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4张PPT)
第八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政治: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且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开放国门。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中国开始了妥协退让的屈辱外交。
(4)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倡导“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两次鸦片战争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根本、直接)、失败原因和影响?
2.《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内容?鸦片战争后,同美国、法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根本、直接)、发动国家和影响?
4.《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内容?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什么?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史料一 2023年5月18日到10月8日,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大型特展“晚清百态”。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驻足观看人数最多的一件展品,是英国与清
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在展品下方写着:
“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即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史料二 1860年10月18日,英军焚毁圆明园,则使得清朝统治者完全丧失了抗敌的勇气,马上屈辱投降。……主持和局的恭亲王奕?就在10月19日晚上赶忙承认英、法等国的一切要求;并按照侵略者的要求于10月24日、25日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
——吴继轩、李胜斌《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
(1)史料一中的“展品”与列强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近代史的内在联系。
(2)史料二中“英军焚毁圆明园”与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做法对清政府产生的影响。
提示:(1)战争:鸦片战争。内在联系: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彻底摧毁了清政府的抵抗意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培养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认识到全民族团结和爱国精神的重要性。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影响?
2.鸦片战争中抗英的爱国将领及人民抗争的典型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创立的宗教、开始的标志、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前期后期的纲领、由盛转衰的标志、失败的标志?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任务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
史料一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史料二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1851年至1864年)之后失败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
(2)史料二中的“农民战争”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史料二,指出这场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并简述这场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提示:(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评价: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从近代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中得到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斗争的血泪史。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自强的推动力。我们要珍惜先辈们奋斗的成果,珍惜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整合归纳 专题串讲
1.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较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侵略国家 英国 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侵略范围 主要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最北到达天津 从沿海一直到北京
人民抗争 三元里抗英,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
抗击英国侵略者 —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危害
影响 开放口岸
和割地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割香港岛 增开十个通商口岸,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领土最多
主权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南京条约》及附件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比较
项目 《南京条约》及附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国家 英国 俄、美、英、法 英、法
赔款 2 100万银元 大量赔款 大量赔款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单元分层训练(八)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024·枣庄二模)(19世纪30年代末)这一事件的胜利一定程度上减缓白银外流,抑制了英国在中国销售大烟,也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这一事件”(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得到咸丰帝大力支持
[D]成为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
√
B [根据材料“19世纪30年代末”“抑制了英国在中国销售大烟”可知,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虎门销烟发生在道光帝在位时期,排除C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于1856年,排除D项。]
2.19世纪40年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商业生产的作用。出现这一后果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A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使英国获得了协定关税权,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选A项。]
3.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美、俄和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B项正确。]
4.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1860年,侵略军闯进圆明园疯狂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侵略军指的是( )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军 [D]日军
√
B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为了掩人耳目,又放火焚毁了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B项正确。]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侵占大片领土,故选A项。]
6.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黄花岗起义
√
C [根据材料“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了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项正确。]
7.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
A [根据材料可知,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A项正确。]
8.(2024·枣庄模拟)1839年9月,林则徐给道光帝的奏折中说:“夷兵……腿足裹缠……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同年,林则徐还在《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的通令中指出:“况茶叶、大黄(一种中药),外夷若不得此,即无以为命。乃听尔年年贩运出洋,绝不靳惜(吝惜),恩莫大焉!”这反映出林则徐( )
[A]文化封闭性的观念 [B]抵制西方掠夺原料
[C]主张禁烟策略手段 [D]主张贸易平等往来
√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林则徐对“夷兵”的认知的浅薄,并暗示中国军队可以制服他们;强调茶叶、大黄对于西方人的作用很大,西方人没有它们无法生存,同时认为这是中国对于西方人的恩赐。林则徐没有看清当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时代特征,没有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体现了林则徐文化封闭性的观念,A项正确。]
9.从《南京条约》开始,西方列强“揭开了对华事务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与欧洲‘掠夺成性的蛮夷’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法律、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开端”。材料反映了( )
