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语文期中高频考点专项汇总
【常考内容 要求孩子掌握】(1-4 单元期中复习)
一、重点必背诗句◆◆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凉州词黄鹤楼》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第 1 页 共 11 页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二 必须掌握的基础生字◆◆
多音字
供 gòng(口供)(供人) 燕 yān(燕山)
供 gōng(提供)(供给) 燕 yàn(海燕)(燕窝)
绰 chāo(绰起) 泊 pō(湖泊)(梁山泊)
绰 chuò(绰号)(绰绰有余) 泊 bó(泊车)(停泊)
喇 la(豁喇喇)(呼喇) 呵ā(呵呀)
喇 la(喇叭) 呵 a(列位呵)
喇 la(哈喇子) 呵 hē(呵斥)(笑呵呵)
形近字
拔(挺拔)(拔河) 蚂(蚂蚱) 瓢(水瓢)(瓢泼大雨)
拔(点拨)(拔动) 码(码头)(尺码) 飘(飘摇)(迎风飘扬)
丞(丞相) 寨(山寨)(村寨) 勿(请勿)(切勿)
蒸(蒸煮)(蒸汽) 赛(比赛)(赛跑) 匆(匆匆)(匆忙)
讳(忌讳)(避讳) 钗(金钗) 晦(晦气)(晦涩)
违(违背)(违反) 杈(树杈)(杈子) 悔(后悔)(悔改)
垫(草垫)(气垫) 跄(踉跄) 捐(捐赠)(捐款)
势(势力)(手势) 抢(抢夺)(争抢) 绢(手绢)
拟(拟定)(拟人) 黯(黯然)(黯淡) 瑞(瑞雪)
似(似乎)(相似) 暗(黑暗)(阴暗) 端(端正)(端庄)
祥(吉祥)(祥和) 堪(不堪)(难堪) 赴(赴约)(奔赴)
详(详细)(安详) 湛(湛蓝)(精湛) 赶(赶忙)(追赶)
四字词语
第 2 页 共 11 页
烟波浩渺 风光旖旎 碧波万顷 相映成趣 晶莹澄澈 巍峨雄奇
美妙绝伦 良辰美景 乐此不疲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不厌其烦
无边无垠 能书善画 颇负盛名 风欺雪压 低头折节 不可胜数
神机妙算 半夜三更 喜不自胜 大吃一惊 一饮而尽 踉踉跄跄
情不自禁 马革襄尸 一针见血 一声不吭 青筋暴起 从容镇定
汗如雨下 一点一滴 矜持不苟 舍己为公 自上而下 肃然起敬
三、重点 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随意——随便 阴凉——清凉 孤单——孤独 稀罕——稀奇
妒忌——嫉妒 商议——商量 推却——推辞 委托——托付
招待——款待 吩咐——嘱咐 迟延——拖延 探听——打探
疑惑——迷惑 私自——私下 调度——调遣 呐喊——叫喊
虚实——真假 支援——援助 耻笑——嘲笑 咆哮——怒吼
理会——理睬 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倾注——倾泻 慰问——安慰 悲痛——悲伤 眷恋——依恋
奔赴——奔向 繁忙——忙碌 特殊——特别 踌躇——犹豫
审视——凝视 镇定——镇静 崭新——全新 由衷——衷心
慈祥——慈爱 朴素——俭朴 奢侈——奢华 筹集——筹备
猜疑——猜测 抛掷——投掷 威吓——恐吓 企望——盼望
一针见血——一语中的 一声不吭——一言不发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矜持不苟——一丝不苟
反义词
紧锁——舒展 承认——否认 郑重——随便
推却——接受 齐全——欠缺 好心——恶意
破烂——完好 顽劣——乖巧 熟练——生疏
明晃晃——黑洞洞 凉飕飕——热腾腾 昼——夜
第 3 页 共 11 页
踉踉跄跄——四平八稳 低头折节——顶天立地 结伙成队——独来独往
整整齐齐——杂乱无章 舍己为公——自私自利
四、课文中心思想
第一单元
1.《四时田园杂兴》写了村农民男耕女织以及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
动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民的勤劳,以及儿童的天真可爱。
《稚子弄冰》一诗生动地描绘了天真稚气的小孩脱冰作戏的场景,
展现了儿童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村晚》这是一首描写乡村晚景的诗,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
喜爱和赞美之情。
2.《祖父的园子》课文通过回忆描写了小时候和祖父在园子快乐、
自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祖父的思念。
3.《月是故乡明》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
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
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深切的思乡之情。
4.《梅花魂》以梅花为线索,讲了外祖父的几件事,从中表现了
这位老人对梅花的挚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眷恋祖国的思想
感情。
第二单元
1.《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课文记叙了诸
葛亮巧设妙计“草船借箭”的故事,赞扬了诸葛亮杰出的才能以
及顾全大局的广阔胸怀。
2.《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课文记叙了武松
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
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
格。
3.《猴王出世》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
恩。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
第 4 页 共 11 页
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
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4.《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课文主要写了
宝玉与黛玉、探春、宝钗等姑娘们一起放风筝的事情,表现出贾
府当时繁荣昌盛,宝玉的无忧无虑。
第四单元
1.《从军行》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昌龄,这首首诗表现了战士们为
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王维,这是一首送别诗,诗
中写送别时环境的诗句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直接描写送别场面的诗句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朝诗人陆游写的一首诗,这首
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军神》一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
麻药,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
和赞扬的感情。
3.《青山处处埋忠骨》一文记叙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
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
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感情,
