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基础知识复习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基础知识复习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22 14:2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基础知识复习卷(一)-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羁绊/脑畔 归省/不省人事 B.偏僻/翩然 记载/风雪载途
C.幽悄/悄怆 消长/草长莺飞 D.糜子/风靡 闭塞/塞外点兵
2.下列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膨胀 目空一切 砂砾 大彻大悟 B.缄默 周而覆始 追溯 销声匿迹
C.帷暮 垂珠联龙 褶皱 无人问津 D.蹿掇 张灯结彩 磅薄 海枯石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校长杯”辩论赛上,正方三辩被反方三辩质询得一时语塞,满脸的笑容戛然而止。
B.通过侦查人员缜密的观察、分析,看似天衣无缝的谎言也终会被一些蛛丝马迹出卖。
C.当时大家潜心学习,认真备考期中考,都对打电子游戏不好好念书的行为不以为然。
D.一个职场新人,应该通晓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这样才能与团队中的成员融洽合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是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需要。
B.中国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反对美国关税霸凌霸道行为,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
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较容易生病,根本原因是油盐等摄入过度和饮食结构不合理在作怪。
D.在选拔赛中,中国队与泰国队狭路相逢,但双方实力悬殊相差太大,中国队轻松胜出。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今晚的舞蹈表演令我叹为观止。舞者的身体在音乐的节奏中周而复始地舞动,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与音乐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他们的动作流畅自然,顾名思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美感。
A.叹为观止 B.周而复始 C.天衣无缝 D.顾名思义
6.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村上的纨绔少年,姿意的卖弄他们的风情。
B.地球上的记录比这篇文章所介绍的还要丰富得多,这里不过是拉开了维幕的一角而已。
C.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D.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7.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所谓文学,就是____的一种美术。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在文学作品中,言语之先的意象,和情绪意旨所____的语言,都要____,才能引起美感。
A.言传意会 依附 尽善尽美
B.以言达意 依附 尽善尽美
C.言传意会 附丽 完美无缺
D.以言达意 附丽 完美无缺
8.小语感觉下面这段话的语意不连贯,请帮他选择最恰当的排序( )
近期,关于增减中学课本中古诗词的讨论很热烈。讨论中学课本中古诗词增减的问题,其实质上是讨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强化与弱化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们记忆效果好,适于背诵较多的古诗词。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瑰宝,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精华所在。所以说,背下的是诗词,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①背诵古诗词,记下来的是诗词,内化的是中华传统文化,享受的是艺术之美。
②因此,让青少年们多背一些古诗词是有益的。
③这对一个人思想情操的养成、审美能力的提升、文学兴趣的培养等多个方面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④从调查结果来看,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觉得小时候背诵古诗词经历对自己的成长很受用。
A.④③①②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9.下面的五言律诗缺少一句,请你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正确的一项( )
夜宿七盘岭
【唐】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__________。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A.徒此揖清芬 B.天河入户低 C.微雨燕双飞 D.暮惹御香归
10.某班拟举行名著阅读分组交流分享会,下面是四个阅读小组拟定的分享主题,其中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富有想象力的神魔小说——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B.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骆驼祥子》人物形象探究。
C.不“板着脸说话”的学术散文集——读《经典常谈》有感。
D.以“他者”的目光来观察“红区”的纪实作品——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二、基础知识综合
1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赋、比、兴的意义,说数最多。大约这三个名字原都含有政治和教化的意味。赋本是唱诗给人听,但在《大序》里,也许是“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的意思。比、兴都是《大序》所谓“主文而jué谏”,不直陈而用譬喻叫“主文”,委婉讽刺叫“jué谏”。说的人无罪,听的人却可警jiè自己。《诗经》里许多譬喻就在比、兴的看法下,断章断句地硬派作政教的意义了。比、兴都是政教的譬喻,但在诗篇发端的叫作兴。《毛传》只在有兴的地方标出,不标赋、比;想来赋义是易见的,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便特别标出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教( )化 jué( )谏 警jiè( ) 譬( )喻
