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16 分)学校组织开展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知 “孝” 之悠远
①“孝” 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孝” 的故事层出不穷。②弘扬 “孝道” 不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基。“孝” 字连接着世上最为炽热的情感,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荡涤着国人的心灵,承载着长辈们的殷切希望,获得了民众强烈的心理认同和生活践履。真正的 “孝”,并非一味顺从的愚孝,更非失去自我的讨好;并非生活闲时的点 zhuì,亦非轰轰烈烈如浪潮,而是藏在和亲人相处的每一个瞬间,若涓涓细流润泽心灵,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③作为中华儿女,我们理应发扬和继承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时刻践行孝道,将孝道烙印在血脉之中,做当之无愧的中华儿女。孝道不能只是嘴上说说,要真正诉 zhū 行动。父母以身作则□用自身行动向孩子示范何为 “孝”□子女诚惶诚恐□多向师长请教自己在践行孝道时遇到的问题□方能真正实现 “孝”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④为培养同学们心存感恩、敬老孝亲的美好品德,学校将开展 “孝亲敬老” 综合性学习活动。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炽” 为形声字,声旁是 “只”,所以 “炽热” 应读 “chì rè”。
B. “殷切” 有态度诚恳、热情而迫切的意思,“殷切” 读作 “yīn qiè”。
C. “点 zhuì” 意为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应写作 “点辍”。
D. “诉 zhū” 意为按某种方式办理,应写作 “诉诸”。
2.文段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层出不穷 B. 淋漓尽致 C. 当之无愧 D. 诚惶诚恐
3.文段中四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依次给文段□中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任务二】探 “孝” 之内涵
5.小语为 “孝亲敬老,传承家风” 学习活动制作了手抄报,请你帮助她完成下面任务。(4 分)
(1)下面是小语同学制作的手抄报框架,请你在横线上帮助她完成空缺部分。(2 分)
(2)小语为手抄报选了几句名言,请你帮她指出最不适合作为此次手抄报内容的一项,并简单说明理由。(2 分)
A.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不适合作为此次手抄报内容的一句是 (填选项),理由: 。
二、(35 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6 - 8 题。(共 9 分)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下列对文言词句的分类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选项 类别 示例
A 通假字 有仙则名 若止印三二本
B 词类活用 无丝竹之乱耳 昨夜见军帖
C 古今异义 无案牍之劳形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 特殊句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和 “无丝竹之乱耳” 中的 “之”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 水陆草木之花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何陋之有 D. 康肃笑而遣之
8.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篇以类比方式引出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主旨,也为后文歌颂陋室埋下伏笔。
B. 全文以骈句为主,兼以散句结合,读之使人感受到文章节奏轻快、明朗,给人以音乐的美感。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证明作者认为君子不应该和没有学识的人来往。
D. 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表明自己也有像他们一样的德操和才能。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9 - 11 题。(共 9 分)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①,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②苦铭③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④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⑤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吾之本心,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靳秋田索画之二》,有删改)
【注释】①没没墨墨:义同 “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啜:喝。③铭:同 “茗”,茶的通称。④仄:同 “侧”,旁边。⑤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9.文中画波浪线句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需要断句的选项标号下画 “√”。(2 分)
对芳兰【A】啜【B】苦铭【C】时有【D】微风细雨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
11结合《陋室铭》和本文内容,谈谈刘禹锡与郑板桥在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4 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 - 13 题。(共 7 分)
【甲】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夜泊水村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②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③。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④。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淳熙九年(1182)秋,当时作者已家居九年,时年五十八岁。淳熙六年,陆游因为开义仓赈济饥民,受到当权者的反对,被罢职回乡。②老子:陆游自称。③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相对涕泣。④汀:小洲。
