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检测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城市吸引力为迁入人口比重(某城市迁入人口除以全国所有城市迁入人口)与常住人口比重(某城市常住人口除以全国所有城市常住人口)之比,数值为1表示城市吸引力与城市规模相对匹配。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城市规模与城市吸引力的关系(Ⅰ、Ⅱ、Ⅲ、Ⅳ、V是按照城市常住人口规模划分的五种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随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吸引力( )
A.增大 B.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
2.与Ⅱ类城市相比,Ⅰ类城市吸引力特征的成因可能是该类城市( )
A.交通运输不便 B.生活成本较高
C.市场规模较小 D.就业机会较少
20世纪80年代初,云南省斗南村居民开创性地在自家责任田种花,1995年该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办花卉市场,目前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2010年,斗南花卉产业园成立,产业园学习荷兰等发达国家的鲜切花种植技术并选用优良品种,逐渐形成“公司+基地+花农”的产业组织模式。图1示意斗南花卉产业园的位置,图2为产业园花卉产业组织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世纪80年代初斗南村居民开始在自家责任田种花,其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劳动力充足
C.政策支持 D.技术先进
4.斗南花卉产业园构建“公司+基地+花农”产业组织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种植面积 B.提高花卉产量
C.提升花卉品质 D.增强市场竞争力
5.与荷兰相比,斗南村花卉产业发展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劳动力素质
C.交通条件 D.农业科技水平
聚落的空间分布、边界和用地结构等均受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平均海拔3890米,地势连绵起伏,山岭河流纵横交错。下图示意该地的两种典型聚落空间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甲中聚落布局的主要优势是( )
A.防范洪水,方便灌溉 B.阻挡风沙,便于耕作
C.降低滑坡、泥石流风险 D.紧邻港口,便于发展贸易
7.甲、乙两图中聚落布局的相同之处最可能是( )
A.均位于山腰地带 B.均呈团块状分布
C.均位于向阳侧 D.均沿河流分布
8.该地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体现了( )
A.居民生产、生活与生态协调统一
B.水源条件限制了聚落发展
C.地形是制约聚落发展的唯一因素
D.居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能力强
气象学上将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当逆温存在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下图示意华北地区四地逆温强度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呼伦贝尔冬季逆温强度特征的主要成因是( )
A.太阳高度大 B.受冬季风影响大
C.海拔高 D.白昼时间较短
10.冬季逆温强度特征对呼伦贝尔的影响是( )
A.提高大气能见度 B.加重大气污染
C.加快积雪融化 D.增加降雪量
近60多年来黄河口水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加之人类活动的干预,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迁呈现出新的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黄河三角洲所属的自然海岸类型是( )
A.沙质海岸 B.基岩质海岸
C.淤泥质海岸 D.珊瑚礁海岸
12.2018-2020年陆地来沙较多,但黄河口附近海岸线却因受侵蚀而后退,可能是因为( )
A.沿岸流冲刷 B.海啸破坏
C.港口开发 D.河流冲刷
13.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开展黄河三角洲海岸潮汐沙监测和预报,有利于( )
①控制海水运动 ②保护海岸生态 ③改变海底地形 ④发展海水养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某学习小组在土壤基质调查活动中发现,塞罕坝地区土壤基质类型主要是玄武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风力沉积物和河湖相沉积物。该地人工林主要种植于风力沉积物和玄武岩风化物基质区,其中风力沉积物基质区仅能生长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成活。下图示意塞罕坝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在塞罕坝地区的四类土壤基质中,最可能富含腐殖质的是( )
A.风力沉积物 B.河湖相沉积物
C.玄武岩风化物 D.花岗岩风化物
15.风力沉积物基质区仅能生长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难以成活,最可能是因为该地( )
A.降水更少 B.气温更低
C.地下水埋藏更深 D.地势更为低洼
16.玄武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的广泛存在表明当地( )
A.地质构造单一 B.河湖分布稀少
C.风力作用较弱 D.曾经地壳运动活跃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里多运河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东南部,是北美地区保存最完好且仍在通航的古老静水运河。里多运河始于渥太华西南部,终于安大略湖。该运河建有47个石建水闸和53个水坝,是当时工程技术的奇迹之一,在2007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里多运河的位置,图中渥太华平均海拔109米,安大略湖水面海拔75米。