(2)以上文段选自 (书名),赋、比、兴和 、 、 合称“六义”。
(3)根据以上文段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手法是 。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毛传》只标出“兴”而不标赋、比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文字,要求完成小题。
2024年11月2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拉开序幕。作为新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这项赛事的起源可______至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至今仍蓬勃发展。24日下午,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广东代表团运动员cì dì( )入场,带来了表演《同心共“竹”中国梦》。和着音乐,运动员们在仅有一脚宽的竹竿道具上完成了各种高难度动作,______全场。表演一结束,观众席kàng fèn( )了,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场令人______的表演背后,是整个团队长达一年的高强度训练。成员们表示,在观众面前呈现的每一个动作,他们都练习了无数次,日复一日,zhōu ér fù shǐ( )。节目编导介绍,之所以以“竹”作为创意起点,是希望借竹子所代表的坚韧、谦虚、正直等高尚;展现人们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
12.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cì dì( ) (2)kàng fèn( ) (3)zhōu ér fù shǐ( )
1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追溯 震荡 拍手称快 B.追溯 震撼 叹为观止
C.回溯 震荡 叹为观止 D.回溯 震撼 拍手称快
1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是( )
A.在“节目编导”前加上“据”。 B.删去“之所以”。
C.在“是”后加上“因为” D.在“高尚”后加上“品格”
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光耀史册的革命圣地。路旁的海棠吐艳,让人欣喜。旧居前的石磨缄默不语,炕上的纺车静默无声,桌上的煤油灯依旧明亮……这一件件朴素的物件,(甲)经历岁月磨洗已暗淡了光泽,(乙)依旧让人(zhèn hàn),让人泪湿眼眶。看着它们,耳畔似乎回荡着气势磅礴的金戈铁马之声,心中缅怀着革命先烈的伟业丰功。如今,虽然战争硝烟已散去,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西柏坡精神丰碑永远(yì lì)在中华儿女心中。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zhèn hàn) ②(yì lì)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缄默 ②耳畔
(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 但是 B.无论 都
C.因为 所以 D.不是 而是
16.阅读扬州大运河博物馆进馆前言,完成任务。
运河上的舟jí_________,摇yè_________着从远方驶来。穿过春秋战国的烟火,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浆声帆影,会通南北;河长水悠,化成人文。两千年,涵咏成一首壮阔的歌,唱不尽,锦帆未落干gē_________起,御舟又候运河滨。稻花满怀,沉diàn_________着富足的梦,便是那喃喃的呓语,也氤氲着麦黍的香甜。水能载舟亦覆舟,千帆过近万木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舟jí ②摇yè ③干gē ④沉diàn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 改为 ② 改为
三、综合性学习
17.学校开展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准备邀请专家开展讲座,请完成以下题目。
邀请函
尊敬的吴教授:
(甲)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素养,我校拟定于4月15日下午三点在一楼报告厅举办以“亲近传统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乙)诚挚地邀请您为我们做一场关于“池州傩戏,祈愿丰年酬社稷。”的专题讲座,期待您的到来!
光明中学团委
4月10日
(1)(甲)处句子有语病,应修改为: 。
(2)(乙)处句子标点符号有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3)邀请函有一处格式不正确,请提出修改意见:
(4)短语结构探秘:“文化素养”是 短语,“祈愿丰年”是 短语。
(5)对联天地:以下最适合作为本次讲座宣传对联的一项是( )
A.上联:传统魅力千秋在 下联:文化光辉扬万年
B.上联:讲座开启智慧门 下联:文化照亮前行路
C.上联:千秋传承笔下留 下联:万代文化心中驻
D.上联:传承文化精神地 下联:感悟传统智慧源
(6)小明的妈妈担心参加这次活动会影响学习,请以小明好朋友的身份劝说小明的妈妈同意。
18.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八年级(1)班将要举办一次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这次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1)为营造良好的读诗氛围,号召同学们多读诗,请你帮忙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你想选择一首和“花”有关的诗参加古诗词朗诵会,下列选项中最不恰当的诗句是( )
A.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B.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在古诗词朗诵会中,你将担任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诗意的开场白(要求至少引用一句古诗)。
四、语言表达
19.在“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小文同学树立“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白天出门发现楼道灯亮着,总是及时关掉。同一楼道的张大妈和赵阿姨对此看法不一,如果你是小文,该怎样灵活应对呢?
