物)增大,平衡向    方向移动。
正反应
逆反应
3.用平衡常数分析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1)浓度商: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如aA+bB  cC+dD,在任意时
刻      称为浓度商,用  表示。
Qc
(2)以平衡常数的值为标准,可以通过比较浓度商与平衡常数的相对大小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以及将向哪个方向进行最终建立新的平衡。
若Qc<K,平衡向      移动,v正  v逆;
若Qc=K,体系处于   状态,平衡不移动,v正  v逆;
若Qc>K,平衡向      移动,v正  v逆。
正反应方向

平衡

逆反应方向

(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的解释

增大c(反应物)
减小c(生成物)
Qc   ,则Qc  K,平衡向    方向移动;
减小

正反应

增大c(生成物)
减小c(反应物)
Qc   ,则Qc  K,平衡向    方向移动。
增大

逆反应
4.用v-t图像分析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已知反应:mA(g)+nB(g)  pC(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有关物质的浓度发生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图所示:
(1)t1时刻,增大反应物浓度,使v′正增大,而v′逆瞬间
不变,则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正反应
(2)t1时刻,减小生成物浓度,使v′逆减小,而v′正瞬间不变,则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正反应
(3)t1时刻,增大生成物浓度,使v′逆增大,而v′正瞬间不变,则v′逆  v′正,平衡向    方向移动。

逆反应
(4)t1时刻,减小反应物浓度,使v′正减小,而v′逆瞬间不变,则v′逆  v′正,平衡向    方向移动。

逆反应
5.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工业上用适当增加相对廉价的反应物或及时分离出生成物的方法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1)合成氨反应中,增大N2的浓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H2的转化率,降低成本
(2)C(s)+H2O(g)  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增加一部分C(s),v正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3)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v逆增大,v正减小
(4)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
(5)C(s)+H2O(g) CO(g)+H2(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分离出H2,浓度商变小

×
×
×

1.检验Fe3+的存在,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FeCl3+3KSCN 3KCl+Fe(SCN)3
(浅黄色) (无色)  (无色) (血红色)
①加入KCl固体 ②加入Fe粉 ③加入FeCl3固体
上述物质能使该可逆反应发生平衡移动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③

该可逆反应的实质为Fe3++
3SCN- Fe(SCN)3,加入KCl固体,只增加了c(K+)、c(Cl-),未改变c(Fe3+)、c(SCN-)、c[Fe(SCN)3],平衡不移动
向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Fe+2Fe3+===3Fe2+,Fe3+浓度减小,使平衡逆向移动;加入FeCl3固体,则Fe3+浓度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
2.常温下,水溶液中的反应Fe3++SCN- Fe(SCN)2+达到平衡时,c(SCN-)=0.10 mol·L-1,c(Fe3+)=0.04 mol·L-1,c[Fe(SCN)2+]=0.68 mol·
L-1。思考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___________。
1.7×102
(2)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2倍,平衡将向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T ℃时,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 mol NH3(g)和0.2 mol H2(g),发生反应2NH3(g) N2(g)+3H2(g)。20 min时达到平衡,N2的体积分数为20%,则T ℃时,平衡常数K=________;达到平衡后再加入1.0 mol NH3(g)和0.2 mol H2(g),此时体系中v正_______(填“>”“<”或“=”)v逆。
6.86
>
设生成N2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则:
2NH3(g) N2(g)+3H2(g)
起始/mol 1.0     0   0.2
转化/mol 2x     x   3x
平衡/mol 1.0-2x   x  0.2+3x
易错提醒
(1)“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中的“浓度”是指与反应有关的气体或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的浓度。
(2)对于离子平衡体系,注意离子浓度的改变方式,排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的干扰。
(3)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是常数,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并不影响v正、v逆的大小,平衡不移动。
返回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

