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通过对电解质的分类,进一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并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本质。2.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能运用电离平衡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3.会判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________或____________能导电的________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别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 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和氨等
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______
相同点 均为________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实验探究
用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做教材实验探究中的实验,结合教材图3 1完成下表:
盐酸 醋酸溶液 结论与解释
溶液的pH 较____ 较____ ①等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电离出的c(H+)____,即盐酸的电离程度______醋酸。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还能继续电离出H+,最终提供的H+数与盐酸相同
与等量的镁反应的现象 开始阶段盐酸产生气泡速率较快,且气球体积较____。反应结束时二者气球的体积________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______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仅能______电离的电解质
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只有________ 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____
实例 ①大部分盐(包括难溶性盐); ②______,如HCl、H2SO4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KOH、 Ba(OH)2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CH3COOH、 HClO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NH3·H2O等; ③水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在水溶液中)
类型 电离特点 电离方程式
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正)盐 完全电离,用“===” H2SO4===____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___ CuSO4===____________
强酸的酸式盐 完全电离(“全拆”) NaHSO4===_______
弱酸的酸式盐 酸根部分整体书写 NaHCO3===Na++HCO
弱电解质 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 部分电离 CH3COOH_________ NH3·H2O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酸 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分步书写(以H2SO3为例)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碱 分步电离(较复杂),一步写出即可 Cu(OH)2___________
注意 一元弱酸H3BO3(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 [B(OH)4]-+H+。
记忆口诀 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
(1)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
(2)干冰、葡萄糖和金刚石都不导电,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
(3)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
(4)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
(5)CaCO3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性很差,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
(6)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1 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故为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 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盐如BaSO4、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
①H2SO4 ②稀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乙醇 ⑥铜 ⑦CH3COOH ⑧熔融的KCl ⑨CO2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NH4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状态
(1)建立过程
(2)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达到最大限度时,电离过程并未停止。此时,弱电解质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
(3)电离平衡的特征
2.影响因素
思考 分析改变下列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
条件改变 平衡移动方向 c(H+) n(H+) 电离程度 导电能力
升高温度 向____移动
加H2O 向____移动
通HCl 向____移动
加少量NaOH(s) 向____移动
加少量CH3COONa (s) 向____移动
加少量CH3COOH 向____移动
加入镁粉 向____移动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理
电解质在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的阴、阳离子,在电源(电场)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______移动,形成电流。
注意 金属导电是因为其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2)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________及离子所带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离子所带______越多,导电能力______,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1)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
(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
(3)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所以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强( )
(4)随着温度的升高,弱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的导电能力均增强( )
(5)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 )
1.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3)a、b、c三点溶液中CH3COO-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点。