赵阿姨:小文,你真是一个节约意识很强的孩子,我家小刚也要向你学习。除了节约用电,你平时还有哪些节约的好习惯呢?
小文:①
张大妈:小文,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们家也太小气了。
小文:②
20.近年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得到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感受体育文化魅力,学校将召开趣味运动会,请你为本班撰写一则宣传稿。(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以内)
五、名句名篇默写
2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
诵读古诗,要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感情。《关雎》中(1)“ , ”写出男子辗转难眠的相思之苦;《蒹葭》中(2)“ ,宛在水中央”含蓄地诉说了主人公绵远悠长的思念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尾联,(3)“ , ”借典故含蓄表达自己做官没有途径,对张丞相援引的渴望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 , ”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与孤独;(5)“ ,并怡然自乐”让我们体会到了温馨和谐的美好;《子衿》中用衣领借代恋人,(6)“ , ”,表达深深思念与爱意。
22.班级将要开展“亲近诗文”活动,请你参与。
中华文脉,源远流长,让我们走进诗文,传承经典,与时光做伴,听世纪回响。
看一看“土地平旷,(1)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潜《桃花源记》)的优美环境;赞一赞“气蒸云梦泽,(2)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壮丽风光;听一听“微君之故,(3) ”(《诗经·邶风·式微》)的低声控诉;赏一赏“(4) ,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的美好形象;颂一颂“ ,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辖》)的崇高品行;悟一悟“耳闻不如目见,(6) ”(刘向《说苑·政理》)的人生哲理;品一品“(7) ,(8)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乐观心境。
《期中基础知识复习卷(一)-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D C D D B A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bàn\pàn,xǐng\xǐng;
B.piān\piān,zǎi\zài;
C.qiǎo\qiǎo,zhǎng\zhǎng;
D.méi\mǐ,sè\sài;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无错字;
B.周而覆始——周而复始;
C.帷暮——帷幕,垂珠联龙——垂珠联珑;
D.蹿掇——撺掇,磅薄——磅礴;
故选B。
3.A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戛然而止:通常用于形容声音突然停止,用来形容笑容突然消失,属于对象用错;
B.天衣无缝:意思是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破绽或漏洞。这里用来形容谎言的周密,没有漏洞,使用恰当;
C.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这里用来形容大家对打电子游戏不好好念书的行为不认同,使用恰当;
D.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这里说职场新人应该通晓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便与团队成员融洽合作,使用恰当;
故选A。
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不仅是……更是……”表递进关系,应先强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再上升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层面,两者位置互换;
C.“根本原因是……”和“……在作怪”两种句式杂糅,可删去“在作怪”;
D.“悬殊”就是“相差很大”的意思,“悬殊”与“相差太大”语义重复,可删去“相差太大”;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理解使用。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句中形容舞蹈表演极其精彩,令人赞叹,使用正确。
B.周而复始:指循环往复。句中形容舞蹈动作的重复,使用正确。
C.天衣无缝:比喻完美自然,毫无破绽。句中形容动作与音乐融合和谐,使用正确。
D.顾名思义:指从名称联想到含义。句中未提及名称与动作的关系,使用错误。
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A.姿意——恣意;
B.维幕——帷幕;
D.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故选C。
7.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以言达意:指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强调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言传意会:侧重于通过言语传达信息,然后让对方凭借内心去领会,强调的是传达与领会的过程。
