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爱豆“之道·探秘巴西
人教版七下 地理 10.2 巴西(课时1)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描述巴西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区域认知)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及形成原因,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影响。(综合思维)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巴西热带农业生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
4.结合实例简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热带农业生产的途径。(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
目
录
01 寻豆之旅—巴西在哪里?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巴西在世界的位置
20°W
160°E
赤道
(1)半球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01 寻豆之旅—巴西在哪里?
(2)纬度位置:
(3)海陆位置:
巴西的位置和地形
0°
23°5′S
70°W
40°W
热 带
大
西
洋
01 寻豆之旅—巴西在哪里?
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西部有众多的陆上邻国
(单位:万平方千米)
世界面积第五
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01 寻豆之旅—巴西在哪里?
大豆喜温暖,其种子在10-12℃的环境开始发芽。开花结英期的适宜温度在20-28℃,低子14℃不能开花。种子发芽需要较多的水分开花期要求土壤含水量达70%-80%左右。
【小组讨论】结合巴西的地形、气候和河流,探讨巴西种植大豆有利的自然条件。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并描述巴西的地形地势特征。
巴西的地形
亚
马
孙
平
原
巴
西
高
原
【地形特征】
西北部:亚马孙平原;
东南部:巴西高原;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地势特征】
东南高,西北低
世界最大平原
世界最大高原
①地形角度: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耕地面积广。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
说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中部)
亚热带湿润气候(南部)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② 气候角度:热量充值,农作物生长期长。
说出巴西的河流特征。
巴西的地形
亚马孙河干流发源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是巴西第一长河,世界第二长河。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③河流角度:河流为大豆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巴西的地形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
河流所在地北、西、南三面地势高,有众多的支流汇入。
地处赤道地区,属于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8
小组合作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灌溉技术、研制高效农药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优良品种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巴西的大豆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1.20世纪70年代以前,巴西只有南部一些地区种植大豆。结合巴西地形图,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巴西南部适合种植大豆的原因。
巴西气候类型分布
巴西的地形
巴西南部纬度较高,属亚热带,气候相对凉爽。
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与同纬度平原地区相比气温较低,适合大豆种植。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8
小组合作
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培育优良品种、优化种植灌溉技术、研制高效农药化肥等方面。其中,培育优良品种在巴西大豆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大豆原产于我国,是一种温带作物。19世纪末大豆被引入巴西,如今巴西是世界大豆主要生产国之一。巴西的大豆远销亚洲、非洲、欧洲各国,是我国与巴西贸易中重要的商品。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巴西在大量引进大豆品种的基础上,研发了能在热带地区生长的大豆品种。结合图,说说育种技术对巴西大豆主产区分布的影响。
大豆属于温带作物,不耐高温,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这限制了巴西大豆的种植面积。
巴西科研人员研究开发出适应热带气候的大豆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适应湿热环境,还提高了大豆的产量,使得巴西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8
小组合作
1970 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大豆种植面积不足10万公顷。2020年巴西大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大豆种植面积超过4 000万公顷。
①种子改良技术的运用极大提升了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②精准农业的推广有效地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耕作效率和播种质量更高效,降低了人工成本,进一步推动了种植面积的扩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说明科技对巴西大豆产业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下列资料,说明科技对大豆产量和种植面积的影响。
除了大豆,巴西还有哪些农作物?分析种植这些农产品有利的自然条件?
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目前,咖啡、蔗糖、大豆、玉米、牛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种植面积扩张,农业生产进一步机械化,育种等农业技术进步,巴西农业稳定增长。
02 育豆之秘—巴西凭什么?
巴西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被称为“咖啡王国”。
咖啡豆的加工
①人口:巴西人口超过2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②人种:巴西人口中,混血种人数量众多,约占总人口的2/5。
思考:为什么巴西混血种人众多呢?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15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进入巴西(白种人)
随着种植园的发展,非洲的黑人奴隶被贩卖到巴西。
原住民印第安人——黄种人
混血种人
通 婚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我叫卞卡
祖父
(非洲黑种人)
祖母
(欧洲白种人)
爸爸
(混血种人)
妈妈
(印第安人)
卞卡
(混血种人)
我的家族有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血统。巴西有很多像我家这样的家庭。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在这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里,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小组活动
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
6
从巴西的日常生活片段中能看出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多元的文化已经是巴西人生活的一部分。
巴西人喜欢跳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在桑巴舞中得到完美的结合。巴西各大城市都有不少桑巴舞学校,民间还有桑巴舞协会。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现在巴西的足球运动水平堪称世界一流。不论在巴西的街头还是海滩,到处都可以看到各种肤色的青年在踢足球。
狂欢节是从欧洲传到巴西的节日。每年2月下旬,巴西各地都要举行隆重的游行活动,人们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地狂欢。
(1)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右侧文化现象融合了哪些地域的文化。
狂欢节:原是欧洲基督教的节日,后传到巴西。
多元的文化
巴西桑巴舞融合了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的鼓乐、舞蹈。
多元的文化
现代足球发源于英国。在巴西发扬光大。巴西队取得多次世界杯冠军。
多元的文化
(2)你对巴西的多元文化有哪些印象?受以下同学的启发,谈谈你对巴西文化的看法。
我最喜欢巴西足球队。我就是通过足球认识巴西的。
巴西的狂欢节太有趣了!世界各地游客都愿意前往观赏。
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一定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
提高国家知名度
促进旅游业发展
加强与各国的文化交流
说明巴西多元的文化及其影响
1.巴西人口分布有何特点,造成该分布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其中以东南部沿海更为稠密。
(1)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早
(2)气候比较温和湿润
(3)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捷
(4)经济较发达
原因: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巴西人口和城市分布
2.为何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少?
亚马孙平原地区气候湿热,雨林茂密,河网稠密,开发困难,不适宜人口居住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思考:巴西为什么要把首都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利亚呢?
①加快内地的开发建设;②分散里约热内卢的城市职能,缓解其城市压力;
③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气候相对凉爽,环境优美。
03 品豆之韵—巴西有多“混血”?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巴西
位置与范围
自然环境
面积:世界第五,南美洲第一
地理位置
人口与人种
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人口超过2亿,多混血种人
多元文化:狂欢节、桑巴舞、足球运动
河流:亚马孙河(水量大)
半球位置:西半球和跨南北半球
纬度位置: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东邻大西洋,西部邻国众多
人口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人口问题。读某大洲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人口分布图可知,该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 )
A.西部沿海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中部内陆地区 D.赤道附近
2.甲地区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该地可能出
口的作物有( )
①咖啡 ②天然橡胶 ③蔗糖 ④小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B
A
巴西混血种人数量多,使巴西的文化具有多元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的发展,盛产咖啡、橡胶、甘蔗等,其中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利用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的主要能源。读“巴西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巴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
B.是咖啡、橡胶等作物主要出口国
C.地处低纬地区,全年高温
D.人口以黑种人为主,文化多元性
D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