1.压强改变与浓度商(Qc)、K以及化学平衡移动间的关系

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请分析讨论在恒温下,压缩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下列三个反应的浓度商Qc的变化和平衡移动的方向,填写下表:
化学反应 Qc值变化 Qc与K 关系 平衡移动方向
N2O4(g) 2NO2(g) _____ ______ _________
N2(g)+3H2(g) 2NH3(g) _____ ______ _________
FeO(s)+CO(g) Fe(s)+CO2(g) _____ ______ _______
增大
Qc>K
逆向移动
减小
Qc<K
正向移动
不变
Qc=K
不移动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1)对于可逆反应:aA(g) bB(g) K=
①若a>b,增大压强,Qc K,平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动。
②若a=b,改变反应体系的压强,Qc K,平衡    移动。
③若a移动。
<
正向(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少的方向)

不发生
>
逆向(气态物质分子数减少的方向)
(2)用v-t图像分析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ⅰ.对于反应mA(g)+nB(g) pC(g) m+nt1时刻,增大容器容积,压强   ,v′正、v′逆均减小,缩体方向的v′逆减小幅度更大,则v′正   v′逆,平衡向    方向移动
减小

正反应
t1时刻,缩小容器容积,压强   ,v′正、v′逆均增大,缩体方向的v′逆增大幅度更大,则v′逆   v′正,平衡向    方向移动
增大

逆反应
ⅱ.对于反应mA(g)+nB(g)  pC(g) m+n=p,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在t1时刻改变压强,图像如③所示:
t1时刻,若缩小容器容积,压强增大,v′正、v′逆均增大,且v′正=v′逆,平衡  移动,如图中上线
t1时刻,若增大容器容积,压强减小,v′正、v′逆均减小,且v′正=v′逆,平衡  移动,如图中下线


(3)总结: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时:
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
                的方向移动。b.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                      的方向移动。
②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   移动。
气态物质分子
数减少(即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减小)
气态物质分子数增大(即气体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
不发生
(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2)增大压强可使平衡2SO2(g)+O2(g) 2SO3(g)正向移动,原因是增大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
(3)对于反应:2HI(g) H2(g)+I2(g),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体系的颜色加深,平衡正向移动
×
×
×
1.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大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②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
③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
④a>b
①②④
2.一定条件下,某可逆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在t1时刻改变某一个条件,建立新的平衡,其v-t图像如下:
(1)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t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填字母,下同),平衡__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下同)移动。
D
向正反应方向
(2)对于反应:2NH3(g) N2(g)+3H2(g),t1时刻增大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平衡_______________移动。
(3)对于反应:H2(g)+I2(g) 2HI(g),t1时刻缩小容器体积,其图像为____,平衡_____移动。
C
向正反应方向
A

3.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A(g)+yB(g) zC(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若保持体积不变,通入氦气,则平衡____移动。
(3)若保持压强不变,通入氦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x、y、z的关系为_________。
(4)若x+y=z,缩小体积,增大压强,则平衡____移动。
正反应

