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分层训练(十三)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54分)
1.歌曲《长城谣》唱道:“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如图是1934年创作的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B]护国战争,反对复辟帝制
[C]团结抗日,抵御外来侵略
[D]避免内战,争取国内和平
3.(2024·青岛一模)如表是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言论。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对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 )
毛泽东 “我们不是正面反蒋,而是具体指出蒋介石个人的错误,不把反蒋抗日并列。”
周恩来 “西安这一行动是为了抗日,而不是针对南京政府。”
张闻天 “我们不采取与南京对立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方式。”
[A]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和平谈判,一致抗日
4.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北伐的胜利进军
5.1937年7月8日,即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此“事变”指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一·二八事变
6.(2024·菏泽模拟)1937年,伦敦《泰晤士报》的报道中说:“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与此报道相关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7.(2024·枣庄模拟)2014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国设立上述纪念日旨在( )
[A]以史为鉴,促进民族团结 [B]凝魂聚魄,树立人大权威
[C]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D]铭记历史,引领发展方向
8.(2023·济宁一模)如图是1938年梁白波发表的漫画《站在日军面前的巨人——游击队》,该漫画意在表明( )
[A]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
[B]百团大战取得胜利
[C]敌后抗战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9.1940年9月,延安《新中华报》在贺电中写道:此次战役不仅打破了敌寇在华北之不断“扫荡”和封锁,同时将提高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坚定信念。这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10.1945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次大会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1.(2024·济宁三模)漫画《搁浅》创作于1941年,漫画中一艘刻有“日本丸”的军舰因触到“持久战”和“全面战”的礁石而无法航行。该漫画认为中国能赢得抗战胜利最重要的法宝是( )
[A]坚信正义战胜邪恶 [B]争取世界人民支持
[C]坚持全民族抗战路线 [D]等待日军弹尽粮绝
12.(2024·济宁一模)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某校筹备组织“铭记历史铸国魂”主题活动。在活动征集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素材。这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
歌谣 十大联军十万人,救国抗日一条心。 步炮联合除倭寇,铁骑纵横扫妖云。
[A]持续时间长 [B]全民族抗战
[C]牺牲特别大 [D]作战次数多
13.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伪军加紧封锁和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1939年2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发出了“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号召,要求部队、机关、学校发展生产。随后,各抗日根据地的生产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大生产运动( )
[A]解决了根据地农民土地问题 [B]推动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 [D]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军事进攻
14.(2024·济宁三模)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抗战时期,丰子恺创作了一系列漫画,右侧为其中一幅。这幅漫画旨在彰显( )
[A]国画艺术的魅力
[B]正面战场的抗战
[C]团结抗日的意义
[D]青铜艺术的成就
15.(2024·菏泽三模)1937年8月,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指出:红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并说明这是在抗日战争这种特定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正确方法。毛泽东的这一作战方针( )
[A]说明了党内思想整风的必要性
[B]适应了正面战场抗日战争需要
[C]利于配合和支持正面战场抗战
[D]体现了中共独立领导抗日战争
16.(2024·聊城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00年,梁启超发表《少年中国说》:“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中国”这一文化意象或者类似隐喻得到广泛传播。1908年出版的小说《新纪元》描绘了1999年的中国,称“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1917年,李大钊发表《新中华民族主义》,提出少年的责任“不在保持老大中华之苟延残喘,而在促进少年中华之投胎复活”,呼吁中华少年为“中华民族更生再造”而奋斗。
——摘编自朱俊瑞、吴秋华《少年中国与青春中华
——20世纪初知识分子对中国形象的重构》等
材料二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的地位实在太重要了。以往,中国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历次反抗战争,没有一次不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使多少爱国志士为此抱恨终天。这次抗战却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由于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摘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中华民族更生再造”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4分)
17.(2024·枣庄中考)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大战 [D]百团大战
18.(2023·临沂中考)台儿庄会战既使英雄的台儿庄名扬世界,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也使美丽的台儿庄城变成一片焦土,留下的53处战地遗址成为历史的见证。这次“会战”( )
[A]是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
[C]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D]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
19.(2024·枣庄中考)在主题为“中华英雄谱”的跨学科学习活动中,某小组围绕下列英雄人物查找资料、编写剧本。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时代担当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倒列强,推翻军阀
[C]团结抗日,保卫中华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0.(2023·菏泽中考)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
时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占比 58.8% 62% 58% 75% 63% 58% 64% 69%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21.(2022·临沂中考)在如图所示的战斗之后,八路军在开辟敌后根据地时,走到哪里都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大批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八路军。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所采用的主要战术是( )
[A]伏击战 [B]阵地战
[C]破袭战 [D]地雷战
22.(2023·济宁中考)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日本的今昔》(1940年刊载于《抗战漫画》)的创作意图理解最为合理的是( )
[A]展示作者对中日版图的想象
[B]提醒国人日本即将全面侵华
[C]坚定国人夺取抗战胜利信心
[D]强调中日两国关系始终亲密
23.(2022·济宁中考)艺术创作与时代需要紧密相连。对下图漫画《日本陷入战争泥潭》(1942年6月)创作意图解释合理的是( )
[A]认为中国抗战有力牵制了日军
[B]揭露日本跨洋进攻欧洲企图
[C]嘲讽日军在中国战场节节败退
[D]庆祝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24.(2024·菏泽中考)下图是“图说历史—抗日战争”展览活动中的一组图片。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全民族的抗战 [B]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
[C]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 [D]海外侨胞的输财助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单元分层训练(十三)