12.下面对【甲】【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甲】诗首句中的两个 “笼” 字富有韵味,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
B. 【甲】诗 “夜泊秦淮近酒家” 运用抒情手法,以 “近酒家” 引发思古之幽情。
C. 【乙】诗颈联以工整的对仗间接抒情,揭示了岁月蹉跎与夙愿难成的矛盾。
D. 【乙】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在悲歌中又显出沉雄的气象。
13.结合下面的诗句比较《泊秦淮》和《夜泊水村》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点。(4 分)
①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②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四)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的词句。(共 10 分)
阅读古诗文,可领会古人情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香远益清,(1) ” 表达对君子品格的赞美;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 (2)“ ,一山放出一山拦” 意趣横生;赵师秀的《约客》借 “有约不来过夜半,(3) ” 排遣情怀;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后,发出 “念天地之悠悠,(4) ” 的人生感慨;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以 “不畏浮云遮望眼,(5) ” 抒发壮志豪情;李商隐在《贾生》中,借 “(6) ,不问苍生问鬼神” 抒发怀才不遇之叹;杜甫登泰山后有 (7)“ , ” 的壮志豪情;陆游在《游山西村》中阐明了 (8)“ , ” 的人生哲理。
三、(31 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 17 题。(共 12 分)
【材料一】
野生稻,是现代水稻的祖先。
野生稻也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稀有植物资源。“百谷自生,冬夏播琴”“来年自生谓之稆”“中庭生旅谷”“由拳野稻自生”,古书上有许多关于野生稻的记载。简单地说,野生稻是自生自灭的,自我生长在开阔向阳的沼泽、池塘、水沟等有水环境中,野性十足,具有超强的分蘖能力,会匍匐生长,长叶飘飘,种子少且易掉落,种皮颜色为红色。纪录片《稻之道》曾报道广西药用野生稻的匍匐茎可以攀爬至 5 米开外。
野生稻身上拥有丰富独特的基因资源,特别是对环境的适应与耐受能力和与自然界病虫害的相处能力,有些是现代栽培稻所丢失了的。比如,在江西东乡发现的野生稻,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北的野生稻,其抗寒能力强大。研究人员曾误将稻苗放入冰箱,水都结冰了,发现后取出来,小苗还是慢慢活过来了。
【材料二】
【材料三】
我们的祖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耕作并食用稻米的人,大概在 7000 年前,稻米就成了国民赖以生存的食物。
科学家推测,水稻被人类驯化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每到秋高气爽,野生稻结实之际,老祖先便到草原上去摘稻穗,那些容易脱落的品种不容易被摘到,他们只好挑那些结穗饱满而尚未脱落的部分野生稻,带回家享用。这些经过人工排选的谷子偶尔撒落在沿途的地上,天长地久,自然形成了谷粒比较不易脱落的稻子群落,中国稻米农业的第一线曙光出现了。人们开始有意识地从这个群落中选取种子进行试种。年复一年,稻米 “不脱落” 的特性经过人类世代的努力而被强化,顽强的野生稻终于被驯化成类似今天的栽培稻。
【材料四】
我们通常所说的野生稻,并不是指一种植物,而是所有禾本科野生稻属植物的共同名称。中国有 3 种野生稻,分别是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1970 年,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 ——野败(野生的雄性败育稻)。野败个体的雄蕊不育特征,极大地方便了杂交育种工作的进行,正是它,让杂交水稻从设想变为现实。
野生稻对人类的价值不仅是提供杂交水稻的亲本,它还可以为我们提供现代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的特异性状。野生稻被证实含有大量的抗虫、抗病基因资源。野生稻这些优秀的基因,在未来应对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中具有重大价值。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野生稻野性十足,具有超强的分蘖能力,会匍匐生长,长叶飘飘,所以具备自生自灭的能力。
B. 野生稻有偏粳型和偏籼型,都是经过了驯化才成为今天的栽培稻,但偏粳型野生稻的驯化进程更短。
C. 顽强的野生稻最终被驯化成类似今天的栽培稻,是靠不断努力驯化其稻米 “不脱落” 的特性来实现的。
D. 所有禾本科野生稻属植物都叫作野生稻,袁隆平团队在海南的普通野生稻中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
16.根据以上四则材料,下列不属于野生稻成长发展过程要素的一项是( )(3 分)
A. 对环境的适应与耐受,有与自然界病虫害的相处能力。
B. 不需要经过人类世代的努力,不需要经历驯化。
C. 有优秀基因,被证实含有大量的抗虫、抗病基因资源。
D. 科学工作者发现其独特的个体特征并加以研究培育。
17.阅读【材料三】【材料四】,说说野生稻给人类带来了哪些重要的贡献。(答出三点即可)(6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 - 21 题。(共 19 分)
一簇花儿在风雨里开
包利民
①春天的一个早晨,我站在一楼的阳台上,看着对面那一带草坪里刚冒出头的嫩草,在阳光下,在东风里,似乎可以听到一片欣然的成长之声。这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女人,肩上搭着一个长的蛇皮袋子,右手持一根前端带铁钩的木棍,嘴里叼着烟,直奔那个大垃圾箱而去。
②每一天小区里都会来来往往不少这样的人,那些个垃圾箱都会被翻无数遍,那些废纸、纸壳、塑料瓶子什么的,很难逃过这一层层的筛选。这个叼着烟的女人走路风风火火,就像总是急着赶往下一个垃圾箱。她的脸上有着深深的皱纹,看得出在风雨里奔波的痕迹。那个垃圾箱很高,她用木棍钩了几下,然后几乎是把半个身子探进去寻找。
③其实我是旁观者,心底也会有一些感慨。正好两个老奶奶刚跳完广场舞从外面回来,火红的运动服点亮了这个早晨。她俩看到垃圾箱外的半个身子,啧啧地摇头叹息几声,一个说:“唉,为了生存啊!” 另一个也感叹:“是啊,为了生存,都不容易啊!”
