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证明举例》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ABC△FED,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FC=BD B、EF∥AB
C、DE=BD D、AC∥ED
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为4,另一边为9,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7 B、22 C、13 D、17或22
3、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饿两个三角形( ).
A、必定全等 B、必定不全等 C、不一定全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以下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
A、两条线只有一个交点
B、同位角相等
C、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点到两腰相等
5、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
A、必定全等 B、必定不全等 C、不一定全等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在△ABC中,边AB、BC、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P,则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2、已知△ABC中,∠A=90°,角平分线BE、CF交于点O,则∠BOC=( ).
三、解答题.
1、已知:如图,△ABC中,AB=AC.
(1)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①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②过D作DE⊥AB,垂足为点E;
③过D作DF⊥AC,垂足为点F.
(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求证:EB=FC.
2、已知,如图△ABC中,∠ACB的平分线交AB于E,∠ACB的补角∠ACD的平分线为CG,EG∥BC交AC于F,EF会与FG相等吗?为什么?
3、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三角形内一点,DA=DB,BE=AB,∠CBD=∠EBD,求∠E的度数.
《几何证明举例》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证明下列定理:SAS ASA SSS HL
2.能根据上述定理证明有关的命题
3.养成善于思考,善于探究,善于推理,言必有据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课本P175——186的内容,独立完成课后练习1、2、3、4、5后,
与小组同学交流(课前完成)
二、回顾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SAS定理的内容
2.ASA定理的内容
3.SSS定理的内容
4.几何证明的过程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在ΔABC和ΔDEF中,按照下列给出的条件,能用“SAS”公理判断ΔABC≌ΔDEF的是()
A、AB=DE ∠A=∠D BC=EF B、AB=EF ∠A=∠D AC=DF
C、AB=BC ∠B=∠E DE=EF D、BC=EF ∠C=∠F AC=DF
2、如图,△ABC≌△CDA,并且BC=DA,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1=∠2 B.AC=CA C.AB=AD D.∠B=∠D
3.如图,点B在AE上,∠CAB=∠DAB,要使ΔABC≌ΔABD,可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四、学习小结
回顾这一节所学的,看看你学会了吗?
五、布置作业
课件13张PPT。几何证明举例《青岛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学习目标1、理解并会证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理解“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能运用该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体会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
方法,体会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课本解答下列问题:
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吗?与同学交流.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
2、求证: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高相等已知:如图, △ABC ≌ △A′B′C ′, AD、A′D′分别是边BC、 B′C ′上的高
求证: AD=A′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相等
中线△ABD≌ △A′B′D′( )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ASA
总结:全等三角形有哪些性质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对应角相等面积 全等可以证明线段、角相等读懂读透D3、求证: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
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已知:如图, △ABC中,∠ABC=90°, ∠ACB=30°.这个定理用数学语言怎么叙述?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怎么叙述?AC=AD∠ACD=∠ADC出现了哪些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Rt△ABC中逆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30°.BC= AB∠A=30°1、如图,△ABC中,∠ACB=90°,∠A=30°CD⊥AB,AB=4,则BC=
∠BCD= BD=
2、如图,∠C=90°,D是CA的延长线上一点, ∠BDC=15 °,
且AD=AB,则BC AD230°13、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则顶角的度数是( )
(A)30° (B)150°
(C)30°或 150° (D)60°或120° C拓展练习4、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A=120°,AB的 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于点M、N.
求证:CM=2BM总结收获证明线段、角
相等的方法在不同的三角形中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分层作业必做题:
1、求证: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求证: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选做题:
1、要把一块三角形的土地均匀分给甲 、 乙、丙三家农户去种植,如果∠C=90°∠A=30°,要使这三家农户所得土地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请你试着分一分,在图上画出来.
2、总结证明垂直的方法.祝同学们天天进步!课件1张PPT。例.已知:如图: ∠EAC是△ABC的外角,AD平分∠EAC,且AD∥BC .
求证:AB =AC .证明:( 已知 )(角平分线定义)( 已知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等量代换 )( 等角对等边 )课件1张PPT。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它有什么性质?其中哪些是基本事实?2.几何证明的步骤是什么?SAS ASA SSS AAS 课件1张PPT。1.如图,在△ABC中,
(1)如果AB=AC,可得 ,
(2)如果∠B=∠C,可得 ,∠B=∠CAB=AC2.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 ;
3.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 .
4.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1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 ___.
10 cm 或 11 cm19 cm35°,35°课件5张PPT。练习:1.已知:如图,AB=AC,∠B=∠C.
求证:BD=CE.证明:
△ACE和△ABD中,
∠B=∠C,(已知)
AB=AC,(已知)
∠A=∠A.(公共角)
∴△ACE≌△ABD(ASA).
∴BD=CE.2.(1)如图①,已知A,C,D,F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AF=DC,求证:AB∥DE.
