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 B 2.C 3.D
4.材料一:①增强个人意志力,不因在现实生活不被认可而将更多精力投入网络世界;②明
确每天在现实生活中要完成的任务,达成目标后再进入短视频世界。
材料二:①意识到信息多重茧房的存在,主动打破所处的信息茧房;②施行正向自我强化,
进行理性省察,将流媒体平台作为积极的思想工具。
5.①通过与熟悉的旧事物比较,更好地认识新事物的特征。②从不同角度审视新事物,力求
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③要用辩证的态度理性看待新事物,既要看到其长处,又要发现其短
处。④多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新事物,勿夸大其消极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让新事物多发挥
正面作用。
6.B 7.D
8.①通过对儿子演奏时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如 “双手缓缓抬起,轻轻地落在黑白相
间的琴键上”,生动地展现出儿子演奏时的专注与投入。②《黄河》激昂澎湃的旋律,触动
了每个人的心,大家跟着唱和,营造出热烈而感人的氛围,体现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
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深化了文章主题。 ③这一情节将过年的氛围推向高潮,增强了文章
的感染力。
9. ①文化传承需要积极的行动。作者在他乡通过邀请同学过年、布置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
环境、一起包饺子等活动,努力营造过年氛围,传承春节文化。 ②文化传承要注重情感的
传递。作者在包饺子等活动中,让同学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在儿子演奏《黄河》时,大家对
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之情得以激发,在情感体验中传承文化。 ③文化传承是在不同环境
中坚守和延续本民族文化。即使身处美国,作者和同学们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保留和弘扬中国
春节文化,体现了对民族文化的坚守。
10.C 11.A 12.C
13.(1)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对于游走的刀刃来说必然是有
余地的啊! (2)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
藏起来。 14.B
15.①“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写诗人久病在床已记不清有多少天,看着南窗外一个
又一个黄昏过去,寓含久病在床的孤寂。②“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写朋友来访,诗
人强拄拐杖,到庭院迎接,寓含对朋友来访的惊喜。③“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写诗
人和朋友闲谈,移动卧榻朝向斜日,身披裘衣靠着楹柱,寓含和朋友交谈不知疲倦的畅快。
(每点 2 分,其中对诗句含义的分析 1 分,寓含的情感 1 分;如果所分析的诗句不是叙事,
而是写景等,则该点不给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
16、(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其言不让 舍瑟而坐 (3)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邢人如恐不胜 (5)如今人方为刀俎 (6)以及人之老 17.“防”改为“妨”;“查”改为“察”;“密”改为“秘”
18.D
19.甲处:植物叶片的两面构造、功能不同 乙处:空气阻力和旋转动能也影响落叶朝向
20.(1)③,应改为“落地时哪面朝上通常呈随机分布状态/落地时哪面朝上通常具有随机性”
;
(2)④,应改为“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比例基本上相等”或“正面和背面朝上的比例接近相等”。
21.李想同学,落叶倒扣是因为叶片正面细胞排列紧密,失水后向内卷曲,背面疏松,微微
凸起。秋冬时节多风,叶片下落时,卷曲面朝下能减少空气阻力,所以很多落叶倒扣在地。
这是植物特性与空气动力学的巧妙结合哦!
22.作文
略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信息茧房之中。短视频的接受者们要离开信息茧房有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不少医学研究证
O
明,刷短视频成瘾与用户的一些心理状况息息相关。更容易掉入短视频时间陷阱的,往往是那
高一年级语文
些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被认可的人,于是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网络世界,这是一个共性的心
理状态。要杜绝沉迷上瘾的问题,根本上还是看个人意志力。另外,明确每天在现实生活中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要完成的任务,到达这一目标之后再进入短视频世界,这样既可以减轻长时间刷短视频带来的
负罪感,
新
2.本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组成,其中试题卷共8页,答题卡共4页。要求在答题卡上
又可以借助海量短视频拓宽视野。虽然短视频传播的是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知识,但它
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提供了知识的丰富度,为个体打开一扇学习之门。个人完全可以凭借兴趣在互联网上学到更为
3.答题前,请先在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广泛和专业的知识。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
(摘编自王干《短视频兴起与流量域变迁》)
题卷上答题无效。
材料二:
短视频并非像有些人批评或暗示的那样,都是娱乐性的,甚至都是低俗的。事实上,“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肃”的部分大量存在,甚至可谓灵光四射。在短视频平台上,具有理论深度的讨论交流比比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是。短视频本身是个工具,关键看怎么使用,谁在使用。它已经促成了一些带有同人色彩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知识或学术共同体,拓展了大学课堂的边界,“B站大学”的戏称并非没有道理。坦率地说,有
材料一:
的短视频博主的学术能力远超一些平庸教授的水平。大量群众记录人生,分享经验,并不奢望
近年出现的短视频,与当年的小小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作品的篇幅和传播度,尤其是
能挣钱,他们只是享受被看见的兴奋。有些博主面向小众同道播送,虽然有商业考量,但这也
两者都拥有超级的流量域,但短视频迅猛程度超过了小小说。在大众视野中,短视频常常和
往往并非首要目标。须知,表达与分享也是刚需。
些词联系在一起,比如快餐化和碎片化。从网络用户层面来说,快餐化和碎片化不是新词,早
更何况,大部分人还是坚持社会关怀和道义责任的。不妨研究一下那些高流量短视频以及
在微信公众号兴起时碎片化阅读就已经被诟病。虽然技术飞速发展,知识分子却没能提出更好
群众的跟帖和弹幕,我们是不是经常为他人的某些遭遇而激愤不平?是不是为舍身救人的义举
的办法来解决碎片化阅读的问题。短视频具有如此大的用户群体,在短短几年内就在公共层面
而深深感动?又是否因在另外的普通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弱点而会心一笑,并时常被无忌的童言
O
参与了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背后的主要原因更多来自短视频的创作者。短视频的重点并不在于
和小动物的乖巧治愈?
