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寿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寿阳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1 20:17:09

文档简介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卷)
之而去。
八年级语文 3.读字里乾坤。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阡陌交.通. 交通:
(时间:150 分钟 总分:120 分) (2)斗.折蛇行 斗:
亲爱的同学,愿你有一双慧眼,于字里行间捕捉关键,在思维碰撞中解锁题目。 4.句中有深意。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一、古典之美(27 分)
翻译: ,都安闲快乐。
(一)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在“古诗苑漫步”活动中,雅苑组将近期所学绘制成一条独特的游览路线。 翻译: , 。
请根据此路线,在横线处填写相应景点的古诗文原句。(10 分) 5.两文均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传递情感。结合《桃花源记》与《小石潭记》选段,
驻足诗经亭,读《蒹葭》刻文,“蒹葭苍苍,① 。所谓伊人,② 。” 分析两文作者借助环境描写分别传递出怎样的情感。(4 分)
转角见《关雎》诗碑,刻有“关关雎鸠,③ 。④ ,君子好逑。”
路过忧思墙,见《式微》题刻,“⑤ ,胡为乎中露?”
是日风顺,不及午, 已抵浦口,宿大山家。明 日,宿旦子冈①, 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
仰望洞庭诗壁,孟浩然笔下“⑥ ,⑦ ”的壮阔湖景令人震撼。 ① ,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
小石潭边,柳宗元描写的游鱼灵动:“佁然不动,⑧ ,⑨ , 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 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② ,
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 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 自恨不如远甚也。
似与游者相乐。”
(节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有删改)
诗经亭侧,欣赏《子衿》中“⑩ ,在城阙兮”的踱步画面,刻满思 【注释】①旦子冈:在今南京市江宁区附近。②甫:刚。③洵(x ún ):确实。④浣:洗。
念。
6.将下面两个词还原回文中空缺处。(2 分)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体会其中作者表达
A.油油然 B.郁郁然
的情感。(2 分)
7.校刊《古韵古情》栏目将本文和《桃花源记》选为下一期刊载内容。你作为编辑,
请针对两文表达情感的异同撰写点评。(4 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王勃 体会: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之约(27 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探家乡文化,品民俗民风”推广活动中,小晋撰写了宣传文案,请帮他完善。
(二)
看一场豪迈粗犷、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我们震憾于陕北人民蓬勃的生命力;听一曲
班级举办“寻幽探境 ·悟古人之情”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3-7题。 .
荡气回肠、慷慨激昂的晋剧,我们感受山西人民积淀千年的豪爽热情与坚韧品格;尝一 口
【甲】桃花源记
香甜浓稠的腊八粥,我们体会中华儿女藏于其中的美好期盼……千年悠悠岁月里, 中国人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
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蕴藏于各种民风民俗,沉淀成一方水土的一方文化,
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然后汇聚成千姿百态的中华文化。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我们窥见祖辈的智慧
【乙】小石潭记 与记忆、 民族的梦想与未来。让我们走进民俗文化,感受民俗文化中跨越千年的力量,触
碰中华民族千年的灵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请你给宣传文案中的加点字注音,并正确书写文案中的画线词语。(2 分) 取威虎山》中李铁梅、小常宝的秦腔唱段。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讲戏
粗犷 震憾—— 背后的故事,我们屏息聆听,对剧中人物感慨不已,更多的是对老
师的敬佩。放学路上,小常宝的唱段一遍遍在我脑海里回旋。到家
9.宣传文案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 分)
门口了,我便无所顾忌地唱了句:“小常宝,哭诉了土匪的罪状,
字字血……”“女子还能唱戏?”邻家的桂花姑一脸惊喜,眉飞色
10.在民俗体验活动中,小忠在留言板写下了自己体验剪纸时的感受,请你仿照他
舞,我顿时羞红了脸。
的留言写下自己的体验感受。(注意句式保持一致)(2 分)
③原边上的土房子,是村里唯一的商店,供给着人们基本的生活用
体验区:威风锣鼓、刀削面、傩舞、高跷竹马、打铁花......