x+y<z

归纳总结
充入“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返回
课时对点练
对点训练
题组一 化学平衡移动
1.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如果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幅度一样大,则平衡不移动,A项错;
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B项对;
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项错;
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改变,如固液反应或容器容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平衡不移动,D项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了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发生下述变化,其中可确定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A.v(SO2)增大
B.v(SO3)减小
C.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
D.SO3的质量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的增大或减小,平衡不移动;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SO3的质量不变,平衡不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题组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如图是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
 Fe(SCN)3
B.滴加FeCl3溶液达到新平衡时,c(SCN-)
 减小
C.滴加FeCl3溶液达到新平衡时,溶液红色加深
D.滴加FeCl3溶液,平衡正向移动,c(Fe3+):新平衡<原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平衡正向
移动,c(SCN-)减小,B项正确;
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平衡正向
移动,溶液红色加深,C项正确;
滴加FeCl3溶液,c(Fe3+)增大,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时体系中c(Fe3+)比原平衡时的大,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4.K2CrO4溶液中存在平衡   (黄色)+2H+     (橙色)+H2O,若要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适量NaHSO4固体
B.加入适量NaHCO3固体
C.加入适量Na2CO3固体
D.加入适量CH3COONa固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说明平衡正向移动。
选项 溶液中c(H+)的变化 平衡移 动方向 正误
A NaHSO4===Na++H++ ,使c(H+)增大 正向 √
B 和H+结合,使c(H+)减小 逆向 ×
C 和H+结合,使c(H+)减小 逆向 ×
D CH3COO-+H+ CH3COOH,使c(H+)减小 逆向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5.(2023·福州市高二期末)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环戊二烯( ): (g)+I2(g) (g)+
2HI(g) ΔH>0。达到平衡后,采取以下措施不能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A.增加环戊烯浓度 B.增加碘浓度
C.及时分离环戊二烯 D.及时分离碘化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增加环戊烯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I2(g)的平衡转化率,但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降低,A符合题意;
增加I2(g)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B不符合题意;
及时分离环戊二烯,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C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6.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
B.A的转化率增大
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
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增大A的浓度,尽管平衡右移,但加入的A不可能全部转化,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
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减小,而同为反应物的B的转化率增大;
因为总量增大,所以C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题组三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伴随着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受压强变化影响的是
A.2NO2 N2O4
B.2NO2 2NO+O2
C.2HI H2+I2
D.FeCl3+3KSCN Fe(SCN)3+3K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C项是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颜色会发生变化,但是平衡不移动;
D项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8.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 CaO(s)+CO2(g),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将容器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
C.增加CaCO3(s)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
D.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
 为原来的2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由于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
将容器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压强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则K=c(CO2)不变,即c(CO2)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B项正确;
CaCO3(s)为固体,增加其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CO2的浓度不变,C项错误;
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K不变,则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9.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0.6 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降为0.3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bB.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A、B 的浓度减小,C、D的浓度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0.6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若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为0.2 mol·L-1,而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为0.3 mol·L-1,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项,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b>c+d,错误;
D项,因容器的体积增大,则达到新平衡时,A、B、C、D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小,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0.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A.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
 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
 颜色变浅
B.H2(g)+I2(g) 2HI(g) ΔH<0,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
 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aq)+3KSCN(aq) Fe(SCN)3(aq)(红色)+3KCl(aq),在反应达到平衡
 后,加少量FeCl3固体,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反应:N2(g)+3H2(g)  2NH3(g),在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O2(注:O2不参与反应),平衡左移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项,缩小容积,平衡右移,但c(NO2)仍比原平衡大,颜色变深,错误;
B项,增大容积,平衡不移动,但由于c(I2)减小,故体系颜色变浅,错误;
C项,加FeCl3固体,平衡右移,体系颜色变深,错误;
D项,压强不变,充入O2(注:O2不参与反应),体积增大,分压减小,平衡左移,正确。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 ΔH>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其他条件不变,充入H2O(g),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平衡向右移动
B.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v正、v逆同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