超人的胸怀。
4.《清贫》本文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于 1935 年在狱中写
下的。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俘后国民党士兵搜
身时的情景,表现了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高尚
的革命情操。
第 5 页 共 11 页
五、 词句段运用
第一单元
(1)能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并能照样子口头描述一种情景。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
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这句话写了“太阳光芒四射”的情景,通
过人、蚯蚓、蝙蝠的感受和表现突出了“亮”的特点。)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
是好。(这句话写了八月酷暑的情景,通过鸡、狗、蝉的表现突出了“热”
的特点。)
我发现:这类句子都是先点明某个情景突出的特点,再描述体现这一特
点的不同表现。
示例
冷:北风怒吼,大雪纷飞。人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小河不再流淌,
光秃秃的树枝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辣:这个辣椒筒直太辣了,辣得他面红耳赤,辣得他流出了眼泪,辣得
他大口大口地喝水。
(2)能发现 3组句子使用的衬托的表达方式,并能进行仿写。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
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
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语
段用“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和“心爱的小月亮”作对比,衬托出故乡月
亮的美,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个句子用“这里的
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作对比,衬托出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
表达了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第 6 页 共 11 页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
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这个句子用“精致的绍兴
乌篷船”和“姑爹破旧的小渔船”作对比,衬托出作者对“姑爹的小渔
船”独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示例
我见过歌声动听的黄鹂,养过轻巧敏捷的鸽子,却没有见过百灵鸟这样
有灵性的鸟。
第二单元
(1)能说出古典名著中常用事物名称的大致意思。
古 榜文 印信 驿站 郎中 店家 客舍 货郎 墨客
今 告示 公章 邮局 医生 老板 旅馆 商贩 文人
(2)能回顾、总结猜测古典名著中语句意思的方法。
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勿”的意思是“不要”,联系生活中“请勿入内”“请勿吸烟”等
常见的提示语,可以猜出“请勿自误”的意思:请不要自己误了自己。)
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抓住关键
字“喜”来理解“喜不自胜”,这个词语写出了石猴此时特别高兴的心
情。通过想象画面、做动作来理解“瞑目蹲身”,其意思是闭上眼睛蹲
下去。)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联系上下文可知,这里写的是众猴拜石猴为王,再结合影视作品中的
相关场面,可以猜出这两个词语是众猴列队站好、拱手跪拜的意思。)
(3)能根据古典名著中的外貌描写猜测所写的人物,并能说出理由。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根据“身穿金甲”“头戴金冠”
“手举金箍棒一根”可以猜出写的是威风凛凛的孙悟空。)
第 7 页 共 11 页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从
“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可以猜出写的是儒雅的诸葛亮。)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
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从“身躯凛凛”
“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可以猜出写的是豪爽、威武的武松。)
名著中人物的特点是非常鲜明的。有的人物有固定的装束或武器,有的
人物的外貌有固定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判断所描写的人物
是谁。
第四单元
(1)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例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并能选择
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
吸着烟。(“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些
动作描写,表现了毛主席失去爱子,心中悲痛万分。)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
“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从“愤怒地注视”和黄继光坚
定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黄继光为了战斗能取得胜利而奋不顾身的勇
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 ”停
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从“喉咙
哽了一下”可以感受到将军很激动,从“停了一下”可见将军平复了一
下心情,从“同志们”到“孩子们”的称呼变化写出了将军态度的转变。)
人物的内心是可以从外在的动作、神态、语言中感知的。在阅读时,可
以抓住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词句去体会人物的内心。
示例
焦急地等人
第 8 页 共 11 页
她时不时地看看手表,怀疑手表是不是坏掉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路口,
踮着脚张望着,嘴里一直嘀咕着:“这个家伙,说话真没准儿,这都几
点了还不到,真是急死人了 ”远远望见前面路口走来一个人,可待
看清楚后,又失望地摇摇头,继续站在路口张望着。
期待落空“那本漫画书卖完了!”听到妈妈的这句话,弟弟那双明亮的
眼睛瞬间黯淡无光了。他坐在沙发上,脸上满是失望的神情:“为什么
会这样 我已经期待很久了!不是说今天会有很多本吗 ”
久别重逢
看到妈妈从汽车上走下来,萌萌立刻扑上去,一把抱住了妈妈:“妈妈,
你终于回来了,我好想你!”