小忠:剪纸,是一场指尖上的舞蹈,一纸一剪都在讲述历史的故事。 品。一天下午,我去买油笔芯,商店门前一伙人熙熙攘攘。“就是
这女子会唱戏。”桂花姑指着我,给众人介绍。就这样,我稀里糊
(二) 涂加入了村里的秦腔自乐班。一位戏班师傅咿咿呀呀教了半个下午,
学习完《经典常谈》后,学校拟开展“走进经典”系列专题探究学习活,请你 我和村里几个姑姑、姐姐终于学会了一段秦腔戏。村主任写词,请
参与并完成任务。 人谱曲,将村上的变化如数家珍。这段唱词,我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11.(1)请你仿照示例,对《经典常谈》进行读书方法交流。(4 分) “秦声高唱赞丈八,全村人民喜洋洋。党的政策指明路,两委班子
示例:阅读《骆驼祥子》要学会圈点批注,对祥子刚进城拉车时的环境描写、人 齐心抓。烤烟完成九百亩,百亩果园展眼前。饮水工程名气大,村
物神态描写等进行圈点批注,感受祥子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状态。 办砖厂干得欢……”
④在秦腔自乐班组织下,大家跟着请来的师傅学,回家跟着电视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久,就有一些苗子脱颖而出。锣鼓家什一响动,唱秦腔的人一改
(2)《经典常谈》中提到孔子根据他教授学生的需要,按照借用的办法,断章 往日的灰头土脸,全身闪着光。临近年关,各个村庄里整天锣鼓喧
取义地来解释《诗经》的篇目。请根据已给示例,完成下表。(2 分) 天,常常唱戏。孩子们追逐戏耍间,学会了“祖籍陕西韩城县……”
“薛乙哥在南学我懒把书念……”等唱段。元宵节,自乐班进城演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出,好多小伙伴都有拿手好戏,我则被推举当了主持人。大家第一
如切如磋,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 次去县城,激动得脸颊绯红,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如琢如磨。 磨光;将玉比人。 ⑤夏收毕,乡镇举办物资交流会,小小戏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生旦 批注: 作者
净丑,出出进进,大喇叭的声音刺耳却又热烈,天高地阔间,兀自 用
它山之石, 繁华,令人上头。懂戏的中老年人,边看边煞有介事地品评。头顶 的 表 达方
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 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攻玉。 手帕的老太太、没牙的老头儿,也都笑盈盈的。孩子们对台上的唱 式 ,作用:
念做打不感兴趣,更好奇演员的服饰妆容、道具兵器,常常趴在后
(2分)
台偷看,心里则惦记场外的玩具、新衣、零食。待种上麦子,村里
(三) 常常请来木偶戏。红红绿绿的小木偶表情夸张,有些恐怖;但布幔
12.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小题。 拉开,在艺人的手里,它们仿佛被施了魔法。木偶在高亢的秦腔加
持下,有种神奇魔力,让人敬畏,也让人欢喜。
我的秦腔情缘
⑥去年看了新编秦腔历史剧《李白长安行》。诗酒情怀、飘然若仙
赵玲萍
的李白登上秦腔舞台,令人惊艳。《李白长安行》,讲述的是天宝
①少年时代,秦腔给我太多欢乐。
年间李白入朝供奉翰林时的故事,以历史为背景又关照时代,对李
②音乐课上,老师拉起二胡,教我们学唱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智
白的形象进行深度挖掘和艺术呈现。这部剧作以史实为基础,在宏
阔的新时代语境中,创造性地开掘人物的精神境界,充分发掘历史 (2)【辨析表达方式】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融合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
故事的当下意义。李白忧国忧民、悲天悯人,他的精神、仙侠情怀 方式,请完成文中批注内容。(2 分)
超越了诗人的角色,超越了大唐这个历史时代,也引发出个体与时
代关系的诸多思考。
⑦在这部剧中,李白与贺知章等诗人和诗酬唱、玄宗赐食七宝床、 (3)【完成阅读赏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围绕“秦腔古韵润童心,梨园新风焕
华章”,写一段不少于 150 字的赏析性文字。(10 分)
贵妃霓裳羽衣舞,李白抒写《清平调》、醉写吓蛮书,高力士脱靴、
李白醉酒舞剑等一系列情节,虚实相生、环环相扣,起承转合,引
人入胜。《清平调》《将进酒》等名篇,恰如其分地营造意境。全
剧词句典雅、舞美恢弘,混酿出全新的审美意境。正面描摹,间接
三、现实之思(26 分)
烘托,由表及里,波澜起伏,感情层层酝蓄,最后喷薄而出,李白
(一)
在一唱三咏、气象万千的情境中活脱脱走了出来,走进了观众的心
做人就要多锤炼
里。
我家的屋朝南,老王公的打铁屋朝东。每天晚上,我们都吃晚饭了,老王公还
⑧《李白长安行》,呈现了一个生动可感的李白,意蕴丰赡的李白, 在打铁。邻居就端着饭碗去看老王公打铁。
衣袂飘飘、长剑在手、明月入怀。心下感叹,只要与时俱进,守正 火候到了,老王公示意徒弟打开火炉的小铁门,拿钳子把那块通红通红的铁夹
创新,枯木也能逢春。传统的秦腔艺术也能在新时代绽放出不一样 了出来。徒弟见势,赶紧抡起锤子,师徒二人开始“叮叮当当”打起铁来。
的精彩。
老妈在一旁给我讲解:“喏,这就是趁热打铁。铁从炉子里刚被拿出来,最好
⑨突然记起,三十年前村里自乐班每次开场的前奏曲牌《小桃红》, 打。为什么呢?因为铁热着时是软的,趁着软,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打。”经老妈这
那么欢快热烈,让我难忘,真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再哼一段。 么一说,我明白这就是书上所说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原来书本上
读后赏评:
" " 的哲理和生活中的常识是息息相通的呀。这篇文章生动诠释了 秦腔古韵润童心,梨园新风焕华章 的文化传承图景。
我问老妈:“到底要打多少回呢?”
老妈说:“铁冷了硬了就没法再打,所以要不断回热。一般来说,回热个七八
班级开展“忆童年 ·品民俗”主题阅读活动,这篇《我的秦腔情缘》深得大家喜欢。
次是要有的。一块铁要经受多少磨难,才能变成一把锄头、一把剪刀、一把铁锹、
请你参与下面探究。
一根钉耙。做人也是一样的,就要从小多磨练、多敲打。老师教你,长辈管你,那
(1)【梳理事件情节】根据文章第②-⑧段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 分)
都是在磨炼和敲打你。你就是在不断地磨炼和敲打之中,慢慢成为有用之才的。”
时间 与“秦腔”有关的事件 感受 看着红通通的炉火,看着那块终于成型的铁,我觉得老妈说的话真有道理。
音乐课上 学唱秦腔唱段,听戏背后的故事 ① 13.阅读选文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文章题目“做人就要多锤炼”的。(4分)
卖油笔芯时 加入秦腔自乐班,学会一段秦腔戏 至今仍对秦腔记忆犹新 14.我们都想成为有用之才,但应该如何做呢?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有:趁热打铁,
元宵节 进城演出时被推举当主持人 ② 一鼓作气;经受磨难,百炼成钢;接受教育,听从管教……你认可哪种说法?还是
另有思考呢?请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表达你的观点。(6分)
中老年人兴奋,孩子们
夏收毕 乡镇举办物资交流会 写作提示:①可以同意以上某种观点,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②不少于100字。
好奇
(二)
③ 村里请来木偶戏 敬畏、欢喜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题。
去年 观看秦腔新编历史剧《李白长安行》 感叹、欣慰 【材料一】
“全国低碳日”是为普及气候变化知识,宣传低碳发展理念和政策,鼓励公众
参与,推动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任务,2012 年 9 月 19 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八年级语文第5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6页(共8页)
上决定设立的节日。 自 2013 年起,将全国节能宣传周的第 15.社区准备组织“践行低碳生活”宣传活动,邀请你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
三天设立为“全国低碳日”,旨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活动一:普及低碳小知识】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建议“全国低碳 (1)作为志愿者,同学们觉得要向居民宣传低碳生活的好处,用材料三更有说服
日”定位为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宣传教育活动,每年设定一 力。请你从材料中任选一句内容从说明方法及效果的角度说说理由。(2 分)
个宣传主题,设立一个基础支撑机构具体开展活动等。
【材料二】 (2)同学们计划将材料一“全国低碳日”标识张贴在生活区宣传栏里,请你为
该 标识配一段说明文字。 (6分)
低碳,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在
写作提示:①介绍标识的构成和含义;②不少于80字。
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
能量,从而降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
【活动二:撰写文稿发倡议】
为什么要提倡节能低碳?随着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人口剧增、生产生活方式
(3)城中社区工作人员委托你写一份“倡导低碳生活”的倡议书,并计划张贴在
的多样性,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
宣传栏内。请你完成写作。
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
写作提示:①筛选材料中有用信息;②条理清晰;③100 字左右。(8分)
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傲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因为环境污染、气
四、心灵之旅(40 分,含书写 3 分)
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必须节能低碳,保护我们唯一、共同的地球,建设
1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丽家园。
社戏,留在鲁迅的记忆里;背影,留在朱自清的记忆里;白杨,留在茅盾的记
【材料三】 忆里;昆明的雨,留在汪曾祺的记忆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人或物
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确实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在二氧化碳的减排 留在了你的记忆里,让你常常忆起,无法忘怀。
中,普通公民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这也是公民承担保护环境,践行低碳责任生活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 . .