2.用“>”“<”或“=”填空。
(1)将c(H+)=0.1 mol·L-1的醋酸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c(H+)________1.0×10-3 mol·L-1。
(2)将c(H+)=0.1 mol·L-1的醋酸稀释至c(H+)=1.0×10-3 mol·L-1,稀释倍数________100。
(3)将某醋酸溶液稀释100倍使其c(H+)=1.0×10-3,则原溶液的c(H+)__________________
0.1 mol·L-1。
第1课时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一、
1.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下 化合物 都不能导电 化合物 电离 化合物
2.(1)小 大 大 一样大 大 大于 (2)完全 部分 阴、阳离子 阴、阳离子 电解质分子 强酸 强碱 弱酸 弱碱
3.2H++SO Ba2++2OH- Cu2++SO Na++H++SO ??CH3COO-+H+ ??NH+OH- ??H++OH- H2SO3??H++HSO HSO??H++SO ??Cu2++2OH-
正误判断
(1)× (2)× (3)× (4)√ (5)× (6)×
思考交流
1.②⑥⑧ ①④⑦⑧ ⑤⑨ ①④⑧ ⑦
2.(1)NH4HCO3===NH+HCO
(2)NaHSO3===Na++HSO
(3)NaHSO4Na++HSO
(4)HClO??H++ClO-
(5)H2CO3H++HCO;HCOH++CO
(6)Ba(OH)2===Ba2++2OH-
二、
1.(2)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 (3)弱电解质 相等 不变
2.本身的性质 吸热过程 右 增大 右移 减小 右移 增大 抑制 左移 减小 右移 增大
思考
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强 右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弱 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右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左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强 右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右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3.(1)电离成自由移动 定向 (2)离子浓度 电荷多少 离子浓度 电荷 越强
正误判断
(1)× (2)× (3)× (4)× (5)×
思考交流
1.(1)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a解析 (1)冰醋酸为纯醋酸,全部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O点导电能力为0。(2)O→b为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b点时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所以三点的电离程度顺序为a<b<c。(3)n(CH3COO-)最大的点为c点。
2.(1)> (2)> (3)<(共71张PPT)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第1课时
专题3 第一单元
<<<
1.通过对电解质的分类,进一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并能从微观层面理解强、弱电解质的本质。
2.认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掌握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能运用电离平衡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
3.会判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
核心素养
发展目标
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课时对点练
内容索引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
一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定义 在 或__________ 能导电的________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
的_______
类别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和水等 多数有机化合物、非金属氧化物(水除外)和氨等
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发生______
相同点 均为________
水溶液中
熔融状态下
化合物
都不能导电
化合物
电离
化合物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实验探究
用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做教材实验探究中的实验,结合教材图3-1完成下表:
盐酸 醋酸溶液 结论与解释
溶液的pH 较____ 较____ ①等浓度的盐酸比醋酸溶液电离出的c(H+) ,即盐酸的电离程度 醋酸。
②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还能继续电离出H+,最终提供的H+数与盐酸相同
与等量的镁反应的现象 开始阶段盐酸产生气泡速率较快,且气球体积较 。反应结束时二者气球的体积 _________
小
大
大
一样大
大
大于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完全
部分
阴、阳离子
阴、阳离子
电解
质分子
强酸
强碱
弱酸
弱碱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概念 在水溶液中能 电离的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仅能 电离的电解质
在溶液中的 存在形式 只有___________ 既有 ,又有____
________
实例 ①大部分盐(包括难溶性盐); ② ,如HCl、H2SO4等; ③ ,如KOH、Ba(OH)2等 ① ,如CH3COOH、HClO等;
② ,如NH3·H2O等;
③水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在水溶液中)
类型 电离特点 电离方程式
强 电 解 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正)盐 完全电离,用“===” H2SO4===____________
Ba(OH)2===____________
CuSO4===___________
强酸的酸式盐 完全电离(“全拆”) NaHSO4===______________
弱酸的酸式盐 酸根部分整体书写
Ba2++2OH-
类型 电离特点 电离方程式
弱 电 解 质 一元弱酸、一元弱碱、水 部分电离 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2O______________
H2O______________
多元弱酸 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分步书写(以H2SO3为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多元弱碱 分步电离(较复杂),一步写出即可 Cu(OH)2_________________
CH3COO-+H+
H++OH-
Cu2++2OH-
注意 一元弱酸H3BO3(硼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3BO3+H2O
[B(OH)4]-+H+。
记忆口诀 强等号,弱可逆,多元弱酸分步写,多元弱碱一步写。
(1)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2)干冰、葡萄糖和金刚石都不导电,它们都是非电解质
(3)NH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4)强电解质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而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5)CaCO3难溶于水,其水溶液导电性很差,所以CaCO3是弱电解质
(6)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
×
√
×
×
×
易错警示