(2)如果AB=DE,BC=EF,AF=DC不变,将图①分别变化成图②③后,(1)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如果有,有什么变化?(1)证明:∵AF=DC,∴AF-CF=DC-CD.
即AC=DF.
在△ABC和△DEF中:
AB=DE,BC=EF,(已知)
AC=DF(已证).
∴ △ABC≌△DEF.(SSS)
∴∠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结论不变,证明过程发生变化.
对于图②:
证明:∵AF=DC,∴AF+CF=DC+CD.
即AC=DF.
在△ABC和△DEF中:
AB=DE,BC=EF,(已知)
AC=DF(已证).
∴ △ABC≌△DEF.(SSS)
∴∠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对于图③:
证明:∵AF=DC,∴AF+AD=DC+AD.
即AC=DF.
在△ABC和△DEF中:
AB=DE,BC=EF,(已知)
AC=DF(已证).
∴ △ABC≌△DEF.(SSS)
∴∠BAC=∠EDF.(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 AB∥D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课件3张PPT。练习:1.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已知:△ABC中,AB=AC,BD、CE是三角形的角平线,分别交AC、AB于点D、E.求证:BD=CE.证明:在△ABC中,∵AB=AC(已知)∴∠ABC=∠ACB(等边对等角)即∠EBC=∠DCB又∵BD、CE别平分∠ABC和∠ACB,∴∠DBC=∠ECB.在△DBC和△ECB中,∠DCB=∠EBC(已证)BC=CB(公共边)
∠DBC=∠ECB(已证)∴△DBC≌△ECB(ASA)∴BD=CE(全等三角形应边相等)ABCDE2.阅读下面的一道题目及小亮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D是△ABC中BC边上的一点,E是AD上的一点,EB=EC,∠ABE=∠ACE.
求证:∠BAE=∠CAE.证明:在△AEB和△AEC中,
∵EB=EC, ∠ABE=∠ACE,AE=AE.
∴△AEB≌△AEC.……第一步
∴∠BAE=∠CAE.……第二步
小亮的证明过程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请写出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推理依据;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证明过程.解:小亮的证明过程不正确,错在第一步.证明:
∵EB=EC, ∠ABE=∠ACE.
∴AD⊥BC,∠ABC=∠ACB.
∴AB=AC.
又∵AD=AD.(公共边)
∴△ADB≌△ADC.(HL)
∴ ∠BAD=∠CA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BAE=∠CAE.
课件2张PPT。练习:1.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AC的垂直平分线交DC于点E,且BD=DE.
求证:AB+BD=DC.证明:在△ABD和△AED中,
AD=AD,(公共边)
∠ADB=∠ADE=90°,(已知)
BD=DE.(已知)
∴△ABD≌△AED.(SAS)
∴AB=A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又∵图中过点E的直线是AC的垂直平分线.
∴AE=A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其两端距离相等)
∴AB+BD=CE+DE-DC.(等量替换)2.如图,已知在△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求证: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解:如图,连接PA,PB,PC.
∵由已知知:PA=PB,PB=PC.
∴PA=PC.(等量代换)
∴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课件2张PPT。练习:1.如图,已知BE⊥AC,CF⊥AB,点E,F为垂足,D是BE与CF的交点,AD平分∠BAC.求证:BD=CD.证明:∵ AD平分∠BAC,
∴DE=DF(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又∵AD=AD(公共边),
∴△ADE≌△ADE(HL).
∴AE=AF.
△ABE和△ACF中,
∠AFC=∠AEB,(垂直定义)
∴AE=AF,(已证)
∠BAE=∠CAF.(公共角)
∴△ABE≌△ACF.(ASA)∴BE=CF.
又∵ DE=DF.∴ BD=CD.2.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D是∠A的平分线.求证:AB=AC+CD.证明:
如图,过点D作DE⊥AB,交AB于点E.
∵AD是∠A的平分线.
∴DC=DE.
又∵AD=AD(公共边).
∴△ACD≌△AED(HL).
∴AC=AE.
又AB=AC.∴∠B=45°,∴DE=BE.
∴AB=AE+BE=AE+DE=AC+CD.(等量替换)
课件2张PPT。练习:1.如图,BD,CE是△ABC的高,且BD=CE,求证:△ABC是等腰三角形.证明:
在Rt△BEC和Rt△CDB中,
∵BD=CE,(已知)
BC=CB.(公共边)
∴ Rt△BEC≌Rt△CDB.(HL)
∴∠EBC=∠DCB,
即∠ABC=∠ACB.(等量替换)
∴ △ABC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EA⊥AD,FD⊥AD,EC与FB相交于点O,AE=DF,EC=FB.求证:OB=OC.证明:
在Rt△EAC和Rt△FDB中,
AE=DF,EC=FB.(已知)
∴ Rt△EAC≌Rt△FDB.(HL)
∴∠ECA=∠FBD.(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即∠OBC=∠OCB.
∴OB=OC.(等角对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