第一空:根据前文“所谓文学”以及后文“言所以达意”可知,此处是在对文学进行定义,强调文学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意思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言达意”更符合对文学这种表达形式的描述,所以应选“以言达意”。
附丽:附着、依附,常表示附着于某一事物上使其更具光彩或特色,有一种使事物更加丰富、美好的意味。
依附:依赖、附着,更强调依靠别的人或事物而存在,有一种从属、依赖的感觉,通常不带有使被依附对象更美好的意思。
第二空:这里说的是情绪意旨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用来承载和表达情绪意旨的,用“附丽”更能体现出语言与情绪意旨相互依存且语言能为情绪意旨增添光彩的关系,“附丽”更契合语境。
完美无缺:形容事物完善美好,没有任何缺点,强调的是一种极致的完美状态。
尽善尽美:意为极其完善,极其美好,侧重于在善和美的方面达到很高的程度,但不一定意味着没有丝毫瑕疵。
第三空:此空是说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语言需要达到的状态才能引起美感,“完美无缺”更能突出这种极致的、没有缺点的状态,更符合能引起美感的要求,“尽善尽美”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强调绝对的完美无缺。所以应选“完美无缺”。
故选D。
8.D
【详解】本题考查衔接排序。
首先④句承接上文“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们记忆效果好,适于背诵较多的古诗词”,通过调查结果进一步说明背诵古诗词对成长的积极影响,所以④句应排在首位;接着是①句从背诵古诗词的具体收获方面进行阐述,与④句中提到的“对自己的成长很受用”相呼应,是对④句的进一步解释说明,故①句排在④句之后;③句“这”指代①句中背诵古诗词的收获,进一步阐述了这些收获对个人多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所以③句应紧跟①句;最后②句“因此”表示总结,基于前面提到的背诵古诗词对成长的积极影响,得出让青少年多背古诗词有益的结论,与后文“背下的是诗词,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衔接紧密,所以②句排在最后。综上,正确的排序为④①③②;
故选D。
9.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诗句辨析。
“晓月临窗近”中,“晓月”是偏正结构的名词,“临窗”是动宾结构,“近”是形容词。
A.“徒”是副词,意为白白地,“此”是代词,在这里整体表示一种无奈的状态,并非与“晓月”类似的偏正结构;
B.“天河”是偏正结构的名词,“入户”是动宾结构,“低”是形容词,符合题意;
C.“燕双飞”是主谓结构,不对应;
D.“惹御香”是动宾结构,不对应;
故选B。
10.A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A.《海底两万里》是科幻小说,而非神魔小说;可将“读《海底两万里》有感”改为“读《西游记》有感”;
故选A。
11.(1) jiào 谲 诫 pì
(2) 《经典常谈》 风 雅 颂
(3)兴
(4)赋义易见,无需标注;兴在发端,关系全诗,比兴之中兴更重要。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教化(jiào huà):古代指通过教育感化来改变民风民俗,也泛指教育感化,使人在品德、知识等方面得到培养 。
谲谏(jué jiàn):委婉地规谏。
警诫(jǐng jiè):警告劝诫。
譬喻(pì yù):比喻,打比方。
(2)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的积累。
《经典常谈》是现代作家、学者朱自清先生专为中学生“量身定制”的,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启蒙读物。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等十三篇,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民歌。雅正统的宫廷音乐,用于宴会的典礼。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3)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分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的手法是兴。因为文段中提到“在诗篇发端的叫作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位于《关雎》一诗的发端,以雎鸠鸟在河洲上鸣叫起兴,引出下文对君子追求淑女的描写。
(4)本题考查理解与概括。
文段中提到“想来赋义是易见的”,赋义易见,所以无需特别标出。“比、兴虽都是曲折成义”而比、兴都是曲折成义,“但兴在发端,往往关系全诗,比较更重要些”,所以《毛传》便特别标出兴,而不标赋、比。
12. 次第 亢奋 周而复始 13.B 14.D
【解析】1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次第(cì dì):依次、按照顺序。
(2)亢奋(kàng fèn):形容极度兴奋的样子。
(3)周而复始(zhōu ér fù shǐ):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13.本题考查词语。
第一空:“追溯”指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也指回顾过去的人和事;“回溯”指回顾、回忆。此处语境强调赛事起源可探寻到1953年的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用“追溯”更合适。
第二空:“震荡”指震动、动荡;“震撼”指震动、摇撼,侧重于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此处语境描述运动员表演给全场带来的强烈冲击,用“震撼”更贴切。
