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模拟试卷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湘教版版(2024)(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一)《旅行达人的环球冒险》中,主人公开启亚洲之旅。结合 “亚洲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 1 - 3 题。
1.主人公从中国出发乘坐飞机前往亚洲最东端的杰日尼奥夫角,飞行途中他发现飞机大部分时间在( )半球飞行。
A. 东半球、南半球 B. 东半球、北半球
C. 西半球、南半球 D. 西半球、北半球
2.到达目的地后,主人公了解到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 )相连。
A. 欧洲 B. 非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3.旅行过程中,主人公得知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是因为( )
①跨纬度最广 ②面积最大 ③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
④东西距离最长 ⑤绝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答案详解:
1.B: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杰日尼奥夫角位于亚洲东北部,从中国出发前往该地,飞机大部分时间在东半球、北半球飞行 。所以答案选 B。
2.A:从海陆位置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故答案是 A。
3.C: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主要依据是其跨纬度最广,约跨 92°;面积最大,达 4400 万平方千米;东西距离最长 。而亚洲周围被大面积海洋包围并不能直接说明其是第一大洲,且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所以①②④正确,答案选 C。
(二)学校地理社团组织 “洲际地形探秘” 活动,成员们研究 “亚洲和欧洲地形分布” 图。完成 4 - 6 题。
4.社团成员小辉观察发现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其主要特征是( )
A. 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低 B.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C. 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小 D. 地势起伏和缓,多冰川地貌
5.成员小丽在研究欧洲地形时,总结出欧洲地形的显著特征是( )
A. 地势低平,以平原为 主B. 地势南北低、中部高
C. 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D. 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少
6.社团讨论世界地形时,成员们一致认为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在亚洲,它是( )
A. 青藏高原 B. 巴西高原 C. 黄土高原 D. 云贵高原
答案详解:
4. B: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约 950 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A 错误;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死海,C 错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 ,B 正确;欧洲多冰川地貌,亚洲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并非普遍,D 错误。所以答案是 B。
5. A: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约占全洲总面积的 2/3,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A 正确;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山脉多分布在南、北两侧 ,B 错误;地形以平原为主,并非以山地、高原为主,C 错误;欧洲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多海湾、岛屿,D 错误。故答案选 A。
6. A: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A 正确;巴西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B 错误;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平均海拔均低于青藏高原 ,C、D 错误。所以答案为 A。
(三)假期里,小阳一家开启 “非洲自然生态游”。结合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图,完成 7 - 9 题。
7.刚到非洲,小阳一家就感受到了当地的炎热,非洲被称为 “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 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炎热
C. 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内陆
8.在非洲的热带草原景区,小阳看到角马、斑马等动物大迁徙的壮观场景,这里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9.小阳在旅游日记中记录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正确的是( )
A.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 B.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答案详解:
7. B:非洲约 3/4 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气候普遍炎热,所以被称为 “热带大陆”,B 正确;非洲被称为 “热带大陆” 主要是纬度因素,并非地势较高,且非洲地势整体并非很高,A 错误;非洲岛屿较少、海岸线平直对其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是被称为 “热带大陆” 的主要原因 ,C、D 错误。故答案选 B。
8. B:非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湿季水草丰美,干季草木枯黄,所以角马、斑马等动物会随季节迁徙寻找水源和食物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两侧;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南端。所以答案是 B。
9. A:非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向南北两侧依次是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等 。并非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也不是南北延伸、东西更替或东西延伸、南北更替。所以答案选 A。
(四)电影《神奇美洲之旅》中,主角穿越到美洲大陆。结合 “美洲示意图”,完成 10 - 12 题。
10.电影中,主角驾车经过巴拿马运河时,车载导航提示该运河沟通了( )
A. 太平洋与大西洋 B. 太平洋与印度洋
C. 大西洋与印度洋 D. 太平洋与北冰洋
11.主角来到北美洲,发现这里的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 )
A. 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B. 高大的山脉
C. 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 D. 盆地
12.当主角来到南美洲,被这里广袤的热带雨林吸引,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气候类型以(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B.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C.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为主
答案详解:
10. A: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狭窄部位,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航程,是重要的航运通道 。巴拿马运河不与印度洋、北冰洋相连。所以答案选 A。
11. A: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 ,A 正确;不是高大的山脉,B 错误;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以东的地形特征,C 错误;不是盆地,D 错误。故答案是 A。