[A]列强以条约的形式确立殖民秩序
[B]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关系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
[D]中国主动接受近代外交条约体制
√
A [《南京条约》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表现,能够看出列强想用不平等条约的形式确立殖民秩序,故A项符合题意;《南京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体现不出中西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关系,排除B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南京条约》是被迫签订的,看不出中国主动接受近代外交条约体制,排除D项。]
10.(2024·枣庄一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文期刊《中国丛报》刊载文章展现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天津条约》签订之后,来华传教士依约深入内陆地区。这些活动( )
[A]进一步传播了西学 [B]为殖民扩张提供服务
[C]促进了国人的觉醒 [D]促使中国融入世界
√
B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创办报刊、深入内陆,关注中国历史、地理、民族和外交等,为殖民扩张提供了信息等服务,故选B项。]
11.(2024·菏泽二模)某学者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次运动:“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该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C]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 [D]带有盲目排外落后性
√
A [依据题干信息“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指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借助“拜上帝会”兴起,但没有摆脱封建的束缚。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A项正确;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是洋务运动,排除B项;抗击了八国联军侵略的是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排除D项。]
12.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乏,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2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4分)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跟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2分)
[答案] (1)历史使命:实现近代化。理解: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开始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
(2)变化: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棉纱和棉布的进口量不断增加;丝、茶在出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下降;对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重要因素:《南京条约》签订后,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东南沿海开放了通商口岸。
(3)文献:《天朝田亩制度》。原因: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张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具有空想性,是不可能实现的。
(4)影响: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等等。
13.(2023·济宁中考)鸦片战争时期,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西方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的香港岛,C项正确;鸦片战争前后,德国还没有完成统一,没有在此期间侵略中国,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的1844年,美国、法国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但这两个条约中均没有让清政府割让“香港岛”的条款,排除B、D两项。]
14.(2022·济宁中考)近代迫使中国“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与“英商协议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
A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其主要内容有: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A项正确;《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均没有材料中规定的内容,排除B、C、D三项。]
15.(2024·临沂中考)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一书中指出:“中国政府在1837年、1838年和1839年采取了非常措施,这些措施的顶点是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和按照他的命令没收、焚毁走私的鸦片。”在这些“非常措施”中,影响最大的是( )
[A]缉拿烟贩 [B]没收鸦片
[C]虎门销烟 [D]对英作战
√
C [依据题干中“钦差大臣”“广州”“焚毁走私的鸦片”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开展禁烟。6月3日,林则徐开始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共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C项正确;缉拿烟贩的冲击力不如当众销毁鸦片那么大,排除A项;虎门销烟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没收鸦片的影响没有虎门销烟的大,排除B项;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清廷“对英作战”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16.(2023·临沂中考)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根据这项规定,英国获得了( )
[A]协议关税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领事裁判权 [D]租地建房的权利
√
B [根据题干“条约规定:‘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这也就是说,英国可以享有今后清政府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一切权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只有英国可以享受最惠国待遇。清朝则无对等权利,B项正确;协议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排除A项;领事裁判权指的是一国公民在侨居国成为民事、刑事诉讼被告时,该国领事具有按照本国法律,予以审判、定罪的权力,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排除D项。]
17.(2024·菏泽中考)历史学习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B]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D]《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对鸦片战争影响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B项正确;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阐述的是虎门销烟的基本事实,属于史实,排除A项;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属于史实,排除C项;《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是在罗列《马关条约》的内容,没有分析其影响,属于史实,排除D项。]
18.(2022·菏泽中考)“东交民巷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大学士)徐桐居于东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 [根据题干中“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几个大国的使馆都在这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先后有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德国、比利时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并将东交民巷更名为使馆街,B项正确;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1842年,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排除D项。]
19.(2024·枣庄中考)2023年10月18日到29日,“五首重聚·故园新语”,圆明园兽首铜像特别展览在圆明园博物馆举办,兽首中的牛首、虎首、猴首、猪首、马首铜像在时隔163年后重聚圆明园。兽首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洗劫了圆明园,为销赃灭迹,掩盖罪行,火烧圆明园,十二兽首就是在当时丢失的,B项正确;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与兽首流失无关,排除A项;中法战争使法国又得到中国很多权益,与兽首流失无关,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兽首流失无关,排除D项。]
20.(2024·济宁中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
√