第三空:“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此处语境形容表演令人赞叹,用“叹为观止”更恰当。
综上,最恰当的一项是“追溯 震撼 叹为观止”,故选B。
14.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
原句“节目编导介绍,之所以以‘竹’作为创意起点,是希望借竹子所代表的坚韧、谦虚、正直等高尚;展现人们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坚韧、谦虚、正直等”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中心语,应在“高尚”后加上“品格”,使句子表达“竹子所代表的坚韧、谦虚、正直等高尚品格”这一完整意思。
故选D。
15.(1) 震撼 屹立
(2) jiān mò ěr pàn
(3)A
【详解】(1)本题考查字形。
震撼:zhèn hàn,震动;摇撼,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
屹立:yì lì,高耸挺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2)本题考查字音。
缄默:jiān mò,闭口不说话,保持沉默。
耳畔:ěr pàn,耳边,指耳朵旁边的地方 。
(3)本题考查关联词。
文段中甲处提到“经历岁月磨洗已暗淡了光泽”,描述了物件因岁月流逝而呈现出的状态;乙处“依旧让人(zhèn hàn),让人泪湿眼眶”则强调即便物件光泽暗淡,却依然能给人带来强烈的触动。前后内容存在转折关系,即虽然物件有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能够准确表达这种转折关系;
故选A。
16.(1) 楫 曳 戈 淀
(2) 浆 桨 近 尽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舟楫(zhōu jí):指划船用具,“舟楫”即船只。“jí”写作“楫”。
②摇曳(yáo yè):形容东西在风中轻轻摆动的样子。“yè”写作“曳”。
③干戈(gān gē):“干”和“戈”都是古代兵器,“干戈”常用来代表战争。“gē”写作“戈”。
④沉淀(chén diàn):指凝聚、积累。“diàn”写作“淀”。
(2)本题考查字形。
浆声——桨声:指船桨划动时发出的声响。“浆”改为“桨”。
千帆过近——千帆过尽:意思是数千只船都经过了。比喻经历过很多事情,历尽风吹雨打。“近”改为“尽”。
17.(1)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
(2)社稷后的句号去掉(或双引号里的句号去掉)
(3)“尊敬的吴教授”顶格
(4) 偏正 动宾
(5)D
(6)示例:阿姨您好,我是小明的好朋友。其实参加这次弘扬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听池州傩戏讲座,并不会影响小明学习,反而好处多多。在学习之余接触这些传统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能让大脑从书本知识里暂时解脱,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而且池州傩戏里藏着很多历史和艺术知识,这能拓宽小明的知识面,相信您也希望小明全面发展,这次活动就是很好的机会,您就让他去吧!(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弘扬和传承”语序不当,应先“传承”再“弘扬”,修改为: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乙句中,“池州傩戏,祈愿丰年酬社稷”属于句子内部的引用内容,并非独立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不应该有句号,去掉“社稷”后的句号,能使标点使用正确。
(3)本题考查邀请函格式。
邀请函的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组成。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邀请函”三个字,或者是“活动名称+邀请函”,位置居中。称呼顶格写,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背景、目的,然后注明活动时间、地点、名称等具体内容,然后写邀请语,如“特此邀请您参加”“期待您的光临”等。最后是落款,位置靠右,上一行写邀请人或邀请单位,下一行写明具体的邀请时间。
本邀请函中,称呼“尊敬的吴教授”应该顶格写。
(4)本题考查短语的结构。
“文化素养”是偏正短语,“文化”修饰“素养”,限定了“素养”的范畴;“祈愿丰年”是动宾短语,“祈愿”是动词,“丰年”是宾语。
(5)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A.上下联在词性和平仄上存在问题。主谓短语“千秋在”和动宾短语“扬万年”结构不对应;
B.该对联重点在说讲座和文化对个人的作用,而本次活动主题是“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此对联没有突出“走进传统文化”这一核心,偏离主题,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C.“笔下留”和“心中驻”不符合仄起平收的原则;
D.上联“传承文化精神地”和下联“感悟传统智慧源”,既紧扣“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体现了传承和感悟传统文化,而且对仗工整,词性相对,平仄协调;
故选D。
(6)本题考查劝说词。
作答时,先以亲切、礼貌的方式称呼小明妈妈为“阿姨” ,营造良好沟通氛围,体现尊重;然后针对小明妈妈担心影响学习这一顾虑,指出活动能让小明接触课本外知识,拓宽视野,而丰富的知识储备对语文等学科学习有益,从知识层面说明活动对学习的促进作用等,来强调活动的价值;接着说明参加活动可缓解学习压力,进而提升后续学习效率,从学习状态角度进一步打消其顾虑;最后以诚恳的态度请求阿姨同意小明参加,语气委婉温和,增强说服力。
示例:阿姨,您好呀!参加这次“走进中华传统文化”活动可有用啦。它能让小明接触到课本外的知识,拓宽视野,对语文等学科学习很有帮助呢。而且活动能缓解学习压力,之后小明学习也更有效率呀。您就让小明去参加吧!
