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海陆分布
1.(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如图能够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无锡学业考)《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如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2~4题。
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 )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3.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
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4.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 )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
(2024·太原学业考)2024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如图示意鱼龙化石。据此完成5~7题。
5.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 )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6.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 )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
7.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知识点二 海陆变迁
(2024·北京学业考)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2024年6月—2024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 )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9.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 )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2024·贵阳学业考)2024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突发7.8级地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多次余震,给两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如图示意土耳其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土耳其( )
A.北临黑海 B.地跨亚非两大洲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11.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 )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2.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 )
A.关好门窗 B.大声呼救
C.乘坐电梯逃生 D.躲在稳固墙角
【能力提升】
13.(2024·雅安学业考改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翅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每年会进行有规律地洄游,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如图为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
(1)从高、中、低纬度范围的角度,描述大翅鲸的洄游路线。
(2)每年7月,太阳直射 半球,甲 (大洲)东岸的大翅鲸向 (方向)洄游去捕食,乙 (大洲)西岸的大翅鲸向 (方向)洄游去繁殖。
(3)南、北半球大翅鲸的繁殖时间是否一致 说明理由。
(4)①位于 洋,该处的大翅鲸常年生活在该海域,不进行洄游。
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 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
材料二 某山系示意图。
(1)材料一进一步证实了 学说的合理性。
(2)试分析,第四纪冰期时,造成“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3)煤是由陆地上的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奇怪现象吗
(4)材料二中的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山系形成的原因。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海陆分布
1.(2024·新疆建设兵团学业考)如图能够正确表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C)
A.① B.② C.③ D.④
(2024·无锡学业考)《海底两万里》是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他带领读者登上“鹦鹉螺”号,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变幻无穷的海底世界。如图为“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据此完成2~4题。
2.“鹦鹉螺”号航行证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是(B)
A.有连续而广阔的陆地
B.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C.陆地相连但海洋不相连
D.海洋陆地均不相连
3.关于“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只在热带海域航行 B.跨越了东、西、南、北半球
C.只在东半球海域航行 D.穿越了南极大陆和北冰洋
4.通过“鹦鹉螺”号航行的路线,并结合海陆分布知识可以得出(C)
A.大西洋是全球的中心 B.北半球以陆地为主
C.南半球以海洋为主 D.南极大陆面积最大
(2024·太原学业考)2024年5月,我国科研人员在西藏发现了一批三叠纪喜马拉雅鱼龙化石,这是古生物学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如图示意鱼龙化石。据此完成5~7题。
5.在西藏发现鱼龙化石,说明(B)
A.鱼龙曾经生活在陆地 B.此地曾经是一片汪洋
C.人类把化石带到陆地 D.海平面上升淹没此地
6.能反映这种地理现象的词语是(C)
A.愚公移山 B.刻舟求剑
C.沧海桑田 D.精卫填海
7.造成这种地理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季节变化
知识点二 海陆变迁
(2024·北京学业考)如图为世界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2024年6月—2024年5月,7级及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C)
A.非洲东部 B.南美洲中部
C.太平洋沿岸 D.大西洋西岸
9.图中地震点位的分布特征及原因是(A)
A.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B.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
C.位于大洋边缘,地壳比较稳定
D.位于大陆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2024·贵阳学业考)2024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突发7.8级地震,并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连续发生了多次余震,给两国人民带来极大灾难。如图示意土耳其位置。据此完成10~12题。
10.土耳其(A)
A.北临黑海 B.地跨亚非两大洲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低纬度地区
11.土耳其地震频发,主要是因为(C)
A.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B.人口数量剧增,过度采矿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12.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较为合理的是(D)
A.关好门窗 B.大声呼救
C.乘坐电梯逃生 D.躲在稳固墙角
【能力提升】
13.(2024·雅安学业考改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大翅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每年会进行有规律地洄游,夏季到冷水海域捕食,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如图为全球大翅鲸分布及洄游路线示意图。
(1)从高、中、低纬度范围的角度,描述大翅鲸的洄游路线。
答:夏季到中、高纬度海域捕食,冬季到低纬度海域繁殖。
(2)每年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甲亚洲(大洲)东岸的大翅鲸向北(方向)洄游去捕食,乙大洋洲(大洲)西岸的大翅鲸向北(方向)洄游去繁殖。
(3)南、北半球大翅鲸的繁殖时间是否一致 说明理由。
答:不一致。受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
(4)①位于印度洋,该处的大翅鲸常年生活在该海域,不进行洄游。
1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地质工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台湾海峡曾经历了多次的海陆变迁。2亿多年以前曾经为海洋,在距今4 000万年左右,台湾海峡受挤压第一次抬升为陆地。以后海峡地壳时沉时升,使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尤其是第四纪冰期时,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面下降,海峡地区便成了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升高,陆桥又被淹没成海峡……
材料二 某山系示意图。
(1)材料一进一步证实了板块构造学说的合理性。
(2)试分析,第四纪冰期时,造成“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时分时连”这种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答:海平面的升降。
(3)煤是由陆地上的森林转化而来的,科学家们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了丰富的煤层,你能解释这一奇怪现象吗
答:台湾海峡在很久以前是陆地,地面长有森林,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森林被埋藏于地下,形成现在的煤层。
(4)材料二中的山系是世界上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山系形成的原因。
答:美洲板块分别和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