的主观方面。 题目一:以“记忆”为话题,自拟题目。
公民承担积极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主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公民承担 题目二: 留在我的记忆里
践行低碳生活的积极责任,需要从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做起:第一,少买不必要的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
衣服并且采取节能方式洗衣。人们每年购买的衣服数量繁多,款式多样,衣服洗涤 规范,卷面整洁。
也经常使用洗衣机。然而,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产生大量污染物。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减排二氧化碳 6.4kg。选用节
能洗衣机,每台节能洗衣机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9.4kg。公民只要再多付出一点点
努力,就可以为保护环境多贡献一点力量。第二,以节能方式出行。外出旅游成为
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很多公民自驾车外出旅行, 殊不知自己排放了更多的温室气
体。据调查,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省油 441,相应减排二氧化碳 98kg。
①当前人们乘上高铁去旅行,3 小时以内的旅程,乘坐高铁是最棒的选择,高速铁
路运行时,碳排放仅为飞机的 10%- 25%。第三,合理用水。从今年 2 月份开始,
西南 5 省市区一直在遭受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面临残酷的现实,每个人必须合理
用水。“不要让你的眼泪成为世界上的最后一滴水”。②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
时间及温度,适当将淋浴温度调低 1℃, 使用节水龙头,每户每年可因此减排二氧
化碳 24.8kg。每个人微小的举动可能已经为低碳做出巨大的贡献。
八年级语文第7页(共8页) 八年级语文第8页(共8页)寿阳县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一、古典之美(27 分)
1.①白露为霜 ②在水一方 ③在河之洲 ④窈窕淑女 ⑤微君之故 ⑥气蒸云梦泽
⑦波撼岳阳城 ⑧俶尔远逝 ⑨往来翕忽 ⑩挑兮达兮
【评分说明】共 10分,每空 1分。只要出现错字、别字、填字、漏字等,则该空不得分。
2.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情谊。
【评分说明】共 2分。情感准确即可得分。
3.(1)交错相通 (2)像北斗星那样
【评分说明】共 2分,每小题 1分。
4.(1)老人和小孩
(2)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评分说明】共 3分,第(1)题 1分,第(2)题 2分。
5.《桃花源记》:以 "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鸡犬" 等意象,描绘了
和谐安宁的田园景象(1分)。暗含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战乱的批判(1分)。
《小石潭记》:用"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营造幽僻隔绝的氛围(1 分),以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的主观感受,将被贬后内心的孤寂与压抑投射于环境中(1分)。
【评分说明】共 4分。每点 1分。
6.A B
【评分说明】共 2分。
7.示例:同:两文都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异:陶渊明世外桃源是虚构的,寄寓对黑暗现实的否定;戴名世是记录真实见闻,流
露对现世风俗的羡慕。
【评分说明】共 4分。共同点 1分,虚构、实写 1分,否定、羡慕 1分,语言通俗 1分。语言
表述不通畅,酌情扣分。
译文:
这一日乘着顺风,不到正午时分,便已抵达浦口,在大山家中借宿。次日,来到旦子冈一
带暂歇。刚走了几里路,便见四野禾苗青翠润泽,男女老幼都在田间除草劳作。原来江北地区
的风俗,连妇女也要下田耕作,这样的风俗确实美好啊。我偶然下马步行,路过一户农家,见
那家的丈夫正挑粪浇灌菜园,妻子则从井中打水洗衣,门前搭着豆棚瓜架,还有几棵茂盛的树
木,孩童们嬉笑玩闹,鸡犬之声相闻。我环顾四周,不禁心生羡慕,觉得这一家人过着万物各
得其所的生活,自愧与他们相差甚远啊。
二、文学之约(27 分)