④这时,那个女人已经直起身,她装好找出来的东西,冲着那两个老人很灿烂地笑,说:“为了生活!” 两个老人很温和地冲她笑。而在窗后的我,却忽然有些触动,甚至感动。或许两个老奶奶没有听清,或许是听清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同,而我却听得很明白,连她说的四个字的重音所在都听得清楚。她说的是 “为了生活”。我觉得,生存和生活,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⑤从那以后,我就有些留意这个在垃圾箱里翻找东西的女人。她不像别人,翻得满地都是,然后一走了之,她都是尽量不把垃圾箱里的东西倒出来,而且总会收拾得很干净。
⑥春末夏初的时候,有一次,我看见她在我窗前那个垃圾箱翻完之后,并没有像平时那样急急地离开。而是在旁边的草坪上,用那个带铁钩的木棍刨了几个小坑儿,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不知什么种子,种了下去,又填上土,踩平,这才背起蛇皮袋子走了。
⑦后来听小区里的人说起这个女人,因为她在这里活动已经好几年了。有人说她家里很贫困,老伴儿死得早,似乎还有一个很不省心的儿子和远嫁的女儿。人们都很同情她,说她过得不容易,这么大年龄还要这么辛苦地干。也有人说:"不管怎样,人闲不住是好事!"而她却根本不在意人们在背后的议论,依然风雨无阻地在各个小区里来去,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垃圾箱之间。后来有好几天的时间,也没见到她,虽然有些奇怪,可是对于人们来说,也只是一时的猜测而已,并没有谁真正当成一回事。
⑧在一个雨后的早晨,她又出现了。也并未引起什么轰动,不过一些有心人还是注意到了她。比如我看到她在翻垃圾箱,便在阳台上多待了会儿,她依然叼着烟,走得似乎没有以前快。正赶上那两个跳舞的老奶奶结伴出去,其中一个热情地问:"好些天没见你了,出门了吗?"女人还是笑得很灿烂:"没出门儿。那天正翻垃圾箱,一下子晕过去了,检查说是心脏病,让多养几天,就没出来!"另一个老奶奶连连说:"那你还不在家养着,怎么又跑出来了?这身体不好是闹着玩儿的?也不差你捡东西卖这点钱吧?"女人还是笑:"没事儿了!我觉得我身体挺好的,再说我也不是那么累,待不住,在家就难受!"走过去时,第一个说话的老奶奶又忍不住回头对她说:"少抽烟,心脏不好!"她大声说:"行,少多了!就这点儿爱好!"
⑨忽然在某一天,垃圾箱旁边的草坪上,就开出了一大簇的扫帚梅,各种颜色的都有,摇曳生姿。小区的居民们经过的时候,都会有些惊讶,谁啥时候种的花?
⑩看到的人们,都在感叹花儿的招摇,却不知道,那其实是一个人平凡生活的美丽绽放。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首段画线句描写了阳光明媚的春景,奠定了全文温馨美好、积极向上的基调。
B .文章主要通过对女人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C .女人生病后依然出来捡垃圾,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身体挺好且丝毫感觉不到累。
D .女人捡垃圾不仅将垃圾桶周围收拾干净,还在草坪上种花,是热爱生活的体现。
19.结合语境,赏析第⑩段中加点词语。(4分)
看到的人们,都在感叹花儿的招摇,却不知道,那其实是一个人平凡生活的美丽绽放。
20.有人认为文章第⑦段内容在文中无关紧要,可以删去,小文同学不赞同,却又说不出具体原因,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替小文阐述理由。(6分)
21.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体验,谈谈你对题目《一簇花儿在风雨里开》含义的理解。(6分)
四、(8分)
22.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小济在阅读《西游记》的时候大有所获,于是把阅读体会发到朋友圈分享。请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仿照小济朋友圈的示例,分享你阅读《骆驼祥子》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收获。(4分)
(2)祥子堕落的原因,一部分来自家庭悲剧。如果他生活的年代有聊天群,请你帮他设置一个家人聊天群。(4分)
要求:①写出入群的两位家人是谁。②选择其中一位家人,写出其特点。
五、(60分)
23.根据要求写作。
邓稼先功勋卓著,淡泊名利;闻一多言行一致,临危不惧;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阿长淳朴善良,仁厚慈爱……不论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们身上的精神闪耀着光芒,打动人心。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他(她)身上的闪光之处,让他(她)的光辉力量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请以《闪光如他(她)》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讲述你亲历的关于他(她)的故事,写出人物的精神。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答案
1.答案:C
解析:“点 zhuì” 应写作 “点缀” ,C 选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诚惶诚恐” 原是封建官员上奏章时所用的套语,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用在此处形容子女向师长请教孝道问题不恰当。
3.答案:C