(1)CO2、SO2、NH3等物质溶于水能导电,是因为溶于水后生成H2CO3、H2SO3、NH3·H2O等电解质导电,不是其本身电离出离子,故为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难溶盐如BaSO4、CaCO3等,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易溶的如CH3COOH、NH3·H2O等在溶液中电离程度较小,是弱电解质。
1.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其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
①H2SO4 ②稀盐酸 ③氯气 ④硫酸钡 ⑤乙醇 ⑥铜
⑦CH3COOH ⑧熔融的KCl ⑨CO2
②⑥⑧
①④⑦⑧
⑤⑨
①④⑧
⑦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NH4HCO3: 。
(2)NaHSO3: 。
(3)NaHSO4(熔融): 。
(4)HClO: 。
(5)H2CO3: 。
(6)Ba(OH)2: 。
HClO H++ClO-
Ba(OH)2===Ba2++2OH-
返回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
<
二
1.电离平衡状态
(1)建立过程
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弱电解质在水
溶液中的电离达到最大限度时,电离过程并未停止。此时,弱电解质分子 与 相等,溶液中弱电解质分子和离子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
电离成离子的速率
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
(3)电离平衡的特征
弱电解质
相等
不变
2.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内因:弱电解质 是决定性因素
温度:弱电解质的电离一般是 ,升高温度,电离
平衡 移,电离程度______
浓度
外因
增大弱电解质的浓度,电离平衡 ,但电离程
度_____
加水稀释,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_____
本身的性质
吸热过程
右
增大
右移
减小
右移
增大
影响因素
同离子效应:增大弱电解质电离出的某离子的浓度,可
弱电解质的电离,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____
化学反应:若外加物质能与弱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发生
反应,电离平衡 ,电离程度_____
外因
抑制
左移
减小
右移
增大
思考 分析改变下列条件对醋酸电离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
条件改变 平衡移 动方向 c(H+) n(H+) 电离 程度 导电
能力
升高温度 向 移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加H2O 向 移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通HCl 向 移动 _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加少量 NaOH(s) 向 移动 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_
右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强
右
减小
增大
增大
减弱
左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右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条件改变 平衡移 动方向 c(H+) n(H+) 电离 程度 导电
能力
加少量 CH3COONa (s) 向 移动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加少量 CH3COOH 向 移动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
加入镁粉 向 移动 _____ _____ ______ ______
左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强
右
增大
增大
减小
增强
右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强
3.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理
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阴、阳离子,在电源(电场)的作用下沿某一方向 移动,形成电流。
注意 金属导电是因为其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电离成自由移动
定向
(2)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 及离子所带 有关,
越大,离子所带 越多,导电能力 ,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离子浓度
电荷多少
离子浓度
电荷
越强
(1)电离平衡右移,电解质分子的浓度一定减小,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2)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一定增大
(3)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所以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比醋酸溶液的强
(4)随着温度的升高,弱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的导电能力均增强
(5)向醋酸溶液中滴加等浓度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变
×
×
×
×
×
1.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冰醋酸中没有自由
移动的离子
冰醋酸为纯醋酸,全部以醋酸分子的形式存在,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O点导电能力为0。
(2)a、b、c三点溶液中醋酸的电离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aO→b为电离平衡的建立过程,b点时达到平衡状态,继续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所以三点的电离程度顺序为a<b<c。
(3)a、b、c三点溶液中CH3COO-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点。
c
n(CH3COO-)最大的点为c点。
2.用“>”“<”或“=”填空。
(1)将c(H+)=0.1 mol·L-1的醋酸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c(H+)____1.0
×10-3 mol·L-1。
(2)将c(H+)=0.1 mol·L-1的醋酸稀释至c(H+)=1.0×10-3 mol·L-1,稀释倍数________100。
(3)将某醋酸溶液稀释100倍使其c(H+)=1.0×10-3,则原溶液的c(H+)
_____0.1 mol·L-1。
>
>
<
返回
课时对点练
对点训练
题组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方程式的判断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NaHCO3 NH3·H2O CCl4
C Ba(OH)2 HCl Cu
D AgCl H2S HClO
√
对点训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C选项中的Cl2、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D选项中的HClO并不是非电解质,而是弱电解质。
对点训练
2.(2023·江苏镇江高二检测)下列事实能证明MOH是弱碱的有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
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
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MOH是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
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说明MOH部分电离,为弱碱;
