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3课出师表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疲弊(bì) 陛下(bì) 陟罚臧否(pǐ)
B.行阵(háng) 驽钝(dùn) 裨补阙漏(quē)
C.崩殂(cú) 恢弘(hóng) 夙夜忧叹(sù)
D.以彰其咎(chù) 妄自菲薄(fěi) 攘除(rǎng)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恢弘志士之气( )
(2)陟罚臧否 ( )
(3)愚以为宫中之事( )
(4)性行淑均( )( )
(5)猥自枉屈 ( )
(6)夙夜忧叹 ( )
(7)庶竭驽钝 ( )
(8)斟酌损益( )( )
(9)咨诹善道 (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必能裨补阙漏
B.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C.便要还家
D.臣不胜受恩感激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躬耕于南阳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以其境过清
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若无兴德之言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B.遂许先帝以驱驰 安陵君其许寡人
C.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
D.至于斟酌损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诸葛亮的《出师表》即是这样一种文体。
B.“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陆游对本文的评价,也是诗人对诸葛亮忠诚人格的肯定。
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此”指“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在文中,诸葛亮追忆往事、剖明心迹,根据刘备遗诏“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以长辈的身份用苛刻的语气要求后主励精图治、自重自强。
8.根据意义填写成语。
(1)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
(2)随意地看轻自己。( )
(3)说话不恰当。( )
(4)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
(5)不知道说些什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
(6)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 )
(7)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 )
9.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1)《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各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②以光先帝遗德( )
③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
11.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一句中“以”字用法、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先帝不以臣卑鄙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2.翻译下列句子。
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文: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
1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的“此”指哪几件事?
答:
14.读了此文,你认为诸葛亮最可贵的精神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这种精神 对你的启示。
答: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释】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亲附。③狎:亲昵,亲近。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所以:______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 痛恨:__________
(3)愿陛下亲之信之 愿:__________
(4)不私于物 私:__________
(5)今则不然 然: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7.【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18、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城有南园、北园二处,菜花黄时,苦无酒家小饮,携盒而往,对花冷饮,殊无意味。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众议未定,芸笑曰:“明日但各出杖头钱,我自担炉火来。”众笑曰:“诺。”众去,余问曰:“卿果自往乎?”芸曰:“非也。妾见市中卖馄饨(A),其担锅灶无不备,盍雇之而往?妾先烹调端整,到彼处再一下锅,茶酒两便。”余曰:“酒菜便矣,茶乏烹具。”芸曰:“携一砂罐去,以铁叉串罐柄,去其锅,悬(B)行灶中,加柴火煎茶,不亦便乎?”余鼓掌称善。街头有鲍姓者,卖馄饨为业,(C)百钱雇其担,约以明日午后,鲍欣然允议。
明日看花者至,余告以故,众咸叹服。饭后同往,并带席垫,至南园,择柳荫下团坐。先烹茗,饮毕,然后暖酒烹肴。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既而酒肴俱熟,坐地大嚼。担者颇不俗,拉与同饮。游人见(D),莫不羡为奇想。杯盘狼藉,各已陶然,或坐或卧,或歌或啸。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此。”大笑而散。
(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19、请结合你所学过的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殊( ) 团坐( ) 陶( ) 颓( )
20、请将“以”“之”“者”“于”四个虚词还原到原文的ABCD处。
21.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2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或议就近觅饮者,或议看花归饮者,终不如对花热饮为快
23.对花热饮,人不饮酒先自醉,为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24.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生活情趣?
25.积累链接:对花热饮,无限闲适,王维在《终南别业》中,看云起云落更是一份纯粹与宁静,请默写出这联诗。
答案
1、D 2.(1)发扬,扩展 (2)提拔,晋升 (3)我,谦称 (4)善 公正、公平 (5)辱。谦辞 (6)早晚,日日夜夜 (7)表示期望 (8)损害 益处 (9)询问 3.D
4.D 5.A 6.B 7.D 8.(1)开张圣听 (2)妄自菲薄 (3)引喻失义 (4)作奸犯科
(5)不知所云 (6)三顾茅庐 (7)计日而待 9.(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①时(时候) ②发扬光大 ③选拔 ④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1.D
12.( (l)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2)(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
13. (l)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3)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答出其中两点,意思对即可)
14.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来回答即可。(概括诸葛亮精神,围绕“忠心、诚信、责任感、使命感、知恩图报”等中的任意一点来谈自己受到的肩示即可。)
15、(1)……的原因 (2)痛心、遗憾 (3)希望 (4)偏爱 (5)这样
16、(1)这(些)都是忠正贤明,(可以)为保全节操而死的人。(2)亲近爱护君子,疏远拒绝小人。
17、汉室之隆 立身成败
18、①善人,指贤臣或君子;②善行,指好的品行。(意思对即可)
19.殊( 很,非常) 团坐( 围绕而坐) 陶( 醉) 颓(坠落 )
20.A(者) B(于) C(以) D(之)
21.红日将颓/余思粥担者即为买米煮之/果腹而归。
22.有的说就近找个地方喝酒,有的说看完花回去喝酒,但是总是不如对着花喝热酒舒服。
23.是时风和日丽,遍地黄金,青衫红袖,越阡度陌,蝶蜂乱飞,令人不饮自醉。
24.热爱自然,喜欢和朋友相处,自由自在,闲适快乐(答出两点即可)
25.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