1.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城谣》是一首控诉侵略的抗日歌曲,“大难平地起”指的是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故选A项。]
2.C [根据“漫画《枕戈待旦——蓄志复国仇,岂分男女性》”可知,1934年处于日本侵华时期,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对华北虎视眈眈,故题干漫画反映的是我们要团结抗日,不分男女,抵御外来侵略,C项符合题意。]
3.D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和张闻天的言论,都是主张联合蒋介石进行抗日,不与蒋介石和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对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抗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一致抗日的主张,故选D项。]
4.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C项。]
5.C [1937年7月7日晚,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选C项。]
6.A [根据“1937年”“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可知,与此报道相关的会战是淞沪会战,故选A项。]
7.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设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主要是对先烈的缅怀与崇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发愤图强,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树立人大权威,排除B项;材料并未说明有关未来发展方面的问题,排除D项。]
8.C [根据漫画可以看出,身穿民族服装的游击队员,手提钢枪,毫无畏惧地把日寇追击到悬崖边缘,穷途末路的日本军人在敌后战场正在做垂死挣扎,漫画通过战士的顶天立地和侵略者渺小卑微的形象对比,表现出了抗日战争时期游击战的巨大威力,反映出敌后抗战给予敌人沉重打击,C项正确;台儿庄战役属于正面战场的战役,与“游击队”不符,排除A项;百团大战取得胜利是在1941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是在1936年,排除D项。]
9.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D项。]
10.D [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D项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古田会议召开于192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1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
11.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漫画形象地说明在中国军民的“持久战”和“全面战”的沉重打击下,日寇就像“搁浅”的军舰一样动弹不得,表达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故选C项。]
12.B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道战、地雷战是敌后战场军民抗日的方式;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战役;歌谣反映了全民抗日。所以这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全民族抗战,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时间,不能得出持续时间长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牺牲人员的信息与数量,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几次战役,不能得出作战次数多的结论,排除D项。]
13.C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国民党积极抗日的政策出现动摇,在日本军国主义诱降分化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为了应对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对边区的封锁,毛泽东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因此大生产运动适应了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故选C项。]
14.C [根据题干“抗战时期,丰子恺创作了一系列漫画”及漫画名《众擎易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主要强调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一致抗日的重要性,C项正确;该漫画具有号召人们共同抗战的意图,而不是显示国画艺术的魅力,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团结抗日的意义,未提及正面战场,排除B项;“青铜艺术的成就”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15.C [根据材料可知,当时全民族抗战刚刚开始,毛泽东的山地游击战战争思想有助于红军在敌后牵制敌人,从而配合正面战场的作战,C项正确;“党内思想整风”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当时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作战,“适应了正面战场抗日战争需要”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当时以正面战场为主,中共并未独立掌握抗日战争的领导权,排除D项。]
16.(1)表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民主”“科学”口号,批判旧的封建礼教和思想,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特别是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青年学生进行示威游行,得到了各阶层、各民族同胞的支持,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最终迫使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五四运动以民族兴亡为己任,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意思相符即可)
(2)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意思相符即可)
17.C [根据材料“1938年”“南部山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鲁南地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C项正确;淞沪会战发生在上海,排除A项;平型关大捷发生在山西,排除B项;百团大战开始于1940年,地点也不是南部山东,排除D项。]
18.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共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B项正确;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C项;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对侵华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进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D项。]
19.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赵登禹在1937年7月对日作战时壮烈殉国,是抗日战争中殉国的第一位师长;1940年2月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张自忠是在与日军作战的枣宜会战中牺牲的国民党爱国将领,被周恩来称为“当代军人的楷模”;左权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因此他们的共同时代担当是团结抗日,保卫中华,故C项正确。]
20.B [根据题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和伪军。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项正确。]
21.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A项正确;B、C、D三项是八路军常用战术,但与平型关战斗不符,排除。]
22.C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过去日本在一点点地蚕食中国,现在“雄鸡”中国崛起,日本成了“毛虫”,说明中国此时越来越强大,不再任由日本蚕食,漫画坚定了国人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C项正确;漫画中中国版图大,日本版图小,布局基本合理,没有对版图进行想象,排除A项;1940年日本已经开始全面侵华,排除B项;1940年为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两国属于敌对状态,排除D项。]
23.A [分析漫画可知,日本侵略者向太平洋战场进发,却被中国战场紧紧抓住了脚。由此可知,中国抗战有力地牵制了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A项正确;漫画显示日军向着太平洋而非欧洲战场进发,排除B项;漫画中没有显示日军战败的信息,排除C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取得胜利,漫画创作于1942年,排除D项。]
24.A [根据题干“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战斗”“被服厂工人赶制夏装”“海外侨胞捐款购置飞机”可知,中国军队、工人、海外华侨均为抗日战争做出贡献,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主题,A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正面战场的情况,还涉及工人、海外华侨的情况,B项概括不全,排除;图片中只有台儿庄战役为正面战场的战役,排除C项;“海外侨胞的输财助战”不能概括中国军队、工人所起到的作用,D项概括不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