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NaOH是强碱,则MOH部分电离,为弱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说明MOH是一元碱,不能说明MOH部分电离,则不能证明MOH是弱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水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960 ℃时分解,
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CO3是非电解质
B.CO2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BaSO4是弱电解质
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能导电,故
H3PO4是电解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在水溶液中导电,判断化合物是否为电解质的关键是看它是否能发生电离,而且还要看离子是否是它本身电离出来的。CaCO3、BaSO4虽难溶,但溶解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CO2是非电解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4.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H2CO3作为二元弱酸,电离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B项错误;
Fe(OH)3是多元弱碱,通常以一步电离表示,C项正确。
1
2
3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
5
对点训练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5.将1 mol冰醋酸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
B.H+的浓度达到0.5 mol·L-1
C.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 mol·L-1
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6.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 H2CO3 H++ ,以此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时,平衡向左移动
B.如果CO2进入血液,平衡向右移动
C.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左移动
D.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右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生理盐水为NaCl溶液,滴注大量生理盐水,血液被稀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
如果CO2进入血液,CO2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B项正确;
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氢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C项正确;
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消耗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7.(2023·福建漳州高二检测)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N H++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 mol·L-1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加入少量NaOH固体,OH-与HCN电离产生的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
加水,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
滴加少量0.1 mol·L-1的HCl溶液,c(H+)增大,C项错误;
加入少量NaCN固体,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D项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8.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 +OH-,若要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入少量NH4Cl固体 ②加入少量硫酸 ③加入少量NaOH固体 ④加入少量水 ⑤加热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①②③⑤ B.③
C.③④⑥ D.③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①若在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c(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错误;
②硫酸中的H+与OH-反应,使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
③当在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确;
④若在氨水中加入水,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但c(OH-)减小,错误;
⑤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加热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发生反应Mg2++2OH-===Mg(OH)2↓,平衡正向移动,且溶液中c(OH-)减小,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组三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与分析
9.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氨水
D.0.5 mol·L-1硝酸钠溶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对点训练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与离子浓度成正比,与所带电荷数成正比,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相应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说明离子浓度变化最小。加入0.5 mol·L-1盐酸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电解质NaCl,HCl、NaCl都是强电解质,离子浓度变化不大,则溶液导电能力变化不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10.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各组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碘酸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A项中发生的反应为Na2SO3+Cl2+H2O===Na2SO4+2HCl,生成了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故灯泡变亮;
B项中发生的反应为AgNO3+HCl===AgCl↓+HNO3,
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灯泡的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C项中发生的反应为4HI+O2===2H2O+2I2,溶液的导电能力下降,灯泡变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对点训练
D项中发生的反应为2NaOH+Cl2===NaCl+NaClO+H2O,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明显变化,灯泡的亮度没有明显变化。
综合强化