(1)简述里多运河发展航运的优势。
(2)分析里多运河众多水闸(坝)对航运的主要作用。
(3)里多运河现因不能容纳大型船只通过,货运功能被公路、铁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取代。请你为里多运河设计一项开发方式,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碛是覆盖在冰川表面的冰碛物,主要分布在冰川末端。青藏高原及周边冰川区表碛分布十分广泛,其通过地—气—水交换、反射率变化等影响冰川消融,导致表碛覆盖型冰川物质平衡、水文效应及其致灾过程不同于无表碛覆盖型冰川。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表碛覆盖型冰川(a)和表碛覆盖型冰川(b)物质平衡梯度(“-”为冰川消融区,“+”为冰川增长区)。
(1)简述冰川冰碛物的主要来源。
(2)简析表碛覆盖型冰川消融最强烈的区域出现在消融区中部而不是末端的原因。
(3)简述大量较薄的表碛覆盖在冰川表面可能对下游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总初级生产力(GPP)是指在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碳总量。红树林是全球最富碳的生态系统之一。研究发现,红树林最优光合作用温度为28 - 32℃,气温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其光合作用速率;空气湿度过大会导致红树林气孔闭合,限制光合作用;过高或过低的太阳辐射强度也会导致GPP降低。下图示意海南岛红树林分布区域及2016—2020年a、b、c三个站点GPP年内变化情况。
(1)指出a站和b站GPP峰值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2)c站GPP大致冬高夏低,试分析原因。
(3)近20年来,海南岛红树林GPP呈现显著增加趋势,简析其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D 2.B
3.C 4.D 5.D
6.A 7.C 8.A
9.B 10.B
11.C 12.A 13.C
14.B 15.C 16.D
17.(1)历史悠久,知名度高,文化底蕴深厚,能吸引众多游客和货物运输需求(从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角度)。 连接渥太华和安大略湖,沟通了重要城市和水域,地理位置优越,运输需求大(从连接的区域角度)。
(2)调节水位:里多运河沿线地势存在差异(太华平均海拔109米,安大略湖水面海拔75米),水闸(坝)可通过调节水位,使运河水位相对平稳,便于船只航行,减少因水位落差过大对船只航行造成的阻碍和危险。
控制水流速度:水闸(坝)能控制运河内水流速度,避免水流过急或过缓,为船只提供适宜的航行水流条件,保障航行安全和效率。
适应不同水位需求:不同季节、不同区域运河水位会有变化,水闸(坝)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水位,保证运河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满足船只通航要求。
(3)示例一:发展生态旅游观光。理由:里多运河沿线自然风光优美,有独特的水闸(坝)等水利工程景观,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开发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如游船观光、运河文化展览等,既能让游客欣赏自然风光和工程景观,又能感受运河的历史文化,同时带动相关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还能保护运河生态环境。
示例二:开展水上休闲运动项目。理由:里多运河水域条件适合开展划船、皮划艇等水上休闲运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休闲运动需求增加。开展此类项目能吸引周边居民和游客参与,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同时,可配套建设相关服务设施,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创造经济价值,且对运河原有生态和景观破坏较小。
18.(1)
岩石风化产物:在冰川活动区域,岩石受物理、化学风化作用破碎,形成的碎屑物质被冰川搬运、堆积,成为冰碛物来源。
冰川侵蚀产物:冰川在运动过程中,对其底部和两侧的岩石进行创蚀、磨蚀等侵蚀作用剥离下来的岩石碎块混入冰川,成为冰碛物。
山体崩塌物质:冰川周边山体受重力、地震等因素影响发生崩塌,崩塌产生的岩石块体等被冰川接纳、搬运,也可成为冰碛物的一部分。
(2)表碛厚度差异:在消融区末端,表碛较厚,对冰川的隔热作用强,能阻挡太阳辐射,减缓冰川消融;而消融区中部表碛相对较薄,太阳辐射能更多地穿透表碛到达冰川表面,使得冰川吸收热量多,消融强烈。
热量累积:中部区域处于消融区中间位置,前期积累的热量相对较多,且受上游冰川融化水流带来的热量影响,进一步促进了冰川消融;末端虽然海拔较低温度可能稍高,但较厚表碛阻碍了热量传递给冰川。
水热交换:中部区域的表碛与冰川间的水热交换相对更活跃,有利于热量在冰川内部传递,加速冰川消融;末端表碛厚,水热交换受阻。
(3)水文方面:较薄表碛覆盖使冰川消融加快,短期内河流径流量增加,可能引发洪水;长期看,随着冰川物质减少,河流补给水源减少,径流量可能下降,导致水资源短缺。
地貌方面:冰川消融加快,携带的冰碛物大量堆积在下游,改变原有地貌形态,可能形成新的堆积扇、冲积平原等;同时,河流侵蚀作用可能因水量变化而改变,影响河谷形态。
生态方面:短期内下游地区因水量增加,湿地面积可能扩大,利于一些生物生存;长期的水量变化会影响水生生物和沿岸植被生存,生物多样性可能降低。
19.(1)月份:4月。原因:海南岛纬度低,夏季气温过高,冬季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均不在红树林最优光合作用温度范围内;4月是旱季向雨季的过渡期,降水量适中,空气湿度适宜;雨天和晴天的比例适中,太阳辐射强度适中,有利于提高红树林GPP。
(2)c站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受气温的限制小,GPP较高;夏季气温过高,对光合作用的限制较大,导致GPP较低。
(3)GPP增加,说明海南岛红树林生长态势转好,固碳量增加有利于维持区域内碳平衡,减缓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