解析:③句 “发扬和继承” 语序不当,应改为 “继承和发扬” 。
4.答案:A
解析:“父母以身作则” 对后文起提示作用,用冒号;“父母……”“子女……” 是并列分句,分句间用分号;“多向师长请教自己在践行孝道时遇到的问题” 表意完整,其后用逗号;“方能真正实现‘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是总结句,句末用句号 。所以选 A。
5.(1)①示例:子女对老人的奉养 ;②示例:举办 “孝亲敬老” 主题演讲比赛
(2)答案:C ;理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强调的是对国家的责任,与 “孝亲敬老” 主题无关 。
6.答案:C
解析:A 项 “有仙则名” 中无通假字;B 项 “昨夜见军帖” 中无词类活用;D 项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不是特殊句式 ,C 选项分类正确。
7.答案:B
解析:“无丝竹之乱耳” 的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 项 “之” 是结构助词 “的”;B 项 “之”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 “之”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D 项 “之” 是代词 。
8.答案:C
解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表现作者交往人物的高雅,并非认为君子不应该和没有学识的人来往 ,C 选项理解错误。
9.答案:对芳兰【A】啜【B】√ 苦铭【C】时有【D】√ 微风细雨
10.翻译:凡是我画兰花、竹子、石头,是用来慰藉天下劳苦的人。
11.答案:刘禹锡身居陋室却自得其乐,安贫乐道,保持高洁傲岸的情操;郑板桥甘愿为劳苦贫病之人作画,不迎合安享之人,体现出他关心百姓、不慕名利、甘于奉献的品格。二人都具有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格 。
12.答案:B
解析:【甲】诗 “夜泊秦淮近酒家” 是叙事,不是抒情 ,B 选项表述错误。
13.答案:相同点: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不同点:【甲】诗通过指责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的醉生梦死、荒淫误国;【乙】诗则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以及虽年老但仍渴望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
14.(1)亭亭净植 (2)正入万山圈子里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独怆然而涕下 (5)自缘身在最高层 (6)可怜夜半虚前席
(7)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8)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5.答案:C
解析:A 项因果关系不成立;B 项材料未提及偏粳型和偏籼型野生稻驯化进程长短比较;D 项袁隆平团队发现的是在海南的 “野败”,并非在普通野生稻中 ,C 选项正确。
16.答案:B
解析:野生稻需要经过人类世代努力和驯化才能成为栽培稻,B 选项不属于其成长发展过程要素 。
启点:
17.①野生稻的稻米大概在7000年前就成了中国国民赖以生存的食物;②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生稻让杂交水稻从设想变为现实;③野生稻提供了现代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利用的特异性状;④野生稻的优秀基因,未来在应对水稻稳产高产的挑战中具有重大价值。(答出三点即可)18.C【解析】 C .有误,结合"没事儿了!我觉得我身体挺好的,再说我也不是那么累,待不住,在家就难受"分析,女人生病后依然出来捡垃圾,写女人在遭遇心脏病的磨难后依然笑对生活,表现了女人坚强乐观、热爱生活。
19."招摇"原意是夸耀、张扬,以引人注意。这里是摇曳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扫帚梅开放的美丽身姿,从侧面烘托赞美了捡垃圾女人心灵的美丽。
20.不能删去。因为这一段是运用了插叙的写作手法,插叙了女人的家境和人们的议论,补充交代了女人捡垃圾的原因。突出了女人坚强乐观、热爱生活的品质,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1.题目一语双关,表层含义指女人种下的扫帚梅开放,深层含义指女人在遭遇家庭不
幸和心脏病的磨难后依然笑对生活。赞美了捡垃圾女人的开朗乐观、坚强不屈、追求高雅生活(热爱生活)的精神品质。22.(1)示例一:我选择 A 。读完老舍的《骆驼
祥子》,我为祥子自甘堕落,沦为行尸走肉的结局而遗憾。在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打击,我们要始终保有初心,积极乐观地去调整和改变,不能向困难低头。
示例二:我选择 B 。读完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被保尔坚定的信念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感动了。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坚守初心、勇敢面对、坚持到底。(2)①虎妞,刘四。②虎妞大胆泼辣、有点变态(或:刘四残忍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