1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 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加少量醋酸钠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HCl ④CH3COONa(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由题意可知,要使反应速率减小,而不改变生成H2的量,则要求c(H+)减小,而n(H+)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或加CH3COONa固体。
综合强化
13.已知硫化氢的水溶液为氢硫酸,它是一种二元弱酸。
(1)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c(H+)
________,c(S2-)________。
当加入CuSO4溶液时,因发生反应:Cu2++S2-===CuS↓,平衡右移,导致c(H+)增大,但c(S2-)减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H2S H++HS-,HS- H++S2-
右
增大
减小
综合强化
(3)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c(H+)______,c(S2-)________。
右
当加入NaOH固体时,因发生反应:H++OH-===H2O,平衡右移,导致c(H+)减小,但c(S2-)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减小
增大
综合强化
(4)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S2-),最好加入______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NaOH固体
增大c(S2-)最好是加入只与H+反应的物质,可见加入强碱如NaOH固体最适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4.在一定温度下,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电流(I)随所加新物质的质量(m)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下列各项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
a.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c
d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1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酸性的相对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综合强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缺陷,
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没有说明两种酸的物质的
量浓度相等
题干中没有指明实验所用稀盐酸与稀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因此无法通过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判断两种酸酸性的相对强弱。
综合强化
(2)在缺陷已经得到改正的前提下,反应起始时____(填“a”或“b”)中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相等
综合强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当实验所用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等时,等体积的两种酸的物质的
量相等,与过量镁条反应放出氢气
的体积相等;但HCl是强电解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比醋酸中的c(H+)大,故反应起始时,a中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
综合强化
(3)最终发现,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反应放热,
过量的镁与水反应产生了部分氢气
(4)通过比较起始反应速率可得出的结
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的酸性强于稀醋酸的酸性
返回作业25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选择题1~12题,每小题6分,共72分)
题组一 电解质及其电离方程式的判断
1.下列物质的分类组合全部正确的是( )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NaCl HF Cl2
B NaHCO3 NH3·H2O CCl4
C Ba(OH)2 HCl Cu
D AgCl H2S HClO
2.(2023·江苏镇江高二检测)下列事实能证明MOH是弱碱的有( )
①0.1 mol·L-1 MOH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②常温下,0.1 mol·L-1 MOH溶液中c(OH-)<0.1 mol·L-1
③相同温度下,0.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1 mol·L-1 NaOH溶液的弱
④等体积的0.1 mol·L-1 MOH溶液与0.1 mol·L-1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水溶液不导电,且碳酸钙960 ℃时分解,不存在熔融状态导电的性质,故CaCO3是非电解质
B.CO2溶于水后得到的水溶液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C.BaSO4在水中溶解度很小,BaSO4是弱电解质
D.H3PO4晶体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但溶于水后其水溶液能导电,故H3PO4是电解质
4.下列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氨水:NH3·H2O===NH+OH-
B.H2CO3的电离:H2CO32H++CO
C.Fe(OH)3的电离:Fe(OH)3Fe3++3OH-
D.水溶液中NaHSO4的电离:NaHSO4===Na++HSO
题组二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5.将1 mol冰醋酸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1 L溶液。下列各项中,表明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 )
A.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1
B.H+的浓度达到0.5 mol·L-1
C.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的浓度均为0.5 mol·L-1
D.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
6.已知人体体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O2+H2OH2CO3H++HCO,以此维持体液pH的相对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静脉滴注大量生理盐水时,平衡向左移动
B.如果CO2进入血液,平衡向右移动
C.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左移动
D.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平衡向右移动
7.(2023·福建漳州高二检测)在0.1 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CNH++CN-,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B.加水,平衡逆向移动
C.滴加少量0.1 mol·L-1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正向移动
8.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NH+OH-,若要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入少量NH4Cl固体 ②加入少量硫酸 ③加入少量NaOH固体 ④加入少量水 ⑤加热 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
A.①②③⑤ B.③
C.③④⑥ D.③⑤
题组三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与分析
9.把0.05 mol NaOH晶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液体中,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最小的是( )