12. B: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在南美洲有分布,但不是主要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在南美洲分布范围较小 。所以答案选 B。
(五)在 “世界美食狂欢节” 上,东南亚美食摊位人气爆棚。结合 “东南亚示意图”,完成 13 - 15 题。
13.美食节上,摊主介绍东南亚美食食材多来自当地,该地扼守 “十字路口” 的 “咽喉” 要道是( )
A. 马六甲海峡 B. 土耳其海峡
C. 霍尔木兹海峡 D. 苏伊士运河
14.小林在品尝美食时了解到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它是( )
A.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 高原为主,地面崎岖
C. 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 地形复杂,中高周低
15.美食节上的橡胶蛋糕、油棕饼干很受欢迎,东南亚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是( )
A. 咖啡、甘蔗 B. 橡胶、油棕
C. 可可、香蕉 D. 蕉麻、椰子
答案详解:
13. A: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被称为 “十字路口” 的 “咽喉” 要道 。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唯一的海上出口;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所以答案选 A。
14. C:中南半岛的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 。不是以平原为主,A 错误;也不是以高原为主,B 错误;不是中高周低,D 错误。故答案是 C。
15. B:东南亚全年高温,降水丰沛,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地。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热带作物的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咖啡主要产于南美洲等地;甘蔗在很多热带地区都有种植;可可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非洲;香蕉在东南亚有种植,但不是其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的主要热带作物。所以答案选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6. 地理爱好者社团开展 “亚洲气候研究” 项目。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极大,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 “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3 分)
(2)亚洲气候具有______、______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2 分)
(3)分析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以及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 分)
(4)从气候角度,分析亚洲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例如亚洲北部人口稀疏是因为气候寒冷,而亚洲南部人口稠密的气候因素是什么?(1 分)
答案:
(1)A 热带季风气候;B 亚热带季风气候;C 温带季风气候(3 分)
(2)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2 分)
(3)原因: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 —— 亚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 —— 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1 分)有利影响: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1 分)不利影响:夏季风不稳定,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影响农业收成 。(2 分)
(4)亚洲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水热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能够养活众多人口。(1 分)
17. 学校组织 “走进非洲” 主题研学活动。非洲是一片充满神秘与活力的大陆,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非洲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非洲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但长期的殖民统治,使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材料二:“非洲示意图”。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④______(大洋),③②______(河流),②______(山脉)。(3 分)
(2)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 “”,非洲最高峰是。(2 分)
(3)根据材料一,列举非洲丰富的矿产资源(至少两种),并说明非洲单一商品经济的特点(如经济结构单一,依赖少数几种初级产品出口等)及形成原因(从历史殖民统治、工业基础薄弱等方面分析)。(3 分)
(4)为促进非洲经济发展,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产业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2 分)
答案:
(1)大西洋;刚果河;乞力马扎罗山(3 分)
(2)高原大陆;乞力马扎罗山(2 分)
(3)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列举两种即可,1 分)。特点: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靠生产和输出一种或几种农矿原料产品来维持经济运转 。(1 分)形成原因:长期的殖民统治,殖民者将非洲作为原料供应地和商品倾销市场,限制了非洲工业的发展,导致工业基础薄弱。(1 分)
(4)建议: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利用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展农产品加工、旅游业等;发展民族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外资等 。(答出两点合理建议即可,2 分)
18. 学校举办 “美洲风情展” 活动,同学们收集资料并制作展板。美洲地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具有多样性。读 “美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甲______(运河),乙______(山脉),智利位于太平洋的______坡。(3 分)
(2)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______气候为主。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是世界上最______的大洲。(2 分)
(3)简述安第斯山脉对南美洲气候(如阻挡海洋水汽,使山脉西侧和东侧气候差异大等方面)和农业(影响农作物分布等方面)的影响。(3 分)
(4)比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异,如北美洲发达国家集中,经济高度工业化;南美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多依赖农矿产品出口等。(2 分)
答案:
(1)巴拿马运河;安第斯山脉;迎风坡(3 分)
(2)温带大陆性;湿润(2 分)
(3)对气候的影响: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使得山脉西侧为迎风坡,降水丰富,形成狭长的气候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1 分)对农业的影响:山脉两侧气候差异导致农作物分布不同,西侧适合种植需水量大的作物,东侧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山区垂直气候差异大,不同海拔适宜种植不同类型的农作物。(2 分)
(4)北美洲:经济高度发达,工业和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科技力量雄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1 分)南美洲: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多依赖农矿产品出口,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但部分国家在某些领域有一定发展优势,如巴西的农业和部分工业。(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