D.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v正不变,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s)+H2O(g) CO(g)+H2(g) ΔH>0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气态反应物,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平衡向右移动,故A正确;
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正增大的程度比v逆增大的程度小,故C错误;
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v正、v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2.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情况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B.将NH4HS固体全部移走
C.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SO2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使硫化氢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
全部移走反应物,正反应速率减小为0,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
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氮气,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符合题意;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体积增大,反应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降低,原平衡体系的压强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3.对于反应N2O4(g) 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φ(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A>C
B.A、B、C、D、E各状态,v正<v逆的是状态E
C.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
 C所需时间为y,则x<y
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
 突然加压至p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C点压强大于A点压强,
所以v(A)<v(C),A项错误;
处于曲线上的状态为平衡状态,E点NO2的体积分
数小于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反应应向生成NO2
的方向进行,此时v正>v逆,D点NO2的体积分数大于平衡状态时的体积分数,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此时v正<v逆,B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
时间越少,应为x>y,C项错误;
从p1突然加压到p2,瞬间平衡没有移动,NO2的
体积分数瞬间不变,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OH-与H+结合
生成水,c(H+)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   浓度增大,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浓度增大,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__(填“逆向移动”或“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
__________。
正向移动
逐渐变浅,
直至无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5.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 ΔH>0,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三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____________。
0.02 mol·L-1·min-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2)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各阶段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1~t2 t2~t3 t3~t4 t4~t5
K1 K2 K3 K4
则K1=__________(只书写计算式),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用“>”“<”或“=”连接)。
1 mol
K1=K2=K3=K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3)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4 mol A、2 mol B和1.2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________t1时刻C的百分含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A)=2v(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2v逆(C)=3v正(A)
等于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c
返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作业21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选择题1~11题,每小题5分,12~13题,每小题6分,共67分)
题组一 化学平衡移动
1.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由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知(  )
A.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时,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
B.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变化
C.正反应进行的程度大,正反应速率一定大
D.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平衡一定移动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SO2(g)+O2(g) 2SO3(g)达到了平衡,改变某一条件,发生下述变化,其中可确定该平衡一定发生移动的是(  )
A.v(SO2)增大
B.v(SO3)减小
C.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
D.SO3的质量不变
题组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如图是FeCl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
B.滴加FeCl3溶液达到新平衡时,c(SCN-)减小
C.滴加FeCl3溶液达到新平衡时,溶液红色加深
D.滴加FeCl3溶液,平衡正向移动,c(Fe3+):新平衡<原平衡
4.K2CrO4溶液中存在平衡2CrO(黄色)+2H+Cr2O(橙色)+H2O,若要使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适量NaHSO4固体
B.加入适量NaHCO3固体
C.加入适量Na2CO3固体
D.加入适量CH3COONa固体
5.(2023·福州市高二期末)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在刚性容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环戊二烯():(g)+I2(g) (g)+2HI(g) ΔH>0。达到平衡后,采取以下措施不能增加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的是(  )
A.增加环戊烯浓度 B.增加碘浓度
C.及时分离环戊二烯 D.及时分离碘化氢
6.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A(g)+B(g) C(g)达到平衡,若增大A的浓度,使平衡右移,并达到新的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小
B.A的转化率增大
C.C的体积分数一定大于原平衡C的体积分数
D.B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题组三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7.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移动伴随着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受压强变化影响的是(  )
A.2NO2N2O4
B.2NO22NO+O2
C.2HIH2+I2
D.FeCl3+3KSCNFe(SCN)3+3KCl
8.一定温度下,向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碳酸钙,发生反应:CaCO3(s) CaO(s)+CO2(g),并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将容器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变
C.增加CaCO3(s)的物质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2的浓度增大
D.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O2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
9.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0.6 mol·L-1,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降为0.3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B.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D的体积分数减小
D.达到新平衡时,A、B 的浓度减小,C、D的浓度增大
10.下列叙述及解释正确的是(  )
A.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0,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缩小容积、增大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B.H2(g)+I2(g) 2HI(g) ΔH<0,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对平衡体系采取增大容积、减小压强的措施,因为平衡不移动,故体系颜色不变