“视频”,而在于“短”。短视频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取流量,让更多人观看,关键的要素是
短视频平台,从来都是一个开阔的舞台。商业当然以逐利为目的,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
“内容”生产,在几秒钟之间输出的内容要博人眼球,让用户在几乎来不及理性分析的时间内
它们必须接受这样的逻辑前提:鼓励人们广泛参与,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退一步说,平台算
最大限度地获取关键信息。
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制造了同质化的茧房,但从另一方面说,茧房也是类型众多,一些人眼中
相比于传统传播媒介,短视频生产端的另一个特点是“生产权力”的下放。简易便捷的拍
的大流量网红在另一些人那里完全是陌生人。多重茧房的存在既造成了束缚和分裂,也为打破
浆
摄创作手法,让每一个社会个体都有了成为“作者”的可能,所见所想所思所感都可以在极短
茧房提供了某种条件。当人们意识到其他茧房存在的时候,有时也会引发对身处其中的反省。
的时间内通过一部智能手机呈现,从而完成与世界的沟通。因此,短视频的创作者群体更加多
对于算法推荐的自我强化机制,也要辩证地看。我们正常生活中其实一直存在自我强化的
元。
问题,只不过不那么明显罢了。如果不能进行理性省察,即使不上网不看短视频照样也可能陷
短视频的接受和生产一样,都不受地点的限制,用户同样可以在任意场景中选择打开视频
入自我认知的窠白。而且,自我强化也分正向的和负向的,爱学习、多元思考、关切他人和世
平台来消费,公交车、地铁等场所都有短视频的“身影”。在这些公共空间中,短视频是消磨
界,这样的习惯被强化没什么不好。如果你能够把正确使用流媒体平台作为积极的思想工具,
时间的利器,带来的用户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公共空间的陌生感,这一方面增加了用户
算法推荐也可以成为正向自我强化的助手。比如,同主题的短视频推荐并不一定持相同立场,
需求黏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周围”的消失。失去与空间建立的联系之后,个体的存在被无
关于国际局势和社会热点的讨论,同主题下会展开各种立场的交锋。
限地强化。
(摘编自刘复生《发掘短视频的变革性价值》〉
短视频还是一个高度融合和综合的信息超市。之前电影电视的各种类型比如纪录片、故事
[注]同人,指志趣相同的人。
片、科教片、政论片等都在短视频领域得到巨大的发展和繁荣。而且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几乎都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兼具了社交属性与工具属性。人们通过短视频获得更多的资讯和知识,这是短视频的工具属性。
A.短视频具有快餐化、碎片化特点,这使得它能在极短时间内向受众提供关键信息并吸引其
短视频行业涌入了各种各样的行业分享者,相较于之前的网络平台,短视频把所有门类都涵盖
注意力。
进来,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熔炉,比如农户种植、修驴蹄、英语教学、古诗词赏析等内容在
B.短视频的创作者群体更加多元,是短视频“生产权力”下放的结果,与智能手机的普及密
此之前不太可能在同一个平台出现
切相关。
而短视频受人诟病的地方是它带来的沉迷问题,海量的资讯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困于
C.刷短视频可打破地点限制,在任意场景中进行,从而为用户带来消解公共空间陌生感、消
第1页共8页
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