18.(1)示例:汲取古诗营养,激发阅读热情。(要求语言简洁,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合乎主题要求)
(2)D
(3)示例一:示例: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连绵不断的烽垛。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追寻先贤的足迹,共赏华夏文明的瑰宝。
示例二:同学们:大家好!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文学园地的一朵奇葩。在这片园地里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归”的豪迈,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清新。让我们徜徉这丰富而美丽的园地、尽心欣赏吧
示例三: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古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是连绵不断的烽垛。在这里我们能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一起追寻先贤的足迹,共赏华夏文明的瑰宝。
【详解】(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语。
拟写“古诗苑漫步”主题的宣传标语,目的是激发同学们读诗热情。需紧扣“古诗”核心,融入漫步、探索、品味等与活动相关的意象,同时运用修辞手法增添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使用比喻,可将古诗比作明灯、钥匙等,体现古诗对我们的指引和帮助;使用对偶,让语句对仗工整,朗朗上口;使用拟人,赋予古诗人的情感和动作,拉近与古诗的距离。
示例:漫步古诗苑,品味千年情。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句诗主要描写的是清晨渭城的细雨、客舍以及翠绿的柳色,没有涉及“花”的相关内容,与“花”这一主题无关,所以最不恰当。而其他选项中,“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写的是杏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描绘的是菊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刻画的是梅花。
故选D。
(3)本题考查拟写开场白。
写开场白时,首先要明确活动主题是“古诗词朗诵会”,目的是调动现场气氛,引导观众进入诗词意境。引用古诗能直接点明主题,展现古诗词的魅力。可以先引用经典诗句,营造诗意氛围,再阐述古诗词的价值,如承载文化、抒发情感等,最后自然地引出朗诵会活动。同时,语言要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使用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采。
示例:“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古诗词,是千年岁月里流淌的星河,是文人墨客笔下的情思寄托。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进取精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美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缠绵爱意,都在字里行间熠熠生辉。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即将开启一场与古诗词的浪漫邂逅。让我们一同在朗诵声中,穿越时空,领略诗词的无尽魅力。现在,古诗词朗诵会正式拉开帷幕!
19. 示例:阿姨,谢谢您的夸奖,我和小刚要互相学时生活中我们还可以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吃饭做到“光盘行动”等。 示例:张大妈,这可不是我小气,现在空气污染,温室效应等都在加剧,我们应倡导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第①空:根据上文可知,赵阿姨对小文节约用电的行为表示肯定,并询问其他节约习惯。所以回答要围绕自己日常的节约习惯展开,列举出具体且合理的节约行为,体现“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的理念。
示例:赵阿姨,谢谢您的夸奖。我平时出门购物会自带环保袋,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纸张也是双面使用,尽量减少浪费。
第②空:根据上文可知,张大妈认为不在乎这点电费,觉得小文家小气。所以作答时需要从环保的角度进行回应,强调节约用电不仅仅是为了节省电费,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保护,让张大妈认识到“低碳生活”的意义。
示例:张大妈,这可不是“小气”,现在国家正提倡“低碳生活”,我们应该响应号召,节约资源,保护我们可爱的家园呦,您说是不是?
20.示例:我们是青春少年,充满阳光魅力;我们是翔空雏鹰,展示精彩灵动。让我们在趣味运动会中积极参与,团结协作,追求健康,拥抱未来。
【详解】本题考查宣传稿的拟写。
宣传稿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广泛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本题要求为班级撰写趣味运动会宣传稿,目的是号召同学参与、感受体育文化魅力。拟写时首先要扣住主题,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有感染力,突出趣味运动会特点和参与意义,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同学们,趣味运动会如欢乐盛宴来袭!这里有挑战、有欢笑,让我们一起在赛场绽放活力,为班级荣誉冲刺!
21.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溯游从之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黄发垂髫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悠哉、辗转、溯游、徒、羡、宦、垂髫、衿、悠”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2. 屋舍俨然 波撼岳阳城 胡为乎中露 窈窕淑女 高山仰止 目见不如足践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俨、撼、露、窈窕、淑、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