C.FeCl3(aq)+3KSCN(aq) Fe(SCN)3(aq)(红色)+3KCl(aq),在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少量FeCl3固体,因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体系颜色变浅
D.对于反应:N2(g)+3H2(g) 2NH3(g),在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不变,充入O2(注:O2不参与反应),平衡左移
11.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 ΔH>0,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其他条件不变,充入H2O(g),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平衡向右移动
B.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C.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v正、v逆同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
D.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v正不变,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
12.反应NH4HS(s) NH3(g)+H2S(g)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列情况不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B.将NH4HS固体全部移走
C.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氮气
D.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
13.对于反应N2O4(g) 2NO2(g),在温度一定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φ(NO2)随压强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关系:A>C
B.A、B、C、D、E各状态,v正<v逆的是状态E
C.维持p1不变,E→A所需时间为x,维持p2不变,D→C所需时间为y,则x<y
D.使E状态从水平方向到达C状态,从理论上来讲,可选用的条件是从p1突然加压至p2
14.(12分)在水溶液中橙色的Cr2O与黄色的CrO有下列平衡关系:Cr2O+H2O2CrO+2H+,重铬酸钾(K2Cr2O7)溶于水配成的稀溶液是橙黄色的。
(1)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溶液呈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已加入NaOH溶液的(1)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则溶液呈__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________(填“逆向移动”或“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1分,每空3分)向一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A、0.6 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B(g) 3C(g) ΔH>0,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图2为t2时刻后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三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不同的条件。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图1中t0~t1阶段c(B)未画出。
(1)若t1=15 min,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________________。
(2)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各阶段平衡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t1~t2 t2~t3 t3~t4 t4~t5
K1 K2 K3 K4
则K1=__________(只书写计算式),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用“>”“<”或“=”连接)。
(3)在相同条件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4 mol A、2 mol B和1.2 mol C,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________t1时刻C的百分含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v(A)=2v(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2v逆(C)=3v正(A)
(5)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C气体
b.适当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作业21 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B [如果正、逆反应速率改变的幅度一样大,则平衡不移动,A项错;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化学反应速率一定改变,B项对;反应进行的程度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C项错;改变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改变,如固液反应或容器容积不变的反应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平衡不移动,D项错。]
2.C [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的增大或减小,平衡不移动;O2的百分含量发生变化,化学平衡一定发生移动;SO3的质量不变,平衡不移动。]
3.D 4.A 5.A
6.D [增大A的浓度,尽管平衡右移,但加入的A不可能全部转化,平衡时A的浓度一定比原平衡大;增大A的浓度,A的转化率减小,而同为反应物的B的转化率增大;因为总量增大,所以C的体积分数不一定增大。]
7.D [C项是等体积反应,改变压强颜色会发生变化,但是平衡不移动;D项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压强对平衡无影响。]
8.B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He,由于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A项错误;将容器容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压强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温度不变,则K=c(CO2)不变,即c(CO2)不变,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B项正确;CaCO3(s)为固体,增加其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CO2的浓度不变,C项错误;将容器容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但由于K不变,则平衡时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变,D项错误。]
9.C [反应aA(g)+bB(g) cC(g)+dD(g)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0.6 mol·L-1,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3倍,若平衡不移动,B的浓度为0.2 mol·L-1,而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为0.3 mol·L-1,说明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A项,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则a+b>c+d,错误;D项,因容器的体积增大,则达到新平衡时,A、B、C、D的浓度都比原平衡时的小,错误。]
10.D [A项,缩小容积,平衡右移,但c(NO2)仍比原平衡大,颜色变深,错误;B项,增大容积,平衡不移动,但由于c(I2)减小,故体系颜色变浅,错误;C项,加FeCl3固体,平衡右移,体系颜色变深,错误;D项,压强不变,充入O2(注:O2不参与反应),体积增大,分压减小,平衡左移,正确。]
11.C [C(s)+H2O(g) CO(g)+H2(g) ΔH>0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大的吸热反应,结合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气态反应物,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平衡向右移动,故A正确;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v正、v逆不变,平衡不移动,故B正确;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v正增大的程度比v逆增大的程度小,故C错误;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v正、v逆均不变,平衡不移动,故D正确。]
12.C [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SO2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使硫化氢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A不符合题意;全部移走反应物,正反应速率减小为0,平衡逆向移动,B不符合题意;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充入氮气,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符合题意;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体积增大,反应气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浓度降低,原平衡体系的压强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不符合题意。]
13.D
14.(1)黄 OH-与H+结合生成水,c(H+)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CrO浓度增大,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 (2)橙 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r2O浓度增大,溶液又由黄色变为橙色 (3)正向移动 逐渐变浅,直至无色
15.(1)0.02 mol·L-1·min-1 (2)1 mol 
K1=K2=K3=K4 (3)等于 (4)d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