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土壤与植物生长(同步课件 31张PPT)--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3.2 土壤与植物生长(同步课件 31张PPT)--2024-2025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21 21:3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4.3.2 土壤与植物生长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我们生活的大地
一株玉米从发芽到结果,大约需要吸收 200 kg以上的水以及无机盐。这些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植物的什么器官吸收的?又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运输的?
四、植物的茎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stem)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这些物质在茎里的运输方式是怎样的?茎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
自然界中,植物的茎是千姿百态的。
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按其组成
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虽然茎的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现以双子叶植物的木质茎为例加以研究。
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叶制造的有机物等都要通过茎运输到植物各个器官。茎的作用:运输功能、支撑作用。
1.选取一根三年生的椴树(或木槿)枝条(3~5 厘米长),用刀片或解剖刀横切枝条。
2. 用放大镜观察,其横切面
可明显分为三层,它们分别是
树皮、木质部和髓,如图 4-30
所示。
3.用 解 剖 针 轻 轻 扎一
下 树 皮、 木 质 部 和 髓部
。 你 觉 得 质 地 较 硬 的
__________________ ,质地
较软的是 ______________ 。
4.试一试,能否用手把树皮剥
下来?
木质茎一般具有树皮、形成层、木质
部和髓等结构。树皮包在茎的外层,对植
物起保护作用。韧皮部位于树皮靠近木质
部的部位,韧皮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筛
管。木质部中含有起输导作用的导管。导
管和筛管的形态结构不同,其输导物质的
类型也不同。髓位于茎的中央,其细胞体
积较大,具有储藏营养的作用。
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就是能用手剥开树皮的地方)有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只有 2~3 层,它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水稻、小麦、毛竹等植物的茎没有形成层,经历初期生长后,它们的茎就不能加粗生长了。
结构 特点 功能 所属组织
树皮 表皮(外树皮) 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 起保护作用 保护组织
韧皮部 在茎的横切面上呈环状排列,其中含有韧皮纤维和筛管。筛管一般由活细胞组成,韧皮纤维最大的特点是韧性强 筛管运输有机物 输导组织
结构 特点 功能 所属组织
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 只有2~3层细胞组成,呈环状排列,细胞扁平 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分生组织
木质部(位于茎的中央) 导管 木质部中较大型的细胞 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输导组织
木纤维 又细又长的死细胞,体积较小,细胞壁厚 有很强的支持力,对茎的直立起决定性作用 机械组织
髓(位于茎的最中央) 细胞体积较大,细胞壁比较薄 贮藏营养物质 营养组织
1.会造成伤害。用细铁丝缠紧小树,时间久了,铁丝就会嵌入树皮,甚至可产生对树皮环割一圈的后果。如果茎上的筛管被全部切断,会使铁丝上方筛管中的有机物不能向下运输,根会因为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整棵树也就会随之死亡。
2.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因为茎中最主要又坚硬的部位是木质部,它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1. 如果用细铁丝缠紧小树,对植物生长会造成伤害吗?为什么?
2. 木制家具和课桌椅等的材料主要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
例题: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幅漫画,请同学们用所学知识解释漫画中的主角的观点。
(1)茎“罢工”使叶干渴、萎蔫,这是其木质部中的 停止工作引起的。(2)茎“罢工”使根饥饿难耐,说明茎有运揄 的功能。
(3)茎“复工”后仍正常生长并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具有 的结构。
解析:(1)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是由根吸收的,并通过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2)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3)在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中,形成层是由几层细胞组成,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茎才能逐年加粗。答案:(1)导管(2)有机物(3)形成层
五、物质的运输
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运输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是哪里呢?
1. 取粗细相似、叶片数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若干根,先按表4.3 - 1 中的 3 种处理方法处理,各组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
2. 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 3 个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如图 4.3 - 16 所示,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
3. 15 min 后从每组取出一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再从每组取出另一枝条,将枝条纵切,观察纵切面的染色情况。
4. 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 4.3 -1 中,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5. 问题讨论:
(1)若 B、C 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而 A 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2)若将 C 组枝条进行纵切,纵切面上从基部到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变得越来越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的导管(vessel)。接下来,再进入茎中央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这些有机物除一小部分留在叶肉细胞外,大部分需转送到茎、根、果实、种子等部位去。有机物在茎中又是怎样运输的呢?
在一株盆 栽木 本 植物上选取一 个枝条,用解剖刀在枝条中部剥除约 1 厘米宽的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如图 4-34 所示。用刀轻刮木质部表面,然后用少许凡士林涂抺环剥部位。每隔一周观察并记录枝条环剥部位的变化。
经过一两个月后,切口上方的树皮会膨大而形成枝瘤。活动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以后,由于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成了瘤状物。我们知道,树皮里只有韧皮部的筛管(sieve tube)是上下相通的。可见,叶制造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向下运输的。
1.割裂橡胶树的
树皮,胶乳就会流出来,
如 图 4-35 所 示。 人 们
就 是 这 样 来 采 集 胶 乳
的。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2.任意毁坏树皮会给树木带来什么不良的后果?
1.胶乳是通过树皮中的筛管由上向下运输的。割裂树皮,会把筛管割断,胶乳即通过筛管的断口流出。
2.任意毁坏树皮可能导致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茎和根中,从而导致树木死亡。
例题: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一茎一根的方向运输
B.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解析: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根,在植物体内,水分通过茎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因此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在导管答案:C中沿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课堂小结
生活在荒漠中的胡杨,一棵成年大树的茎、叶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能起到“拔盐改土”的作用,堪称土壤改良的功臣。下列关于胡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机盐主要靠根尖成熟区吸收
B.运输无机盐的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C.无机盐可通过筛管运输
D.胡杨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解:A、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A正确。
B、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水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叶的蒸腾作用,B正确。
C、筛管运输的是有机物,导管运输的是水和无机盐,C错误。
D、植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适应该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着环境。D正确。
故选:C。
打针输液是人们生病时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而今也常应用于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给植物“打针”输入的液体中主要由哪些物质(  )
①有机物 ②水 ③无机盐 ④维生素.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课堂小练习
解:植物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有机物,水和无机盐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是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因此,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
故选:A。
课堂小练习
果树种植中有大学问。
(1)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会对果树进行半环状剥皮,暂时阻断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 (填树皮内结构名称)向下运输,以促进花芽的发育。
(2)果农对果树进行嫁接,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这是一种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方式。
课堂小练习
解:(1)茎中的筛管向下运输有机物。在果树的“坐果期”,果农会对果树进行半环状剥皮,暂时阻断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沿筛管向下运输,以促进花芽的发育。
(2)生殖过程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如扦插、嫁接、压条、分裂生殖、组织培养等,无性生殖的特点是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果农对果树进行嫁接,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这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故答案为:(1)筛管
(2)无性
课堂小练习
“春天播种希望,秋天收获硕果”,为了更好地在秋天丰收,小蛟在农业上想出了以下措施及其目的,措施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种植时选择绿色的透明薄膜,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在中午高温时用无色透明塑料袋将植物枝叶套住密封,促进水分吸收
C.给植物施加一定的钾肥,促进植物枝叶繁茂
D.夜晚时给大棚内适当降温,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课堂小练习
解:A、绿色的透明薄膜只能透过绿光,不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种植时选择无色的透明薄膜,能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在中午高温时遮光塑料袋将植物枝叶套住密封,能降低蒸腾作用,不能促进水分吸收,B不符合题意。
C、氮肥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给植物施加一定的钾肥,能使茎秆健壮,C不符合题意。
D、夜晚时给大棚内适当降温,能抑制大棚内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D符合题意。
故选: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