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共49页)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共49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4-21 21:0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结合实例,说出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分布。
运用实例和资料,说出城镇内部主要功能区主要特点和分布。
结合实例,说出合理规划城乡土地利用对人地协调发展的意义。
结合实例,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意义。
课程标准:
在广西桂林市东南的漓江左岸,有一座千年古镇——大圩。古镇以一条几乎与漓江平行的青石板老街为骨架,由多条巷道与码头相连,老街现存的房子多为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集商、住于一体。古镇现仍留存供祭祀的寺庙、祠堂和供聚会、娱乐的鼓楼、雨亭等公共服务设施。
大圩古镇商业街的空间格局是受何因素影响的?
古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在哪里才能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
聚落:人类的居住地及生活环境的总称。分为乡村与城市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城镇包括城镇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什么是乡村?
农业用地的类型有哪些
乡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阅读24-25页,完成下列要求。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一.乡村土地利用
1农业用地: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
等不同类型。
右图为我国某乡村景观平面图,说明农业用地与村落之间的关系?
林地
耕地
水域
草地
为了更好的方便农业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耕地、林地、草地、水域
乡村:指从事农业的人口为主的聚落,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乡村土地利用
2居住用地:居住用地有的集中分布,有的分散分布受地形、河流、交通线等因素的影响,乡村的空间形态可以分为集聚型与分散型。
集聚型乡村,多数房屋和院落集聚在一起,内部空间结构相对清晰。在我国北方比较常见
分散型乡村,房屋和院落零星分布,其间距大小因地而异。在我国南方比较多见
2、乡村土地利用的分化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下图是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的钟池属于乡村土地利用
的哪种类型( )
A、公共服务设施空间
B、居住区
C、农业用地
D、商业活动用地
2、有关诸葛村内部空间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
A、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
B、农业用地位于村落的最外围
C、居住用地紧密围绕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周边
D、公共服务设施的占地面积最大
A
D
项目 乡村 城镇
经济活动
土地利用
内部空间结构
3、城乡土地利用差异
以非农业活动为主
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
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土地利用专业化,形成不同功能区
结构复杂,形式多样
结构简单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当同一种土地开发和利用方式在空间上集聚,
出现了土地利用专业化,最终形成什么?
2.城市各功能区有明显的界限吗?
3.某个功能区只能有一种功能吗?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交通用地
行政单位用地
文化休闲用地
娱乐设施用地
生态绿化用地
居住区
工业区
商业区
行政区
文化区
旅游休闲区
生态区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形成: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专业化,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城市土地利用类型
城市功能分区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2.特点:城市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课堂探究】右图为岑溪市部分平面分布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关系?
组成: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商店、幼儿园、中小学校、 医院、影剧院、综合商场、绿地和文体设施等)
分布:一般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呈片状、点状分布
功能:休养生息的场所
特点:最基本的功能区,最普遍的用地方式,占地面积大(分布最广泛)
居住区
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城市的外缘,文教区、风景区附近,房屋面积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环境优美,公共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普通住宅区房屋面积狭小,拥挤密集,往往分布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普通住宅区
Low-grade residential areas
中高级住宅区
High-class residential area
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分化;
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在夜间或双休日将停车位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该功能区为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居住区
(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两个功能区
A.人口密度的差异
B.人口流动状况的时间差异
C.地租水平的差异
D.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
D
B
组成:商业街、各种商场(高级百货商店、各类专业商店)、金融中心等
分布: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
特点: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率高
商业区
分布原因:1.城镇中心——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市场最优)
2.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交通便捷, 便于商品流通(交通最优)
北京朝阳区
广州天河区
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
组成:市区最繁忙的街区及街道
分布:大城市市中心
功能:高度集中了城市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力量,具备金融、贸易、 服务、展览、咨询等高端服务功能
特点: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密度昼夜差异大(白天多夜晚少);建筑高大密集;内部出现明显的分区.
下图是“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据图完成下题。
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工业区
B.高级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
D.低级住宅区
C
地位: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区
分布: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工业区
(1)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交通便利,便于工业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分布在城市外围——郊区地租低,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对市区环境的污染。
功能区 形态 特征 位置 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占地面积大
质量上中高级与
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位置上是背向发展
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
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经济活动最繁忙,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
市中心、交通干线
两侧或街角路口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及交通干线两侧
占地面积小,
呈点状或条状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①风向即风吹来的方向,是指从外部吹向中心的方向;
②风频大小指各方向到中心的线段长短,线段越长表示该风向出现次数最多,即盛行风;线段越短表示该风向出现频率最少,即最小风频风向。
风频玫瑰图
东北风
东风
东南风
西北风
西南风
风频玫瑰图判读
【工业区布局合理性分析】
(1)常年盛行一种主导风向的地区
(2)季风区(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工厂布局与季风垂直方向的郊外
(3)多种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全年西风
上风向
下风向
工厂区
居住区
工厂区
工厂区
工厂区
3.有大气污染的工业布局与风向的关系
1.城市外缘
2.交通便利
(4)在城市风显著的地区,工业区宜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
盛行风向
河流
铁路
河流流向
城镇
有污染水源的工厂要远离河流或布局在河流下游;
自来水厂布局在河流上游。
自来水厂
化工厂



绿





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要建立绿化隔离带
钢铁厂
化工厂、自来水厂、钢铁厂如何布局?