(2)能体会“描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这一表达方式的效果,并能
仿说句子。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
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这两句话描写了沃克医生不同的
表现:平时“从容镇定”,这次给刘伯承做手术却“双手颤抖”“汗珠
滚滚”。前后对比,表现了沃克医生内心的紧张不安以及对病人的担忧。)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
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这
句话描写了“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的反应:平时能“一笑而过”,
这次却“心神不宁”“无法入睡”。通过对比,说明这件事对“我”来
说非同小可。)
在描写一个人前后不同的表现时,可以用“一向 这次 ”“平时
可是这件事 ”等句式将前后紧密联系起来。
示例
以前每次考试,他都马马虎虎地应对,一点儿不放在心上。这次,从拿
到试卷的那一刻起,他变得格外认真。他仔仔细细地审题,一笔一画地
第 9 页 共 11 页
书写,还不时抬起头来,皱着眉头冥思苦想一番。
八、课文理解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首诗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的劳动场面,塑
造了乡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流露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
对乡村儿童的赞美之意。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了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场景。
诗人将孩子取冰时的欣喜、穿丝时的小心、敲冰块时的得意一一呈现,
表现了孩童的天真可爱,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村晚》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生动地表
现出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之情。
《祖父的园子》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园子中的景物,用第一人称讲述
了“我”和祖父在园子中的生活。平静、自由的园子在“我”眼中是一
个乐园。课文将感情蕴含在景与事之中,表达了“我”对祖父深沉的热
爱与依恋,对童年园子中生活的深深怀念。
《月是故乡明》课文是季羡林的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月”为线索,
回忆了在故乡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离乡后的思念之情。
《梅花魂》课文的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的经历,表现了外祖父思念家乡、
眷恋祖国的深情。
《草船借箭》课文讲的是东汉末年的故事;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
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为难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
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文章突出表现了诸
葛亮的神机妙算、胆略过人。
《景阳冈》课文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
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放、勇武而又机
第 10 页 共 11 页
敏的英雄性格。
《猴王出世》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
猴与群猴玩耍的时候,因为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
《红楼春趣》课文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等人一起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展现出大观园里的青年男女放风筝的热闹场面。
《从军行》是一首边塞诗,写出了戍边将士们虽然征战于环境恶劣的荒
漠孤城,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不畏艰险,仍然满怀报国御敌的壮志豪
情,赞扬了成边将士们保卫祖国的坚定决心。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一首爱国诗,表现了诗人对南宋统治集
团的批判和渴望收复失地的愿望,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和深沉的爱国
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了诗人听到朝廷的军队收复失地的消息后欣
喜若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主要描写了毛主席在听闻爱子毛岸英牺牲的噩
耗后,内心极度痛苦、煎熬,几经踌躇后,最终决定将毛岸英的遗骨安
葬在朝鲜,表现了毛主席作为一位父亲的真实感情和身为国家领导人的
伟大胸怀。
《军神》课文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
的故事。刘伯承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
大疼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
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清贫》这是方志敏 1935 年在狱中所写的一篇文章,以第一人称叙述
了他被俘时被两个国民党兵士搜身、逼问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清贫”
的理解,展现出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
高尚品质。
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