A.自来水
B.0.5 mol·L-1盐酸
C.0.5 mol·L-1氨水
D.0.5 mol·L-1硝酸钠溶液
10.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下列各组物质的导电性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
A.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向硝酸银溶液中通入少量氯化氢
C.向氢碘酸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11.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少量烧碱溶液 B.加少量醋酸钠
C.加少量冰醋酸 D.加水
1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①NaOH(固体) ②H2O ③HCl
④CH3COONa(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10分)已知硫化氢的水溶液为氢硫酸,它是一种二元弱酸。
(1)H2S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分)向H2S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c(H+)________,c(S2-)________。
(3)(3分)向H2S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时,电离平衡向____移动,c(H+)________,c(S2-)________。
(4)若要增大H2S溶液中c(S2-),最好加入______(答案合理即可)。
14.(6分)在一定温度下,向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的导电能力可能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电流(I)随所加新物质的质量(m)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各项中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的是________。
a.向Ba(OH)2溶液中滴入H2SO4溶液至过量
b.向CH3COOH溶液中滴入氨水至过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d.向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适量NaOH固体
15.(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比较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酸性的相对强弱,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在缺陷已经得到改正的前提下,反应起始时________(填“a”或“b”)中产生氢气的速率较大;最终产生氢气的体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最终发现,实验中产生氢气的体积比理论值大,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起始反应速率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25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B 2.B 3.D 4.C
5.D [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即达到了电离平衡状态,D正确。]
6.A [生理盐水为NaCl溶液,滴注大量生理盐水,血液被稀释,平衡向右移动,A项错误;如果CO2进入血液,CO2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B项正确;当强酸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氢离子浓度增大使平衡向左移动,C项正确;当强碱性物质进入体液后,消耗氢离子,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平衡向右移动,D项正确。]
7.A [加入少量NaOH固体,OH-与HCN电离产生的H+反应,平衡正向移动,A项正确;加水,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滴加少量0.1 mol·L-1的HCl溶液,c(H+)增大,C项错误;加入少量NaCN固体,c(CN-)增大,平衡逆向移动,D项错误。]
8.B [①若在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c(N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错误;②硫酸中的H+与OH-反应,使c(O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错误;③当在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后,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正确;④若在氨水中加入水,稀释溶液,平衡正向移动,但 c(OH-)减小,错误;⑤电离属于吸热过程,加热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错误;⑥加入少量MgSO4固体,发生反应Mg2++2OH-===Mg(OH)2↓,平衡正向移动,且溶液中c(OH-)减小,错误。]
9.B 10.C
11.D [A错,加烧碱溶液消耗H+,平衡向右移动,c(H+)、c(CH3COOH)均减小,但c(H+)减小程度大,故减小;B错,加入少量醋酸钠,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c(CH3COOH)增大,减小;C错,加少量冰醋酸,平衡向右移动,c(H+)增大,但c(H+)增大程度不如c(CH3COOH)增大的多,故减小;D对,加水,平衡向右移动,n(H+)增大,n(CH3COOH)减小,增大。]
12.D [由题意可知,要使反应速率减小,而不改变生成H2的量,则要求c(H+)减小,而n(H+)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加水或加CH3COONa固体。]
13.(1)H2S??H++HS-,HS-??H++S2-
(2)右 增大 减小 (3)右 减小 增大
(4)NaOH固体
解析 (2)当加入CuSO4溶液时,因发生反应:Cu2++S2-===CuS↓,平衡右移,导致c(H+)增大,但c(S2-)减小。(3)当加入NaOH固体时,因发生反应:H++OH-===H2O,平衡右移,导致c(H+)减小,但c(S2-)增大。(4)增大c(S2-)最好是加入只与H+反应的物质,可见加入强碱如NaOH固体最适宜。
14.b ac d
解析 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当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时,体系中只有BaSO4沉淀和水,导电能力接近于0,继续滴加H2SO4溶液,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又逐渐增强,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NH3·H2O===CH3COO-+NH+H2O,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当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再滴加氨水,离子的数量没有明显增加,但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与A图变化趋势一致;c中刚通入C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CO2===CaCO3↓+H2O,CO2过量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H2O+CO2===Ca2++2HCO,故溶液中离子浓度先减小后增大,导电能力的变化趋势与B图变化趋势一致;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溶液中减少的NH的物质的量和增加的Na+的物质的量几乎相等,溶液的体积变化不大,故溶液的导电能力几乎不变,与C图变化趋势一致。
15.(1)没有说明两种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2)a 相等 (3)反应放热,过量的镁与水反应产生了部分氢气 (4)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的酸性强于稀醋酸的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