4.与水源的关系
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城市规划的思想。唐代长安城(现西安市)的规划是我国古都规划的一个典范,至今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中心,设东市和西市两大市场。东市靠近宫殿区和贵族高官府邸,多服务于达官贵人;西市是平民市场,也是国际贸易市场。
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读图2.6,找出唐代长安城的行政区中(宫殿区)、商业区(市)和居住区(坊)的分布。
行政区集中分布在北部、东部、东北部;
商业区分布在东部、西部;
居住区分布较广,城内各部均有分布。
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说明唐代长安城西市比东市繁荣的原因。
西市是平民市场,主要服务平民,市场需求量大;西市民区,地理位置优越;西市为国际贸易市场,各国贸易往来,市场量大。
东市多接近宫殿和贵族区,主要服务于贵族,相较西市而言,市场需求量稍小。
活动:了解唐代长安城的内部空间结构
讨论东市和西市的布局特点,领悟唐代长安城规划的思想。
布局特点:西市位于西边,诸多平民坊围绕;东市位于东边,靠近宫殿区和贵族高官府邸。
规划思想:平民、贵族界限分明;贵族居东居右,地位尊崇等。
03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的形成和变化
同心圆模式
扇形模式
a
b
多核心模式
批发、轻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
高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次级商务区
郊外住宅区
郊外工业区
低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中级住宅区
c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政策因素
环境因素
【课堂思考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城镇中心距离的变化有何异同?
距城镇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城镇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居住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其中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其次住宅,最后工业区。
【课堂思考2】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 AB和BC呢?
OA最可能成为商业区;AB最可能成为居住区和工业区;BC最可能成为工业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北京因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环境保护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的首钢集团将用5年时间把钢铁产业从北京搬迁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曹妃甸。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04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Rational use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图32 成都市6个卫星城规划详解
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一方面疏解大城市职能的作用,限制大城市人口恶性膨胀,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城市生态空间恶化;另一方面,促进郊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Rational use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图33 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图34 完善市域交通网络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Rational use of urban and rural space
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图35 西安城墙: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墙
图36 故宫
课堂小结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乡村的土地利用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用地
空间结构分布及特点
内部空间结构简单
农业生产用地比重大
城镇土地利用类型
城镇功能区
商业区
居住区
工业区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请大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总结一下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乡村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乡村聚落的分布特征有(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乡村聚落最主要的农业用地类型
是(  )
A.耕地 B.草地 C.林地 D.水域
(12分钟)
D
A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当堂练习
下图是某城镇土地利用简图。读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宜建商品零售
中心及大型物流基地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若该城镇拟建为绿色生态城镇,则城镇
空间形态的延伸是向(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B
A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中常见的三种功能区。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例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城市功能区。
(2)说出该城市仓储区布局的合理性。
(3)图中①②③地中适于修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请说明原因。
(1)甲:工业区;乙:住宅区;丙:商业区。
(2)位于城区的边缘,地价低;靠近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方便;临近工业区,仓储量大。
(3)①地位于城市外缘,靠近绿地,环境质量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气好;靠近公路,交通方便;临近文教区,文化氛围好。
(1)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合理的原因。
①位于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
②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③靠近河流,水资源丰富;
④靠近铁路、公路、河流,交通便利。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哪一个,并说明其理由。
(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东北部和西南部两种选址方案,你支持哪一种,请阐述你的理由。
①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②距离市中心较远,地价较低。
方案一:东北部。
①有铁路、高速公路提供便利的交通;
②靠近工业区,公共基础设施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
①地势较高,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
②可利用荒地多,占用耕地少。
探究迁移-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为了生产方便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城镇包 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 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图2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图1 城市主要功能区
(1)研读课本 P24 页,归纳乡村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一些,土地的利用有哪些特点?(4分)
(2)阅读课本 P25-26 页,列举城市功能区的类型,并分析其分布位置和特征。(6分)
探究迁移-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为了生产方便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城镇包 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 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图2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图1 城市主要功能区
(3)联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特点,分析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8分)
(4)图 2为某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观察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的异同,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 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 BC呢?(6分)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其中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两方面: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由城镇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大而递减。
政策:政府通过区域发展战略、城镇政策和城镇规划干预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和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文化:地域文化底蕴深刻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环境: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应有利于城镇环境的改善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