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复习单元分层训练27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历史复习单元分层训练27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21 18:53:38

文档简介

单元分层训练(二十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说明:选择题每题2分,总分46分)
1.1946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并承担责任。”为实现这一目的,美国(  )
[A]推行冷战政策 [B]实行社会保障制度
[C]建立华约组织 [D]遏制民族解放运动
2.(2024·济宁三模)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取代西欧成为主导全球的核心,但他们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政治对立又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材料中“政治对立”开始的标志是(  )
[A]德国被分区占领 [B]成立“华约”
[C]制定马歇尔计划 [D]出台杜鲁门主义
3.(2023·济宁一模)下表中欧洲经济变化的原因是(  )
年份 经济总量(万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美元) 经济增速
1993 6.76 1.6 -0.6%
2006 12.6 2.9 3.5%
[A]马歇尔计划出台 [B]欧洲共同体成立
[C]欧洲联盟的成立 [D]“经互会”的成立
4.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之后,持续繁荣了10年。其中1993年增长了3%,1994年增长了4%。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经济”的推动 [B]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欧共体”的成立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5.(2024·菏泽三模)普京曾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发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D]民族问题是毁灭苏联的“火药桶”
6.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这表明万隆会议(  )
[A]使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受到鼓舞
[B]使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主义枷锁
[C]终结两极格局
[D]推动欧盟成立
7.(2024·菏泽三模)20世纪50年代,《时代周刊》评论苏联人造卫星升天:“美国一向为自己能第一个取得成就感到自豪,现在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这表明该时期(  )
[A]美国科技实力已经落后 [B]新的国际秩序正式形成
[C]政治博弈渗透传媒领域 [D]航天领域成为冷战中心
8.(2024·枣庄一模)下图反映的是二战后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该局势(  )
[A]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
[B]标志着“北约”与“华约”全面对峙形成
[C]是世界大国帮助德国重建的结果
[D]表明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9.1969年,联邦德国政府扩大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的范围,提高养老金、失业津贴和失业救济额的标准。由此可知,当时该国(  )
[A]社会矛盾已经彻底消除 [B]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D]国家性质出现重大变化
10.(2024·枣庄一模)1990年邓小平在谈及东欧剧变时指出:“由于东欧的变化而引起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如果走东欧这条路,中国就完了。”材料中提到的东欧的变化实质上是(  )
[A]执政党变化 [B]国家名称变化
[C]社会制度变化 [D]国家体制变化
11.(2024·济宁中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而主导建立的军事政治集团是(  )
[A]联合国安理会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2.(2024·枣庄中考)知识结构化的实现,来自可视化的知识结构,即通常所说的思维导图。历史社团开展了“思维导图·寻找历史”活动。如图横线处最恰当的史事是(  )
[A]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B]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C]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3.(2024·菏泽中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促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从而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此可见,亚非拉革命浪潮的主要影响是(  )
[A]推动它们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建立了平等的国际新秩序
[C]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开始唤醒它们的民族意识
14.(2023·菏泽中考)在某同学的电脑网页浏览记录中有“万隆会议”“非洲年”“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B]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15.(2024·枣庄中考)下面是小颖同学做的一张阅读卡片,卡片中“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阅读卡片: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1947年6月出版的《冷战》一书及其他文章中认为,“冷战”就是不用枪炮的战争。“冷战”在实践中表现为组成对抗性军事政治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军事威胁,破坏正常的经济关系、干涉别国内政,进行颠覆活动和意识形态的对抗等。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冷战时起时伏。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德国的分裂 [D]“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16.(2023·临沂中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欧元是欧盟中18个国家的货币。……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施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
——摘编自中国国家图书馆
材料二 对欧盟来说,欧元不仅是一种统一货币,也是一项政治工程、和平工程。……欧元的诞生与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冷战结束,德国重新统一,许多欧洲国家希望通过设立统一货币,确保欧洲走和平发展道路,避免再次陷入无休止的竞争、冲突甚至战争状态。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三 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在比利时、德国、希腊、西班牙、法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奥地利、葡萄牙、芬兰12个欧盟成员国流通。2007年后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相继加入,组成现有的19个欧元区成员国。2022年7月12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完成所有法律程序,确定克罗地亚将于2023年1月1日改用欧元,正式成为欧元区第20个成员国。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
(1)材料一中的“欧元”是哪一国际组织决定实行的统一货币?在中国历史上秦朝实行的标准货币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这两种“统一货币”在实施目的上的不同。(5分)
(2)材料三中哪三个国家的雏形是由查理曼帝国分裂而形成的?这三个国家曾共同参与签订了对中国影响严重的哪一侵华条约?(5分)
(3)材料三表明,“欧元区”的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所学知识,“欧元区”的发展对欧洲和世界格局各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通过上述三则材料和相关回答,我们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6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单元分层训练(二十七)
1.A [根据题干“……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强大)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世界)的担子并承担责任”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因此推行了冷战政策,A项正确。]
2.D [根据题干“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取代西欧成为主导全球的核心,但他们之间遏制与反遏制的政治对立又将世界撕裂为两个新的东西方文明”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形成政治对立,冷战开始,D项正确。]
3.C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中反映了欧洲地区1993—2006年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增速情况,表中欧洲经济增长的原因是欧洲联盟成立,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欧洲联盟的成立,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C项正确。]
4.A [根据材料“1991年美国经济走出谷底之后……持续繁荣……其中1993年增长了3%,1994年增长了4%”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经济持续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并存,经济周期的阶段性特征明显淡化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性的高速度增长,主要原因是“新经济”的推动,A项正确。]
5.A [根据题干“苏联解体是20世纪发生的‘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所暴露的弊端阻碍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
6.A [根据材料“在‘万隆精神’的影响下,1957年第一届亚非人民团结大会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和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A项正确。]
7.C [根据题干“美国一向为自己能第一个取得成就感到自豪,现在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国人黯然失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在冷战背景下,美苏之间的政治博弈渗透传媒领域,苏联人造卫星升天让美国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这体现了当时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C项正确。]
8.D [根据题干“二战后欧洲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英、美、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D项正确。]
9.C [根据题干“联邦德国政府扩大医疗保险和事故保险的范围,提高养老金、失业津贴和失业救济额的标准”可知,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C项正确;“社会矛盾已经彻底消除”说法错误,排除A项;题干反映的是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国际地位无关,排除B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并不能说明国家性质发生了变化,排除D项。]
10.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政局风云突变,执政几十年的政党纷纷丧失政权,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各国纷纷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全部选择了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的变化,C项正确。]
11.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49年,美、英等12国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B项正确。]
12.D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D项正确;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都发生在一战后,排除A、B、C三项。]
13.C [根据“促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掀起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从而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可知,材料反映亚非拉革命浪潮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C项正确。]
14.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召开于1955年,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非洲年”指的是1960年,因为这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表现在古巴走上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和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等方面,这些关键词共同反映了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C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无法反映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排除A项;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新秩序还未建立,排除B项;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东欧一些国家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等方面,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5.A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A项正确;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它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排除B项;德国的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排除C项;“北约”与“华约”的建立,标志着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排除D项。]
16.(1)组织:欧盟。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不同:欧元,加强欧洲的经济实力,促进欧洲内部贸易和经济一体化;圆形方孔半两钱,改变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巩固国家统一。
(2)国家: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条约:《辛丑条约》。
(3)趋势:不断扩展。影响:加强了欧洲一体化,促进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有效制约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促进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启示:货币的发行要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加强人民币与市场的沟通;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高度重视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监测、分析和研究,制定较为合理的货币政策,以此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积极探索提升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调控效果的现实策略;推动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