8.(1)guǎng (2)震撼
【评分说明】共 2分。每空 1分。
9.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使我们窥见祖辈的智慧与记忆、民族的梦想与未来。
或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我们窥见祖辈的智慧与记忆、民族的梦想与未来。
【评分说明】共 2分。两种修改均可得分。
10.示例一:打铁花,是一幕星雨的盛宴,一熔一绽都在续写非遗的浪漫。
示例二:威风锣鼓,是一曲雷霆的交响,一槌一钹都在震颤山河的魂魄。
【评分说明】共 2分。语言简洁,格式一致,2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11.(1)阅读《经典常谈》要学会选择性阅读,先浏览目录,了解全书内容和结构,再选择自
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如对历史感兴趣,可以先从《<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
第九》开始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拓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
【评分说明】共 4分。指出读书方法 1分,结合内容说明读书方法 2分,语言流畅 1分。
(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评分说明】共 2分。理解准确即可。
12.(1)①对剧中人物感慨,对老师敬佩 ②激动 ③待种上麦子
【评分说明】共 3分。每空 1分。
(2)描写的表达方式,表现出表演者的忙碌和观众的喜悦,侧面烘托节目的精彩,表达
了人们对节目的喜爱。
【评分说明】共 2分。表达方式 1分,作用中答出表现喜爱得 1分。
(3)示例:秦腔古韵润童心,梨园新风焕华章。文章以秦腔艺术为纽带,串起少年记忆
与时代新声的璀璨星河。少年时代,作者通过学唱革命样板戏、参与自乐班等经历,展现了秦
腔在乡村生活中的蓬勃生命力。那些浸润着泥土气息的唱词,既是乡民们对美好生活的质朴讴
歌,更是传统文化在民间薪火相传的真实写照。随着《李白长安行》新编秦腔剧的铺陈,文章
立意陡然升华,传统戏曲通过守正创新焕发新生。结尾追忆《小桃红》曲牌的细节,恰似余音
绕梁,奏响一曲眷恋故土与家国情怀的交响乐章。
【评分说明】共 10 分。围绕给定的句子,从内容、思路、语言方面,分五个档次赋分,字数不
符合要求则降档赋分。
分值 等级描述 答案要点
围绕给定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深入赏析,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答
10 分 A:秦腔记忆:
案要点 A、B两方面均答出)
年少时学唱
围绕给定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思路清晰,语言通顺。(答
8-9 分 看《李白长安行》
出答案要点 A、B两方面中两到三点)
B:情感体现:
围绕给定的句子进行赏析,结合文章内容不具体,思路基本清晰,语言
6-7 分 对童年美好生活的赞
基本通顺。(答出答案要点 A、B两方面中的一方面)
美与怀念
未能完全围绕给定的句子进行赏析,内容不具体,思路不清晰,语言不
1-5 分 对秦腔的热爱与传承
通顺。
0 分 未作答或作答文不对题
三、现实之思(26 分)
13. 示例:做人也要像铁经过磨练、敲打最终变成有用的工具一样,只有经过老师、长辈的敲
打才能成人成才。
【评分说明】共 4分。根据内容分析准确,4分;语言不通畅酌情扣分。
14.示例:我认为只有凭借顽强的意志经受磨难,才能百炼成钢。顽强的意志能够帮助我们战
胜困难,走上成才之路。古有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以顽强的意志写成医药巨
著《本草纲目》;今有中国运动健儿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以顽强的意志克服训练中的艰难困苦,
让五星红旗一次次飘扬在国际赛场上空。顽强的意志和持久的努力,定会助我们拥有绚烂的成
功之花。
【评分说明】共 6分。观点明确 2分,论据与观点契合,表达清晰 4 分。整段话有明确的观
点,但后文论据与观点基本无关,属跑题,3分以下;整体内容不以议论为主,3分以下;语
言表达不通畅,酌情扣 1-2 分;字数不达标,每少一行,扣 2分。
15.(1)示例一:我选择①,这句话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高铁运行的碳排放量和飞机
的”做比较,突出了选择乘坐高铁更能节能减排,具体可感,说服力强。
示例二:我选②,这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准确的数据,说明淋浴温度调低 1 度后