B [根据题干“(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和所学知识可知,除了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粮食外,其余的所有收获物都要上交给国库,这种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实际上限制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支配权,降低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可能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分配问题,并没有涉及对西方侵略的抵制措施或政策,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在理论上提出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实际生产能力和社会的复杂性,这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在实践中很难实现,更谈不上实现了社会公正,排除C项;从题干中可看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分配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所有权,这与农民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悖,排除D项。]
21.(2023·济宁中考)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所以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学习西方治国,A项正确;《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并不是主张实行君主专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平均分配土地不是《资政新篇》的主张,排除C项;《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资政新篇》没有这些特点,排除D项。]
22.(2023·临沂中考)有一首歌谣唱道:“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该“呼王”领导的军队( )
[A]主要由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
[B]在西征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
[C]被外国人率领的洋枪队镇压
[D]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落后
√
B [根据“不是说天上的星星多么?比不上太平军的战士多啊!不是说天地的恩情厚么?比不上呼王(即洪秀全)的恩情厚啊”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在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B项正确;太平军主要由农民组成,排除A项;太平天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排除C项;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D项。]
23.(2021·临沂中考)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 )
[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
[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
[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
√
D [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事件,不属于背景,D项符合题意。]
24.(2023·济南中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是“历史解释”素养的要求。材料一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什么?为什么“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6分)
[答案] (1)1839年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战争: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八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深化研讨 任务达成]
任务一
任务目标达成
提示:(1)战争:鸦片战争。内在联系: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影响:彻底摧毁了清政府的抵抗意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任务二
任务目标达成
提示:(1)历史事件:虎门销烟。评价: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地位: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历史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任务一 两次鸦片战争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根本、直接)、失败原因和影响?
2.《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内容?鸦片战争后,同美国、法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根本、直接)、发动国家和影响?
4.《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和内容?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暴行是什么?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一个国家?
史料一 2023年5月18日到10月8日,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举办了一场中国大型特展“晚清百态”。这是全球首个涵盖整个19世纪中国的大型特展。驻足观看人数最多的一件展品,是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在展品下方写着:“It was the first of China's unequal treaties with foreign powers.”即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馆》
史料二 1860年10月18日,英军焚毁圆明园,则使得清朝统治者完全丧失了抗敌的勇气,马上屈辱投降。……主持和局的恭亲王奕?就在10月19日晚上赶忙承认英、法等国的一切要求;并按照侵略者的要求于10月24日、25日分别与英、法两国公使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签订了《北京条约》。
——吴继轩、李胜斌《再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主要目的》
(1)史料一中的“展品”与列强的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与中国近代史的内在联系。
(2)史料二中“英军焚毁圆明园”与哪一侵华战争有关?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做法对清政府产生的影响。
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培养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认识到全民族团结和爱国精神的重要性。
任务二 中国人民的抗争
[背熟《必背知识》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影响?
2.鸦片战争中抗英的爱国将领及人民抗争的典型事件?
3.太平天国运动创立的宗教、开始的标志、初步建立政权的地点、前期后期的纲领、由盛转衰的标志、失败的标志?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及失败原因?
史料一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史料二 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这场由洪秀全领导的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1851年至1864年)之后失败了。这场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一中“光辉的一幕”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
(2)史料二中的“农民战争”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史料二,指出这场农民战争的历史地位,并简述这场农民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及其重要历史意义。
从近代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中得到的启示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是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斗争的血泪史。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自强的推动力。我们要珍惜先辈们奋斗的成果,珍惜和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信念,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1.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比较
项目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打开中国市场
侵略国家 英国 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侵略范围 主要是长江以南沿海地区,最北到达天津 从沿海一直到北京
人民抗争 三元里抗英,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 抗击英国侵略者 —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
危害 影响 开放口岸 和割地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割香港岛 增开十个通商口岸,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割占领土最多
主权破坏 领土、领海、司法、关税 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南京条约》及附件与《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比较
项目 《南京条约》及附件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国家 英国 俄、美、英、法 英、法
赔款 2 100万银元 大量赔款 大量赔款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通商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天津为商埠
其他 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