减排的数值,用直观的数字更加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说服力更强。
【评分说明】共 2分。答出说明方法 1分,说明方法的作用 1分。
(2)整个标识外部轮廓为大写英文字母“C”,是英文“碳”的缩写;“C”圆环内侧上方是
汉字“全国低碳日”,下方为其英文译文;内圈用“低碳”两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D”和
“T”作为设计元素,组成三人手拉手的图案;下半部分设计成地球的形状,同时看着又像一
艘船,代表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推动低碳发展,保护全球气候。
【评分说明】共 6分。图片内容描述 4分,寓意 2分。语言表达不通畅酌情扣分。
(3)示例: 倡议书
各位居民朋友:
低碳生活,关乎你我。践行低碳生活,共建绿色家园,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责任。
为了我们的美好未来,我倡议:
1.衣服可以选择环保面料,旧衣服可以通过捐赠的形式提高利用率。
2.践行光盘行动,餐厅不多点、厨房不多做,吃不完的食物主动打包。
3.平时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短距离骑自行车代步。
4.合理使用空调等电器,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关注日常,身体力行,从生活的细小环节做好节能减排。让我们共同携手,营造绿色家
园,共享低碳生活!
倡议人:城中社区居委会
2024年 4 月 16日
【评分说明】共 8分。结合材料信息写出倡议目的和号召 2分,倡议书倡议对象、落款准确 2
分,提出建议 3分,语言通顺 1分。字数不达标或语言表达不通畅酌情扣分。
四、心灵之旅(40 分)
16.书写评分标准:共 3 分。根据书写的规范性、卷面的整洁度和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三
个档次赋分。
分值 评分标准
3 分 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2 分 书写一般;卷面基本整洁;标点符号使用基本规范。
0-1 分 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无标点符号或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作文评分标准:共 37 分 。根据所写作文的内容 、结构 、语言 、立意,分五个档次赋分。字
数不达 600 字酌情减分;错别字每三个扣 1分,重现不计,扣满 3分为止。
分值 内容 结构 语言 立意
内容新颖典型,有真情实感,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能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结构有创意,完整统能恰当运用多种表达能挖掘题目的内涵,立
生的真实而独特的悟。叙事一,过渡自然,条理
34-37 分 方式,善用修辞,词汇意有深度,有新意,感
生动具体;描写富有表现清楚,详略得当,线丰富,用词贴切,句式情充沛,能引起读者
力;说明清楚明白;议论观点索分明。 多样,语言流畅,有文采。的情感共鸣。
鲜明,理由充分,逻辑严密。
内容典型,有真情实感,能表达
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结构完整,过渡自能合理运用不同的表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30-33 分 悟和思考 。叙事较生动;说然,条理清楚,详略达方式,词汇较丰富,中心思想突出。
明清楚;议论观点明确,论述得当。 语言流畅,表意清楚。
有理有据。
审题较准确,内容较真实,
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说明 能较为合理地运用
26-29 分 结构较完整,条理较 有正确的价值导向,
表达方式,语言通畅,
较清楚;议论观点较确,理清楚,详略较得当。 中心思想较突出。
表意清楚。
由较充分。
内容符合题目,但理解肤浅,
结构基本完整,条语言平淡,表达方式单
内容陈旧、不具体,情感不够真 有中心思想,且立
22-25分 理不清楚,详略不一,词汇较贫乏,表意
实。说明不清楚;议论观点不 意正确。
得当。 含糊。
明确,论述没有针对性。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虚
22分以下 结构不完整没有
语言乏味,表意不中 心 思 想 不 明 确
假,表达混乱。 条理,详略失当。清。 或立 意不正确 。
注:①不写题目减 2分;②要拉开评分差距,对于优秀作文,要敢于打满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